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用的东西在这里哇哇乱叫 - 标记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豆瓣 Goodreads
7.6 (35 个评分) 作者: [意] 亚历(Alessandro Ceschi) 文汇出版社 2024 - 7
从罗马搬到北京,从零开始学中文,重新做学生。有时失业,有时居无定所,在不稳定中流动。

在北京电影学院,跟宿管阿姨学怎么切菜;靠白酒和翻译软件交朋友,用蹩脚的普通话录播客;在国产片剧组,见证外籍群演之间为了一句台词的激烈竞争;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杀青时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困在海南的夏天,和偶遇的豆瓣网友一起看云。

写这本书是为了讲我的故事,或者说,为了搞懂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这不是政治学论文,也不是社会学调查,写的是我的生活,我和这片土地的复杂相处。
2024年12月19日 已读
前半段轻松有趣,中后期哪怕只有一些蹑手蹑脚丢下的碎片,也能感受到作者情绪上的低沉。
这种经历和体验非常豆瓣——聪明体面的人接了一些高端的地气,绝不评判,轻轻点到,冷暖自知,各有理解。

看到有人说”这种书怎么还没被禁“……就……这里面啥也没写啊,就作者还挺幽默的……
怪猫故事集 豆瓣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作者: [英] 托·斯·艾略特 译者: 五月 后浪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 - 4
世界一流大作家专门为孩子创作
插画名家精心创作的珍藏插图本
引领孩子走进经典文学的殿堂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写给孩子的童话诗集
活泼俏皮的文字搭配插画家马岱姝绘制的精美插图
展现诗意灵动的异想世界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专为儿童创作的童话诗歌,也是艾略特唯一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的原著
20世纪30年代,艾略特以笔名“老负鼠”写了一系列给孩子的书信,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猫的诗歌,最终结集出版。20世纪80年代,经过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改编,音乐剧《猫》在英国一炮打红,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连续公演zui久的音乐剧,甚至风靡全球,在世界各地上演。
◎80后插画家马岱姝为本书绘制全彩插图,细腻精美。
插画家马岱姝通过鲜明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将《怪猫故事集》中形形色色的猫形象化,比如维持秩序的老甘比猫、古怪猫若腾塔格、长寿猫杜特洛诺米、神秘猫麦卡维蒂、剧院猫格斯等。在马岱姝的笔下,每只猫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形象鲜明活泼,富有童趣。
◎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猫咪世界,画面活泼美好,语言简单易懂。
艾略特在《怪猫故事集》中通过活泼俏皮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猫咪世界,每只猫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画面美好又充满想象力。
◎内容简介
《怪猫故事集》是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风靡欧美数十年。20世纪30年代,艾略特以笔名“老负鼠”写了一系列给孩子的书信,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猫的诗歌,最终结集出版。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就是以此书为蓝本改编而来。艾略特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伦敦城形形色色的猫们,有维持秩序的老甘比猫、杀手猫格罗泰格、古怪猫若腾塔格、长寿猫杜特洛诺米、神秘猫麦卡维蒂、剧院猫格斯等,每只猫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故事……
2024年12月16日 已读 可爱
西线无战事 豆瓣
Im Westen nichts Neues
9.2 (115 个评分) 作者: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 姜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2024年11月25日 已读 所以这本书热卖的意义在哪?毕竟过了几年又开始打得头破血流了。
