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拾穗者 (200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9.2 (171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Bodan Litnanski / 阿涅斯·瓦尔达
其它标题: La vita è un raccolto /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2025年6月18日 看过
#siff27 心灵被熨贴了(´;ω;`)导演真是个可爱的人啊,又很温暖,所以很愿意跟着她的目光去看一切。不知道“拾穗”在法语语境中是不是专有词汇,感觉在中文里这样用的其实并不多,更常用的在城市里大概是“捡破烂”,乡村的…甚至想不出有没有对应的概念。(二编:好的我觉得中文对应的是“拾荒”🤔)形形色色的拾穗者和他们各自的理由,总之可能都是被正常社会视作离经叛道,甚至是被轻视和批评的行径,但在导演的目光中,也许是更有人情味的部分,仿佛是捡起了自己身为人的碎片一样。(还有一个感想是,虽然内心会觉得也许极简才是更好的生活(可能是出自身为人类的道德和愧疚感吧)但这并不符合自己的天性,所以其实在某些时刻会感到一些焦虑和压力……但这部作品仿佛是给出了另一种对抗消费主义的答案呢,原来也有这样的生活啊…很喜欢,也被深深地治愈了(特别是对本infp来说🥲谢谢导演
siff 法国 瓦尔达 纪录片
花花世界 豆瓣
作者: [法]艾玛•吉莉亚妮 译者: 张木天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 1
◇黑与白绘成的诗意小书,立体展现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展开折叠页面,让色彩在书页间舞动,让花朵在书页上绽放。
◇独特的立体互动设计和风琴折的装订方式,使全书可以完全展开,形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卷!
◇全文诗歌赏析:
每一个生灵,
降生在这浩瀚的宇宙中,
依靠他人的温暖而生存的同时,
也贡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当缤纷斑斓的色彩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一切会变得越发丰富美丽。
与好朋友冰释前嫌,
向心上人表达爱意。
为孩子戴上勉励的花冠,
对往日时光满怀感恩与欣喜。
和逝去的亲友道一声再见,
纵使脆弱,纵使艰难,
也要昂起头继续勇敢向前。
2024年5月22日 已读
图案的设计还有文本其实都是比较浅显的,但奇妙之处在于每一个装置是需要读者去手动翻开的,而这一参与过程才达成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也就是说读者的参与才构成作品的完整文本,这种地方很打动人。
法国 立体书 绘本 艺术 艾玛•吉莉亚妮
我的三个朋友 豆瓣
作者: 安德烈.德昂 译者: 王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4
这是一场夏日里的狂欢,太阳、月亮和流星先后加入进来,跟故事中的小孩一起度过了美妙的快乐时光……大胆的想象、奔放的色彩、奇幻的场景,在如童梦般纯真、浪漫、唯美的故事中绽放,为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视觉的享受。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书。
一个孩子在夏日里遇见了太阳和月亮,他们坐在同一条船上,在海上航行。途中遇到了喷发的火山和落入海中的流星,但这些惊险的状况,都被他们一一化解。后来,太阳、月亮、流星和小男孩一起度过了美妙的时光……
故事中的情节极富想象力。画家的绘画,使用了或柔和、或奔放的色彩,将这些超乎想象的场景展现出来,画面清新唯美,满溢着童心童趣。
