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
花花世界 豆瓣
作者: 智海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9
智海一改沈鬱幽暗的畫風,帶我們進入小女孩花花的童真世界--她與父親的情相處、她的學校生活、她在四季變遷中感悟人生百態...... 她對世界的迷惑和不解也可令成年人反思自己的世界和人生觀。本書不僅是寫給小朋友,也適合給成年人看的。本書更是智海向王司馬《牛仔》的致敬之作。
默示錄 豆瓣
作者: 智海 译者: 許圓圓 Yuanna Hui / 智海 Chihoi 麥穗出版有限公司 2011 - 3
Chihoi's renouned album Still Life compiles four stories on mortality. The autobiographic "Summer" gives account on the suicide of Chihoi's friend at teenage. Acclaimed "Whisper", which was released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anthologies, is compiled in Chinese for the first time here. The other two stories are "Contemplation" and "Papa", where the later is one of Chihoi's most beloved stories he has done so far.
花花世界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智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4
“香港漫画奇才”智海的首部温情四格漫画作品,进入《花花世界》,让你的书桌开满花!王卯卯、桑格格、叶爱莲、尘翎、马家辉、江康泉、小克、杨学德联袂推荐。 本书是一部温馨浪漫的四格漫画书,以小女孩花花与父母的生活为主题。智海一改严肃浓郁的画风,带我们进入小女孩花花的童真世界——她与父亲的温情相处、她的学校生活、她在四季变迁中感悟人生百态……她对世界的迷惑和不解,也可令成年人反思自己的世界和人生观。
跟随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进入一个古灵精怪的花花世界;会心一笑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小女孩也许正是我们自己。
——王卯卯 漫画作者,兔斯基原创者
香港这个地方有最繁华的水泥森林和最单纯的人类心灵。其实少想想大牌购物场,多想想那里的大海和海边的人,智海的画就浮现在你的脑海了。
——桑格格 作家
《花花世界》的存在未尝不是奇迹,它自身就是一种对抗,逆时代的静默发声……这花花世界,如此静好,恍若世外桃源。
——尘翎 作家
《花花世界》不单是属于我们这一代已经长大了的孩子……花花和她的家人将会成为这个世代的孩子们喜欢的港产漫画人物。我和我的朋友们和朋友的孩子们都那么喜欢《花花世界》。
——叶爱莲 作家
智海的花花世界有如繁花盛景让我目眩耽美,但那绝对不仅是美,而更包含了,人间的苍凉。谢谢智海的笔。
——马家辉 作家
爱上花花,就会爱世界。
——江康泉 漫画作者
我知道智海向来讨厌小孩;后来也知道他竟因为创作《花花世界》而喜欢上小孩!你看,这就是创作的威力。
——小克 漫画作者
怎样才算是好父母:从前的让孩子看《牛仔》,今天的让孩子看《花花世界》。
——杨学德 漫画作者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豆瓣
作者: 智海 / Chihoi 廿九几 / kubrick 2007 - 7
一位作家,因為承受不住生命的沉重而患上駝背,企圖以寫作排解痛楚,但始終無緣出版,鬱鬱而終。漫畫家智海遂展開後續創作,繪出這位作家波折的一生,並將其遺作改篇成漫畫作品,輯成"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本書是智海1997年首發的處女作,風格沉鬱艱澀,遠超後來作品;本書原版以手工製作,極少量發行,已成絕話,現今再版推出,惜卷珍存。
樂而不雅 Lustfully Yours 豆瓣
作者: 智海 / 小林エリカ Hulahoop Gallery 2009 - 11
畫畫的人最想畫甚麼?畫一些說不出口的東西,不然說出口就可以了。
有什麼東西最不能說出口?可能是非常私密的。
畫畫也可能是非常私密的一回事。
樂而不雅淫畫集,收集了十一位來自香港、大陸、台灣、日本的畫人的作品,引人入性,繪形繪色。
多位藝術家對性對淫對不雅各有詮釋演繹,不保證能滿足官能刺激,卻保證是以史無前例的興奮和期待的心情參加,並且坦白誠實。
為什麼是史無前例的興奮?是因為大家一直沒法畫最想畫的題目?是尺度
一直太窄大家又太拘謹?這些都已是後話,無關宏旨了。
sc3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合集 Special Comix 2009
2010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另类漫画奖”得主!
