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德
樂而不雅 Lustfully Yours 豆瓣
作者:
智海
/
小林エリカ
…
Hulahoop Gallery
2009
- 11
畫畫的人最想畫甚麼?畫一些說不出口的東西,不然說出口就可以了。
有什麼東西最不能說出口?可能是非常私密的。
畫畫也可能是非常私密的一回事。
樂而不雅淫畫集,收集了十一位來自香港、大陸、台灣、日本的畫人的作品,引人入性,繪形繪色。
多位藝術家對性對淫對不雅各有詮釋演繹,不保證能滿足官能刺激,卻保證是以史無前例的興奮和期待的心情參加,並且坦白誠實。
為什麼是史無前例的興奮?是因為大家一直沒法畫最想畫的題目?是尺度
一直太窄大家又太拘謹?這些都已是後話,無關宏旨了。
有什麼東西最不能說出口?可能是非常私密的。
畫畫也可能是非常私密的一回事。
樂而不雅淫畫集,收集了十一位來自香港、大陸、台灣、日本的畫人的作品,引人入性,繪形繪色。
多位藝術家對性對淫對不雅各有詮釋演繹,不保證能滿足官能刺激,卻保證是以史無前例的興奮和期待的心情參加,並且坦白誠實。
為什麼是史無前例的興奮?是因為大家一直沒法畫最想畫的題目?是尺度
一直太窄大家又太拘謹?這些都已是後話,無關宏旨了。
標童話集 4 之 我恨我痴心 豆瓣
作者:
楊學德
三聯 (香港)
2009
- 10
從《錦繡藍田》到《標童話集》,至《狂草集》與《不軌劇場》,我們看到楊學德更瘋狂的畫風,更無邊界的想像力!楊學德已不知怎樣為新書寫序,因為本書內容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本書每章的風格都多元不一,還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畫風和表達方式的嘗試;少了漫畫故事,但多了插畫作品或隨身記錄。不多說了,請大家直接進入楊學德的彩色世界!
路漫漫──香港獨立漫畫25年 豆瓣
作者:
智海
/
歐陽應霽
香港三聯書店
2006
本書涉獵25年來活躍於創作發表的27位香港獨立漫畫家:榮念曾、尊子、一木、馬龍、杜琛、阿平、草日、歐陽應霽、利志達、麥家碧、何家超、黎達達榮、劉莉莉、何家輝、林祥焜、國志鳴、二犬十一咪、John Ho、楊學德、智海、小克、阿高、大泥、阿興、梁以平、江康泉、Stella So。
由漫畫家自述創作歷程和發表經驗,既讓讀者分享創作人的苦樂,也反映出香港出版業生態及傳媒的發展狀況,對香港藝術發展和創意工業發展有著前瞻性的啟示。
由漫畫家自述創作歷程和發表經驗,既讓讀者分享創作人的苦樂,也反映出香港出版業生態及傳媒的發展狀況,對香港藝術發展和創意工業發展有著前瞻性的啟示。
標童話集 3 之 門外漢 豆瓣
作者:
楊學德
三聯 (香港)
2008
- 7
繼2006及2007年的《標童話集1、2》後,楊學德再次將其《東Touch》漫畫專欄精彩佳作結集成書,繼續解構香港的時人時事。
錦繡藍田 (復刻版) 豆瓣
作者:
楊學德
三聯書店 (香港)
2007
- 1
香港漫畫新起點
序:智海
大概今年年初,為了搜羅市面碩果僅存的《錦繡藍田》,我跑了港九多家可能會售賣本書的書店,看見多少本就買下多少本,發現賣光了就央請店主入貨,最後甚至直接向發行商查詢,真的一本都沒有了。結果我合共買了十數本《錦繡藍田》,為的是送給好些愛書的朋友,以及送給阿德自己保存,因為阿德心腸軟,經常把書送給素未謀面,那怕是不懷好意的陌生人,害他自己一本也沒有了,也害他身邊的朋友常常為他憂心,現在我甚至後悔沒有在我送他那本《錦繡藍田》上題字說:「阿德,這是你的書,不要再送給別人啦!」