2020年8月7日 已读 是非常适合年幼孩子的睡前故事,我则忍不住仔细看图画中温暖漂亮的颜色
安德烈·德昂 法国 绘本
三个强盗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法)温格尔 译者: 张剑鸣 明天出版社 2009 - 5
《三个强盗》描述三个装扮和武器都很奇特的强盗,在山洞里存放了一箱箱抢来的金银财宝,但他们从没想过要用他们的财宝……直到有一个夜晚,他们拦下的马车里竟然只有一个孤儿,他们就将小女孩带回山洞;之后,强盗被纯真的小女孩感动了,于是将抢来的财宝,建起了福利院,把所有走丢的、不快乐的、没人要的小孩,都接到城堡里,让孩子都有地方住。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心存感激,于是建了三座强盗帽子形状的塔,来纪念三个强盗。
故事文字和内容都很简洁,但却以图画成功地营造气氛,以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神秘、恐怖、冷漠或正义与热情等,让孩子体会一个有点儿吓人,又没有严肃教条的幽默故事。
古拉格气象学家 豆瓣
Le météorologue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奥利维埃·罗兰 译者: 林苑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7
在古拉格的劳改营里,气象学家范根海姆坚持给年幼的女儿艾莱奥诺拉寄去小画、标本、谜语,直到被处死的前夜。范根格安姆不是这么刚烈的人。他爱家庭,尤其怜爱他的女儿,他的“小星星”。他热爱他的工作,大概也热爱他生活的时代,这个人,也许不够有怀疑精神,和所有人一样,有他的正直和忠 诚,也有他的盲从和轻信。气象学家的故事,以及其他所有在壕沟深处被枪决的无辜者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故事的一部分,因为和他们一起被屠杀的,是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之前的一代人)曾经共享的希望,是我们曾经至少在某一刻相信即将变为现实的乌托邦。
2020年2月6日 已读 缓慢地读完了,因为太沉痛了。他观察风、云、天气,他为小女儿画画;但他也是这座庞大机器内部的一个零件。“他是个平庸的无辜之人”,“反抗不在他的性情之中,也没在他受过的教育之内”。“他知道,只要他让疑虑占据他头脑中哪怕一丁点儿位置,他将不再有任何支撑。”“她无法忍受在父亲寄的最后一个邮包中竟然有这样一个东西,和蓝狐狸、灰雀及小猫在一起。”“所有面孔都在诉说过去的生活,大概并非多么光鲜的生活,但舒适,承载着希望、爱、家庭、前进、正义,是还没遭受不可理喻的国家暴力蹂躏的生活。”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犯罪,身处其中,无人能够幸免。最后几页的图集,仿佛残酷黑暗中一点温柔的微弱的光辉,更令人难过。我们是否铭记了历史?
古拉格 奥利维埃·罗兰 法国
卢森堡公园的一天 豆瓣
A Day in the Luxembourg Garden
作者: (法)安德烈•德昂 文/图 译者: 方素珍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调皮的小猪查尔斯写信告诉爸爸妈妈他和两位表哥在卢森堡公园一起玩的状况,可是,事实上,信里的乖宝宝在公园里闹翻了天……。
一进入卢森堡公园就看到一个好大的池塘,这个池塘立刻轻易地掳获了查尔斯和表哥们的心。
在游泳池充分释放活力后,他们又跑到草地上滚来滚去。
接着,他们乘着气球飞到皇宫的上空兴奋地和人打招呼,一会儿却掉落在桌上弄乱扑克牌。
好玩的是当他们骑着小马绕着旋转木马飞奔时,一直不懂为什么马的主人一边大叫“钱呢?”一边拼命追赶他们。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知道来到了一个好玩得不得了的地方,见识到许多新奇的事物。
他们在这里彻底地宣泄着快乐,更结交了可以在落叶中又翻又滚、又叫又笑的朋友,真是棒极了!