战争也许真的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事。
第三帝国的旅人 豆瓣
Travellers in the Third Reich
作者: (英) 朱莉娅·博伊德 译者: 贾令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2
本书英文原著于2017年8月在英国出版,迄今荣膺《卫报》“2017读者之选年度图书”、《每日电讯报》“2017年度十佳图书”等重量级奖项,备受肯定。作者运用细腻笔触,以众多个体(包括学生、政客、音乐家、外交官、学者、运动员、记者、法西斯分子、艺术家、游客等)在1919年至1945年的故事,讲述纳粹的崛起。他们的经历构建了希特勒治下德国的另一个维度,也让读者几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恐惧。他们的悲剧故事让人压抑,也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来看待第三帝国,思考它存在的悖论与毁灭性。
2024年11月15日 已读 对于荒谬的事件,无论是以往还是正在发生,我都很急切地想了解具体的个人是怎样的心态,这本书通过各种立场身份的私人笔记让人观摩到了各色的心理。
不得不说,纳粹(或者是所有的极权政权?)跟现在的中国太像了,大到政治策略,小到宣传手段,如出一辙。甚至德国人当时也在疯狂地把世界上的名人拉进日耳曼族谱里哈哈哈哈。
能看出人人心里都有纳粹的种子,只看是否能遇到合适的环境,痛骂希特勒本人或是纳粹政权,是在甩脱自己的责任,毕竟只要利益相关、事不关己、身为统战对象被捧为座上宾,就可以对已存在的暴行视而不见,甚至人们对于高效专制的推崇以及羸弱民主的鄙视,都在如今隐隐重现着。
”八十年过去了,我们受到纳粹的困扰依旧是合理的。“
欢迎来到耳鼻喉接待室 豆瓣
Immer der Nase nach
作者: [德] 克里斯蒂娜•罗伯 / [德] 汉娜•格拉比 译者: 刘佳芮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 - 11
耳鼻喉医生的碎碎念科普,有趣知识大放送+内心OS叨不停,为这些常被忽视的神奇器官鸣不平!
照顾好耳鼻喉,大脑更清爽,心情更顺畅,病毒炎症疲劳压力都退退退!
◎ 编辑推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耳鼻喉科医师专业审校,特邀生物医学可视化团队设计封面形象
📞 您好,这里是耳鼻喉接待室,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 鼻屎的蛋白含量竟超过燕麦奶?听力退化可能引起痴呆症?喉咙里的小肌肉也极其情绪化?耳鼻喉如此重要却常为人忽视,本书将一一揭开它们不为人知的秘密,替它们倒倒苦水。
📗 这绝非一本常规科普书籍:不仅有人体生理科普知识,更有如恐慌和压力能使过敏症恶化等心理话题,还发散到对性吸引力、声音权力、整形狂热、购买欲等社会话题的有趣思考。
👂🏻 不必因突发耳聋、睡觉被憋醒、说话失声而过于恐慌,也不要觉得感冒、鼻炎、耳鸣过于普遍就不好好对待。本书贴心整理保健方法,额外提供如何看医生的建议,实用值拉满!
☎ 希望你的问题和好奇都能在耳鼻喉接待室中获得满意的答案。欢迎下次光临!
◎ 内容简介
鼻屎比燕麦牛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耳朵也能品尝味道?为什么薰衣草味让人更专注?
耳鼻喉除了负责我们早已熟知的各项基本功能之外,还管理着大部分大脑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也紧密相关。仅次于眼睛,耳鼻喉是我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重要通道,每当有入侵者悄悄溜进来时,它们也会生病、疲惫或倍感压力——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耳鸣、眩晕、声音嘶哑……
本书不仅以趣味俏皮的科普方式解释了耳鼻喉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常见病症,还介绍了耳鼻喉对大脑和情绪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保持耳鼻喉健康也给出一些实用建议。
了解身体中为你工作的耳鼻喉系统,才能在出现状况时及时干预调整,击退耳鼻喉疾病的困扰。照顾好耳鼻喉,就是在照顾我们的身心健康。
2024年10月25日 已读
被有趣的名字吸引。如果有耳鼻喉方面的困扰可以一看,但缺乏个人体验的话看上去有点枯燥……

不过结尾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消除人们的恐惧与治愈他们同样重要”。
川島芳子 谷歌图书
作者: 上坂冬子 讀書共和國╱八旗文化 2022 - 04
川島芳子,本名愛新覺羅顯玗,又名金璧輝——
她是大清皇室的末代格格,也是以一身戎裝為日軍代言的男裝麗人。
日本戰敗後的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五日,遭國民政府以漢奸罪判處死刑。