重要的是,《錦繡藍田》是阿德第一部個人作品集。就像許許多多作者的處女作一樣,它迸發出作者有生以來積聚的所有爆炸力,傾力一瀉,無可收復。這是一場色彩的、技藝的、記憶力的、黑色幽默的不計後果的賭注,展現出像你像我的蟻民在無可選擇的生活下的無力,以及驚人的活力。好像他的潮州爺爺,不要跟他說什麼有機營養素食,光吃致癌的醃製食品都可吃得長命百歲,彷彿在說,我賤命一條,死唔去,吹咩!阿德筆下人物對時代變遷嗤之以鼻的幽默感,既是他回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賦予讀者某種生存力量的手段。
《錦繡藍田》的重版,意味一切正在重複。不只藍田,還有灣仔、還有官塘、還有許許多多在推土機鐵臂前不加思索地給夷平的點,我們將陸陸續續失去生活和記憶的據點。阿德卻以他過敏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重構整個年代的面孔:執拗左右的長輩、好強凌弱的臭飛、車衣養家的母親、吃盡珍羞的呆子……,主角當然還不只這班「茄哩啡」──豬血腥,雞屎臭,嘴邊叼一支煙,咸菜酸濕,香肉艷濃,神灶冷雞燒酒,家常小炒街頭雜吃,蚊香水氣混於一室……,氣味之於回憶,細節無處不在而且密不可攻。或者也因為阿德記憶力太強了,使他成為一個始終悲觀的人;回顧我們處身的當下,恐怕只剩下冰冷的空調,或嗆人的汽車廢氣兩種單調的味道了,藍田最終剩下一片藍,和藍色的况味。
香港漫畫過去多偏重虛構性的故事,即使有與時代現實正面交鋒的作品,也以短篇小品居多,鮮有像《錦繡藍田》般達到搖撼人心的力量和厚度。就算阿德不是第一位漫畫家作過這種嘗試,也肯定是第一位能以這般極端純化的技藝和書寫魅力去畫漫畫的人。因為《錦繡藍田》,香港的漫畫史正在經歷一場質的改變。
序:智海
大概今年年初,為了搜羅市面碩果僅存的《錦繡藍田》,我跑了港九多家可能會售賣本書的書店,看見多少本就買下多少本,發現賣光了就央請店主入貨,最後甚至直接向發行商查詢,真的一本都沒有了。結果我合共買了十數本《錦繡藍田》,為的是送給好些愛書的朋友,以及送給阿德自己保存,因為阿德心腸軟,經常把書送給素未謀面,那怕是不懷好意的陌生人,害他自己一本也沒有了,也害他身邊的朋友常常為他憂心,現在我甚至後悔沒有在我送他那本《錦繡藍田》上題字說:「阿德,這是你的書,不要再送給別人啦!」
重要的是,《錦繡藍田》是阿德第一部個人作品集。就像許許多多作者的處女作一樣,它迸發出作者有生以來積聚的所有爆炸力,傾力一瀉,無可收復。這是一場色彩的、技藝的、記憶力的、黑色幽默的不計後果的賭注,展現出像你像我的蟻民在無可選擇的生活下的無力,以及驚人的活力。好像他的潮州爺爺,不要跟他說什麼有機營養素食,光吃致癌的醃製食品都可吃得長命百歲,彷彿在說,我賤命一條,死唔去,吹咩!阿德筆下人物對時代變遷嗤之以鼻的幽默感,既是他回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賦予讀者某種生存力量的手段。
《錦繡藍田》的重版,意味一切正在重複。不只藍田,還有灣仔、還有官塘、還有許許多多在推土機鐵臂前不加思索地給夷平的點,我們將陸陸續續失去生活和記憶的據點。阿德卻以他過敏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重構整個年代的面孔:執拗左右的長輩、好強凌弱的臭飛、車衣養家的母親、吃盡珍羞的呆子……,主角當然還不只這班「茄哩啡」──豬血腥,雞屎臭,嘴邊叼一支煙,咸菜酸濕,香肉艷濃,神灶冷雞燒酒,家常小炒街頭雜吃,蚊香水氣混於一室……,氣味之於回憶,細節無處不在而且密不可攻。或者也因為阿德記憶力太強了,使他成為一個始終悲觀的人;回顧我們處身的當下,恐怕只剩下冰冷的空調,或嗆人的汽車廢氣兩種單調的味道了,藍田最終剩下一片藍,和藍色的况味。
