思维
怪诞行为学 豆瓣 Goodread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7.8 (51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艾瑞里 译者: 赵德亮 / 夏蓓洁 中信出版社 2008 - 10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你真的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是没道理可言?本书作者丹·艾瑞里告诉你:错!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社会当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丹·艾瑞里的这本《怪诞行为学》一语道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他比别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释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瞬间赢得信任的冷读术 豆瓣
<図解版>なぜ、占い師は信用されるのか?~仕事、恋愛、友人、家族関係がうまくいく「コールドリーディング」
作者: 石井裕之 译者: 樂伊珍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6
善用「冷讀術」,讓你人際關係隨心所欲!
冷讀術,是一種瞬間打開陌生人心扉的方法,
不但能讓對方覺得「這個人真是了解我」,
也能贏得對方絕對的信任。
它是通往幸福與豐富人生的關鍵技巧,
幫助你「受人喜歡」、「增加自信」、「拒絕受騙」,
以及「成為理想的自己」。
本書介紹的冷讀術,是一種「了解對方心意」與「建立信任關係」的技巧,使用得當,能在瞬間就贏得陌生者信任。
目前整個社會的心理狀態,與其說是相信別人、接納別人,還不如說是偏向懷疑別人、批判別人。或許有人會說「為了騙人,我想要精通冷讀術」。但是,請你仔細思考一下:這個社會上欺騙、批判、操縱別人的人已經過多,也過於競爭了。
現在,社會上最供不應求的,毋寧是「了解我」、「信任我」、「接納我」這種類型的人。因此,如果你認真努力的去了解別人的心意,對社會來說,「物以稀為貴」,非但大家搶著成為你的朋友、想和你談戀愛、買你的商品,也會蜂擁而來尋找你。也因此,熟讀「冷讀術」能讓你在工作、戀愛、交友、家庭關係上都隨心所欲。
思考, 快与慢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inking, Fast and Slow
7.6 (88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Kahneman / 李爱民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中信出版社 2012 - 7
本书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 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 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 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2014年12月24日 已读
因为很多杂志书单的推荐开始看,纯粹是为了看完而看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前半本基本是某年考研英语阅读某篇文章的完整版,后半本基本是心灵鸡汤的严肃版。
丹尼尔·卡尼曼 心理学 思维 泛科学 经济学
大数据预测 豆瓣
Predictive Analytics: The power to predict who will click, buy, lie, or die
作者: 【美】埃里克·西格尔 译者: 周昕 2014 - 3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郑重推荐
2020年的一天,在你驱车前往公司的路上,导航系统通过预测交通流量,会自动帮你选择一条最合适的交通路线;车内推荐系统会根据你的饮食习惯预测你可能会喜欢吃什么,并推荐沿途的早餐店;你的电子社交助理已经为你自动选择了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交网信息;当车内系统预测到你驾车有些分心时,座椅会自动震动进行提醒……
以上这些情景不是科幻大片独有的,它们有的已经或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而这一切所倚靠的就是预测分析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作为其核心,预测分析已在商业和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记录和整理,未来预测分析必定会成为所有领域的关键技术。
作为预测分析领域的专家,埃里克•西格尔博士深谙预测分析界已经实现和正在发生的事情、面临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前景。在《大数据预测》一书中,他结合预测分析的应用实例,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且全面的解读。
关于预测分析,你想了解的全部,你的生活以及这个世界会因为预测分析改变到什么程度,《大数据预测》都会告诉你。
黑天鵝效應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Taleb, Nassim Nicholas 译者: 林茂昌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04
所謂黑天鵝,是指看似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它具三大特性:不可預測性;衝擊力強大;以及,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編造出某種解釋,使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而且更易於預測。Google的驚人成就就是一個黑天鵝事件;九一一也是。作者認為,黑天鵝潛藏在幾乎每一件事的背後──從宗教之興起,到我們個人生活中的大小事件。
為什麼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才認得出黑天鵝現象呢?部分的答案是,在應該注意普遍現象時,人們長久以來卻習慣注意特定事件。我們習慣注意已經知道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忽略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我們無法真正地評估機會;我們很容易將事情簡化、予以敘述、分類;而且我們不夠開放,沒能珍視那些能夠想像「不可能事物」的人。
多年來,作者一直在研究我們是怎樣欺騙自己,以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上知道的還多。我們總是只看到無足輕重的事情,而大的事件卻繼續在你我的驚嘆聲中出現,並形塑著這個世界。本書試圖解釋我們對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所知道的一切。作者提出簡單得令人吃驚的技巧,協助讀者面對黑天鵝現象,並從這些意外的大事件獲益。
優雅、驚豔,且應用廣泛,《黑天鵝效應》將改變你的世界觀。塔雷伯是個極為有趣的作者,告訴我們許多慧黠、有點無禮,但很不一樣的故事。他博學多聞,從認知科學、到商學,到機率論。《黑天鵝效應》是劃時代之作──它本身就是黑天鵝事件。
精进 豆瓣
7.1 (68 个评分) 作者: 采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4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这本书将帮助你——
◎ 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 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适合选项
◎ 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 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 了解潜意识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大脑的限制
◎ 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 找到你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2017年1月8日 已读
如果三年前我读到这本书,大概会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书,但这三年来的经历让我已经无法接受这种把大家基本都知道的道理写出来卖钱。
思维 成长 知乎
跃迁 豆瓣
7.0 (12 个评分) 作者: 古典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8