45位中国先锋漫画家,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创作人,围绕主题“前途”精心打造的漫画合集,将你引入漫画的可能性之旅。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时代,奥运,春节,高考,SARS,禽流感,512大地震,内容透及现实的层层面面,在中国,在我 们身边,怀绕着的喜悦和悲痛,感动和困惑,平凡和不凡,45位漫画艺术家自不同角度,纪录你我共同的回忆,这是我们无法忘怀的生命与历程。
640页大容量,长达二十月的悉心打磨,现实主义的成人漫画,前所未有。让人汗毛林立的畅快阅读,时评般的辛辣锐度,小说般的开阔深沉,影像般的细腻斑驳,原来漫画可以这样看!
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6881/
购买:http://shop34846228.taobao.com/
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 豆瓣
作者: 智海 / Chihoi 香港三聯 2007
2005年起,香港漫畫家智海及江康泉展開「大騎劫」創作計劃,以多位香港文學家作品為藍本進行漫畫創作,試驗圖像書寫的各種可能。本書共上下兩冊,收錄兩人這一系列的漫畫。
兩位漫畫家以個人對文學的理解去進行探索,或沿用原著的故事情節去闡發新意念,或取其意念創出新故事,絕不限於原有情節之搬演。「騎刧」對象範圍涵蓋多個年份,大部份都是短篇小說,也有散文和詩歌,包括劉以鬯、蔡炎培、崑南、西西、梁秉鈞(也斯)、吳煦斌、飲江、淮遠、黃碧雲、羅貴祥、董啟章、韓麗珠等十二位作家的作品,為讀者演示一場不同藝術媒介之間的互相闡發,在搬演情節之外,還有更多可能性,誘發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作出創造性的思考。
2009年3月11日 已读
没看懂……这帮作者一个都不认识,好囧………………一定买来再看一次。
智海 江康泉 漫画 香港
路漫漫──香港獨立漫畫25年 豆瓣
作者: 智海 / 歐陽應霽 香港三聯書店 2006
本書涉獵25年來活躍於創作發表的27位香港獨立漫畫家:榮念曾、尊子、一木、馬龍、杜琛、阿平、草日、歐陽應霽、利志達、麥家碧、何家超、黎達達榮、劉莉莉、何家輝、林祥焜、國志鳴、二犬十一咪、John Ho、楊學德、智海、小克、阿高、大泥、阿興、梁以平、江康泉、Stella So。
由漫畫家自述創作歷程和發表經驗,既讓讀者分享創作人的苦樂,也反映出香港出版業生態及傳媒的發展狀況,對香港藝術發展和創意工業發展有著前瞻性的啟示。
A L'Horizon 豆瓣
作者: 智海 / Chihoi 译者: Camille Loivier Atrabile 2008 - 10
短篇作品選法文版,收錄 --
1. Chuchotement (呢喃)
2. Papa (爸爸)
3. Pardon (疏離)
4. Triste mais pas depressif (橫豎憂愁)
5. La mer (海)
6. Canine (狗類)
灰掐 豆瓣
作者: 智海 / 鴻鴻 黑眼睛文化 2007 - 11
香港漫畫家智海,以台灣詩人鴻鴻之時報文學獎得獎小說〈木馬〉為藍本進行創作,繪出短篇漫畫〈火車〉,小說與漫畫同時收在本書《灰掐》裡。
「灰掐」是台語裡「火車」的意思,從書名可見文字與圖像、或不同語意界限的互相轉化與落差,造成奇妙有趣的閱讀。
本書已推出意大利文譯本。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24551/
漫漫食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 小克 凌速姊妹(集團)有限公司 2008 - 8
近年盛夏,「香港書展」與「香港動漫電玩節」在會展輪流上場,既像接力賽,又像競賽。1998年以前,動漫展銷仍隸屬書展,此後才一分為二。反諷的是,今屆「香港書展」最暢銷的竟然就是漫畫:馬仔《我們的低能婚禮》。在這文字衰微的視覺文化時代,漫畫的潛力倒是不容小覷。