全书将小孩子生活里的冒险和想象力充分结合,在跳动的空间中隐藏许多小细节,孩子和爸爸妈妈共读的时候,一定会置身于一座充满无穷乐趣的游乐园。
入侵者 豆瓣
L'intrus
作者: (法)克洛德•布容 译者: 匙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0
太阳出来了。在山脚下的一个地洞里,小老鼠拉提诺一家在睡梦中迎来了新的一天。突然大地一阵颤动,把他们给惊醒了。原来自己的地盘上来了一只大象。大象很喜欢这群小家伙,和他们一起喝水、撒尿、来回散步。还用鼻子卷起小家伙举到眼前仔细观察,趴在地上张大耳朵偷听他们的谈话,甚至挨个儿亲吻他们。可是对小老鼠来说,大象是不受欢迎的“入侵者”,他的所作所为真叫人难以忍受。他只一口就喝光了大家的水,撒的尿简直是瀑布从天而降,巨大的脚掌走来走去,差点没把小老鼠们踩死。宁静的生活完全被庞然大物搞得一团糟,小老鼠们无可奈何地抗议,冲突不断升级。入夜,真正可怕的入侵者大黑蛇来了……
2019年11月23日 已读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比自己强大的朋友。】emmmmm如果这个强大者完全理解不了弱小者的痛苦,我觉得大概也是不行的(・_・;
克洛德·布容 法国 绘本
自由颂歌 豆瓣
作者: 【法】玛丽·佛朗西斯·雪弗隆(文) / 【法】马蒂尔德·曼侬(绘) 译者: 谭婧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6
除了梦想和回忆
我什么都不曾带走。
我沉醉在路途中,
也沉醉在
任意来去的自由里。
我生活得很好,
也并不奢求更多!
听!这是自由灵魂的歌唱。一只受伤的小喜鹊和一家住在大篷车里不断迁徙的人一起生活。一路上,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翻开本书,寻找自由、勇敢和爱。
该绘本获得法国“里斯弘大奖”,笔触充满活力和张力。绘本的语言充满动人的诗意。
2019年11月23日 已读 相当有趣的作品,粗犷的铅笔画和拼贴使得画面颇具张力,文字部分可以说是这只跟随着吉卜赛人习得了自由和流浪习性的喜鹊的抒情诗了w“我的巢是旅途,是从我翼下穿过的风”“我确实也喜欢漂漂亮亮、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是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我所爱的宝贝更珍贵。那是一种所有其他喜鹊都无法互赠的珍宝。我的宝贝,是当我自由飞翔时,马奴眼中闪过的光。我的宝贝,是当我自由降落时,马努静静张开的手。”“我的宝贝,是自由,平等,和爱!”但其他有巢的喜鹊,总觉得“一无所有的我”会偷走他们的家产。何尝不是人类的故事w
法国 玛丽·佛朗西斯·雪弗隆 绘本 马蒂尔德·曼侬
梦乡鸟之旅 豆瓣
作者: [法] 伊莎贝尔·辛姆莱尔 著/绘 译者: 赵佼佼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8 - 3
来吧,来奔赴梦境,来寻找梦乡鸟。
穿上舒适的衣服,扔掉炫目的玩具,在床上躺好。仔细观察,沿着线索前行,脚步轻轻,胆子放大。快爬上梦乡鸟的翅膀,闭上眼睛,和它一起飞翔温暖的梦乡……
伊莎贝尔·辛姆莱尔绘著的《梦乡鸟之旅(精)》勾勒了一场恬静且充满乐趣的梦想之旅。用梦乡鸟搭建孩子与梦想之间的桥梁,将摸不着的梦乡化为可以到达的地方,使睡觉成为一件有趣的旅行。
孩子,你知道吗?当你首次乘坐飞机感到紧张时,不妨把这当作寻找梦乡鸟的游戏:仔细观察机舱提示,沿着提示找到座位,系好安全带。然后,乘着飞机这架“大鸟”在天空中前行吧!
晚安,好梦!
