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
非 ! 轶可 豆瓣
8.7 (106 个评分) 曾轶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2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只用三个词来让人最快速地记住你,你会怎么介绍自己?社交达人?派对动物?佛系森系盐系青年?恐怕你绞尽脑汁搜刮热门词条的时候,这些“Title”已经更新了几轮。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错觉:如果不快速投入一种人设,并用心经营呵护,我就会被互联网抛弃,被嘲笑没有“娱乐精神”,跟不上潮流。仿佛人人头顶一个时髦标签,就能万事大吉,大家迅速站队划分阵营,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露出破绽就被Kick出局。
可还有人记得契科夫的“套中人”吗?人人都嘲笑在艳阳天穿雨鞋带雨伞全副武装的套中人,可谁敢说,活在2018年互联网上的自己不是呢?不信你低头看看自己的分组,在粗暴归类别人的时候,你也早已是别人列表xx组的一员。而9年前,在没有“人设”/“Pick”的年代,她的出现就已给当时的娱乐生态一记重拳。
在媒体和大众争论什么标签更“女生”的时候,曾轶可用从不按规矩来的方式,让所有人记住了她的名字:曾轶可。而本是一个突破常规、无法定义的异类,却被当时的媒体舆论粗暴地冠以各种标签,令大众对她的认知严重固化。“曾轶可”这个名字,一度被捆绑在几个极易传播却又极度浅表的形容词上。
而今,当“人设”成为所有明星和互联网追捧的热词,人人试图抢占高地制霸一方时,曾轶可却带着9年前那个“反人设”的自己回归,同时,她要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反对自己”——当你听到这张名为《Anti!Yico》的全新专辑,你会明白她到底是谁,并会重新认识她自己眼中的曾轶可。
联合海外多重制作班底倾力打造,《Anti!Yico》是一张无法用任何音乐风格和概念定义的专辑,而它最想传递的就是“破除人设”。
单曲《I Need Love》和《Need A Friend》由St. Vincent御用制作人John Congleton操刀编曲制作,并由国内跨界艺人田沅导演掌镜两支MV,一中一英,曾轶可用口中不断跳跃而出的词汇来分别诠释友情和爱,电子元素的冲击与念白式的口吻相互碰撞交汇,以强烈的字眼和情绪,冲撞大众媒介所砌筑的物质欲望迷墙。
而同样以电子元素为主线的《同类》却呈现出另一种样貌:充满科技未来感的编曲为旋律镀上一层金属外衣,人声若有似无置后,好似漂浮在宇宙真空之中的宇航员。而歌中的一段采样正是来源于NASA发布的阿波罗登月中与地面沟通时的录音(Audio Samples courtesey of NASA)。在茫茫宇宙寻找同类的过程中,我们就像漂浮着的孤独宇航员,等待着“感应”那一刻的到来。
在摩登系音乐美学的输入之下,破除单一的音乐风格,将电子乐、City-pop、梦幻流行、另类摇滚揉为一体、化为内力后的曾轶可,在音乐本身层面已独具Art-pop式的前沿质感。
在你为曾轶可的前几首力作感到兴奋和惊叹之时,不妨继续听一听下面几首——正如过往音乐磁带的B面,和A面华丽的主打歌不同,那是专门留给资深乐迷的一方心灵慰藉。
删繁就简,褪去华丽编配,简单到极致反而最打动人。《Give You All》中的钢琴来自Matt Rohde(《美国好声音》音乐总监,曾合作宇多田光),由格莱美获奖混音师Bob Horn助力,这首真挚的作品恰恰流露出曾轶可内心浪漫的另一面,“ If you give me nothing / I will also give you all.”
而只由吉他和人声编织而成的《守望星》同样做到了简单的极致,在深邃的音域空间内,仿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黑色的防空洞,给无处安放的心一个最安全的栖身之所:“躲在寂寞的星空/藏在浩瀚的宇宙/我这颗小星球/因你而降落”。
在看似冷峻的外表之下,细腻的浪漫和温情在曾轶可的创作中从未缺席。而正因这份比常人更易捕捉情绪的敏感,才让她成为当下独立都市年轻人的心灵捕手,捕获听众隐藏在坚硬外壳之下柔软的真心。
作为曾轶可出道9年至今的英文名,《Anti ! Yico》中的“Yico”,或者“曾轶可”这三个字,某种意义上已是一种固化认知和标签式消费的代名词。无论是对于公众人物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外界强加还是自我盲从,每个真实个体的所谓“人设”,都无异于超市货架上的分类标签,只为快速定位、快速消费。我们都是彼此的商品。
“Anti!Yico”以一种激进的姿态反对人设,但既然我们无法将“人设”从语言中抹除,就要让自己的名字成为自我的“专属人设”——拒绝粗暴地划分阵营,尊重自己的每一面人格,尊重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人,才能清醒地看到世界的全貌。
“Anti ! Yico”,不是要与过去的自我划清界限,这一次,她要借这张全长创作专辑,用最丰富的音乐语汇、最个体化的生命经验,从娱乐工业的商品货架上,夺回自己的名字:曾轶可。
彩虹 豆瓣
