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hn - 标记
代码大全(第2版) 豆瓣 Goodreads
Code Complete
9.9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蒂夫·迈克康奈尔 译者: 金戈 / 汤凌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 3
第2版的《代码大全》是著名IT畅销书作者史蒂夫·迈克康奈尔11年前的经典著作的全新演绎:第2版不是第一版的简单修订增补,而是完全进行了重写;增加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内容。这也是一本完整的软件构建手册,涵盖了软件构建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它从软件质量和编程思想等方面论述了软件构建的各个问题,并详细论述了紧跟潮流的新技术、高屋建瓴的观点、通用的概念,还含有丰富而典型的程序示例。这本书中所论述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初级与高级编程技术之间的空白,而且也为程序员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编程技巧的信息来源。这本书对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技术带头人、自学的程序员及几乎不懂太多编程技巧的学生们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无论是什么背景的读者,阅读这本书都有助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地写出更好的程序。
2025年8月11日 想读
Unmasking Autism: Discovering the New Faces of Neurodiversity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9.2 (12 个评分) 作者: Devon Price Harmony Books 2022 - 4 其它标题: Unmasking Autism
A deep dive into the spectrum of Autistic experience and the phenomenon of masked Autism, giving individuals the tools to safely uncover their true selves while broadening society’s narrow understanding of neurodiversity “A remarkable work that will stan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eurodiversity movement.”—Barry M. Prizant, PhD, CCC-SLP, author of Uniquely A Different Way of Seeing Autism For every visibly Autistic person you meet, there are countless “masked” Autistic people who pass as neurotypical. Masking is a common coping mechanism in which Autistic people hide their identifiably Autistic traits in order to fit in with societal norms, adopting a superficial personality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mental health. This can include suppressing harmless stims, papering over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by presenting as unassuming and mild-mannered, and forcing themselves into situations that cause severe anxiety, all so they aren’t seen as needy or “odd.” In Unmasking Autism, Dr. Devon Price shares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masking and blends histo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rescriptions, and personal profiles to tell a story of neurodivergence that has thus far been dominated by those 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 For Dr. Price and many others, Autism is a deep source of uniqueness and beauty. Unfortunately, living in a neurotypical world means it can also be a source of incredible alienation and pain. Most masked Autistic individuals struggle for decades before discovering who they truly are. The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marginalized in terms of race,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class,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ir suffering and invisibility. Dr. Price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unmasking and offers exercises that encourage self-expression, Celebrating special interests Cultivating Autistic relationships Reframing Autistic stereotypes And rediscovering your values It’s time to honor the needs, diversity, and unique strengths of Autistic people so that they no longer have to mask—and it’s time for greater public acceptance and accommodation of difference. In embracing neurodiversity, we can all reap the rewards of nonconformity and learn to live authentically, Autistic and neurotypical people alike.
2025年1月28日 想读
娛樂自己 豆瓣
作者: HUSH 時報出版 2020
載我回家的運匠,是個爽朗的中年男子,車上音樂放得很大聲。他說他最討厭過年,因為他沒有年夜飯。他的雙親住在台中,女兒也十來年沒有聯絡。一個人在高雄生活,他說他體會到悲從中來,就是過年這種時候,有時想著想著眼淚就會掉下……
★★音樂鬼才HUSH★★
【首本著作】
出道10年唯一紀念
散文 短詩 攝影 寂寞 狂歡 華麗的頹廢
對於創作,HUSH的態度更像在玩,在這個世代玩耍,賞玩旁人,玩弄自己,無論音樂、文字、照片,他總能一針見血道盡都會人的孤獨、落寞與蠢蠢欲動。本書從散文、攝影出發,循著作者日常生活的腳步,看見21世紀整個都市在快速膨脹的疏離中崩解,明明身處泳池,卻像獨自泡在浴缸中無法離開;孤單彷彿養分,想逃,卻發現是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原來我們一樣孤單。
好評推薦
我認識HUSH的那天,他說有次坐客運回家,沿路在生硬的椅子上,找尋舒服的姿勢。我不確定他說這像極了人生還是青春……HUSH用孤獨來「娛樂自己」。(李焯雄)
HUSH,從來都是不可思議的存在。(陳建騏)
創作時的他,像一個大小孩,一有想法就會忍不住分享,常常無形中也激勵感動了身邊一起工作的我們。(方序中)
讀他的文字,乍看有怨懟,往裡挖掘盡是惹人心疼的責怪自己……HUSH不是異類,只是我們之中第一位出列的同類罷了。(葛大為)
讀著這些文字的自己,在有些時候感覺心有戚戚焉,有時候也不自覺地感傷了起來。但還好的是,至少我還能因為HUSH的這些文字,可以感覺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娛樂自已。(五月天瑪莎)
2023年1月25日 想读
當代基督徒與同性戀議題 豆瓣
Straight & Narrow?──Compassion & Clarity in the Homosexuality Debate
作者: 湯瑪斯‧施密德 (Thomas E.Schmidt) 译者: 鄧嘉宛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1
愈近數十年來,在同性戀這議題上刮起的旋風,搖撼了許多基督徒心中從聖經來的兩性倫理觀。而本書公認是福音派基督徒透徹的觀點和深度生命關照之無出其右的代表作。它陳述了每一個近代辯論的核心重點:關於性、婚姻、家庭的倫理──聖經到底說了什麼?社會學、生物學、醫學層面呢?每一篇章都呈現作者嚴謹、審慎的學術研究風格,且全然符合時代潮流。
自省與謙沖,憐憫與尊重,溢於文墨,截然別於一般爭辯所引發的口號和控訴。在基督教會論及這議題的著作中,這是一本內容相當豐富、最具說服力、可讀性最高的書。





