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198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6.7 (29 个评分) 导演: 张一 演员: 徐枫 / 王尔利
其它标题: The Maples / Feng
故事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卢丹枫(徐枫 饰)和李红钢(王尔利 饰)本是感情十分要好的情侣,却分别加入了对立的“红旗派”和“井冈山派”,成为了水火不容的阶级敌人。
某日,李红钢被俘,本着昔日的情分,卢丹枫悄悄将他放走。然而,重获自由的李红钢立刻就开始着手布置起了正对“井冈山派”的袭击行动,然而,在他的内心里,依然保留着对于卢丹枫的感情。一场激烈的斗争中,卢丹枫丧失了理智向李红钢开了枪,尽管身负重伤,李红钢一派最终还是获取了胜利。之后,卢丹枫和李红钢终于决定面对面谈一谈,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悲剧。
和凤鸣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和凤鸣
8.4 (42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演员: 和凤鸣
其它标题: He Fengming / Chronicle of a Chinese Woman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在之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本片2007年在日本山形市举行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牛棚日记 豆瓣
作者: 陈白尘 三联书店 1995 - 5
1966年初我由北京中国作家协会贬至江苏省文联。数月后“文化大革命”起,不待省文联的群众揪斗,中国作协即已派人来将我“押解”回京,时为9月11日。从这天开始,整整七个年头,我被半幽禁在“牛棚”之中,每逢夜深人静时,便偷偷地写下最简单的日记,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数年来从未中断过。1973年我终因心脏病发而被恩准回宁治疗,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就在那段隐姓埋名的日子里,我又翻出了这些曾经冒着危险而
云梦断忆 豆瓣
作者: 陈白尘 三联书店 1983
这是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的一部长篇叙事散文。1969年底,作者以“黑帮分子”的身分,被遣往文化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三年。在本书中,作者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典型环境中的种种人生相和社会相;他回忆了他的房东,他的茅舍,他周围的人,以及艰苦繁重的劳动。
监狱琐记 豆瓣
8.7 (20 个评分) 作者: 王学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0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