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
实践的冲撞 豆瓣
The Mangle of Practice: Time, Agency, and Science
作者: 安德鲁·皮克林 译者: 邢冬梅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11
这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由一位在科学的文化研究领域中极具创造性的作者贡献的著作。对于科学知识的产生、科学实践、数学实践以及工程实践,本书给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在科学实践中,安德鲁·皮克林把社会的、技术的、概念的、形而上学的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他把科学描述为一个机器、仪器、事实、理论、人类的受约实践和社会关系以无穷无尽的开放式终结的相互作用方式,相互交织、彼此冲撞的领域,他称之为“实践的冲撞”。
书中几个扩展了的案例研究的核心是要表明:冲撞的概念是如何发展了我们对科学实践的过去和现在的认识。皮克林具体讨论了物理学领域的建造气泡室、追寻夸克,数学领域的四元数的构造,工业生产领域中数控机器的引入,强调了在一定条件下的人类力量、物质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彼此塑。这些研究的核心是要说明科学实践的最基本方面——实验仪器的发展,事实的产生,理论的创建,以及机器和社会组织的相互联系。
《实践的冲撞》是皮克林的颇具影响力的《构造夸克》的研究工作的继续,对于既有的科学实践、科学家的角色以及科学真理的本质的思想提出了挑战。在加深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方面,对于任何一个对此类问题感兴趣的人,《实践的冲撞》都是一部有用的著作;对于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实践的冲撞〉也是一部基本的读本。
疯癫与文明 豆瓣
Folie et Déraison: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9.1 (86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 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日本的思想 豆瓣
日本の思想
9.1 (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丸山真男 译者: 区建英 / 刘岳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5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