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一切安好 (1972)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out va bien
7.8 (26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 让-皮埃尔·戈兰 演员: 伊夫·蒙当 / 简·方达
其它标题: Tout va bien / 万事快调
影片涉及的是一对从事传媒业的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和发生在1972年五月的一家香肠制造厂的罢工事件,他们和工厂经理一起被工人堵在办公室里两天两夜。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经理、共产党工会代表、"新左翼"领导人、普通工人讲述他们的见解;看到工厂的作业流程;看到蒙当拍摄广告的工作,听到他讲述自己从68年起的经历和失落;看到方达作为美国广播公司驻法国代表的播音工作,也听到她的失败和烦躁;看到青年激进分子的一次超市抢劫和警察的暴力镇压;看到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标准像";也看到蒙当和方达共同生活中的争吵与困境。甚至他们的爱情生活也构成了时代的转喻:二人相识相爱于68年五月时对一次罢工的参与,又在72年五月的这次罢工中发现个人生活的破裂。总的来说,这是在"六十年代之终结"之后的西方社会中,对知识分子的个人生活和时代社会的整体状况的一次双重书写,是对参与的无能和表达与再现的失败的一次痛苦反省。对戈达尔,这是他对自己此前电影实践的总结,也是为此后新的探索所设立的可能起点。
周末 (196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Week End
7.5 (60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米蕾叶·达尔克 / 让·雅南
其它标题: Week End / Week-end
1968年,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已经获得了太多的成功。 这一年,电影界前辈、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郎格洛瓦提出了整个电影史应该以"戈达尔前"与"戈达尔后"两个概念来划分的论点。在他看来,38岁的哥达尔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著名作家路易·阿拉贡早在1965年就已经说过:"今天的艺术就是戈达尔。"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宣称:"在戈达尔的影片里,学问太多了。"
其实,除了处女作《筋疲力尽》获得1960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狂人比挨洛》获得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评论奖、《中国姑娘》获得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外,戈达尔导演的其他几十部影片,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声誉,大多数观众看戈达尔的电影,不是不知所措,就是焦躁不安。 或许,戈达尔生来就是电影的敌人。
在1967年拍摄的《周末》里,他让动作停止--两个倒垃圾的人直接对着一部摄象机谈话,长达7分钟之久。在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一个仅仅穿着乳罩和短裤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张桌子上,直接对着一部推近拉远的摄象机说话,详细的叙述她参加的一次狂欢。这个段落也持续了好几分钟。思想激进的戈达尔,用这种方式与好莱坞抗衡。因为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流畅的剪辑和快速的节奏,是为了迎合观众,进而麻痹观众,使他们沉湎在白日梦中,甘心情愿的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他甚至认为,电影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要反抗资产阶级,就需要把电影的传统全部粉碎。这样不象电影的电影,才使值得拍摄的好电影。
世界 (200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世界
7.4 (152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赵涛 / 成泰燊
其它标题: The World / Shijie
身为北京世界公园民俗村的一名舞蹈演员,赵小桃(赵涛)对身边微缩的世界早已厌倦,渴望有天同也在民俗村做保安队长的男友成太生(成泰燊)一起坐飞机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前任男友的到访,令赵小桃想起她同成太生刻骨铭心的初遇以及目前两人过的平庸日子,明白昔日的理想早被粉碎,而刚结识的一见如故的俄罗斯姑娘安娜的突然离去,加深了她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怀疑,认识到她和成太生对彼此的忠贞,是生活里所剩的唯有美好。
然而人心是最能琢磨的,成太生悄无声息地把心给了另一个即将去巴黎的女人,但他显然没有领会民俗村以外的现实世界里流行的情感游戏规则,只能黯然回归自己的卑微身份。
钢琴教师 (2001)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a pianiste
7.8 (368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安妮·吉拉尔多
其它标题: La pianiste / The Piano Teacher
40岁的Erika Kohut(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表面上是一个优雅的钢琴老师,外形独特、气质出众,但对学生却无比严厉。同时她的母亲专制又无理,无休止的折磨令Erika的各种欲望都无法发泄。于是Erika只好躲在厕所用剃刀伤害自己以求快感,嗅着内裤上的味道以发泄欲望,还去租看色情录像带。当18岁英俊冲动的Walter(伯努瓦·马吉梅 Benoît Magimel 饰)闯进她的生活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互相需索互相慰藉,Erika以为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年少的Walter有一日厌倦了这种关系……
巴黎浮世绘 (2000)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IMDb
