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
阅读的故事 豆瓣
8.4 (25 个评分) 作者: 唐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8
童年的阅读,阅读的记忆与困惑,阅读的方法与知识,乃至于阅读的梦境,勾勒出面对书籍与文字的百般心情,即使书本丰饶的世界有所限制,但仍叫唤出我们共同的心事与希望。以扎实的阅读经验,佐以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文字,用一种极其独特的文体与思绪,书写下与各类书籍的美丽邂逅,以及对书的奇想与期待。犹如作者前半生的阅读传记。
疯雅书中事 豆瓣
Among the Gently Mad:Strategics and prerspectives for the book Hunter in the 21 Century
作者: [美] 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 译者: 卢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1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Nicholas A.Basbanes)被誉为“关于书之书的权威作者”,著有大量图书集藏方面的畅销书,曾入围美国国家书评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决赛。
《疯雅书中事》是其走访了大量世界著名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工作者后,写成的专门针对21世纪图书收藏爱好者的指导性“秘籍”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群稍嫌痴狂的爱书人,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和现代科技手段淘到心仪的书籍。
淘书藏书在中国素有传统,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庞大的淘书大军,本书所写内容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其爱书的狂热与淘书技巧会令许多收藏者产生共鸣。书中涉及的拍卖会、市场、网络淘书等实战经验,亦颇具借鉴意义。
走马观花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4
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游记,正如作者所述“我之游历山川名胜,有兴致,但无计划——可古今,可中外,可雅俗。如此‘观花’,希企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偶尔舞文弄墨,说实话,已属第二义。”
书情书色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胡洪侠 中华书局 2009 - 9
本书是“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作者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营造出一点小趣味,温暖那些或痴或狂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本书笔调轻松诙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010年5月3日 已读
想必作者读了陈建铭译作若干(《查令》《嗜书》《藏书》),傅月庵书话若干,唐德明书话若干,三联关于书的书系列若干,以及其他若干(才疏学浅,看不出出处了= =~)。实乃道听途说、说尽书情百态,绝非情色也,哈哈~
L znufe.lib 中国 书话 关于书的书
生涯一蠹鱼 豆瓣
作者: 傅月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5
《生涯一蠹鱼》精选傅月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阅读与写作”有关文章。全书内容按张潮《幽梦影》所言,依春夏秋冬分篇。“春”之篇,追述包括《带子狼》、《堂吉诃德》、《独白下的传统》、《围城》、《宫本武藏》、《长夜漫漫路迢迢》等经典作品,通俗小说、漫画书、剧本背后种种曲折故事与深刻的阅读心情;“夏”之篇为书缘回顾,包括书店、旧书店、师友追忆等,以阅读身世,为时代显影,点缀若梦浮生;“秋”之篇专谈作家,从老舍之死、周梦蝶之诚、司马辽太郎之博,一直谈到葛林之感情轨迹、卡波提之玩世不恭、村上春树之文学面向等,游走评论与札记之间,听作家之言而观作家之行;“冬”之篇,泛论笔名、作家、八卦、读诗、抄书、网路书店、作家与死亡、作家与城市、旅行与阅读等等,所见广,所论远,撩人遐想,发人深思。
今朝风日好 豆瓣
8.1 (28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作家出版社 2008 - 1
在《今朝风日好》这本书中,董桥开始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00七”故事,听他说皮革说装帧说纸张说书瘾。
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这是今天的董桥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依然执着的美好期盼。
内附董桥专为作家版《今朝风日好》设计的一枚精致藏书票,这也是董桥在海内外出版过的众多著作中的第一枚藏书票。
书边梦忆 豆瓣
作者: 姜德明 中华书局 2009 - 6
《书边梦忆》的主要内容包括:夏枝巢的《清官词》、《三海秘录》、奉宽的《妙峰山琐记》、《西山集》和《凝碧馀音》、都门三记、《金陵卖书记》、《随园图》别记、毁书与访书、钱基博的油印小册、沪上访书记、香港旧书店、神田旧书店等。
天上大风 豆瓣
作者: 傅月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4
本书作者傅月庵是那种什么书都买,什么书都读,什么书都编,什么书都想为之留下文字的书痴。“书人者,以书维生之人也”。于是,他藏书广,读书博,编书杂,写书话更是视野宽阔,信马由缰,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2009年11月21日 已读
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十分同意,哈哈~| 第一部分关于书店和购书的种种写得很有意思,书蟲傅月庵先生,给我这段时光的间隙带来了许多欢乐 09.11.20.