在國共兩黨和日本人眼中,川島芳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她真的是奸惡之人嗎?抑或只是大時代的犧牲者?
身為女性與身上所流的滿人血統,真是川島芳子的原罪嗎!?
  ◎被生父利用:滿清覆亡,父親肅親王為了復辟大夢把顯玗過繼給日本浪人川島浪速。
  ◎被養父利用:顯玗被改名為川島芳子,領養真相竟是川島浪速為拉攏滿蒙以保存日本實力。
  ◎被日本利用:與蒙古將軍次男甘珠爾扎布政治結婚;九一八事變從事間諜活動;設局引發上海一二八事變。
  ◎被日本、滿洲國政府利用:因滿人身分被推舉為定國軍司令,共同策劃成立滿洲國。
  ◎被國民政府利用:利用仇日情結,以中國血統卻使用日本名字為由,被視作漢奸判處死刑。

  川島芳子在歷史上的形象始終帶著神秘面紗,究竟川島芳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作為滿人的她是如何被視為漢奸?實際上又做了些什麼,才讓她從滿洲國推崇的「東洋聖女」被貶為國民政府眼中的「東洋妖婦」?

  在日本著名非虛構作家上坂冬子眼中,川島芳子的命運不該就此被蓋棺論定,她的悲劇性人生與大時代背景的關係應該重新被審視。上坂冬子於是透過二戰後首次公開的新發現史料與證詞,加上與川島芳子的至親故友實際訪談,企圖重塑川島芳子這位備受戰爭牽連、被各方勢力利用而命運乖違的一生。

  ◆「她的武器,不僅在絕世的美貌,
  還有愛新覺羅王朝的貴族血統、財力、滿溢的才華與聰慧的頭腦。
  但是這些特質,也同樣造成她人生的悲劇。」

  川島芳子無疑是在大時代下,多方政治角力的犧牲者。她的悲劇宿命來自於她的性別與她的身分——她在出生後就被生父與養父當成政治利益交換的工具,縱使成年後,在婚姻上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利,透過日方主導的滿蒙政治婚姻維持不到三年時間。

  除了她的婚姻被利用作政治用途外,其大清格格的身分,被利用在熱河作戰中作為宣傳、安撫的角色。而她那時穿著馬褲、頭戴軍帽、司令模樣的全身照,受到各方面媒體廣為使用。川島芳子一直被視為日清合作的象徵,一度被推崇為具有愛國情操的東方版聖女貞德。

  然而,在日本成功將滿洲開拓地國有化,以及汪兆銘南京政府和滿洲國政府相繼表示親日立場後,川島芳子的樣板人物的功能便消失殆盡,她甚至被形容為是「日軍的燙手山竽」而遭日方軟禁。日本戰敗投降後,在國民政府的肅奸任務中,為日軍工作以及「川島芳子」這個日本名成為她的罪行。於是,原本的「東洋聖女」被國民政府斥為「東洋妖婦」,定罪「漢奸」正好呼應當時的社會氛圍。最後,她被判處死刑。

  ◆「在這個不解的人世上究竟何處才是我的生存之地?」
  到現在我究竟犯了什麼罪,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川島芳子

  本書作者上坂冬子疑問的是,當末代皇帝溥儀在戰後都能獲得寬容處置的時候,為什麼川島芳子卻要背負「漢奸」的罵名?身為女性、身上流的滿人血統,是她的原罪嗎?這位從一出生到死亡都被各種權力所利用的女子,不能自主自己的人生,不也應該是亂世中的犧牲者嗎?上坂冬子帶著這個疑問揭開芳子作為男裝麗人外衣下,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芳子與親友間往來書信中,芳子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為了滿洲國」、「為了我國」,她的認知從來都在日、滿之間。對她而言,日本是「養育的祖國」;滿洲則是「出生的祖國」。而其瀟灑奔放、喜怒無常的獨特個性,在有心人士操弄下,甚至被當成以女間諜為小說主角的藍本,最後反受其害──小說竟成了指控川島芳子罪行的物證。