Code inconnu: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7.9 (7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 蒂埃里·钮维
其它标题: Code inconnu: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 未知密码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巴黎,来自乡村的少年进城投奔哥哥乔治(蒂埃里·钮维 饰),却因不知道哥哥公寓的密码而被关在了门外。就在这时,哥哥的女友安(朱丽叶·比诺什 饰)出现在了少年的面前,带少年进入了公寓。
少年粗暴地对待乞丐玛利亚(吕明妮塔·杰尔吉乌 饰),遭到了黑人教师阿玛度(Ona Lu Yenke 饰)的严厉批评。警察来了,取逮捕了玛利亚和阿玛度。玛利亚因此被遣返回了罗马尼亚的家乡,回到了丈夫道格拉斯(Bob Nicolescu 饰)身边。
安的隔壁住了一个被虐待的孩子,向安求救,安不知该如何是好。镜头下的人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女囚犯 (1968)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a prisonnière
8.0 (5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洛朗·特兹弗 / 伊丽莎白·维纳
其它标题: La prisonnière / Woman in Chains
斯坦尼斯公开宣布再自己的画廊举办现代艺术展,展出的都是些形状、颜色和质地让人吃惊的作品,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艺术家吉尔伯特的雕塑作品也在其中展览,他妻子乔西被作风严厉的斯坦尼斯给迷住了,因为他把自己的闲余时间都花在了那个艺术品味独特的公寓里搞摄影。但除了那些放大的书法字帖外,斯坦尼斯还收集了一大堆关于一个心理失常的人物的照片。那么乔西为什么要冒着与丈夫闹矛盾的风险去病态地探究斯坦尼斯的神秘面目呢?
《女囚犯》(La Prisonnière,1968)是克鲁佐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初次拍摄且唯一的一部彩色电影。在一贯悬疑的氛围下探讨艺术家特异的情*品位,不论题材还是运镜在当时都相当的大胆前卫。完成此片后,1977 年1 月12 日克鲁佐在巴黎逝世。
真相 (1960)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a vérité
7.1 (7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碧姬·芭铎 / 夏尔·瓦内尔
其它标题: La vérité / The Truth
IMDB简介:Dominique Marceau is on trial for the murder of Gilbert Tellier. The counsels duel relentlessly, elaborating explanations for why the pretty, idle and fickle girl killed the talented and ambitious conductor freshly graduated from the conservatory. Was it passion, vengeance, desperation, an accident? The acquaintances of Gilbert testify, as well as Dominique's former lovers, and her sister, Annie, the studious violin player engaged to Gilbert. The evidence they give progressively paints a more finely-shaded picture of the personalities of Dominique and Gilbert, a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an the eloquent and convincing justifications of the counsels. Written by Eduardo Casais {eduardo.casais@nokia.com}
杀手住在21号 (1942) 豆瓣
L'assassin habite... au 21
7.4 (16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皮埃尔·弗雷奈 / 苏希·德莱尔
其它标题: L'assassin habite... au 21 / The Murderer Lives at Number 21
Director Henri-Georges Clouzot's maiden feature-length effort was the intricate mystery thriller The Murderer Lives at Number 21 (L'Assassin habite au 21). Businesslike homicide detective Wens (Pierre Fresnay) goes on the prowl for a methodical mass murderer, who seemingly manages to be everywhere at once. Following a confusing trail of clues to a seedy boarding house, Wens disguises himself as a clergyman in order to gain the confidence of the boarders, hoping that one of them will make "that fatal slip." All of the boarders are eventually taken into custody, only to be released when the murders continue unabated. Wens cracks the case when he figures out that the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clues are the by-product of a bizarre conspiracy. Filmed in 1942 under wartime conditions, The Murderer Lives at Number 21 was finally released in the U.S. five years later. ~ Hal Erickson, Rovi
毕加索的秘密 (1956)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Le mystère Picasso