精采摘錄---

大驚小怪什麼事/ 湯瑪斯‧施密德

一個你認識的同事或鄰居走過來問你:「你是個基督徒吧,告訴我,你對同性戀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你回答說:「嗯,我想聖經說得很清楚,做這樣的事是不對的。」

你想你已經簡單明瞭地表達了你對聖經權威的信仰,但是他可能聽到了完全不同的意思。對今日的許多人來說,你的話聽起來似乎是:「嗯,我想聖經說得很清楚,白種人比黑種人優越。」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有愈來愈多的人認為,性早已非關道德,性是人權問題。

從道德變成人權,這是怎麼發生的?而且它為什麼如此有說服力?從最廣義的方面來說,我們可以想想西方文化 —— 尤其是美國文化的發展。事情從人生而平等這句宣言開始,接著的原則是,國家不當由個人的良心意識來管理。它所指的是:國家應當保護個人隱私。可是 —— 傷感情的就在這裡 —— 當用來衡量行為的(猶太基督教傳統)普世標準的信念被逐步挪除,人們就開始用自己的行為來當做衡量的標準;因為只要是合法的,也就是道德的。把這看法輕輕翻個面,就變成表達不寬容是不道德的 —— 實際上,它還能變成是不合法的;而不寬容的定義,還可以延伸到 —— 任何挑戰合法保護的行為或看法,都是不寬容。

今日絕大多數重要議題的辯論,其背後所豎立的,是合法與道德兩者之間的混淆,以及寬容的顯露成為至高無上的美德。對目前這種情況,我見過最好的一篇短評,是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在一九七八年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所發表的。不過,在權利與義務兩者之間失去平衡的問題,並不是新聞。柏拉圖早已指出,民主將會破滅,並且會為獨裁鋪路,因為愚昧的群眾會將自由變成放縱(《理想國》 562-65頁)。再往前推,聖經中的士師記悲悼了一段混亂的時期,「那時,眾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直譯,士二十一25),而不是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出十五26;申十三18)。因此,個別事件改變了,但其根本問題沒有變。上帝已死,可是上帝也很長命,因為我們就是上帝。

然而,跟人權連在一起的最主要的議題是,選擇的問題。同性戀這件事,到底是你是同性戀,就像你是黑人、老人、殘障者或女人一樣,還是你做了這件事,就像你通姦、重婚或亂倫一樣?