2019年11月23日 已读 既可以看作睡前进入梦乡之旅,又可以是将飞机视作“梦乡鸟”的幻想之旅w虽然是数码绘画,但用了极细极细的线条绘制纹理,使画面充满了梦幻又细腻的质感。
伊莎贝尔·辛姆莱尔 法国 绘本
桑贝在纽约 豆瓣
SEMPÉ À NEW YORK
9.6 (14 个评分) 作者: [法]让-雅克·桑贝 / [法]马克·勒卡尔庞蒂 译者: 任凌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5
★ 他是台湾画家几米的偶像,几米评论其作品“呈现出一种世故圆融的法式幽默,我非常喜欢。”
★ 他是《纽约客》的御用画师,迄今为杂志画了100多个封面插图,这在《纽约客》也是史无前例的
★ 他是法国国宝级插画大师,作品曾制作成法国官方发行的纪念币,被法国文化部长用来作新年贺卡
-
作为一个英语只会两三个单词的法国人,桑贝喜欢纽约的一切。喜欢那些无忧无虑的猫,喜欢多才多艺的爵士乐手,喜欢被人遗忘的花园……这座特别的城市中生活着一群特别的人,有喜有悲,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年少的桑贝曾梦想为顶级杂志《纽约客》供稿,这个愿望终于在1978年实现了。他成了《纽约客》大家庭一员,迄今未杂志画了100多个封面插图,这在《纽约客》也是史无前例的。
本书收录了桑贝为《纽约客》创作的所有插图以及他在纽约的生活照,并附有一篇长达3万字的访谈稿。画家首次开诚布公地谈到了自己的绘画事业,还有为《纽约客》工作的八卦趣事。
2019年8月22日 已读
前面的采访文字非常有趣,简直要大呼桑贝你怎么这么可爱呀QAQ!后面主要收录了桑贝几十年来为《纽约客》画的封面,他真的非常善于抓住生活中那些一瞬间细微的雀跃、沮丧、温暖、尴尬……但处理得非常轻盈和温柔,像一个不经意的微笑。纽约这座城市在他笔下也变得可爱起来。
M 桑贝 法国 画集
INSIGHT II 豆瓣
9.6 (9 个评分) Julien Marchal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6日 出版发行: 1631 Recordings
2019年3月29日 听过
这位作曲家给专辑和音乐的命名也太偷懒了,大概是打算从insight1写到insight99吧233……这张的封面却让人非常难忘~
Ambient JulienMarchal Neo-Classical piano 法国
Insight 豆瓣
9.0 (5 个评分) Julien Marchal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20日 出版发行: Hubert Griffe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sound itself : the aesthetical sou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usical style.
Recorded in my home studio, the album takes the listener inside the piano.
Revealed by the damper pedal, the mechanical sounds of hammers, pedals and other « noises » showing us an organic piano.
The album is an invitation to an oniric world where music and sounds merged.
一朵蓝色的云 豆瓣
Die blaue Wolke
作者: [法]汤米·温格尔 Tomi Ungerer 译者: 方素珍 文汇出版社 2018 - 4
有一朵小小的、蓝色的云,他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喜欢四处溜达,还发现可以把碰到的东西都变成和自己一样的蓝色……
如果你已经看完了这个故事,它的结尾,大概很容易让你联想到“牺牲自我”,但它事实上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
2001年,《一朵蓝色的云》被拍成了动画片。在画面更丰富的动画片中,“蓝色的云”的可爱与他的“选择”,表现得更为明显。
小小的、蓝色的云,可以把所有碰到的东西都变成蓝色,他享受着这一天赋,与世界做着“变成蓝色”的游戏。他被人们崇拜了,被神化了——这都可以深深影响
一个人的力量。但就像被欺负的时候一样,蓝色的云笑着离开了。
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当他最终作了一个决定,让自己成为蓝色的雨时,这不是一种站在道德高地“牺牲”的观念,只是一种他觉得快乐的选择。