香港漫畫過去多偏重虛構性的故事,即使有與時代現實正面交鋒的作品,也以短篇小品居多,鮮有像《錦繡藍田》般達到搖撼人心的力量和厚度。就算阿德不是第一位漫畫家作過這種嘗試,也肯定是第一位能以這般極端純化的技藝和書寫魅力去畫漫畫的人。因為《錦繡藍田》,香港的漫畫史正在經歷一場質的改變。
漫漫食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
小克
…
凌速姊妹(集團)有限公司
2008
- 8
近年盛夏,「香港書展」與「香港動漫電玩節」在會展輪流上場,既像接力賽,又像競賽。1998年以前,動漫展銷仍隸屬書展,此後才一分為二。反諷的是,今屆「香港書展」最暢銷的竟然就是漫畫:馬仔《我們的低能婚禮》。在這文字衰微的視覺文化時代,漫畫的潛力倒是不容小覷。
歐陽應霽邀請了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獨立漫畫家各五名,以食物為題作畫,出版《漫漫食》及在會場裡舉辦展覽。近年香港獨立漫畫家陸續進佔多種本地報刊,其中小克的漫畫集更是大受歡迎,因此「獨立」未必意味著小眾,而是抱著與主流快餐抗衡的創作態度。
飲食不只是個人享受
香港自詡「美食天堂」,飲食文化一直是各大媒體的重鎮:不管主持人是蘇絲黃、梁文韜抑或蔡瀾,介紹飲食的電視節目從年頭播到年尾;飲食網站「開飯喇」大受歡迎,每月瀏覽量高達2400萬次。報章大多有飲食版,而飲食雜誌《飲食男女》每周出版……林林總總,其實共通點都在於強調飲食是享受,鼓吹消費。另一方面,在本地較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也與此遙遙呼應。《伙頭智多星》、《將太壽司》、《中華小廚師》、《日式麵包王》各有個性,然而說到底都不過是美食之旅的不同路線而已。
《漫漫食》卻告訴我們:飲食不單是個人享受。或許基於兩地尺度有異,《漫漫食》中的內地跟香港的作品取向大異:前者大多借食物書寫個人夢幻,後者念念不忘放眼社會。
卡夫卡筆下的香港
智海〈種米吧!〉以半虛半實的情景寫食物進口與全球化經濟剝削:兩個香港人坐看遠雲,談到本地適宜以水稻方式種米,看著看著竟發現眼前的雲原來是山,而山下的濕地忽然冒出稻苗──這都是夢。主角醒後走到街上,目睹韓農遭警方鎮壓,便忿然把白米奮力一撒,竟令警隊盡數跌倒。
漫畫一開始出現的雲是一團抽象的黑塊,巧妙地演化為山、甚至伏著睡的人。這種壓縮效果,在講求精細的日本主流漫畫裡難以看到。智海早期作品帶卡夫卡的荒誕味道,多寫孤寂內心與人際張力,但自與江康泉合作重繪香港文學作品開始,社會脈絡在其作品裡漸趨明顯。
邊哭邊笑,張望歷史
小克〈老火湯〉以暗藍為主調,通篇都是朦朦的鬼怪異像,而主角的內心獨白每句皆以「忘記了」開始。它說的是亡靈喝掉孟婆湯後的異象,也是主角懷念被拆的虎豹別墅而產生的幻象,兩者都象徵了香港喪失歷史──想想天星,想想皇后,以及無數已經無法記起的其他。
這類沉痛的思考,一直以比較輕鬆的方式貫穿小克的其他作品,例如「維港巨星」系列把匯豐銀行、中央圖書館、西九等大型建築物想像成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機械人,讓他們廝磨爭鬥,不時以瘋狂戲謔的形式諷刺盲目的城巿發展。近年時興正字正音,小克卻在最新出版的《偽科學鑑證3之心上人》以食字爛gag諷刺時弊。例如他說去了皮的梨是「竟然梨」﹝景賢里﹞,香港街舖消失的原因是香港人入了魔:Shopping Mall!