同性戀一事之所以不同,跟大眾對行為的不可避免的認知有關。當我們談到性的時候,我們以什麼樣的根據,來決定什麼是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當一個男人罵髒話或犯了姦淫時,有些人會聳聳肩表示:「唉呀,男人就是這樣。」有些人則認為,手淫和愛撫就是青春期的事。可是當一個成年人引誘一個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時,我們不會說:「讓他去吧,他本來就是那樣的。」同性戀是「本來就是那樣的」嗎?就算真的是,難道就表示我們應該為同性戀者爭取人權,像我們為少數民族及婦女所爭取的嗎?
(摘自本書第二章)

各章大綱:

第一章

不論我們為他們的故事所代表的龐大議題下什麼結論,我們永遠不可盲目到看不見他們個人的掙扎、痛苦,以及他們的臉。而福音這一帖強而有力的藥劑,是要經由一隻顫抖的手,在一張願意的臉孔前,舉起手中的湯匙來給的。

第二章

本章我從一個跟自己立場相反的觀點來寫,檢視修正主義者為了肯定同性戀的行為,他們提倡修訂傳統基督教的觀點:聖經沒有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定同性戀的罪。

第三章

聖經、理性和傳統合起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好」,以及如何了解離開這「好」之後的光景。
同性戀是一種跟異性戀相反的性的表達,其觀點所涉及的,是與生育、互補以及責任等互相依賴之價值的對立。

第四章

我逐字分析這段經文,目的不在刻意尋隙,而是要架構一幅更精確的圖像,看保羅定什麼為罪,原因何在。
在羅馬書第一章,我們看到人類如何偽造自己性別的身分,就如拜偶像是偽造我們受造的身分一樣。

