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 豆瓣
译者: 方勇 译注 中华书局 2010 - 6
《孟子》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最新研究成果。
《孟子》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孟子 豆瓣
作者: 徐兴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孟子》主要介绍孟子。关于孟子的生年,历史上有9种说法或推测,早到公元前444年,迟至公元前372年,相差72年之多。其中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周定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72年)三种说法影响最大。知道孟子的生年,便可据此推算孟子的卒年。传说孔子的年寿是73,孟子的年寿是84岁,古人将他们的年寿作为人生的寿命标准,民间俗语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孟子是否活到84岁,我们不得确知,但也差不多。《孟子》书中的第一章是“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一见孟子便说:“叟!您不辞千里之远来到我这里,一定会给我国带来利益吧?”这里透露出孟子的年龄信息,因为“叟”是对长者的尊称。魏国是当时的强国,梁惠王就是魏侯。他将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并自封为王,后人称他为梁惠王。他执政长达50年,卒于公元前318年。在与孟子的谈话中,梁惠王说到被南方楚国欺辱的事,这是公元前323年的事,已在他执政的晚期。《孟子》中还记载孟子看见梁惠王的嗣君魏襄王时说:“一看就不像人君的样子。”接着孟子便去了齐国。因此,孟子见梁惠王时,应当是惠王末年;离开魏国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318年惠王薨后。按照上述三种孟子生年推算,此年孟子或为72岁,或为67岁,或为55岁。年老的梁惠王见到孟子时,还尊称他为“叟”,所以我们假定孟子此时为72岁或67岁更为合理。他后来在齐国居住了五、六年,又回家著书。因此他活到80岁左右是可能的。我们可能永远算不出孟子的生卒年,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我们了解孟子的思想,也丝毫不妨碍他对后代的影响。我们只需从《孟子》书中考察出他的游历线索,再选择一个能够合理容纳这些事迹的生卒年,作为考察孟子生平和思想的时间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