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给孩子的诗 豆瓣
8.1 (46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选编 中信出版社 2014 - 7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
重绘新诗版图,确立经典标准,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新诗“蒙学”的引路者,汇集新老名家的经典译作,是范文,也是美文,集聚最伟大的文学灵魂,最精要的不朽文本,涵养心性,助育美感。
作为开放性的经典诗歌选本,因编者的眼光与热忱,品质的特出和优异,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广泛、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2016年1月20日 已读
不得不说给孩子的诗集中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本了,除了编者自己的偏好,也兼顾了经典、地域性和一点儿童的趣味。一般的大人看看也不错,说不定可以就此遇见自己喜欢的诗人。总觉得这样的书畅销真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愿它们都是小小的种子,可以激发那些幼小的心灵感受语言和文字之美的火花。
M 诗歌
百首经典和歌赏析 豆瓣
作者: 武德庆 2008 - 8
《百首经典和歌赏析:小仓百人一首新解》是在《和歌小仓百人一首讲义》的基础上重编而成的。该书除在“赏析”部分里注入新的内容和观点外,最大的改变是在求实的基础上,将古典和歌化难为易,力求通俗有趣,以适应更多的读者。
2014年3月12日 已读 因为图书馆有就一并读了,反反复复大概借了有一年。与刘德润先生的翻译相比,可能稍微俗了些,不过觉得作者真是怀着热情来写的呢,而且特别喜欢和中国相近意境的古典诗歌对照^ ^ 不过此书装帧很简陋,内文排版非常非常糟,完全外行的排版……因为印数很少,忍不住都想拿过来自己重做一遍(大概不可能吧- -)
L 上图-浦东 古典 日本 诗歌
小仓百人一首赏析 豆瓣
作者: 武萌 译者: 李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 6
《小仓百人一首赏析》是作者从共计20余万首日本古和歌中精选出来的100个歌人的100首和歌,集日本古和歌之精华于一册,是了解日本古代社会、文化最好的教材和载体。本书构成:秘文原文(标注假名)、现代日语读法、现代日语意思、试译、出处、作者简介、赏析、重要语法解析。
2014年3月12日 已读 与外研社版本相比讲解简略许多,另外感觉某些注释参考了外研社的版本。要说可取之处,大概是标出了现代日语读法?(は行都会变,之前还很困惑- -)比较适合菜鸟如我……PS.为什么在这个页面出现了花晓(*°∀°)=3!
L 上图-浦东 古典 日本 诗歌
小仓百人一首 豆瓣
8.9 (14 个评分) 作者: 刘德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 6
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近现代,《论语》、《史记》以及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仍然一直被选进日本初高中的国语教材。中国的古典作品,早就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局面,不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我们从事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有责任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介绍给中国读者,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按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将每首原歌翻译成五言诗。除此之外,为了保留日本和歌的原貌,最后还有现代风格的五句形式的译诗。100首和歌每首都有原歌、现代日语译文、词汇与语法、汉诗翻译、作者介绍、文学鉴赏、现代诗翻译。我力求优美而忠实地将日本古典和歌的风貌传达给我国读者。
2014年3月12日 已读
背完了(终于!)明明是从12年开始的,还说要在花牌二季结束前背完……这无比缓慢的速度TT~中间大概忘了不少,总之当作学习了一遍吧~PS.国内讲解百人一首的书中,这本应该算是最好的了
M 古典 日本 诗歌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译者: 田原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9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是村上春树所推崇的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歌精选集,囊括了谷川俊太郎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90余首,既有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哈尔移动城堡》的主题歌《世界的约定》,以及早期广受欢迎的《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等。也收录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诗作《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活着》、《春的临终》等。
谷川俊太郎的诗歌是关于人生的。他的诗是为家族、母亲、孩子、情人、朋友和一朵六月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写下的。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 豆瓣
6.9 (28 个评分) 作者: [俄]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 译者: 苏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7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向着明亮那方 豆瓣
9.7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金子美铃 译者: 吴菲 新星出版社 2009
2007版《向着明亮那方》的增订版。
在旧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十六首作品。并新增金子美铃年表以及西条八十悼念金子美铃的文章等。
封面及装祯设计、内页插画为苏打作品。
2013年3月27日 已读
非常喜欢。只是,在许多的明丽与纯真之下,总觉得也暗含着哀伤、孤单甚至绝望的情绪。不知是因为了解了诗人的生平而先入为主的感觉呢,还是它们本就在那里?(也许诗歌就是这样奇妙的事物吧。)
M 儿童文学 日本 暖心 诗歌
万物静默如谜 豆瓣
8.7 (173 个评分) 作者: [波]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8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小星星下》《种种可能》等,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2012年11月26日 已读
虽然从书名到装帧都是按照文艺青年的口味打造的,但觉得她的诗其实是与“文艺至极”完全相反的东西。那些我无法表达的细致入微之处,智慧、尖锐、冷酷的幽默,但实则是一颗悲悯之心吧,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治愈系已经治愈不了我了么,读辛波丝卡正好T^T……
M 俱为女子 可以重读的书 波兰 诗歌
刹那 豆瓣
8.3 (18 个评分) 作者: 周梦蝶 海豚出版社 2010 - 11