第五章

初代的基督徒毫無疑問的是把所多瑪的罪和同性性關係的罪連在一起,並用該城市的名,做為一個極度性犯罪的象徵。

第六章

性解放帶領同性戀者走出躲藏,卻進入了身體受苦的陰影中。在那陰影裡,躲藏著許多疾病,而HIV的感染幽靈,使這陰影變得更加黑暗。

第七章

人類為什麼發生同性戀?我盼望能把這問題從雙方論證是否為自然天性的混亂戰場上拉出來,我提出一個同性戀身分認定、形成的一個多重變化模型。

第八章

在目前的道德氛圍裡,公眾把寬容當作是惟一的美德,已經比真理擁有更高的價值。異性戀被認為是狹窄的,而我嘗試要展現,對性行為狹窄的選擇,不一定散發自狹窄的頭腦。
2023年1月14日 想读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 豆瓣
作者: 让·勒比 译者: 邵济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4
让·勒比图先生使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当事人证词以及他同让-保罗·萨特和米歇尔·福柯的谈话,重新揭露出一段被埋藏的历史——“二战”时期欧洲同性恋者遭受纳粹迫害的事实。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被迫害和牺牲了的同性恋者因何成了我们集体记忆中被遗忘的人们?
2023年1月14日 想读
酷儿理论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美)葛尔・罗宾 译者: 李银河 时事出版社 2000 - 2
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它来自历史、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酷儿理论是对社会性别身份与性欲之间关系的严重挑战。它的前身是各种与同性恋有关的理论;它的哲学背景是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它的终极目标是圆满解决性别和性倾向的问题,创造新的人际关系格局,创造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2023年1月14日 想读
The Joy of Gay Sex 豆瓣
作者: Charles Silverstein / Felice Picano Collins 2003 - 5
查理斯西弗史坦(Charles Silverstein)
是纽约市的私人执业心理医师,也是纽约大学医学院精神科的指导员,以及在‘Human Identity’学院(一家非营利的同志咨商中心)担任咨商师监督。他建立了两个非营利同志咨商机构,并为《同性恋日志》(Journal of Homosexuality)的首任编辑;他也对涉及同性恋主题的心理学文本有诸多贡献。
菲里斯皮卡诺(Felice Picano)
处女作入围海明威大奖的最后角逐名单,出版小说、诗作、传记二十册。他与‘紫色管毛笔’(Violet Quill)俱乐部成员被视作现代同性恋文学的创始者,创立了两家出版社:海马出版社(SeaHorse Press)、纽约同志出版社(Gay Press of New York)。得奖着作包括《Like People in History》、《The Book of Lies》、《Onyx》等小说。他改编自己的小说《An Asian Minor》、《One O'Clock Jump》和喜剧作品《The Bombay Trunk》成为戏剧‘Immortal’,经常被搬上舞台演出。皮卡诺居住洛杉矶,将着作《Late in the Season》拍成了电影。
但唐谟
台大戏剧研究所毕业,发表诸多艺评、影评、文评,散见于各大媒体。译有《已婚男人》、《纽约—都市空间与建筑》(木马)、《猛男情结》(性林)、《网路猎杀》(远流)、《认识卢恩符文的第一堂课》(尖端),以及《搞定男人》、《啊!好屌》、《天天好体位》、《简明性爱辞典》(大辣)。
2023年1月14日 想读
第二性(合卷本) 豆瓣 Goodreads
9.0 (52 个评分)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 郑克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2022年12月27日 想读
小镇喧嚣 豆瓣 Goodreads
9.1 (23 个评分) 作者: 吴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2022年12月21日 想读
富爸爸,穷爸爸 豆瓣 Goodreads
Rich Dad, Poor Dad
7.9 (160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T・清崎 / 莎伦・L・莱希特 译者: 杨君 / 杨明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 9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富爸爸”的观念,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资家。
2022年9月20日 想读
圣母 豆瓣
聖母
7.9 (241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吉理香子 译者: 郑晓蕾 新星出版社 2019 - 3
一起男童被害案搅得蓝出市人心惶惶。
好不容易怀孕生产的保奈美抱紧年幼的孩子,立誓要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她。
男人是在孩子出生后才成为父亲的,但女人,是从小生命来到体内的那一瞬间起,就是母亲了。患有不孕症的保奈美是经历过艰辛的治疗过程才终于有了孩子的,她不允许这起命案威胁到宝贵的孩子!
母亲,就是要消除所有对子女的威胁,每一位母亲都应肩负这样的使命,这是神圣的天职!
2022年8月27日 想读
撒旦诗篇 豆瓣
The Satanic Verses
作者: [英]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 译者: 雷格·詹克 香港明鉴书屋 2013 - 8
1988年,鲁西迪的小说《撒旦诗篇》(英文版)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
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
1989年2月14日,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赫.霍梅尼宣布判处鲁西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3月3日,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发表讲话,对《撒旦诗篇》伤害穆斯林的宗教感情表示理解,并要求伊朗撤销对鲁西迪生命的威胁。3月7日,伊朗政府正式宣布与英断交。后鲁西迪向穆斯林世界公开表示道歉。
鲁西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他的死刑判决后,鲁西迪重新获得自由。