一百萬人的故事,一百萬種風格
飲食有時候不過是藉口,比如寒喧語「食咗飯未?」,鴻門宴或和頭酒。楊學德〈和頭酒〉把一眾江湖人物的臉畫成戲曲臉譜的模樣,又煞有介事戲擬飛機、游輪的求生指南,大談「飲和頭酒安全指引」,把本應劍拔弩張的場面弄得異常滑稽。所謂指引竟包括了「請勿輕易遺棄身受重傷的兄弟,務必請其掩護自己撤退」!結尾是兩個老大在便利店碰上,肚子的鼓聲卻讓他們戰意全消,各吃各的和氣收場。
楊學德筆下的草根人物一向可親,連草莽人物也未必可怕,其書寫屋邨生活的名作《錦繡藍田》同樣如此。最近出版的《標童話集3之門外漢》仍不乏對基層的關顧,例如〈黑色聖誕〉以剪影般的默劇世界描畫童工製作雪人掛飾,本該製成笑臉,卻把自己的哭臉畫了上去,以致給工頭痛斥。哭臉雪人輾轉給送到聖誕派對上,賓客隨手就把它丟掉。輕鬆的消費往往暗藏剝削,這種思考與智海〈種米吧!〉不謀而合。
在近年崛起的獨立漫畫家中,楊學德的畫風也許最為多變。《標童話集3》有多篇漫畫試驗純圖像敘事,省卻文字。黎達達榮對此早有嘗試,但其超現實的故事容讓大步的跳躍,楊學德卻力圖令情節發展完整,難度更高。
路上風景
歐陽應霽寫有毒與假的食物充斥中國,何達鴻﹝John Ho﹞借甜品寫愛,在此無法一一細述。反正這場「新漫畫運動」才剛開始,值得注意的漫畫家也不只上述幾位,走著瞧!
作者:陳子謙
──原載《經濟日報》,以上版本略有修訂
歐陽應霽邀請了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獨立漫畫家各五名,以食物為題作畫,出版《漫漫食》及在會場裡舉辦展覽。近年香港獨立漫畫家陸續進佔多種本地報刊,其中小克的漫畫集更是大受歡迎,因此「獨立」未必意味著小眾,而是抱著與主流快餐抗衡的創作態度。
飲食不只是個人享受
香港自詡「美食天堂」,飲食文化一直是各大媒體的重鎮:不管主持人是蘇絲黃、梁文韜抑或蔡瀾,介紹飲食的電視節目從年頭播到年尾;飲食網站「開飯喇」大受歡迎,每月瀏覽量高達2400萬次。報章大多有飲食版,而飲食雜誌《飲食男女》每周出版……林林總總,其實共通點都在於強調飲食是享受,鼓吹消費。另一方面,在本地較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也與此遙遙呼應。《伙頭智多星》、《將太壽司》、《中華小廚師》、《日式麵包王》各有個性,然而說到底都不過是美食之旅的不同路線而已。
《漫漫食》卻告訴我們:飲食不單是個人享受。或許基於兩地尺度有異,《漫漫食》中的內地跟香港的作品取向大異:前者大多借食物書寫個人夢幻,後者念念不忘放眼社會。
卡夫卡筆下的香港
智海〈種米吧!〉以半虛半實的情景寫食物進口與全球化經濟剝削:兩個香港人坐看遠雲,談到本地適宜以水稻方式種米,看著看著竟發現眼前的雲原來是山,而山下的濕地忽然冒出稻苗──這都是夢。主角醒後走到街上,目睹韓農遭警方鎮壓,便忿然把白米奮力一撒,竟令警隊盡數跌倒。
漫畫一開始出現的雲是一團抽象的黑塊,巧妙地演化為山、甚至伏著睡的人。這種壓縮效果,在講求精細的日本主流漫畫裡難以看到。智海早期作品帶卡夫卡的荒誕味道,多寫孤寂內心與人際張力,但自與江康泉合作重繪香港文學作品開始,社會脈絡在其作品裡漸趨明顯。
邊哭邊笑,張望歷史
小克〈老火湯〉以暗藍為主調,通篇都是朦朦的鬼怪異像,而主角的內心獨白每句皆以「忘記了」開始。它說的是亡靈喝掉孟婆湯後的異象,也是主角懷念被拆的虎豹別墅而產生的幻象,兩者都象徵了香港喪失歷史──想想天星,想想皇后,以及無數已經無法記起的其他。
這類沉痛的思考,一直以比較輕鬆的方式貫穿小克的其他作品,例如「維港巨星」系列把匯豐銀行、中央圖書館、西九等大型建築物想像成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機械人,讓他們廝磨爭鬥,不時以瘋狂戲謔的形式諷刺盲目的城巿發展。近年時興正字正音,小克卻在最新出版的《偽科學鑑證3之心上人》以食字爛gag諷刺時弊。例如他說去了皮的梨是「竟然梨」﹝景賢里﹞,香港街舖消失的原因是香港人入了魔:Shopping Mall!