这个时代: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每一个个体都在与外界的持续交换中,感受到能力进阶的压力与焦虑,希望获得适应自身成长节奏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价值,摆脱“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梦魇。
本书将为你呈现隐蔽个人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
专注头部
外包大脑
终身提问
联机学习
知识IPO
升维思考
从这本书你可以得到:
成为高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找到最佳路径、借助趋势红利,撬动个人爆发式成长。
从0到1 豆瓣
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6.8 (97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蒂尔 / [美] 布莱克·马斯特斯 译者: 高玉芳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图书简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0NjcyMzE2.html?wm=3333_2001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第3选择 豆瓣
The 3rd Alternative
作者: [美国] 史蒂芬·柯维 译者: 李莉 / 石继志 中信出版社 2013 - 6
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
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我们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决定放弃,或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的妥协。
面对任何问题,大家惯用的第1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选择就是按照“你”的方式来进行。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史蒂芬•柯维指出,这时不妨考虑第3选择: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称之为“第3选择”(The 3rd Alternative)。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共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本书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你可以将“第3选择”这一原则用于:
•做出工作中的关键决策。
• 处理工作中与老板或同事之间的严重冲突。
• 帮助客户解决难题。
• 解决婚姻中“不可调和的分歧”。
• 应对财务困境。
• 解决工作中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 处理可能对簿公堂的争端。
• 处理与孩子学校之间的纠纷。
• 处理与邻里或社区对某些问题的争议。
• 解决家庭中的长期不和与交流问题。
• 处理体重问题。
• 应对不愿“试水”的孩子。
40 多年以来,柯维已经将本书中的基本原则教给过成千上万的人。如果你肯花心思真正理解这一原则,那么你的思维方式将被彻底颠覆。你会发现自己将以一种全新、高效的方式面对生命中最严峻的挑战。……
被討厭的勇氣 豆瓣 谷歌图书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8.5 (20 个评分) 作者: 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译者: 葉小燕 究竟 2014 - 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各界好評
來自各界的勇氣推薦!
知名作家|蔡康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黃錦敦 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哈克)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 影評人|膝關節 資深譯者|陳系美 勇氣推薦
這本書寫出許多我在小說創作中,至今仍不斷思考、想要了解的事。書中許多字句讓我眼睛一亮,不斷點頭稱是,或是感到驚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讓我不知不覺中以為在讀一本小說,最後更不知為何,竟然哭了出來。──伊坂幸太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哲學家,同時也住著一個年輕人。或許我們都走過了年輕歲月對人生的疑惑與追尋,最終,我們終於成為我們生命的哲學家。我喜愛這本書,不只在它的書名所帶來的一種睿智及平靜,還有在於它的內容正是每個人都曾探問過的「人生是什麼?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在追尋什麼?」等等這些人生問題的智慧對話。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心理諮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如果佛洛伊德教導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屋、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己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勇氣》,身為佛洛伊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會永遠這樣勉勵自己,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在自我價值的一千零一夜中,有位智慧長者陪伴我們一起探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那些潛藏於青年時期,在那個知識毫不留情地灌注腦袋的年代,我們心裡其實早浮現許多疑問,只是還來不及尋求解答: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自由?
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讓我們不滿的現狀?
什麼是當下?怎樣才叫活在當下?
什麼叫分離?不再滿足別人的期待算不算分離?
什麼叫勇氣?被討厭為什麼是一種奔向自由的勇氣?……
這些生命議題,只要我們曾經想過,就像打開心靈之眼,將纏繞於腦海而不願離去。本書大量談論這些議題,卻不用「給你解答」的方式,而是透過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對話,輕輕柔柔、卻又精準不已地,打動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如此誠懇地帶我們巡迴過,這些存在於生命裡頭如此重要的思考。
我很希望在我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又十分慶幸,在已經經歷一陣工作的洗練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我想在更年長時,我還會再翻閱這本書,也許那時更能理解:原來接受「被討厭」,也是一種人生的豁達。──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生命裡,我們雖然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如創傷經驗,而讓生命顯得遲滯困難。但這本書卻道出一條珍貴的路徑:即使過去如此,我們仍能堅定地拾起想要的生活目標,盯視內心所渴求的,然後重新做出選擇並努力著,想要的生命是可以這樣創造而來的。這樣的觀點還給人們身心很大的自由,我們絕對不是只能被過去事件所宰制,我想這應該就是阿德勒學派帶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之一了。──心理諮商師 黃錦敦
給傷沒有很重,卻又很想改變的你:這會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沒有厚重的「傷」,又有一份很想改變很想創造幸福的「決心」。
在助人工作領域二十年的歲月裡,我見過不少辛苦的生命,明明很想改變,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被過去埋藏深處的傷痕給拉了回去。這些生命的傷痕,有時候深到連主人自己都摸不著,像是鎖鏈層層深鎖的盒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裡,這樣深層厚重的傷,有時候真的需要安靜又有智慧的陪伴、等待、撫慰。
然而,大部分的傷,沒有那麼厚重,如果你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剛好屬於這樣的落點,那麼這本書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出路。
我的心裡有一個看待人如何得以改變移動的概念圖,那些生命的「傷/困境」像是槓桿左邊把人往下壓的積累重物,而生命的主人如果在生活裡累積了足夠的資源、扎實地活出力量,就有機會開始累積成槓桿右邊的新施力點。
什麼時刻,生命的槓桿會有機會開始往向陽處移動?