8.6 (29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巴勃罗·毕加索
其它标题: Le mystère Picasso / 神秘的毕加索
《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亨利—乔治·克鲁佐,1956年|8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次作画过程。1956年盛夏,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一间画室里,面对难耐的酷热及聚光灯的强烈辐射,毕加索兴致昂然地挥笔作画:生动的线条在画纸上迅速游走和变形,一朵花先是变成一条鱼,接着变成一个美人,然后变成一只公鸡,最后变成了牧神。本片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07—1977)以拍摄悬疑片著称(据说希区柯克眼中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人,他就是克鲁佐),代表作有《乌鸦》(1943)、《恐惧的代价》(1953)等。克鲁佐在拍摄这部美术纪录片时,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传记式或说教式拍摄模式。本片虽然也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电影艺术自身的特质,即只有电影能够在瞬间截获并表现时间的流动(巴赞为本片写作了影评《〈毕加索的秘密〉:一部伯格森式的影片》,见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14页)。本片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画作的详细过程,观看本片成为近距离接触这位绘画大师的最有效途径。本片拍竣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因此本片显得更加珍贵。此外,本片摄影师克劳德·雷诺阿是著名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孙子、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侄子。本片荣获195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间谍 (195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Les espions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库尔德·于尔根斯 / 彼得·乌斯蒂诺夫
其它标题: Les espions / 侦探
一家破旧的精神病院的医生得到了一大笔钱来安置一位新病人。很快,这个地方就充满了可疑和隐秘的人物,所有这些显然都是国际特工,试图找出病人是谁和什么。
情妇玛侬 (1949) 豆瓣
Manon
6.3 (6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米歇尔·奥克莱尔 / 埃德蒙·阿尔迪松
其它标题: Manon / 曼侬
里昂(米歇尔·奥克莱尔 Michel Auclair 饰)曾是一名驰骋在战场上的革命斗士,战争结束之后,他偶然邂逅了身陷险境手无寸铁的少女玛农(塞希乐·奥布赫 Cécile Aubry 饰),所幸得到了里昂的出手相救,玛农才得以保持周全。之后,里昂将玛农带回了巴黎,然而 ,战争让法国的经济整个陷入了萧条之中,里昂所赚的钱根本无法维持两个人的生活,无奈之下,玛农决定出卖自己的身体。 实际上,里昂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玛农,看到她辗转在不同的男人之间,他心痛万分。一场意外中,里昂杀了人,玛农决定和他一起踏上逃亡的旅途,他们逃到了一片沙漠之中。
中国姑娘 (1967)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La chinoise
7.3 (105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 让-皮埃尔·利奥德
其它标题: La chinoise / 中国女(港)
60年代下半期的某一天。巴黎某区。银行家的女儿维络尼卡在一位已同双亲外出度假的女友处借来的住宅里,召开“马列主义共产党”支部会议。房里堆放着一大批小红皮书,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些手写的毛泽东语录。在从北京传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中,维洛尼卡宣布支部正式成立,并以“阿登-阿拉维亚”的命名,以纪念被法国共产党开除出党的这一同名小说的作者波尔·尼赞。支部成员包括青年演员吉罗姆、女佣人伊沃娜、画家基里洛夫和大学生亨利。维洛尼卡给支部规定的任务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正值此时,原先缺席的亨利走了进来。他血流满面,是在巴黎大学同法共党员们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辩论时被打伤的。这使维洛尼卡更有理由宣布她的“路线”的正确性,即不仅不与法国共产党为伍,而且视其为主要敌人……
导演戈达尔醉心于宣扬毛泽东主义,他的这部机敏的讽刺作品激怒了循规蹈矩的批评家。戈达尔当时的妻子Anne Wiazemsky在片中饰演一个哲学系学生,她对校园里的四个毛主义小组成员很同情。他们的目标老是为外界因素所干扰,如招贴海报,红宝书,教条化的颂歌等,似乎总也弄不清自己政治信念的真正含义。他们也不能对实践活动给予任何一点思想上的支持。
戈达尔显然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尽管在描述他们的狂热时尽量向革命者的传统风格靠拢。
男性,女性 (1966)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Masculin féminin
7.5 (61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让-皮埃尔·利奥德 / 香妲儿·戈雅
其它标题: Masculin féminin / Masculine, Feminine: In 15 Acts
影片讲述巴黎有一群不羁青年如何投身革命,让.皮埃尔.利奥出演一位理想主义愤青,邂逅了一位受爱戴的流行女星,通过他们的爱情故事,展现了60年代巴黎浪漫的“青春实验”。
影片有一个简单的故事,描述记者保罗访问刚出道的摇滚女歌手马德莱娜,趁机对她展开追求。过程之中出现了十多段断断续续互相交错的纪录片段,讨论到政治、性、喜剧、乡愁等诸多话题,等于对戈达尔所谓的“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下成长的孩子”作一总体剖析。
美国制造 (1966)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Made in U.S.A.