一百萬人的故事,一百萬種風格
飲食有時候不過是藉口,比如寒喧語「食咗飯未?」,鴻門宴或和頭酒。楊學德〈和頭酒〉把一眾江湖人物的臉畫成戲曲臉譜的模樣,又煞有介事戲擬飛機、游輪的求生指南,大談「飲和頭酒安全指引」,把本應劍拔弩張的場面弄得異常滑稽。所謂指引竟包括了「請勿輕易遺棄身受重傷的兄弟,務必請其掩護自己撤退」!結尾是兩個老大在便利店碰上,肚子的鼓聲卻讓他們戰意全消,各吃各的和氣收場。
楊學德筆下的草根人物一向可親,連草莽人物也未必可怕,其書寫屋邨生活的名作《錦繡藍田》同樣如此。最近出版的《標童話集3之門外漢》仍不乏對基層的關顧,例如〈黑色聖誕〉以剪影般的默劇世界描畫童工製作雪人掛飾,本該製成笑臉,卻把自己的哭臉畫了上去,以致給工頭痛斥。哭臉雪人輾轉給送到聖誕派對上,賓客隨手就把它丟掉。輕鬆的消費往往暗藏剝削,這種思考與智海〈種米吧!〉不謀而合。
在近年崛起的獨立漫畫家中,楊學德的畫風也許最為多變。《標童話集3》有多篇漫畫試驗純圖像敘事,省卻文字。黎達達榮對此早有嘗試,但其超現實的故事容讓大步的跳躍,楊學德卻力圖令情節發展完整,難度更高。
路上風景
歐陽應霽寫有毒與假的食物充斥中國,何達鴻﹝John Ho﹞借甜品寫愛,在此無法一一細述。反正這場「新漫畫運動」才剛開始,值得注意的漫畫家也不只上述幾位,走著瞧!
作者:陳子謙
──原載《經濟日報》,以上版本略有修訂
標童話集 2 之 消滅九龍 豆瓣
作者:
楊學德
三聯 (香港)
2007
《Orang》No.6 豆瓣
作者:
Hok Tak Yeung 楊學德
/
Moki
…
Reprodukt
2006
錦繡藍田 豆瓣
作者:
楊學德
進一步多媒體
2002
- 5
這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本土漫畫作品,無論在題材的處理和形式的經營上,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顧名思義,它以藍田村為背景展開,但與近年流行的各種有關公共屋村的文字和視覺作品不同,它一點懷舊的浪漫感都沒有。許多人稱美的屋村鄰里生活的密切,到了阿德筆下卻是各懷鬼胎而且四處溢滿了暴力。所以在結尾處描繪舊藍田村拆卸之際,雖不無對都市發展的主流心態作出批判之意,但也沒有太多的惋惜。畢竟那被拆掉的也不是個甚麼好東西。
整部作品的畫面色彩斑爛,但卻籠罩著一層灰暗的啞調,紛亂的情緒就像被一層膠凝固了下來。阿德尢其擅長用宏觀的角度把一座樓的立體透明地畫出來,裡頭每個單位的人物都是扭曲的黑影。就像劉莉莉在序言中所說,這是一種<現代城市農民畫>的風格,只是陰鬱取代了熱鬧歡快。
整部作品的畫面色彩斑爛,但卻籠罩著一層灰暗的啞調,紛亂的情緒就像被一層膠凝固了下來。阿德尢其擅長用宏觀的角度把一座樓的立體透明地畫出來,裡頭每個單位的人物都是扭曲的黑影。就像劉莉莉在序言中所說,這是一種<現代城市農民畫>的風格,只是陰鬱取代了熱鬧歡快。
香港春卷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
楊學德
…
大辣
2006
- 2
香港春卷Springrolllll
吃一口五味雜陳的春卷,發現不同的香港
《香港春卷》是一本漫畫合集,由歐陽應霽、Eric So、小克、楊學德、智海等五位資深香港獨立漫畫、插畫、動畫及玩具等跨界藝術家共同完成。內容包含十個以英文字母S起首為題的故事,包括sweet、success、slow、soft、sad、sorrow、situation tragedy……等。創作者各自以其專長的風格構思編寫,以「香港」的文化精神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定義出香港的多元面貌。