這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用一整本書的精彩內容,好好地勾勒出「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槓桿施力」。一個人的槓桿如果已經傾斜向下那麼多日子了,當然不會一下子就改變,我自己很喜歡書裡的幾個經典的使力施力概念:
「從等待別人改變到決心自己要改變。」
「重新選擇的可能性/活出什麼樣的可能性,是可以選擇的。」
「把競賽對象變成夥伴關係。」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甘於平凡的勇氣。」……
書中最讓我驚豔的一段描述是哲學家說著:「難道我們為了別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為止嗎?」唉唷喂呀~真是立體極了的描述呀!我們常常一不小心走了這個流程:因為怕別人不喜歡我,因而擔心焦慮,於是越活越差越不喜歡自己。如果我們想走去相反邊的那個方向,就可以想像自己,像是書中說的:「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與其終日擔心受怕自己沒有符合別人的期待,不如,一步一腳印,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好好的問自己:生命的這個時刻,我最想創造的,是什麼?問了,然後就去創造一分一秒的美好!
這麼一來,即使是看似長遠的上坡路,即使會揮汗吃力,但是,美好的這個時刻,生命槓桿的施力點,正正的,真實的,落在自己的手裡、腳底。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真摯地祝福,打從心底想創造美好的你。──諮商輔導博士,《做自己還是做罐頭》、熱情渴望卡作者 黃士鈞(哈克)
一部振奮人心又好讀易懂的心靈作品。它振振有詞地否定了我們舊時的心理創傷,讓人無法辯駁;並指出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認同」的需求,與他人的課題分離。然後非常務實地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中心,認真地活在當下。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義。好書!──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這本書不斷地提出各類有趣的邏輯陷阱,讓讀者隨著書中年輕人的發問,一次又一次地試探自己的思考中心到底是否會受哲學家牽引,因為哲學家對於「目的論」跟「決定論」的想法始終能夠拉扯出許多凡夫俗子陷入的謬論與自以為是。讓哲學家帶領你經歷一場邏輯思辨三溫暖,保證你看完之後會重新釐出新的宇宙觀,這才是《被討厭的勇氣》最值得閱讀的原因。 ──影評人 膝關節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擁有絕對的詮釋權,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明白這個道理是我三十二歲那年,活到不想活不下去時得到的意外禮物。此後遇見挫敗哀傷,我不會再回頭連結過往的悲慘記憶,告訴自己有多可憐,因為它們已經被我「重新定義」,慢慢轉化成養分了。因此遇見這本書的「目的論」時,我非常驚喜!原來這個「魔法」早就有人發現。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魔法,請發現它,並好好地運用它。──資深譯者 陳系美
讀者淚推:阿德勒,是你救了我一命!
兩年前,我得了憂鬱症;不,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相信是自己「選擇」得了憂鬱症。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初為了回歸社會所做的練習和回歸後的心情,竟然都跟書中的描寫一模一樣。謝謝你,阿德勒,原來是你救了我一命。──麻吉
衝擊力很強的一本書。對父母來說,「守護但不介入」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孩子變成只會看別人臉色的人。即使將來孩子長大成人了,我相信這本書對我或他依然非常有用。──Unicorn
幾年前開始,我就一直想「擺脫認同的需求」。我覺得為了得到認同而活得小心翼翼是不對的,又找不出適合的方法,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解決了我多年的問題!真是太酷了!──Matsu
我在不久前創業,為了爭取客戶,必須花很多時間跟人往來、看人臉色。在我非常煩惱的時候,「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道路」這句話讓我又有了自信,非常推薦給從事業務的各位。──muku
書店職人推薦:連靈魂都在共鳴!
超名作誕生!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好像「咚~」地不斷作響。──喜久屋書店阿倍野店店員
讀這本書時,說不定會覺得有點「怪怪的」,但這些「怪怪的」地方才是你非讀它不可的原因。──紀伊國屋書店澀谷店店員
本書不但把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整理得很清楚,對話形式也很易於吸收,閱讀起來充滿樂趣。──TSUTAYA大崎站前店店員
2021年10月27日 已读
没有说服我,里面的一些例子也没办法自圆其说完全给出解释,但是还算有新意,有些观点感觉可以在生活中试试看。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日本 阿德勒
未来简史 豆瓣
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7.9 (194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2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zui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今日简史 豆瓣 豆瓣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7.5 (77 个评分) 作者: [以]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四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