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荀子 豆瓣
作者: 殷晓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7
《荀子》内容简介: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
2016年3月16日 已读
通俗挺好但中国马克思色彩过浓。
哲学 国学
论语疏证 豆瓣
作者: 杨树达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旁证之事例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字复次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便读者参悟。陈寅恪序《论语疏证》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论语疏解 豆瓣
作者: 黄克剑 2010 - 4
《论语疏解》主要内容: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论语疏解》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亦以篇为一可理解的散逸整体,对其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命意作了略成一家之言的阐释。
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补,《论语疏解》对章句的理会除字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的印证。由参酌而考辨去孔子立教未远之战国以至两汉遗籍,不仅有助于把握语境不详的各则语录的指归所在,也为窥知整个孔门义理的原委提供了一条富于历史真切感的蹊径。
作者把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置于先秦人文眷注重心由“命”而“道”转换的枢纽地位,这使《论语疏解》获得了一个解读和品评《论语》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