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亲爱的安德烈 豆瓣 Goodreads
親愛的安德烈
8.3 (337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2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青花瓷 豆瓣
6.2 (9 个评分) 作者: 方文山 作家出版社 2008 - 9
《青花瓷》这样令人惊艳的词作,并不是如神迹般突然降临文山脑海,它也一样经历了先立意,再定题的过程,而第一句被构思出的诗句,竟然是“天青色等烟雨”。方文山的新书《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可算是对他近十年中国风歌词创作的总结。书中收入了《东风破》《菊花台》《发如雪》《青花瓷》等十五首流传甚广的中国风词作,分别讲述了他创作这些歌词时的思考脉络与心得体会,使读者得以窥见这些绝妙好词产生的全过程:如何构思选题;如何选词;不同的用字又会引发出何种不同的意境与心情;该怎么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出最大的意义,让最浓厚的情感共鸣,穿透每个人的心。方文山还在其间穿插讲述了自己对历史、文化及感情的看法。
“他到底是怎样写出这样的词句?他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字?”在周杰伦模糊不清的演唱之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优美的诗句和意境,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认识文山之路”。
用“常被模仿,未被超越”这句滥熟的话来形容方文山,似乎再准确不过了。2000年至今,华语乐坛的“中国风”热潮在《娘子》《东风破》《千里之外》的引领之下一路升温,到《青花瓷》到达了一个顶峰,不单方文山自认这是他最满意的一首中国风词作,甚至有媒体评论:“《青花瓷》究竟是谁的胜利?与其说是周杰伦的,不如说是方文山的。是他,令文字的美超越了偶像的魅力和声线。”
由于对古老中国怀有浓厚情怀,方文山甚至自己制作了一座规模宏大、建制精细的长安城建筑模型,这座长安城是方文山心爱的私家珍藏,耗时近一年的时间花了约5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2.5万)才完成。模型中的一草一木一城一瓦都是他亲手切割加工染色黏贴而成的。这份心血连台湾十三行博物馆都万分佩服,并且力邀这件作品借出展览。方文山谈起这座“唯一一座微型长安城”眼里尽是得意,他称当初是为写《青花瓷》一书突发奇想,虽然是无心插柳,但是长安城模型曝光后大受好评。模型借新书首次向大陆读者展示,上百幅精美图片穿插在他或情意绵绵、或豪气万千、或俏皮洒脱的文字间,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怀旧、优美,又不乏阳刚之气的古典风格。就让我们泡上一杯茶,在氤氲的热气与渐浓的秋意中,在方文山的娓娓讲述里,回忆起这些词作带给我们的最初的感动。
内封插图:
莫奈和他的眼睛 豆瓣
7.0 (30 个评分) 作者: 张佳玮 译林出版社 2014 - 3
●对艺术圈来说,那是一个最糟的时代
对艺术来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
一个老传统被抛弃的时代
而这本书要说的是那个时代里 一个并不天才
但因其画作命名了那群新天才的画家——莫奈
●满肚子文人段子,爱掉书袋的张佳玮
首次将擅长的传记笔墨与熟读的美术史料 融为一 体
书写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的一生
把画家重新镶回印象派诞生之初的法国
复原塞尚赞叹的“那是一双多么美妙的眼睛”所看到的“麦垛,鲁昂的教堂,拱桥和睡莲,以及当时正飘拂在这些事物之上的、19世纪到20世纪的阳光与风雪。”
●史料丰富,图文并茂,一本莫奈 看明印象派
阴翳礼赞 豆瓣
陰翳礼讃
8.0 (121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厕所种种》六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了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其他各篇也围绕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行文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
2018年5月23日 已读
日式审美的历史基础,外(器具,居室,建筑)内(身体,性格)相互作用的产物,寡淡无味无情又敏感的古旧神经(非贬义),绵延不断的一草一木自然传承。Wabi-sabi 对于初接触设计思维的我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一种美但也绝非唯一的终点。它是一种思考方式或一种理解工具,但不是教条,尤其对于没有这种历史心理基础的地域而言(是的,它植根于土地),众人的寡淡反而更显浮夸。总的来说是生活散文随笔集,薄薄一册。
日本文学 随笔
萤窗小语 豆瓣
作者: [美国] 刘墉 漓江出版社 2006 - 10
《萤窗小语》是刘墉最钟爱的作品,最具影响力的美籍作家、画家刘墉的成名作,二十多年来常销不衰,全球畅销逾300万册。本册为作者重新增删,校订。
地下乡愁蓝调 豆瓣
8.4 (16 个评分) 作者: 马世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6
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
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
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珺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
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青春时代的某一天,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启蒙时代便倏然来临。
生命中只会有寥寥几个这样珍贵的片刻。你撞上了一桩什么物事,足以改变你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就在那个瞬间,你永远告别了懵然的旧时光。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饱满,然而也感觉到一些些的失落。
——马世芳
2018年5月23日 已读
lay down your weary tune / lay down the song you strum
随笔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