《一朵蓝色的云》,献给宇宙中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愿你的每一天,都像蓝色的云一样,作出让自己真心快乐的选择。
-------------------------------------------------------------------------------------------------
媒体评论
汤米·温格尔是“儿童绘本创作的大巨人,创造出了一种‘汤米·温格尔式的标志’”——安徒生大奖评委会
“汤米·温格尔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野兽国》作者、伟大的童书创作者莫里斯·桑达克
“汤米·温格尔的作品把小读者带到了他们前所未闻的想象之地。”——美国知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史学家莱昂纳德·马库斯
现今仍在创作的了不起的画家之一。——美国《纽约时报》
给孩子找到一位真正的艺术领路人!——张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魔法童书会运营者)
故事带有奇趣,给读者无限温暖与想象。——余治莹(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关于这个故事的故事
在汤米·温格尔的作品中,这位卓越的艺术家频繁地创作关于争斗的作品。汤米不是将自己作为道德观察者,而是用他独特并富有智慧的图片幽默地诠释爱和道德。这是一个给孩子读的传说。汤米为故事设计了一个友好、温柔、快乐的结局。
——《德国时代周刊》
2018年11月10日 已读 看完之后会觉得自然的世界多么可爱,人类这种生物为何如此愚蠢……
汤米·温格尔 法国 绘本
你大我小 豆瓣
作者: (法)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 文/图 译者: 武娟 21世纪出版社 2009
这是一个既生动又形象的哲理小童话,这是一段既深刻又动情的人生小寓言。作者将饱满的真情和深沉的感受诉诸强烈的色彩、有力的线条,塑造了两个鲜明的形象,在明暗反差中蕴藏了澎湃的情感和深远的思绪。
威风无比的大狮子收留了无依无靠的小象,于是,这一大一小成了最鲜明的对比、最特别的组合:狮子是高傲的百兽之王,令人敬畏,小象孤弱单薄,个子矮小;狮子拥有辉煌的宫殿,小象挨饿受冻,无家可归;狮子能滔滔不绝地讲出种种多彩的经历,小象不怎么会说话,他崇拜狮子的表达只是“你大”、“我小”;当小象长成大象,懂得了很多事情,狮子却慢慢老去,不再威武高大,岁月带来了完全相反的大与小。直到老狮子被赶出皇宫变成了流浪汉,迎接他的是大象紧紧的拥抱。因为大象牢记着“你大我小”,在他心里,狮子是永远的国王。
大和小,生活中最常见的性质对照,儿童眼中最直观的形象比较,它在这里讲述的却不仅仅是狮子和象的动物故事,还生动地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发展、事物的演变和强弱的转化:从小到大,从大变老;从弱到强,从强转衰……所有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中慢慢变迁,没有什么会永远强大,这是自然的规律,是我们世界的法则。长大将带来力量,衰老将伴随力量的消亡;当强势在握,人们往往可以高高在上,骄傲而享有威望,而当强势离去,陪伴在我们左右的真挚关爱和问候,将是一种最珍贵的情感财富。
《你大我小》的故事令人感觉似曾相识,“大”与“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投下许多不同的影像。其实,你可以把它解读成任何一种大与小、高与矮、强与弱的对比、转化的精炼描写,那也是我们生活的规律,更是人生的缩影和写照。尽管,在大与小、强与弱转化的时候,我们可能各有得失,各有感悟,然而不管怎样,其中有些东西总是不变的,那是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爱,就像大象对狮子的依恋,永远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绘本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用儿童的心灵和视角感受并接纳了大小、强弱的存在与发展,并在其中将现实、哲理、情感融汇,它在与儿童进行一种亲切而独特的沟通,也是在与我们的生活、世界和内心进行交流和对话。
或许,这里的文字并不煽情、搞笑或绚美摇曳,而葛黑瓜尔就是以自己一贯的独特风格娓娓道来一个《你大我小》的别致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真诚、感动、启发……还有一种沉甸甸、真切切的情与爱。它并不铺陈渲染,但却浓得化不开,它并不出奇设悬,但却引人入胜,回味无限。