L znufe.lib 书话 傅月庵 关于书的书
神保町书蟲 豆瓣
神保町書蟲
7.8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池谷伊佐夫 译者: 桑田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8
东京的神保町,就像伦敦的查令十字街、巴黎的塞纳河畔、北京的琉璃厂,是古旧书收藏者的圣地。作者池谷伊佐夫集三十年以上的“书虫”经验,更加上本身的漫画专业,写就这本有图、有文、有事实、有掌故的行家随笔,娓娓道出神保町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为有志投身古旧书店经营的人,提供最全面的咨询与中肯的建议。
虽然文化相异,作者所提供的操作指南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书虫”们,但通过本书,走一走神保町,感受一下古书街的氛围和情调,为异域的同好莞尔、会心,也是一件乐事。同时,作者对古旧书业现状的思考,亦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东京的神保町古书街历史悠久,早在明治时代就是书店群聚之处,至今近二百家书店,有世界第一古书街的美称。漫画专业的超级书虫池谷伊佐夫手绘插图,在书中图文并茂地细说自己多年来对古书搜藏的第一手观察,并分享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将书街历史,做了最详尽的导览与介绍。作者会告诉你,为什么凡戴帽者必不买书?定价多少才是二手书的合理价格?为什么带老婆逛书街是藏书的秘诀之一?……
聚书的乐趣 豆瓣
作者: 爱德华·纽顿 译者: 赵台安 / 赵振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这是一位英国藏书家讲自己聚书经历的故事。作者认为,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就是书。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书中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爱书、藏书、品书和写作、治学的故事,受到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的高度赞赏。
叶雨书衣 豆瓣
作者: 范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美术编辑要读懂书的内容,把握书的性格,这是设计的前提。范用热爱简洁、大方、韵味深远的设计,他力避繁复,深知“减法”之妙。范用先生这一代出版人或退隐,或已仙逝。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作为一个出版人的全面的素养和一以贯之的文化追求,他们所热爱、所理解的是“书”,而非我们今天的口头禅“市场”。这,也是时代的变迁。——晓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联书店大量出版人文社科类图书,在全国造成深远影响,这些书的装帧大多出于范用先生之手。他那富有书卷气、简洁朴素、高雅大方、巧妙多变的设计风格同样造成深远影响。至今不衰。这里选入的七十余种图书装帧设计作品,可说是范用先生的代表作。为了全面展示这些作品的内涵,除封面设计外,还选择了一些扉页、目录页、正文版式乃至书中广告的设计,并对每一本书的内容及相关设计背景做了介绍。所以,这部书也可以说是对三联书店老版本的一次有趣的回顾和把玩。
东写西读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陆灏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 7
本书是陆灏“近年杂览闲读所写的读书笔记”,里面充满了这类有趣的中西文史资料,甚至直接就是由“文化八卦”组成的小品,读来让人甚生愉悦——按照“知趣相得”的信条,读书就不妨像陆灏那样。
在本书中,你可以读到:钱钟书和杨绛曾怎样捉弄傅雷,潘光旦巧译希腊美臀爱神名字等谐谑故事,牛郎织女神话经过什么样的解构,赵孟頫代夫人写信到末尾,竟顺笔署了自己的名,《洛丽塔》电影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出处,福尔摩斯是不是以王尔德为模特,西方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如何不爱惜书籍甚至以毁书为乐,《花花公子》原来刊登过好些文学名家应约写的严肃作品……都是一些妙趣横生、幽趣别具的小文章。
满堂花醉 豆瓣
作者: 沈胜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就像一只在书房潜泳的水鸟,每次游出水面,抖落点点滴滴的水珠,乃有了这些光彩剔透的“沈郎文字”。这一本所写的,更是作者的“心水”――沈郎最为心醉的文人作家。
书里面的人,都是才情四溢,成就卓著的饱学之士,却大多有着温和的性情,寂静的际遇;虽然他们中有的面对俗世锋芒凌厉,有的成了公众人物,但是沈郎所注重的,始终是他们沉吟的那一面。他们是一道道悠扬的流水,幽幽地安守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