  另一方面,透過訪談,在川島芳子的親屬與日滿蒙友人的追憶中,她「絕不是什麼壞人,這一切都是環境的錯」,從小身處父王的滿清復辟大夢和養父的滿蒙獨立野望之間的芳子,其實「她出身的家庭本身就是個包袱」,即便她曾經想過要當天文學者,但也沒有選擇的空間,「實在是一位可憐的女性」。
  
  在上坂冬子筆下,川島芳子一生遊走在日、滿、中之間,她與十五年中日戰爭宛如生命共同體。而外界所知的穿上軍裝的格格,並非大奸大惡,或許她只是一名不能擺脫被利用的命運的女性而已。

  ◎本書初版為八旗文化《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
2024年5月29日 已读
关于川岛芳子的资料不多,也缺乏对比,倒是对她周围的一干人大为介绍。
只是市面上流传的对于川岛芳子的印象,多是以猎奇、色情和意识形态标签为主,但愿意以同情的角度去为川岛辩白,可能也只有女性作者能做到了。
骆驼祥子 豆瓣
8.6 (360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3
《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2024年5月23日 已读
四大门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李慰祖 / 周星 补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所谓“四大门”,乃是对四种灵异动物即狐狸(“胡门”)、黄鼠狼(“黄门”)、刺猬(“白门”)和蛇(“常门”)的总称,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着关于它们的民俗信仰。这篇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本科论文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自觉重视“局内观察法”和“民俗语汇”,站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比较宗教研究的立场上,以严谨认真和超脱公允的态度,详细地描述了北平西北郊一带农民信仰的实际情形,进而讨论了当地民众所信仰的“四大门”宗教及其对于农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尤其着力分析其社会功能。论文写成之后,在学界声誉卓著,被认为超过了现在很多的博士、硕士论文水平,却一直没有公开出版。此次经典重提,实为初刊,以飨读者。
2024年5月18日 已读
四大门胡黄白长作为民间信仰的系统论述和田野资料
我的前半生 豆瓣
7.1 (24 个评分) 作者: 爱新觉罗·溥仪 群众出版社 2003 - 4
溥仪三度当皇帝,是中国近代特定历史环境的结果,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其改造过程则折射出国家进步的曙光。溥仪晚年的愿望,是想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可惜因过早去世而未成。假设他能活到改革开放后,再下笔写下新感受,我想这本《我的前半生》更有教育意义。
依照封建传位规则,当初本不该由溥仪当皇帝。1908年秋,光绪帝病危,慈禧太后便急着过继子嗣。按理应选“溥”字辈最年长的侄儿溥伟,此人的祖父是咸丰帝的六弟奕訢。奕訢当初曾协助发动过北京政变并造成“垂帘听政”。可“老佛爷”却偏偏挑中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其原因有人猜测是慈禧自认为身体还好,找个小皇帝便于她摆布。另外,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母亲又是慈禧头号亲信荣禄之女。当时,溥伟守在宫外,满以为肯定轮到自己,一见溥仪被抱进去,竟气得大骂了半晌。对此“咆哮宫门”的不赦大罪,慈禧看在他祖父的面子上才隐忍不问。11月中旬,光绪、慈禧奇怪地在两天间双双死去,只好由新太后、光绪的妻子隆裕和自己的小叔子载沣一同扶持溥仪登基。
溥仪作为清朝第十二代皇帝,三岁时首次当皇帝时国运已气数将尽。他登基时由任摄政王的父亲抱上殿,鼓乐轰鸣、百官跪拜时,他被吓得大哭。其父怎样哄也不灵,只好拿来玩具说:“快了!快了!快要完了!”不少大臣私下说这话不吉利。果然,不出三年,1912年初,清廷面对辛亥革命的风暴,溥仪名义上的母亲(其实是他伯母)隆裕太后抱着小皇帝宣布退位了。
退位后的溥仪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1917年7月,封建军阀张勋率兵入京,拥立溥仪复辟,这位11岁的少年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却在11天后被赶下台。此后,溥仪把复辟的希望寄托于外国,先是受英国公使馆派来的师傅庄士敦鼓动准备到西洋寻找支持,因英美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维持民国而未成行。后来,他与制造“满蒙独立”以分裂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联手,在“九·一八事变”后去了东北,先当“执政”,1934年,第三次登基。日本人却未兑现帮助其恢复“大清”的许诺,只让他当“满洲国”的“康德”皇帝,对外言论全要由关东军拟稿,连走出宫的自由都没有。