2022年8月13日 想读
少即是多 豆瓣
Less is More : How Degrowth Will Save the World
作者: 傑森.希克爾 译者: 朱道凱 2022 - 2
人類未來與經濟發展的啟示之書
一部橫跨人類學、哲學、經濟、科學與生態的前瞻巨作
透過傑森.希克爾的宏觀視野帶領讀者橫跨了幾個世紀和大陸,整合了學科,全面探討經濟發展於對於當代人類與環境的影響。
閱讀本書,不但能明白現今問題的生成,更明晰了未來解決方案。
人類存在於地球將近三十萬年,卻在資本主義興起的幾百年內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揭開「第六次大滅絕」的序幕——氣候變遷、生態失衡、資源耗竭。
關於危機,我們必須先問:
•資本主義造成氣候變遷和生態崩壞,其運作方式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應對?
•經濟成長能夠與資源和能源使用脫鈎嗎?「綠色成長」究竟是「聖杯」還是「白日夢」?
•經濟成長不斷超越我們的脫炭努力,然而「科學」與「成長主義」之間的矛盾該如何化解?
這本書可以帶領我們:
•脫離瘋狂的「成長主義」,建立一個更美好、更平等的社會。
•縮小貧富差距,投資全民公共財,更公平地分配所得和機會,讓人類從消費主義中解放。
•降低對生態系統的衝擊,讓人類活得更幸福。
我們從新冠危機的處理中了解,全球面臨攸關生存的共同危機之時,人民和政府齊心就能做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氣候危機亦然。當我們重新聚焦於人類福祉而非資本積累,意識正確方向、提出建設性的解方,便能重新校準、挽救崩壞的環境。
【關於歷史】
探究資本主義的悠久歷史,了解我們如何陷入「成長」的掌控,它又如何強加於世界各國的制度,顛覆了我們與生命世界的平衡。
【關於經濟學】
我們必須從債務制度到金融系統,打造一個後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將人民、企業、政府,甚至讓創新從成長的桎梏解放出來。
【關於科學】
GDP是結合能源和資源使用,到了二○五○年人類的材料消耗量會超過兩千億噸,超出安全界限四倍,棄成長勢在必行。
【關於人類學】
地球本身運作得像一個有生命的超級有機體。我們必須學習與其餘生命世界不同的看待角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關於哲學】
資本主義下的主流哲學思想貶低生命的價值,剝削自然,把土地變成財產、生物變成東西、生態系統變成資源,以達到成長的目的。
【關於生態學】
昆蟲是生命網的關鍵節點。科學家發現至少十%昆蟲物種面臨滅絕。如果昆蟲消失,一切將會崩垮。
得獎紀錄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 美國亞馬遜讀者好評4.7星
★ Goodreads 4.5星
國內推薦
林子倫 |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林以涵 | 社企流執行長
楊宗翰|空屋筆記
詹順貴|環保律師、前環保署副署長
趙家緯|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劉致昕|報導者副總編輯
鄭涵睿|綠藤生機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是一本最全面探討資本主義發展史,以及面對所造成的氣候危機,人類該如何徹底進行社會轉型工程的必讀好書。── 環保律師、前環保署副署長 詹順貴
在氣候緊急時代,即將出版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減緩評估報告警示過量消費的衝擊,臺灣需從《少即是多》中反思GDP成長率破6%所付出的代價。當淨零轉型已成政策方向,企業也高喊ESG之際,我們更需直面核心問題:「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趙家緯
即使我們可能因為臺灣自身的狀況,並不見得那麼喜歡這類歐美知識分子的環境進步價值倡議,但了解他們論述中的科學成分,以及所在意的事情,很有助於彼此的理解與溝通,也更能找到一條屬於臺灣自己的,也與國際主流價值接軌的,經濟與環保同時進步之路。──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蔡依橙
從正視氣候緊急狀態重新了解世界現況、從二元論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係,作者透過獨特觀點讓我們一起思考到底「成長」是需要,還是想要?也許,我們要的不只是科技創新,而是單純的社會創新。── 綠藤生機執行長 鄭涵睿
國際推薦
一部傑作……《少即是多》橫跨了幾個世紀和大陸,跨越了學科,並以扣人心弦的方式將古往今來的事件聯繫起來。──丹尼・多爾林(Danny Dorling),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和《大減速》(Slowdown)作者
傑森能把全球性的議題敘述得更貼近個人,直搗你的內心猶如昆蟲蜂擁而至,好不精彩。但前提是我們能聽進傑森美妙呈現的警告,不然昆蟲恐怕會成為過去式。──羅素・布蘭登(Russell Brand),英國喜劇演員、電台主持人和作家
傑森.希克爾表明,恢復公地和非殖民化自然、文化和人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擁有共同未來希望的必要條件。──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與地球和平相處》(Making Peace With the Earth)作者
這是我們一直等待的一本書。傑森.希克爾消弭了生態現代主義對「綠色成長」的幻想。只有棄成長才能避免氣候崩壞。事實無可爭辯,它們都在這本書中。──喬爾格斯.卡利斯(Giorgis Kallis),《棄成長》(Degrowth)作者
資本主義剝奪了我們想像不同事物的能力;《少即是多》讓我們不僅能夠夢想另一個世界,還能讓我們實現這一願景。──阿薩德・雷曼(Asad Rehman),抗貧非營利組織(War on Want)總監
我讀過最重要的一本書……這本書做了一些極其罕見的事情:它清晰地勾勒出一條通往共同永續未來的道路。──拉烏爾・馬丁內斯(Raoul Martinez),《創造自由》(Creating Freedom)作者
傑森.希克爾帶領我們踏上了一段深刻的旅程,穿越了過去五百年的資本主義,進入當前的生態崩潰危機。對於生活在人類世意味著什麼,以及對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感興趣的人來說,《少即是多》是本必讀的書。──努爾・拉達(Alnoor Ladha),維權團體(The Rules)共同創始人
出色的分析……本書不僅探討了系統性缺陷,還探討了需要根除和替換的深層文化信仰。──阿黛爾・沃爾頓(Adele Walton),全球發展作家
顛覆時代的強力好書……如果你正在尋找革命性的想法,這本書正適合你。──凱特・拉沃斯(Kate Raworth),經濟學家和《甜甜圈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作者