6.9 (17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拉斯洛·绍博
其它标题: 아메리카의 퇴조 / メイド・イン・USA
记者保拉为了追求杀害男友里沙尔的真正凶手,来到了亚特兰提克城,这是一个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地方,之后出现了一大堆像唐纳德、里查德、维德马克、多丽斯.沟口……有着怪名字的怪人。保拉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还卷入了政治阴谋和黑帮事件中。
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把美国好莱坞黑帮电影的所有元素用在这部非常刻意的政治恐怖片中,明显向该类型的大师萨缪尔?富勒、尼古拉斯?雷、霍华德?霍克斯等做了模仿式的致敬,片中还涉及许多真实的政治背景和暗杀事件。整部影片虽然显得情节荒唐,较为做作,但导演通过流行音乐(其中一首是《北非碟影》中的“时光流逝”)、广告插画、气氛处理等方法展现深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和主导下的法国社会景象。以《美国制造》为标志,戈达尔的政治批判意识进入其后期阶段。他将电影的叙事惯例当作现实政治在电影艺术门类中的主要表现而加以痛烈的反对。为此,他对电影的表现手段进行了极富挑战性的探索。
露台 (1980)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La terrazza
导演: 埃托尔·斯科拉 演员: 维托里奥·加斯曼 / 乌戈·托尼亚齐
其它标题: La terrazza / The Terrace
来自共产党的八名意大利政治家聚集在罗马的一个露台上进行聚会。他们讨论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已婚女人 (1964)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Une femme mariée
7.6 (11 个评分) 导演: Jean-Luc Godard 演员: Macha Méril / Bernard Noël
其它标题: Une femme mariée / 恋爱时间
与儿子居住的再婚妇女夏洛特,与三个男人住在一起,但她又与地方剧团成员保持着性关系,最终她怀孕了,只是谁也不能断定这孩子的父亲是谁……
爱情三选一 (2008) 维基数据 TMDB IMDb 豆瓣
Definitely, Maybe
7.2 (122 个评分) 导演: 亚当·布鲁克斯 演员: 瑞安·雷诺兹 / 阿比盖尔·布雷斯林
其它标题: Definitely, Maybe / 确定的可能
威尔(瑞安•雷诺兹 饰)的女儿玛雅(阿比吉尔•布莱斯林 饰)在学校学习了性教育之后,回到家中嚷着要父亲给她讲述关于自己的爱情故事。雅玛更想努力的从故事中找到母亲的形象,虽然她的父母已离婚。
1992年,威尔暂时别离的女友艾米莉(伊丽莎白•班克斯 饰)独自来到纽约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是协助克林顿竞选总统的竞选战团的一员。威尔雄心勃勃,可是他的事业却不如想象中顺利。
感情路也是如此,寂寞的威尔跟战团员工艾波(艾拉•费舍尔 饰)、新闻记者夏曼(蕾切尔•薇姿 饰)发展出若有似无的感情,最后他甚至与同样出轨了的艾米莉分手收场。
即使到后来威尔在纽约站稳了脚,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还是兜兜转转在这三个女人当中,到底谁是他的真爱?
蔑视 (196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e mépris
7.4 (171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碧姬·芭铎 / 米歇尔·皮科利
其它标题: Le mépris / 春情金絲貓
保罗(米歇尔·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饰)与卡米尔(碧姬·芭铎 Brigitte Bardot 饰)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保罗剧作家的工作也足以保证他们的衣食无忧。一次,制片人普罗可修(杰克·帕兰斯 Jack Palance 饰)邀请这对夫妻参加一个会谈,在会谈之中,面对着滔滔不绝的丈夫,卡米尔的心中第一次浮现出了一种名为“轻蔑”的可怕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强烈到她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的对丈夫施以深刻的爱意。同时,英俊帅气的普罗可修吸引了卡米尔的注意,两人越走越近。当奸情败露后,保罗大发雷霆,可卡米尔和普罗可修却毫不在意的驾驶着豪车扬长而去,哪知道,悲剧性的命运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初吻2 (1982) 豆瓣
La boum 2
7.0 (97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皮诺托 演员: 苏菲·玛索 / 朗贝尔·维尔森
其它标题: La boum 2 / 第二次接触
由《初吻》的原班人马拍摄的续集。小薇长大了两岁,较前成熟,她在旅游返家途中因调换护照而认识了一个中学生,两人逐渐发生了感情。与此同时,小薇的父母各自发展事业,曾祖母也有了第二春,婷婷玉立的小薇面临是否要初尝禁果的抉择……
初吻 (198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La boum
7.7 (463 个评分) 导演: 克洛德·皮诺托 演员: 克洛德·布拉瑟 / 布丽吉特·佛西
其它标题: La boum / 第一次接触
薇卡(苏菲•玛索 饰)是个13岁的女孩,不同于班上的其他同学父母离异的状况,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她总是觉得被母亲忽略,伴随青春期到来的,除却敏感的对父母之爱的需要,还有对异性情感的渴望。然而,父母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母亲与薇卡的德语老师燃起了爱火花;而在舞会上认识的拉乌尔,让她感受到初恋的美好同时也领会了爱情的伤害。
有了初吻之后,爱情就能保鲜吗?13岁的初恋能持续到多久?
苏菲•玛索凭借此片成为欧洲影坛著名的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