8.0 (30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3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你一定听过太多彩虹的传说。
在人类发现它的秘密之前,这道七彩的弧线,是整个世界,人们美好寄望的集合。
它是连接人间和天宫的桥梁,是职责为信使的神女,是尽头藏有无上珍宝的小径,亦是托着破开云雾之箭的长弓……每当阴雨笼罩,只要思及彩虹,转机和希望似乎就能即刻出现;而歌颂彩虹,更是人类长久以来难以割舍的趣味。
这一次,曾轶可要做起那个歌颂者,咏叹彩虹的无限梦幻。
身为华语乐坛的最大“异类”,曾轶可一直坚持用极为个人化的创作,不断刷新大众对于人格、性别和风格的定义,就正如彩虹一般,把光色从单一的维度中,解析出无限宽阔的色域。
围绕她的争议和标签,从未成为牵绊她前行的枷锁,2018年,她用《Anti! Yico》将筑起刻板印象的墙围推翻,大胆地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和独特品味;现在,“破除人设”之后的她,用更为决绝、张扬的创作,向人们展示她音乐王国的蓝图。
《Anti! Yico》中为她倾力打造《I Need Love》、《Need A Friend》两支单曲的格莱美获奖制作人John Congleton,此番再度助力,用另类摇滚的色彩,涂抹最特别的《彩虹》。《彩虹》承袭自PJ Harvey、St Vincent的率性与激进,正是曾轶可用以打破华语流行音乐范式的武器。
狂暴的噪音吉他引领全篇,失真沙哑的音色与疾行的强劲鼓点,宛如疾风骤雨肆虐在耳膜;曾轶可标志性的气音像是安静的风眼,在肆虐的音墙中间,撇开一抹清澈。也许声线略嫌虚弱,她坚定的口吻却能破开雨帘,笃定的心境不畏惧风暴的袭击、也不害怕任何的阻挠;雨水中夹带的灾难或忧郁,都是她正在经历、也必将承受的磨折,而雨过天晴那片天空高挂的彩虹,即是她跨越一切不可能之事物也要抵达的爱之风景。
造物主把虹放在云端,作为誓约的记号。当风暴洗净世界的污浊和杂音,抛开顾左右而言他的措辞,碧空之上最后显露的只有对爱人、对世界最纯净的爱意;正是因为爱,人们才不致绝望而死;正是因为爱,人们才生出忍耐的力量,能够勇敢抵御一切接踵而来的祸患。
2019年4月28日 听过
小vocal唱摇滚简直是要被吉他跟鼓盖过去了 不由得想起candy的露西
曾轶可
炙热 豆瓣
7.8 (64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涉过《情绪禁区》,曾轶可在2021年新专辑《Burning》里走向一条不常被人选择的路。伴随着海拔一起爬升,在逐渐稀薄的空气里,见证植被的变化、感受着温度的降低,在这条路上深深浅浅的刻录出情绪,步步迈向她个人里程中的又一个峰顶。
「爱情」正是这一条歧路的名字。是否能穿过这一条歧路,正是曾轶可检验自己是否如梭罗所说的“生活过”的方式。
曾轶可的专辑叙事是「唯爱主义」的。
这样的「唯爱主义」平衡着一种对立的关系。冷酷凛冽的外在与深情而《炙热》的内里并不协调,在反差的温度里,这样的爱情灼伤了皮肤(《skin》),是向爱人发出《让我看见疯狂的你》的一种祈求。
而这份对立,却又隐秘不宣,“这一副冰冷的寂寞的躯壳”,唯在《解剖》时刻才得以外现“它的心也曾经燃烧过”的真相。键盘的乖戾音色在最后一分钟逐渐鸠占鹊巢,替代了吉他粗粝的琴声——乐器之间绷紧的动态关系,又何尝不是感情中自我、彼此、抑或是多方间的相互博弈。
这样的「唯爱主义」对抗着一种残酷的环境。曾轶可敏感的捕捉到了现代城市生活如《机器》一般的真实细节。“雾霾笼罩”“灰色空间”“病毒侵袭”……在这阴暗的底色中,她选择做一个神秘而倔强的《Dancer In The Dark》。
“甜言蜜语”是便利超商里早已下架的商品,片刻《艳遇》注定速朽,带来的欢愉抵不过永恒的孤独。麻木的“每个人”失去了真切的肉身观感,不再需要“眼见为实”,《流言》成为了手机屏幕里贩卖的畅销品。
这样的「唯爱主义」袒露出一种决绝的存在。不惮于展现感情中的依赖,曾轶可空灵的嗓音配着简单的钢琴弹奏,唱出了感情如同《木棉》“需要土壤需要养分”一般的纯粹。随着钢琴逐渐急促、鼓点密集的响起,这份爱情成为了一场明明“不能离开你”却又“说过不要你”的内在拉扯。
爱得越浓情蜜意,越分裂出心有余悸的恐惧,在这样的不调和中不得不自保,做出感情中残酷的预判:《You'll be leaving me》。吉他的失真与延音和贝斯沉实的暗淡底色构成的乐句,近乎撕心裂肺的内心纠结,与曾轶可纤细的声线构成情感中分裂的两半。
在《Anti ! Yico》和《情绪禁区》之后,曾轶可更娴熟的把握住了音乐制作的「方术」,歌曲创作的「审美」更加落到实处。
在2021年专辑《Burning》中,曾轶可想表达的故事感,并不单纯的只来自于歌词。扛起了整张专辑「制作人」一角后,在十首歌里囊括了另类、电子、摇滚、梦幻流行等多元风格,构筑出了个人风格炽烈的独立之音。
丰富的器乐编排、音色的选取、空间感的营造、旋律间一张一弛呈现的呼吸感……与制式化的流行音乐彻底划清了界限。曾轶可把握住了整张专辑的气质与形态,达到了“形神统一”的音乐把控力,亦突破了有关个人身份的一道门槛。
在「方术」与「审美」融合后,曾轶可有关爱情的表达得以透过处于空间中的介质,点点、片片、面面的落在林中,照亮每一位听者的路。
这不是一条常被人选择的路,却是曾轶可的路。
2021年10月18日 听过
我一个字都没听清。
曾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