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
Forever 豆瓣
6.8 (6 个评分) Cran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3年5月3日 出版发行: Dedicated
Import edition of the British dream pop act's 1993 album that's deleted domestically. The Cranes fronted by brother & sister were one of the major trance/pop shoegazing acts of the early 90's.
豆瓣
alt-J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1年3月11日 出版发行: Self Released
alt-J来自英国利兹,是alternative rock乐队。乐队的名字起源于在Apple电脑中的手势:同时按下alt和J键就会得到∆这个形状。这支乐队非常年轻,在2011年开始活跃之后迅速获得了NME, BBC等多家媒体的关注,目前已经签入拥有These New Puritans, Emmy The Great和Local Natives等乐队的伦敦indie厂牌 Infectious Music.
这张EP的官方在线试听和免费下载:
城市 豆瓣 苹果音乐
8.8 (412 个评分) 张悬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2日 出版发行: 索尼音樂
城市裡,愛的來臨當如是
所有浮生裡萬千的臉孔 ,讓我因你們而隆重
張懸 & Algae
四個人的力量 八個月的醞釀 十首歌的哼唱
一張 獻給 【城 市】的專輯
首波主打《Beautiful Woman》
在孤獨與美好的城市裡
讓我們一起擁抱,認同與愛的 大自由
【城 市】專輯概念
張懸 & Algae
四個人的力量 八個月的醞釀 十首歌的哼唱
一張 獻給 【城 市】的專輯
唱過溫暖人心的《寶貝》
也因為時光流逝寫下了《喜歡》
張懸第三張全創作專輯【城 市】,以「城市」為創作概念
用十首歌曲,把眼光還給你(妳)生命中的所有風景!
《Beautiful Woman》
老是被賦予嚴肅的性別認同議題,張懸&Algae用輕快搖滾曲風,唱著城市裡應該追逐的"認同與愛"的大自由。
《Selling》
重新填上中文歌詞,以簡單直接的字句說出城市中矛盾複雜的慾望追逐。在Algae全新編曲之後,張懸特有的口述式唱腔成了最大的驚喜。
《城市》
用歌詞描繪成的一幅風景畫。有城市中毫不掩飾暴露的現實,而張懸卻用她的眼光,塗上屬於她最浪漫自由的色彩!聽完你(妳)會發現,臉上始終帶著一抹被鼓舞之後的笑容。
「我時常感覺〝城〞中實體的建設,
其中人群聚集流動形成的〝市〞集,
交織無限的,我們抽象的感官經驗與思考 。」─張懸
我們在城市漫步流浪、又在城市落地生根 ;
我們在城市嬉戲玩笑、也在城市感受悲傷 ;
我們在城市裡追求、卻同樣在城市中失落…
如果你(妳)也認同「城市」散發出去的一切真實,那麼在多變的時代你(妳)更應該聽聽張懸!
【 屬於Algae 眼中的城市 】
「在這個巨大的城市裡,我們很難去隱藏所有情感,
就像這張專輯中,總會找到一首屬於自己的主題曲。」─杉特
「台北,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嚴格講起來我不算「住」在台北,反而比較像寄居蟹一樣從這個殼流動到另一個殼,唯一不同之處是寄居蟹的選擇還比我多一些。每隔一段時間便重覆地打包、搬運、拆封、整理……,在城市裡(間)流動的生活讓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地,不屬於台北,同時也因離開太久的陌生感而不屬於自己的故鄉台中。這張專輯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種游離的狀態。」─凱同
「我喜歡自由的漫步在城市中,以及靜靜看著城市裡的人們,藉此聆聽城市裡多樣的聲音。在這張【城 市】裡頭,有我們對音樂的執著與這些日子的感受,有值得歡欣鼓掌慶祝的,也有日後仍需努力進步的,但希望未來的哪一天有很多人一起聽這樣的聲音。」─雞毛
小宇宙 豆瓣
9.1 (38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20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苏打绿第二张专辑“小宇宙”
每一道音轨都是情感的痕迹,即使你的星球和我的星球不一样,
但总有一条轨道是可以被寻找,可以相通的吧!