2018年11月6日 已读 再次感受到了年下养成反攻的反差萌(喂)……反差萌是最萌的萌,某种意义上关系与心情的换位、刻板印象的打破、个人的能动性与成长,等等,都能够猝不及防地触及普通人的心灵。
法国 绘本 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
狐狸与我 豆瓣
作者: (法)吕克·雅克 文 / (法)弗雷德里克·蒙梭 图 译者: 邢培健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1
这是一个如《小王子》般迷人的故事:一个秋天的早上,小女孩在森林里邂逅了一只美丽的狐狸,从此念念不忘。从秋天到冬天,又到了来年夏天,她寻找、跟踪、引诱狐狸。最后,执著的女孩终于和狐狸展开了一段奇妙的友谊。故事以独白的方式娓娓讲来,细腻而详尽地描述了女孩与狐狸交往的心路历程:兴奋、失望、焦急、恐惧、欣慰……朴实地道出了人世间最复杂的情感——爱的真谛。
Les misérables (Paris, Thèâtre Mogador 1991) 豆瓣 Spotify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 Alain Boublil
发布日期 2004年3月15日 出版发行: Wagra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故事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主人公冉阿让在多年前遭判重刑,假释后计划重新作人、改变社会,但却遇上种种困难。该剧于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原本预计上演八周,结果延长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后的场地时程已被预订才不得不下档。
悲惨世界曾被英国BBC电 台 第二台的听众选为“全国第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1]。2005年10月8日,该剧在伦敦皇后剧场庆祝20周年,而且在上映前便已经预订演出至2007年1月6日,取代了安德鲁·洛伊·韦伯的《猫》,成为伦敦西区上演年期最长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与《猫》、《歌剧魅影》和《西贡小姐》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的音乐剧之一。
1985年12月4日,该剧移至宫殿剧场继续上演,并于2004年4月3日移至皇后剧院,上演至今。1995年10月8日,为庆祝该剧上演十周年,于皇家埃尔伯特大厅进行了十周纪念演出,并发行DVD。这场演出为了展现音乐本身的魅力,简化了表演和服装道具,在演出结束后,17个不同国家版本的冉阿让扮演者依次在各自国家国旗的指引下上台,在当晚主演寇姆·威尔金斯的领唱下,每人依次用本国语言唱出一句剧中曲《你可曾听到人民的声音》("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之后当晚的全部演员合唱一曲《只待明天》(One Day More)。
2018年9月13日 听过
因为要去听现场了所以来补了法语版,虽然本命还是十周年英文版……(法语其实也很好听,不过不能跟唱,哭唧唧TuT
法国 音乐剧
大坏狐狸的故事 (2017) IMDb TMDB 豆瓣 维基数据
Le Grand Méchant Renard et autres contes...
8.4 (433 个评分) 导演: 本杰明·雷内 / 帕特里克·英伯特 演员: 纪尧姆·达尔诺 / 席琳·荣特
其它标题: Le Grand Méchant Renard et autres contes... / 谁是大坏狐(台)
电影分为三个可爱的小故事。
一天,在风景怡人的农场里,小猪、兔子和鸭子见到了一个人类的小宝宝。负责护送小宝宝的鹈鹕拜托三只小动物将宝宝平安的送到他的人类母亲的手中,就这样,三只有些脱线的动物踏上了旅途。
大坏狐狸一心想要将肥美的母鸡当做自己的盘中餐,无奈母鸡太过强大,狐狸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既然打不过母鸡,狐狸将“魔爪”伸向了母鸡正在孵的三枚鸡蛋,狐狸决定将这三只小鸡孵出来养大之后再把他们一一吃掉。然而,三只小鸡似乎将狐狸当成了他们的妈妈,亦以为他们自己也是狐狸。
圣诞节就快要来了,农场里的动物们都欢天喜地的准备迎接圣诞老人的到来。然而,鸭子和兔子却在一场意外之中“杀死”的圣诞老人。
2018年4月7日 看过 温馨的小片,画风可爱。(为了看原版配音而和平楚酱一起跑去和平影都看,真是不容易啊(喂
动画 搞笑 比利时 治愈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