歐陽應霽邀請了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獨立漫畫家各五名,以食物為題作畫,出版《漫漫食》及在會場裡舉辦展覽。近年香港獨立漫畫家陸續進佔多種本地報刊,其中小克的漫畫集更是大受歡迎,因此「獨立」未必意味著小眾,而是抱著與主流快餐抗衡的創作態度。
飲食不只是個人享受
香港自詡「美食天堂」,飲食文化一直是各大媒體的重鎮:不管主持人是蘇絲黃、梁文韜抑或蔡瀾,介紹飲食的電視節目從年頭播到年尾;飲食網站「開飯喇」大受歡迎,每月瀏覽量高達2400萬次。報章大多有飲食版,而飲食雜誌《飲食男女》每周出版……林林總總,其實共通點都在於強調飲食是享受,鼓吹消費。另一方面,在本地較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也與此遙遙呼應。《伙頭智多星》、《將太壽司》、《中華小廚師》、《日式麵包王》各有個性,然而說到底都不過是美食之旅的不同路線而已。
《漫漫食》卻告訴我們:飲食不單是個人享受。或許基於兩地尺度有異,《漫漫食》中的內地跟香港的作品取向大異:前者大多借食物書寫個人夢幻,後者念念不忘放眼社會。
卡夫卡筆下的香港
智海〈種米吧!〉以半虛半實的情景寫食物進口與全球化經濟剝削:兩個香港人坐看遠雲,談到本地適宜以水稻方式種米,看著看著竟發現眼前的雲原來是山,而山下的濕地忽然冒出稻苗──這都是夢。主角醒後走到街上,目睹韓農遭警方鎮壓,便忿然把白米奮力一撒,竟令警隊盡數跌倒。
漫畫一開始出現的雲是一團抽象的黑塊,巧妙地演化為山、甚至伏著睡的人。這種壓縮效果,在講求精細的日本主流漫畫裡難以看到。智海早期作品帶卡夫卡的荒誕味道,多寫孤寂內心與人際張力,但自與江康泉合作重繪香港文學作品開始,社會脈絡在其作品裡漸趨明顯。
邊哭邊笑,張望歷史
小克〈老火湯〉以暗藍為主調,通篇都是朦朦的鬼怪異像,而主角的內心獨白每句皆以「忘記了」開始。它說的是亡靈喝掉孟婆湯後的異象,也是主角懷念被拆的虎豹別墅而產生的幻象,兩者都象徵了香港喪失歷史──想想天星,想想皇后,以及無數已經無法記起的其他。
這類沉痛的思考,一直以比較輕鬆的方式貫穿小克的其他作品,例如「維港巨星」系列把匯豐銀行、中央圖書館、西九等大型建築物想像成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機械人,讓他們廝磨爭鬥,不時以瘋狂戲謔的形式諷刺盲目的城巿發展。近年時興正字正音,小克卻在最新出版的《偽科學鑑證3之心上人》以食字爛gag諷刺時弊。例如他說去了皮的梨是「竟然梨」﹝景賢里﹞,香港街舖消失的原因是香港人入了魔:Shopping Mall!
一百萬人的故事,一百萬種風格
飲食有時候不過是藉口,比如寒喧語「食咗飯未?」,鴻門宴或和頭酒。楊學德〈和頭酒〉把一眾江湖人物的臉畫成戲曲臉譜的模樣,又煞有介事戲擬飛機、游輪的求生指南,大談「飲和頭酒安全指引」,把本應劍拔弩張的場面弄得異常滑稽。所謂指引竟包括了「請勿輕易遺棄身受重傷的兄弟,務必請其掩護自己撤退」!結尾是兩個老大在便利店碰上,肚子的鼓聲卻讓他們戰意全消,各吃各的和氣收場。
楊學德筆下的草根人物一向可親,連草莽人物也未必可怕,其書寫屋邨生活的名作《錦繡藍田》同樣如此。最近出版的《標童話集3之門外漢》仍不乏對基層的關顧,例如〈黑色聖誕〉以剪影般的默劇世界描畫童工製作雪人掛飾,本該製成笑臉,卻把自己的哭臉畫了上去,以致給工頭痛斥。哭臉雪人輾轉給送到聖誕派對上,賓客隨手就把它丟掉。輕鬆的消費往往暗藏剝削,這種思考與智海〈種米吧!〉不謀而合。
在近年崛起的獨立漫畫家中,楊學德的畫風也許最為多變。《標童話集3》有多篇漫畫試驗純圖像敘事,省卻文字。黎達達榮對此早有嘗試,但其超現實的故事容讓大步的跳躍,楊學德卻力圖令情節發展完整,難度更高。
路上風景
歐陽應霽寫有毒與假的食物充斥中國,何達鴻﹝John Ho﹞借甜品寫愛,在此無法一一細述。反正這場「新漫畫運動」才剛開始,值得注意的漫畫家也不只上述幾位,走著瞧!
