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古文观止 豆瓣
作者: (清)吴楚材 / 吴调侯 编选 中华书局 2008 - 10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点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提要、古文与注释双栏分开的版式美观大方,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最为方便的一个本子。
本书特点及卖点:
一、著名学者葛兆光、戴燕伉俪继《晚唐风韵:杜牧与李商隐》之后再次合作推出,葛兆光先生颇见性情的题解与戴燕女士精当详尽的注释珠联璧合,实为国内最为精彩的《古文观止》注本之一。
二、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开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最为方便的本子之一。
中国诗史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日]吉川幸次郎 译者: 章培恒 骆玉明 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 1
吉川幸次郎先生对中国文学史独到的把握,在本书中尤其能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将文学作品置于一种形而上的背景下去考察,发掘其中所表达的个人与天命的关系;第二,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力量与激情有—种持续的关注。 这种力量与激情又与中国的天命哲学有一种相互的贯注,构成中国文学特有的精神。所以,吉川幸次郎先生此书令人敬佩的地方不在于如何把握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色,而在于其极为注重把握中国文学的精神。
对中国的乡愁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青木正儿 [日]吉川幸次郎 等 译者: 戴燕 / 贺圣遂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 1
本书选译的,是在近代这样一个中东向西的大变动时期,仍然保有深厚的传统汉学的修养,可是视野已扩大到东洋甚至世界上,同时又有过留学或游历中国的实际经验的这样一些日本汉学家的随笔。 本书的书名,取自吉川幸次郎写的一篇随笔的题目。吉川氏说:“这个乡愁,不过是用来说明终归为异邦之人的日本留学生、旅行者对待异乡的情感,是超出这个词的本意的。”这里的“乡愁”之“乡”,已非“故乡”之意,这恐怕是本书的作者们寄望于中文世界的读者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