在伪满深宫中呆了十几年的溥仪,对日本人由感谢变为不满,后来又发展为恐惧,不过,这与抗日斗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逮捕,于1950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完全是罪有应得。
由帝王变为公民,晚年曾想写《我的后半生》可惜未成。
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1959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有些老人见面后还行跪拜大礼,马上被他批评为思想落后。获得一张选民证后,溥仪称这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开始在植物园劳动。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感受如何,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位英国元帅惊讶之极,回国后把这当成奇闻宣传。有的外国进步人士来访后,报道说:“看到溥仪,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了八十年代,溥仪又成为影视作品中的要角。国内创作的片子客观地描述了他由幼稚少年受封建思想毒化,后来又在帝国主义分子庄士敦和土肥原之流诱惑下走上叛国之路,解放后又如何改造成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公民。西方人主创和拍摄的片子,却宣扬溥仪一向善良,人性不可改变,而“洋师傅”庄士敦则被描绘成传播了西方文明和鼓励个性发展的天使般人物。至于溥仪投靠日本充当伪满傀儡皇帝,片中推诿为环境使然,他本人只是受害者。抛开不同国度的价值观不谈,仅从客观历史而论这也有悖于真实。
2024年5月13日 已读
溥仪幼年登基,一颗懵懂的种子几经沉浮改头换面,他的人生经历也嵌合进了历史的脉络、流行的背景中,这书的结尾尤其令人慨叹,如果他继续活,那些情绪饱满的红色文字是不是也最终会褪色成在紫禁城里平静的记录,一个被时代洪流推着走了一程又一程的末代皇帝。
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 谷歌图书
作者: 劉淇昆 時報文化出版 2021 - 7
原來我們讀的教科書是被誤導的假歷史! 八國聯軍是什麼?餓的話每日熬一鷹? 慈禧跟義和團是合作關係還是彼此利用? 是境外政治勢力介入想遏制中國崛起? 世世代代的中國人要銘記在心、勿忘國恥? 最後結果是中國人輸了還是滿清輸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生活在1900年的北京,你會遇到腐敗的朝廷、沉重的賦稅、殘暴的義和拳……最後是八國聯軍救了你?! ★其實,中國沒有正式對列強宣戰,列強也沒有對中國宣戰。 ★其實,八國聯軍是一場救援行動,而不是侵略行為。 ★其實,當時的中國百姓大多感謝八國聯軍的占領行動。 ★其實,辛丑條約不是戰爭的和約,而是賠償的合約。 ★其實,八國聯軍間接導致了共和中國的最終誕生。 在教科書裡,八國聯軍歷來被描述為西方列強欺凌清末軟弱中國的一項具體事證,然而實際上卻是一支因為人道危機而不得不興的仁義之師。八國聯軍攻占天津、北京,解使領館之圍,平息暴亂,整頓治安,拳匪的紅色恐怖、清廷的「滅洋」屠戮方告終結,社會才由亂入治。歷史清楚地表明,平息浩劫、解危紓難、人道救援,這是八國聯軍出師中國的唯一目的。 本書以最詳盡的引據及考證、最豐富的圖片輔佐,推翻原有的國恥觀點,如實呈現清末庚子戰爭的真相,為讀者解剖這段被誤導的歷史。
2024年4月8日 已读
可以跟国内写拳乱的书一起读,两相中和一下,反正不利于自己立场的话都藏着不说就是了……
绝版李鸿章 豆瓣
作者: 张社生 文汇出版社 2009 - 1
1840年后的晚清,在国人的记忆里,耻辱之迹遍地,而李鸿章却成了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
李鸿章一生操办洋务,半辈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说到大清国总绕不开他。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见报,可说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庚子事变,李鸿章以一人当十一围,更是成为各国报纸版面的头条。
本书作者张社生先生因为投身干他所热衷的历史纪录片,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100多年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还有《纽约时报》、《伦敦新闻图片报》、《哈珀周刊》等西洋老报刊上的“时闻”。这些“时间”一股以细节见长,比较写实,报道以“白描手法”为多。作者从中选取近500幅图片,其中200幅为首次发表,引用60多段“时闻”报道,均为首次披露的“绝版”史料,编撰了“绝版晚清系列”的第一本《绝版李鸿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李鸿章的另一半面影。
“绝版晚清系列”还将聚焦以下五位人物:光绪、恭亲王、袁世凯、梁启超、赫德,作者仍将以绝版的陈年老照片,多国的视野,鲜为人知的段子和鲜活的叙事风格,还原那段风雨飘摇的晚清岁月。
2024年3月31日 已读
影印资料都很好,但那种充满民族情绪的口吻,即使知道其中事实部分不假,也让人有作者偏颇的观感。
我看中国人一点都没在反省。
