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9.4 (8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侯世达
译者:
严勇
/
刘皓明
…
商务印书馆
1996
- 4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非小说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 学、可计算理 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豆瓣
作者:
Ray Kurzweil
Penguin Books
2006
- 9
For over three decades, Ray Kurzweil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and provocative advocates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our future. In his classic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 he argued that computers would soon rival the full range of human intelligence at its best. Now he examines the next step in this inexorable 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union of human and machine, in whic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embedded in our brains will be combined with the vastly greater capacity, speed, and knowledge-sharing ability of our creations.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豆瓣 Goodreads
Mathematics: the Loss of Certainty
8.3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M·克莱因
译者:
李宏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 6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M·克莱因指出,今天,普遍接受的数学概念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数学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却在持续扩大。这是为什么?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豆瓣 Goodreads
Elementary Mathematics from an Advanced Standpoint
作者:
[德] Felix Klein
译者:
舒湘芹
/
陈义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 9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全3册)是克莱因根据自己在哥廷根大学多年为德国中学数学教师及在校学生开设的讲座所撰写的基础数学普及读物。该书反映了他对数学的许多观点,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一流大师的遗风,出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是一部数学教育的不朽杰作,影响至今不衰。《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共分3卷。第一卷:算术,代数、分析;第二卷:几何;第三卷:精确数学与近似数学。菲利克斯·克莱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学派——哥廷根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伟大的数学家,也是现代国际数学教育的奠基人、杰出的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在数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巨大的影响。克莱因认为函数为数学的”灵魂”。应该成为中学数学的“基石”,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方面的内容,通过几何的形式用以函数为中心的观念综合起来;强调要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和充实代数的内容,倡导”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意识。在克莱因看来,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是:”应使学生了解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各门学问,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础数学的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高等数学)来审视。理解初等数学问题,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掌握或了解数学的各种概念、方法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数学教育演化的经过。他认为”有关的每一个分支,原则上应看做是数学整体的代表”,“有许多初等数学的现象只有在非初等的理论结构内才能深刻地理解”。
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第一卷) 豆瓣
作者:
F.克莱因
译者:
齐民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 3
《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第1卷)》是F.克莱因的名著,其内容是作者在临终前一两年给部分同事所作的讲演,而由他的学生们编辑成书。书十介绍了数学科学在19世纪的发展。在本卷(第一卷)非常详尽且有批判性地分析了高斯、黎曼、魏尔斯特拉斯、柯西、伽罗瓦等一大批最重要的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和贡献;也介绍了一大批物理学(特别是数学物理学)大师如开尔文、麦克斯韦、亥姆霍兹的思想和业绩;并详细讨论了一些最重要的数学分支(函数论、射影几何、代数几何等)的缘起和前景。
《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第1卷)》适合从事数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大学水平以上的学生和教师学习参考,也适合研究科学史、数学史和关心、研究一般的科学思想文化发展的读者阅读。
《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第1卷)》适合从事数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大学水平以上的学生和教师学习参考,也适合研究科学史、数学史和关心、研究一般的科学思想文化发展的读者阅读。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 豆瓣
Proofs from The Book
作者:
Martin Aigner
/
G.M.Ziegler
译者:
冯荣权
/
宋春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4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介绍了40个著名数学问题的极富创造性和独具匠心的证明。其中有些证明不仅想珐奇特、构思精巧,作为一个整体更是天衣无缝。难怪,西方有些虔诚的数学家将这类杰作比喻为上帝的创造。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专著,而是一本开阔数学视野和提高数学修养的著作。希望每一个数学爱好者都会喜欢《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并且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的英文原著第一版于1998年出版,随即受到数学界的广泛好评,并被陆续翻译成了十余种不同的文字,其中包括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等。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在原来第三版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并新增了五章。第四版不仅新收录了如代数基本定理、拼装问题等经典结果,同时也展示了最新的一些证明:如图论中的Kneser猜想,Hilbert第三问题的新证明等。新版还有更多的改进,将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的英文原著第一版于1998年出版,随即受到数学界的广泛好评,并被陆续翻译成了十余种不同的文字,其中包括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等。
《数学天书中的证明(第4版)》在原来第三版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并新增了五章。第四版不仅新收录了如代数基本定理、拼装问题等经典结果,同时也展示了最新的一些证明:如图论中的Kneser猜想,Hilbert第三问题的新证明等。新版还有更多的改进,将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复数、复函数及其应用 豆瓣
作者:
张顺燕
2011
- 5
《走向数学丛书10-复数、复函数及其应用》,本书写得有益、有趣,且通俗易懂、选材得当,行文生动活泼且流畅,说理透彻和清晰。
黎曼猜想漫谈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卢昌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8
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家——黎曼。
他奉行恩师高斯的座右铭,宁肯少些,但要成熟。
黎曼生前只发表10篇论文,却是很多领域的开拓者。
他提出的黎曼猜想是数学史的不朽谜语,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数学猜想。
《黎曼猜想漫谈》:作者以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生动的传记和历 史篇章交替出现,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刺激着世人。大师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些公式、原理?还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都将激发人们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数学家王元院士的评价:“本书关于数学的阐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是清晰的。文字流畅,并间夹了一些流传的故事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从这几方面来看,都是一本很好的雅俗共赏的数学科普图书。”
《南方周末》也在2012年3月以《十万亿个证据不如一个证明——猜猜黎曼猜想的命运》为题刊登了本书的一个梗概版。科学松鼠会网站也进行了连载,反响很热烈。除此,本书内容也被其他许多知名网站转载或链接过。
他奉行恩师高斯的座右铭,宁肯少些,但要成熟。
黎曼生前只发表10篇论文,却是很多领域的开拓者。
他提出的黎曼猜想是数学史的不朽谜语,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数学猜想。
《黎曼猜想漫谈》:作者以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生动的传记和历 史篇章交替出现,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刺激着世人。大师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些公式、原理?还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都将激发人们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数学家王元院士的评价:“本书关于数学的阐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是清晰的。文字流畅,并间夹了一些流传的故事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从这几方面来看,都是一本很好的雅俗共赏的数学科普图书。”
《南方周末》也在2012年3月以《十万亿个证据不如一个证明——猜猜黎曼猜想的命运》为题刊登了本书的一个梗概版。科学松鼠会网站也进行了连载,反响很热烈。除此,本书内容也被其他许多知名网站转载或链接过。
失控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8.3 (10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文·凯利
译者:
东西文库
新星出版社
2010
- 12
其它标题:
失控
《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该书: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在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失控》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他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
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该书: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在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失控》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他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
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