作者:陳子謙
──原載《經濟日報》,以上版本略有修訂
路漫漫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 智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7
个人,独立,在众声喧哗的今日,越见难能可贵,保持凌厉尖锐目光,出手如灵巧针炙师的飞针,狠重如拳击手的左勾右勾,下盘坚穏皆因有立场有态度,框架内外连环天地宽,一笔一画一呼一应,都是美的实践。──智海欧阳应霁 序
一直觉得香港独立漫画是香港文化最灵动的语言,她拒绝商业化的丈量,突破技巧和风格的束缚,由此成为心灵世界的倾诉者和社会文化的刺客。这本书里我们发现27个甜蜜的“孩童”,他们以别样的情怀把图像和文字细细研磨在一起。路漫漫,所以要漫漫品。——独立漫画人聂峻
香港是本土漫画的先锋,也是原创作品的重要产地。在那里,除了占据“主流”市场的漫画,还有一班独立漫画人在默默耕耘,展示出可喜的创作活力。他们如何走上独立创作的道路?如何发表自己第一部作品?他们的动力来自何处?本书编者以时间为线索,走访香港从80年代至今的老、中、青三代二十七位独立漫画人——荣念曾、曾子、一木、马龙、杜琛、阿平、草日、欧阳应霁、利志达、麦家碧、何家超、黎达达荣、刘莉莉、何家辉、林祥焜、国志鸣、二犬十一咪、John Ho、杨学德、智海、小克、阿高、大泥、阿兴、梁以平、江康泉、Stella So,由漫画家自述创作历程和发表经验,并附有每个人的创作年表和推荐书目,既让读者分享创作人的苦乐,也反映出香港出版业生态及传媒的发展状况,更对内地创作人以及方兴未艾的动漫产业有着可贵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香港春卷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 楊學德 大辣 2006 - 2
香港春卷Springrolllll
吃一口五味雜陳的春卷,發現不同的香港
《香港春卷》是一本漫畫合集,由歐陽應霽、Eric So、小克、楊學德、智海等五位資深香港獨立漫畫、插畫、動畫及玩具等跨界藝術家共同完成。內容包含十個以英文字母S起首為題的故事,包括sweet、success、slow、soft、sad、sorrow、situation tragedy……等。創作者各自以其專長的風格構思編寫,以「香港」的文化精神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定義出香港的多元面貌。
為什麼取名為「春卷」?而不是燒賣或叉燒包?五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派出作者之一智海,寫下這麼一段結語:「大伙兒各自表述,一起驗證、一起定義、一起更新——於是我們有幾個這樣的故事:應霽在鬧淘氣的思考間,總是最抽身遠看的一位,呼喚大家要慢下來的他其實心很軟;阿德一如既往把焦點放在城中心之外的普羅眾生,賦予面孔和身分,且要警告大家蟻民人數非同小可,崩魂出巡隱現某種政治野心;Eric在虛構的繁華、虛構的成功景象下,走向更樸實的人情旨趣,一破他向來予人的流行形象;小克面對我們被地產商割據的城市,他忠實地描述我們又愛又恨的維港:『這是有急流的海港、這是會翻浪的海港。』弦外之音教人激動萬分;而我只管繼續找洞鑽,鑽進地下鐵的海底隧道,在人海中再找洞鑽。」
「東塗鴉」系列是集結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亞洲各大城的城市漫畫專案,每座城市由5?10位當地漫畫家,用漫畫訴說他們的城市故事,並有每位創作者的私人城市座標,介紹自己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秘密基地,包括街道巷弄、餐廳、小店、展覽館和自己最愛的城市角落。香港之後,下一回的東塗鴉,將在台北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