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交响乐的故事 (2011) 豆瓣
Symphony
9.3 (18 个评分) 导演: 西蒙·拉塞尔·比尔 演员: 西蒙·拉塞尔·比尔
Simon Russell Beale presents a radical reappraisal of the place of the symphony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explores the surprising way in which it has shaped our history and identity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oving Vincent
8.4 (932 个评分) 导演: 多洛塔·科别拉 / 休·韦尔什曼 演员: 道格拉斯·布斯 / 罗伯特·古拉奇克
其它标题: Loving Vincent / 至爱梵高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手绘的奇思妙想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英] 丹尼·格雷戈里 译者: 姒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 1
《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内容简介:这是一条通往艺术家脑海,探索最原始的创意思路的捷径。书中收录了许多画作、涂鸦作品、实验性的或是经由细心观察才绘制而成的作品。书页中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色彩,空白处则有许多购物清单和电话号码;封面上是饱经旅行风霜的印迹,它们曾被装入背囊中、口袋里,也曾掉落在雨里,或是遗失在草丛中。
书中向你展示了一种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在金色的画框中,无法见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只要它存在,便需要被欣赏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当他们翻开这些速写簿,都会将头深埋于其中,被那些速写作品和点滴的记录完全吸引,然后翻至下一页。每一次翻阅都会带来无穷的惊喜。这些打开的画纸就像一则故事、-篇日记,甚至是一段生活。每一本速写簿都是生活的缩影。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书册的厚薄程度,将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翻过一张张画纸,你仿佛能看见时光的飞逝,看见其中闪现的创意,看见作者的种种冒险、经验教训、想法、失误以及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墨迹,在读者面前如花一般盛开。
无论你是否是一名艺术家、设计师、作家,还是音乐家或是注册会计师,我都希望你能在绘画生活的冒险中,获得知识和无尽的艺术财富。
乐之本事 豆瓣
8.1 (65 个评分) 作者: 焦元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解说,库克音乐免费正版在线聆听。
2016年5月4日 已读
不记得是在哪个书单上看到的了。很容易读的书,有台湾人惯有的娓娓道来的感觉。内容丰富却并不枯燥繁杂。
2015 古典音乐 台湾 焦元溥 理想国
贫者之美 豆瓣
作者: 承孝相 2015 - 6
本书是承孝相关于建筑理念的第一本作品。在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之后让其闻名于世的“贫者之美”的建筑美学理念。表面上看是对城市中的建筑和建筑构成的城市及其功能性、舒适性、目的性和影响力进行探讨。实际上是对建筑的一种美学和哲学层面的讨论。作者结合了书法作品、戏剧作品等展开“如何用有限的条件创造美”的探讨。
承孝相的建筑工作始于寻找场地的意义。他优先关注的是发掘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建造物在时间长河中积累下来的生活轨迹,然后再根据每一个瞬间、根据直观做出的决断,重新构筑其现在性。并且,其决断的动机不管是积极正向的还是负面的,都基于对我们生活的深深的眷恋,所以他的建筑始终是健康的。
从这个角度看,承孝相是进步主义者。
但是,他的进步主义轨迹区别于20 世纪初试图绘制梦幻理想主义社会的革命者的理想。如果说革命者的理想是颠覆之前成就的所有价值,在白纸上绘制幻想和梦想的世界,那么的态度是根据当下的时代要求,选择性地接纳过去累积的所有轨迹,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的现代性。
在这个角度上,他又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
承孝相的“贫者之美”不是贫寒者无可奈何选择的退行性美学,而是心甘成为贫者的人追求的实践性美学。“贫者之美”的建筑美学理念是对主导20世纪的西方文明的批判,隐含了对建筑本体问题的一系列反思。承孝相不仅反思建筑的本质,对建筑材料也十分感兴趣,他的理念启发着建筑师去发现,赋予建筑独具一格的外部形态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朝上的城市 豆瓣
作者: [美国] 王受之 2014 - 3
王受之专著的《朝上的城市》是建筑文化随笔集。从对杭州历史沉淀的感怀,探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从横向蔓延(郊区化城市发展),到后来西方所做的探索包括“第十小组”和“建筑电讯”;再到城市的竖向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对城市新陈代谢派的思考,并剖析了六本木丘、东京中城。再把目光自世界、从历史,转向今天的杭州以及百大绿城的西子国际项目。从项目的意义、项目的设计、项目老总的思考,解析了慢城慢客的生活理念,对西子国际项目赋予了“建造新杭州的轨迹”这一历史使命。最后以对城市发展未来的思考作为本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