為什麼取名為「春卷」?而不是燒賣或叉燒包?五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派出作者之一智海,寫下這麼一段結語:「大伙兒各自表述,一起驗證、一起定義、一起更新——於是我們有幾個這樣的故事:應霽在鬧淘氣的思考間,總是最抽身遠看的一位,呼喚大家要慢下來的他其實心很軟;阿德一如既往把焦點放在城中心之外的普羅眾生,賦予面孔和身分,且要警告大家蟻民人數非同小可,崩魂出巡隱現某種政治野心;Eric在虛構的繁華、虛構的成功景象下,走向更樸實的人情旨趣,一破他向來予人的流行形象;小克面對我們被地產商割據的城市,他忠實地描述我們又愛又恨的維港:『這是有急流的海港、這是會翻浪的海港。』弦外之音教人激動萬分;而我只管繼續找洞鑽,鑽進地下鐵的海底隧道,在人海中再找洞鑽。」
「東塗鴉」系列是集結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亞洲各大城的城市漫畫專案,每座城市由5?10位當地漫畫家,用漫畫訴說他們的城市故事,並有每位創作者的私人城市座標,介紹自己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秘密基地,包括街道巷弄、餐廳、小店、展覽館和自己最愛的城市角落。香港之後,下一回的東塗鴉,將在台北發生。
吃一口五味雜陳的春卷,發現不同的香港
《香港春卷》是一本漫畫合集,由歐陽應霽、Eric So、小克、楊學德、智海等五位資深香港獨立漫畫、插畫、動畫及玩具等跨界藝術家共同完成。內容包含十個以英文字母S起首為題的故事,包括sweet、success、slow、soft、sad、sorrow、situation tragedy……等。創作者各自以其專長的風格構思編寫,以「香港」的文化精神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定義出香港的多元面貌。
為什麼取名為「春卷」?而不是燒賣或叉燒包?五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派出作者之一智海,寫下這麼一段結語:「大伙兒各自表述,一起驗證、一起定義、一起更新——於是我們有幾個這樣的故事:應霽在鬧淘氣的思考間,總是最抽身遠看的一位,呼喚大家要慢下來的他其實心很軟;阿德一如既往把焦點放在城中心之外的普羅眾生,賦予面孔和身分,且要警告大家蟻民人數非同小可,崩魂出巡隱現某種政治野心;Eric在虛構的繁華、虛構的成功景象下,走向更樸實的人情旨趣,一破他向來予人的流行形象;小克面對我們被地產商割據的城市,他忠實地描述我們又愛又恨的維港:『這是有急流的海港、這是會翻浪的海港。』弦外之音教人激動萬分;而我只管繼續找洞鑽,鑽進地下鐵的海底隧道,在人海中再找洞鑽。」
「東塗鴉」系列是集結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亞洲各大城的城市漫畫專案,每座城市由5?10位當地漫畫家,用漫畫訴說他們的城市故事,並有每位創作者的私人城市座標,介紹自己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秘密基地,包括街道巷弄、餐廳、小店、展覽館和自己最愛的城市角落。香港之後,下一回的東塗鴉,將在台北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