悉达多 豆瓣 开放图书馆
8.9 (386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其它标题: 悉达多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4年3月7日 已读
人鼠之间 豆瓣 Goodreads
Of Mice and Men
9.1 (10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John Steinbeck / 约翰·斯坦贝克 译者: 李天奇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英国BBC读者票选“英国人最喜爱的100部小说”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关于承诺、孤独、希望和失去之书
——————
莱尼身高两米,力气大得吓人,但心智像个孩子。
乔治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是他唯一的朋友。乔治带着莱尼到处打零工糊口。莱尼单纯善良,可常常闯下大祸。莱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永无休止地流浪。
乔治和莱尼有一个卑微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莱尼最心爱的兔子。他们可以不必再流浪。
他们又流浪到一座农场。这一次,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乔治终于帮莱尼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莱尼永远不会再闯祸,永远不会再受伤害,永远不需要再逃亡……
——————
•一部必读不朽经典,一堂关于友谊、希望和梦想的伟大人生课
•谋杀故事外衣下,天真与伤害的矛盾;残酷情节中,现实与梦想的乖违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代表作
•美国中学10部必读经典之首(其他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大多数美国人都读过的一部真正的文学经典
•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爱尔兰众多高中必修课程
•英国BBC读者票选“英国人最喜爱的100部小说”之一
•全美图书馆馆员票选“100部最好看的小说”之一
•全美图书馆联合会“21世纪最具挑战之书”之一
•3000万册畅销奇迹铸就不朽经典
•5次被改编成影视剧,三次被改编成舞台剧,最新一版为詹姆斯•弗兰科主演
•《马利与我》《迷失》等百余部影视剧致敬本书
•斯蒂芬•金在其6部作品中致敬本书
•全球共有两百多种语言版本
•英国《卫报》人生100部必读书之一
•李家同最爱的40本书之一
•丹•布朗、马拉拉等盛赞推荐。丹•布朗:《人鼠之间》是我最爱的一本书。
•托福考试推荐文学读物
——————
名家推荐:
通过现实主义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表现出富有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我一直在读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这是学校的课程。这本书很薄,但内容很充实。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
《人鼠之间》是我最爱的一本书,充满悬疑,描写精准犀利,飘散着淡淡的哀伤,每一章的开头都是小说书写的典范,感染力无与伦比。
──丹‧布朗
今晚很享受观看《人鼠之间》。
——Lady Gaga对詹姆斯•弗兰克主演《人鼠之间》舞台剧的评价
《人鼠之间》是我毕生最爱的一本书。
──维卡斯‧斯瓦鲁普(电影《贫民百万富翁》原著作者)
如此完美的一本书。
──尼克‧霍恩比(《失恋排行榜》《自杀俱乐部》作者)
我最喜欢的小长篇有《人鼠之间》《邮差总按两次铃》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等。
——斯蒂芬•金
——————
媒体推荐:
一部惊悚小说,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你不读到最后根本无法放下书。斯坦贝克让读者心如刀割。
——《纽约时报》
残忍和柔情完美地融合在这本异常感人的小说里……读者深陷在一场必将到来的悲剧中。
——《芝加哥论坛报》
一个充满力量和美丽的短故事。斯坦贝克先生为美国文学贡献了一部柔情与粗粝并蓄的现代经典。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24年2月23日 已读
心里不揣着只兔子,怎么在孤独的边缘存活呢……
东京贫困女子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8.3 (128 个评分) 作者: [日]中村淳彦 译者: 傅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Literature Publishing Pub 2021-07-01 288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In an interview for this book. there are young girls who are forced to enter the custom industry before the entrance ceremon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ho ...