本书汇聚了“苦僧诗人”周夢蝶的五部诗集(共计66首诗),分别是《孤独国》(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魂草》(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三朵白菊花》(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约会》(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有一种鸟或人》(作于二十一世纪初)。这些诗质朴纯净,笔端轻松幽默,饱含诙谐从容趣味,与时代脉搏强烈呼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九叶派诗选 豆瓣
作者: 蓝棣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5
《九叶派诗选(修订版)》内容简介:这里所介绍的,是我国四十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这个名称是新时期才出现的,是几位老诗人在1981年结集出版他们当年的诗选《九叶集》而逐步流行于海内外的称谓。“九叶”在新时期“走红”,一方面是他们四十年代创作的诗歌,得以从尘封中发掘,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多数,在新时期又焕发了创作的青春,创作了为数不少而又引起注意的有活力和魅力的诗歌。
绿衣人·伍子胥 豆瓣
作者: 冯至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 8
《绿衣人伍子胥》简介: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
2011年10月11日 已读 《伍子胥》……是坑么?T^T~诗人的缘故,小说也有种灵动之感,回味无穷(可比鲁迅大人写的故事新编系列好看多了呀XD)。突然想让所有的诗人都作篇小说来看看,哈哈~陈思和的那本书中,花了两章讲了冯至的十四行诗,对他甚是看重。诗是最适合细读的,尽管这样的细读有时候细得吓人,有时候也让人产生怀疑。或许只能说,尽管诗是新文学热衷的体裁,但新文学史上还未出现过一个称得上是超级诗人的诗人。
M 中国 冯至 小说 诗歌
迷人的诗谜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4
《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叶嘉莹先生在解读李商隐诗时,除了导引读者进入诗文情境中,认识李商隐独特的表现方法外,还特别提出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她认为,诗歌的美学应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它能够感知的因素,它是怎么样感受世界的。作为一个诗人,除了要有能感知的力量,还要有能写之的力量。叶嘉莹认为,我们真正要评说一首诗的好坏,是要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最微妙的一点,实在就是你的心灵、你的意识、你感受的时候的作用和姿态,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李商隐的一个堂兄弟,下马在柳枝住家在旁边吟诵《燕台四首》的诗。柳枝听到,就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问得真是好,真是让人看到这个女孩子动情之处。谁人有此者,谁人有此情。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感情?我们读李商隐的诗真的不得不问是谁人有此情?谁人为是者,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叶嘉莹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2011年8月15日 已读 最开始看到“李商隐”“叶嘉莹”“阮庭筠”的组合,会忍不住想吐槽啊……不过,这真是一本形式新颖的书,是策划者用心良苦打造出来的书——为了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或许还可以从中借鉴与思考~
L Wuhan.lib 中国 叶嘉莹 李商隐
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集 豆瓣
作者: 白朗宁 (Browning) 译者: 方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 1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6月版,印6000冊,裝幀沿用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版。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有1983年4月2印本。兩次印245000冊。定价: 0.59元。平裝。统一书号: 10118.502
凯尔特的薄暮 豆瓣
The Celtic Twilight
8.5 (4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W.B.叶芝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是叶芝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之所以说它特殊,原因有二:第一,这是诗人叶芝以诗歌的笔法写出,却又并非诗集的作品。第二,这是诗人用来表达他对爱尔兰永恒的热爱的一部重要作品。实际上,这是一部叶芝饱含着诗人的激情整理出的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诗人浸淫在爱尔兰文化中多年,对于爱尔兰传说中的仙女等等魔幻力量的存在深信不疑,这种浪漫信仰给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特殊光彩。为了回报爱尔兰民族文化这个提供给他以无限灵感的美的母体,叶芝用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喜爱的凯尔特风土人情。本书集结了或绵延数页,或寥寥几句的乡人闲谈和神话传说,风格和形式有点类似我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过,与《聊斋》不同的是,本书更多的是强调诗人本人对于魔幻世界的思索与感激。
这是一部反映了作者早期的典型创作特征的作品。它的内容包罗万象:鬼怪、仙人、幽默故事和乡间传说层出不穷;它的文体更可谓杂而不乱:时而是一段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严肃探讨,时而是一段农人放肆地讲出的荒诞不经的故事,之间穿插着叶芝的诗歌片段。全书笔法自由轻松至极,行文充满想象力,张扬一种神秘浪漫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
《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也可以视为一部文笔优美的散文集,其内容涉及天地神鬼,充满各种有趣的奇谈怪论,有点类似我国的《聊斋志异》,或者《阅微草堂笔记》。
地狱一季 豆瓣
8.6 (23 个评分) 作者: 阿尔蒂尔・兰波 译者: 王道乾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地狱一季》给人一种混乱和绝望的印象。是因为那许多互不连贯的句子和呼喊号叫。既有对真实的确认又有幻像虚影。要控制生命、生活的梦幻和由生存逃出的梦幻。还有撒旦冷笑的声音。但主导思想是:自幼即被加之于己的原罪的观念,这是全部罪恶的根源。所以说“地狱伤不到异教之人。”最后,承认失败,只有回到卑劣下流一途。“是火焰,火焰卷着罪人升腾而起。”
舒婷的诗 豆瓣
8.0 (18 个评分) 作者: 舒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舒婷在诗艺上的探索更为明显,由感觉上的联想创造独特的时空体验;能听到“旋律”的色彩,看到旋律的游移、低回,在灵魂里听到回响,对“通感”的运用使诗更加富有了多层次的含义,也更富有个性的生动气韵。总之,在舒婷的诗中,各种主观性的象征俯拾皆是,意象之间的组合由主体感觉的变化而任意多样,这其实都不仅仅是使诗的语言空间得到了拓展,而且也是突现出了诗人心灵中强烈的自我色彩。本书收录了舒婷部分诗作,供读者领略舒婷的诗,领略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