2022年7月18日 想读
熊镇2 豆瓣
Vi mot er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郭腾坚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6
如果你想理解一个小镇最重大的故事,你就得先听听它的小故事。
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它的小故事包括人们如何做梦、如何奋斗、如何相爱、两个少女的友情、两个群体的对抗、一个女孩的创伤,和一个男孩的秘密。
有时候,人生实在艰难。这个世界多么复杂,你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熊镇的居民喜欢那些懂得闭嘴的人,他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关键时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做出抉择。
他们知道,有责任感的人是不自由的,他们相信,胜利能治愈一切,但他们不明白的是,善良的人会因为相信自己只是努力保护心爱的人而做出可怕的事情。
这是一个小镇,这也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编辑推荐】
◆全球热销1300万册的瑞典小说之神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超越式里程碑杰作《熊镇》第2季。创作生涯巅峰,亚马逊,goodreads评分最高作品。
诚实地说,我把全部的自己都交付给了《熊镇》,这本书对我的意义超越了我之前写过的任何文字。——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吴磊、马天宇私人书单推荐!李银河、冯唐、李尚龙、张皓宸、七堇年、陶立夏、丁丁张、笛安、柏邦妮、史炎、谷大白话都在读。
◆2016 / 2017瑞典年度作家,美国亚马逊作家排行NO.1。吴磊、马天宇、林彦俊、马思纯、 张皓宸、 池昌旭、车银优、 七堇年、 蓝盈莹 、霍思燕 、奥普拉 、汤姆•汉克斯等名人推荐。斯等极力推荐的超人气小说之王。
◆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人周刊》年度选书,53国亚马逊年度选书。
◆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人民选择奖。Goodreads连续两年年度小说决选。
◆HBO万中挑一投拍同名剧集,即将上线。
◆封神般的读者和媒体评论,百万畅销作家李尚龙连夜读完,深深震撼,五味杂陈;读第一遍,有100处细节征服你,读第二遍,又有100处;没有一个字是无关紧要的赘字,特别是某几句话,会一拳将你的灵魂打到瘀青,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为之翻搅;无出其右的文学奇迹。
◆本书译文,由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系列的郭腾坚老师地道呈现,瑞典文直译。大鱼读品年度重点图书。
【媒体及名人推荐】
我最近看一个瑞典小说,叫《熊镇》。很多这样的事。我觉得真的挺不容易的。
——社会学家李银河
超棒的书,一开头就停不下来!很喜欢巴克曼!
——作家七堇年
荡气回肠。
——作家丁丁张
连夜读完,五谷杂陈,不能平静。比之《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外婆的道歉信》更烈,人性写得更震撼。
——作家李尚龙
作者笔锋开阔,一出手就是几十个人物,编织了一张绵密的网,这些人交错渗透,相互施压。故事的每一步,都在逼问人心深处的底线:你,要加入集体,去碾压一个个体吗?这本书既冷又暖:暴行冷酷,现实冷酷,然而人心,总还有良知和暖意,有庇护和生机。就像樱桃树,总会散发出樱桃树的气息。
——作家柏邦妮
对与错,恐惧与勇气,爱与恨,友谊与忠诚的重要性与局限性都被写进了这本伟大的作品里。毫无疑问,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正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亦是最有趣的小说家之一。
——美国《华盛顿时报》
我们郑重推荐你《熊镇2》。这是一本极其稀有和珍贵的杰作,不仅书写了冰球和体育运动精神,更写尽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会面临的一切抉择和思索。
——捷克《普拉沃杂志》
2022年6月26日 想读
熊镇 豆瓣 Goodreads
Björnstad
8.2 (40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郭腾坚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1
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懂得沉默和忍耐;熊镇是一个小镇,一座冰球馆,几个家庭,一个酒吧,一片森林,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群男孩和几个女孩,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
它是安静的。它的爆发在一个夜晚,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
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
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编辑推荐:
◆全球热销1300万册的瑞典小说之王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超越式里程碑新作
◆2016 / 2017瑞典年度作家,美国亚马逊作家排行NO.1。林彦俊、马思纯、 张皓宸、 池昌旭、 七堇年、 霍思燕 、奥普拉 、汤姆•汉克斯等极力推荐的超人气小说之王。
◆◎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人周刊》年度选书,40国亚马逊年度选书。
◆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人民选择奖。Goodreads超过11万读者给出满分好评,年度小说决选。
◆封神般的读者和媒体评论,百万畅销作家李尚龙连夜读完,深深震撼,五味杂陈;读第一遍,有100处细节征服你,读第二遍,又有100处;没有一个字是无关紧要的赘字,特别是某几句话,会一拳将你的灵魂打到瘀青,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为之翻搅;无出其右的文学奇迹。