2024年2月22日 已读
读得我意志消沉、跃跃欲死。作为观察女性贫困的一则窗口,日本的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很多,也借此联想一下老中的现状。
作者数次表示了对未来的悲观,我也有同感——大家知道问题的症结,却看不到任何改良的希望。手握权力的阶层和性别,希望把年轻人和女性永远地困在疲于奔命的现状上,这并非程序设计的失败,而是有意为之。
但不得不说,起先我对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表示怀疑,书中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说辞,一边关怀弱势群体,一边给不同群体定价,时而归责政府,时而责任自负。明知政府对福利事业推诿,又认为劳动能力缺失者是国家负担,作者仿佛有精神分裂一般。
看到最后被提醒,作者是男性,而编辑是女性,采访与讨论是两人共同完成的。相当一部分关怀女性境遇的分析让人产生共鸣,但同时又有许多让人不适的表述,猜想是作者吸收了一部分编辑的想法,但不能完全消化女人的东西。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4 (153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小说一方面描绘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贵族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逆来顺受,从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2024年2月13日 已读
人间失格 豆瓣 Goodreads
人間失格
8.2 (516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许时嘉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9
第一次,我喝酒喝得如此失态。
悠悠醒来时,枕头边坐着常子。我躺在那位于本所工匠店二楼的房间里。
“财尽情亦绝,你说这句话时我还以为是开玩笑,你是认真的?难怪你都不来找我了。管它什么复杂的恩断义绝,我赚钱给你也不行吗?”
“不行。”
然后,她也躺下了,两人一夜未眠。
(收录《樱桃》)
2024年2月13日 已读
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矫情…也许是表达的关系。
失格就失格吧,合格的人类都是我厌弃的样子,大家彼此看不起就好。
芬兰人的噩梦 豆瓣
Finnish Nightmares
7.2 (220 个评分) 作者: [芬]卡罗利娜·科尔霍宁 译者: 李浚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此书通往社恐患者俱乐部。
★Facebook超人气漫画集,讲述一个社恐患者的各种内心戏。
★也许,你也是一个“芬兰人”。
【本书看点】
① Facebook超人气幽默漫画集。一个社恐患者的自我拉扯,无数让人会心一笑的日常小困境。
——“芬兰人的噩梦”就是:拦错了巴士, 却又不好意思不上车;有人在公共场所大声跟你说话;电梯里只有你自己和一个陌生人;你想尝尝免费样品,可又不想和销售员说话;当众发言的时候;求职时不得不为自己说些好话;同事找你闲聊,不得不假装自己很忙……
——“芬兰人的白日梦”则是:安静……那是一辆空无一人的公共巴士,一部只有自己的电梯,一种不需要打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打扰的生活。
②也许,你也是一个“芬兰人”。
善良又坚持,害羞又内省,日常生活中的纷纷扰扰,也许不仅仅只是芬兰人的噩梦。
如果你也像马蒂一样,日常生活中常常遭遇各种不足为人道的小困境,说明你的内心深处可能也有一个小马蒂,你可能也是一个“芬兰人”。
【内容简介】
芬兰有个笑话是这样讲的,“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
我们的主人公——马蒂,一个典型的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
马蒂尽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空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用无聊的闲扯烦扰别人。可是,你或许也猜到了,有时候事与愿违。
如果这本书能让你会心一笑,那说明你心里可能也有一个小马蒂。
2024年2月5日 已读
可爱但也无聊……已经不够新鲜了呢……
看在我的精神同乡芬兰人的面子上给你一个好的分数
傲慢与偏见 豆瓣
Pride and Prejudice