于是我在我的星球上等你,你在你的星球上等我...
十年一刻 豆瓣
8.8 (118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27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不是DVD, 是CD+DVD
是蘇打綠 的 十年一刻
可能忙了又忙,可能傷了又傷,可是換來成長,可是換來希望
蘇打綠要站在舞台上,為所有生命發光的人歌唱, 唱出我們的瘋狂,也唱出我們的夢想,
請聽蘇打綠2010新歌 十年一刻
2009年九月十九跟二十兩天,是蘇打綠第二次挑戰小巨蛋,最不能輸的就是07年的自己.
這張CD+DVD是許多割捨與成全,記錄了蘇打綠2009年與大家一起成長一起歡笑的時刻.
一張14首歌的CD,一張90分鐘的DVD
(包括一部四十分鐘的紀錄片及 蟬想,狂熱,小情歌,追追追,牽阮的手......等八首Live MV)
蘇打綠2010最新演唱專輯 "十年一刻”
23 豆瓣
8.2 (89 个评分) Blonde Red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0日 出版发行: 4AD
blonde redhead这个由两个义大利双胞胎和两个日本女生组成的怪异组合在很难用常理去归纳}他们。大可以偷懒地说他们是 no wave的关联产物(团名还是来自於经典no wave名团DNA之曲名),而乐风上也很难不去联想到sonic youth的痕迹,尤以早期作品最为显著,矛盾的是这也是教许多死忠blonde redhead迷最为留恋的,不是说打后的作品不好,只是该时期的他们特具一股狂放的初生之犊气势,除了满佈菱角的尖锐噪音吉他与急激节奏外,最抓得住听觉关注的自是贝斯手兼女主音kazu独树一帜的嗓音,虽然那种奇特的唱腔大抵会被纳}入kim gordon或是cat power的发声系统,然而纤细神经质的高尖音色却又十分有bjork的味道,kazu就像一个alternative女声的集结,充满挑逗性的痴人囈语,不得不承认blonde redhead的魅力有大半是来自於她。
Blonde Redhead成立于1993年,最初由日本籍留学生 Kazu Makino、 Maki Takahashi和一对意大利孪生兄弟Amedeo Pace 、 Simone Pace四人所组成。名字Blonde Redhead是取源于80年代 no-wave乐队 DNA的一首歌名。
学艺术的日裔学生与意大利双胞兄弟在纽约的意大利餐厅意外相遇,于是有了这个乐团刺耳的吉他、不断轮回的旋律、lo-fi的杂音以及静谧而有些夸张的歌词Blonde Redhead的乐风一直被认为与早期的sonic youth相似他们最初也正是被sonic youth的鼓手steve shelly相中签到steve shelly自己的厂牌smells like records旗下开始发行专辑的Blonde Redhead的名字取自DNA的一首歌而DNA也是sonic youth非常欣赏的no wave乐团。
1995年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集《Blonde Redhead》,新专集面世不久,Maki Takahashi离开了乐队。同年乐队又继续发行了《La Mia Vita Violenta》,还有1997年的《Fake Can Be Just As Good》、1998年的《In an Expression of the Inexpressible》、2000年的《Melody of Certain Damaged Lemons》和《Melodie Citronique EP》,2004年4AD出版的《Misery Is Butterfly》。
曾经开玩笑的跟朋友说,听Blonde Redhead的感觉就是被灭他们加入了4AD,音乐上更加的Acid,但这丝毫不影响那种破灭的感觉午夜置身于Blonde Redhead制造的声音漩涡那喘息着的唱腔刺穿了杂音断电,犹如朵朵透明犀利的水花感觉自己也一同碎裂了,坠入冰冷的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