◆本书译文,由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系列的郭腾坚老师地道呈现,瑞典文直译。封面插画由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精心绘制。中文版图书由曾经出版了《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天空的另一半》《怦然心动》《戴上手套擦泪》等外国文学作品的大鱼读品监制出版,品质保证。
2022年6月26日 想读
Living a Feminist Life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Sara Ahmed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7 - 2
In Living a Feminist Life Sara Ahmed shows how feminist theory is generated from everyday life and the ordinary experiences of being a feminist at home and at work. Building on legacies of feminist of color scholarship in particular, Ahmed offers a poetic and personal meditation on how feminists become estranged from worlds they critique—often by naming and calling attention to problems—and how feminists learn about worlds from their efforts to transform them. Ahmed also provides her most sustained commentary on the figure of the feminist killjoy introduced in her earlier work while showing how feminists create inventive solutions—such as forming support systems—to survive the shattering experiences of facing the walls of racism and sexism. The killjoy survival kit and killjoy manifesto, with which the book concludes, supply practical tools for how to live a feminist life,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ties between the inventive creation of feminist theory and living a life that sustains it.
2022年3月20日 想读
The Comprehensive INFP Survival Guide 豆瓣
作者: Heidi Priebe Thought Catalog Books 2016 - 9
Despite their agreeable demeanor, INFP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passionate and complex personality types within the Myers-Briggs Inventory. Employing a wholly unique stack of cognitive functions, this type sees the world around them not just as it is but also as it could be—making them a deeply imaginative and highly idealistic personality. In this detailed, type-based survival guide, seasoned MBTI author Heidi Priebe explains the strengths and struggles INFPs face as they navigate the world around them as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and emotionally intense personality types.
2022年2月6日 想读
掩饰 豆瓣
Covering:The Hidden Assault on Our Civil Rights
9.0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吉野贤治 译者: 朱静姝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 1
《掩饰》是作者第一本书,融合了有力的法律论证和诚恳的自我剖析。该书于2007年获得了由PublishingTriangle颁发的RandyShilts奖,被誉为年度著名同性恋非小说类书籍。
该书结合个人经历和学术观察,作者提出,社会对待同性恋者往往有三个阶段的态度:首先把它当成病,予以治疗;随后,社会不再强迫这个群体改变自己,前提是他们必须在很多场合冒充成“正常”的异性恋;如今,这个群体不再被矫正,很多时候也不需要伪装,但社会仍然要求他们淡化自己的某些特质,保持低调,作者称其为“掩饰”。事实上,每个人都因种种顾虑,需要在不同场合掩饰自己。作者以有色人种和女人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掩饰如何阻碍我们充分实现公民权利。最后,作者并提倡一种跳出身份政治的新民权范式,让每个人都能更真实地做自己。
2022年2月5日 想读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2021年12月25日 想读
中国人史纲(全两册) 豆瓣
作者: 柏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1
《中国人史纲:柏杨逝世三周年纪念版(套装共二册)》是柏杨史学著作的代表作之一,是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巨著。说它是巨著,一是就篇幅而言,全书近八十万字,作者以百年作为叙述单元,先把中国史分成非信史与信史,前者从神话、传说到半信史时代,后者从公元前九世纪开始,一直到晚清;二是就影响力来说,《中国人史纲》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通史的重要书籍;三是《中国人史纲》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写史的一种立场,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杨先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2021年9月1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