8.5 (36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张玲 / 张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 7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宾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赁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不久,宾利就与美丽贤淑的大小姐简相爱了。宾利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率的二小姐伊丽莎白颇有好感,却因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使伊丽莎白对他心存偏见。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诉伊丽莎白,他是达西庄园已故总管的儿子,与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许诺给他的教职,被达西无端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及其他妹妹的缘故,劝说宾利中止与简的关系,结果四人不欢而散。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柯林斯为心安理得地继承财产,决定从贝内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之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马上转向尚未婚配急于找到“归宿”的夏洛蒂小姐,竟然得到应允。伊丽莎白应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妇家中做客,不期遇见前来探望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为伊丽莎白所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辞的傲慢,遭到伊丽莎白的愤然拒绝。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威克姆冷酷无情,更不应该破坏宾利同简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申辩,令伊丽莎白的偏见逐渐消除。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妈出游时经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进去参观,不料达西突然归来,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达西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时,伊丽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带着妹妹莉迪亚私奔了!匆忙回家后,全家一筹莫展,不料达西暗访到两人的行踪,出资促成他们的婚事并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一家保全了尊严。此事使伊丽莎白与达西尽释前嫌,宾利也和简重修旧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4年1月17日 已读
我小时候到底为什么喜欢这本书……重读一遍读得我勃然大怒……
亲爱的大福 谷歌图书 豆瓣
和菓子のアン
作者: 坂木司 译者: 王蕴洁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2 - 8
在高中毕业之前,我曾经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受了街访.街访员问:"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另外两个同学很有精神地回答:"先好好享受大学生活!""我打算读完专科学校后当美发师."我斜眼瞥着她们,内心忍不住焦急起来.遇到这种问题,到底该怎么回答怎样回答才算四平八稳果然不出所料,接下来就轮到我了."那你呢"男性街访员一脸天真地发问.看到我略微迟疑的态度,那两个同学才终于发现事态有点微妙.......
2024年1月14日 已读
用可爱的方法了解到了和果子的知识。
….只是所谓推理的部份有些大可不必的感觉….
众神的样子 豆瓣 Goodreads
8.3 (18 个评分) 作者: 江逐浪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 1
看不懂世界名画、读不懂西方文学,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希腊神话故事。江逐浪老师一边为你希腊神话故事,一边带你欣赏西方美术作品。本书以希腊神话十二主神为线索,通过轻松幽默的文字与精美艺术作品,深度解读希腊神话故事,详尽介绍了希腊神话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西方艺术的视角揭示神界,让人能够探寻西方艺术的审美追求和风格演变,更能够感悟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关联。
2023年12月26日 已读
对入门者来说是比较轻松有趣的讲述方法。
总体上嬉皮笑脸,但碍于文采,调侃部分很不美,然后内容上不太充实,也有些疏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