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物权法 豆瓣 豆瓣
作者: 梁慧星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2007 - 6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作者不仅是学界权威,更是中国物权法立法进程的引领者,全程参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本次新版充分汲取了我国《物权法》的新成果,详释了《物权法》确立的新制度,并对《物权法》作出了独到的评析;同时,结合大陆法系新近物权法的理论研究动向及我国物权法司法实践,对物权法的内容作了全景式的阐述。
本书因袭现行法的体例,新增了编的设置,全书共五编二十四章。本书概念明晰,语言精练,理论深度把握得当,既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又兼顾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权法的参考需求。
中国公司法 豆瓣
作者: 王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本书以中国公司法的规范解释和应用实践为中心,借助真实案例,展示法律适用,激活法律解释,检讨法学理论,并通过提问激发思考,鼓励探索。
本书不同于传统的讲解型教科书,因为它贯穿大量有待探讨的案例和基于案例引申的问题;也不同于单纯的案例教材,而是将案例与原理阐释和规范解说紧密结合在一起,案例服务于原理和规范的理解与运用。案例的功能主要不是提供例证,而是供读者观察法律适用,挖掘法律适用中的新问题,对法律规范和理论本身予以反思;案例附有评论和分析,但无意设定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通过观察发现更多问题,运用原理分析和解释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豆瓣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作者: (英)边沁 译者: 时殷弘 商务印书馆 2005 - 7
杰里米·边沁(1748—1832),英国法学家、哲学家,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本书发表于1789年,系统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思想,即一项法律的制定和形成,都要有人的因素在内,法学家应该为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着想,从而使法律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最终符合人们的最大福利。本书为法理学经典著作。
宪政原理 豆瓣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1 - 10
一个启蒙时期萌发的问题,一位学者经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认识的总结,一种精妙而合乎思辨过程的问题探讨模式,最终成就了这样一块探讨宪法学、政治学最基本问题的美玉。
《宪政原理》分民主篇、法治篇和人权篇三篇来讲述宪政原理。作者张千帆精心设计构思了一种“思维模拟”的行文模式,用定义、公理、前提、结论、推论、反论、例证把逻辑推理的过程生动地体现在书面上。配合观点的阐述辅之以大量的中外经典宪法案例、社会事件,使得本书所讲述的宪政原理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通读全书可见冷静睿智的文字下热烈自由的心。《宪政原理》虽为学术著作,但更是公民社会的常识书。
公主之死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7.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贞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法律创世记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Genesis of Justice
作者: (美) 德肖维茨 译者: 林为正 法律出版社 2011 - 11
被视为记载“上帝话语”的圣经,数千年来启发并激励了无数人的心智。然而,圣经《创世记》中众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却经常让人心生质疑。为什么该隐妒火攻心,杀了弟弟却安然无恙?为什么上帝发个脾气,无数的生灵就得溺毙?为什么亚伯拉罕杀子未遂却受赞扬?这到底有没有天理?
德肖维茨在课堂里提出这些问题,并给予解答。他精心挑选了十则最为引人争议的《创世记》故事,旁征博引历代典籍文献,从法律的视角提供了精辟的见解。他不仅评论故事主人翁的行为,甚至毫不避讳地讨论上帝的行为。由此,德肖维茨告诉我们,《创世记》故事里令人难以捉摸的公理正义原则是如何启迪与发展出了现代法律。
谁为律师辩护 豆瓣
作者: 陈碧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 1
《谁为律师辩护》内容简介:无论你是律师,还是准备当律师,不论你喜欢律师,还是讨厌律师,不论你请过律师,还是准备请律师,世界上最富争议的职业,从古希腊英格兰的律师起源到美剧港剧中披戴假发、口若悬河的辩护律师,从律师与法官、当事人、金钱利益的关系到律师的压力、理想与挣扎关于律师,不得不说的,尽在《谁为律师辩护》邀您阅读……
法辨 豆瓣
作者: 梁治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 11
《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作者的第一部论文集。作者追随法儒孟德斯,而力图推陈出新,以“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以奠定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
收入这本书的19篇文章里,13篇刊于《读书》杂志,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理堂奥,因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目为一新。
此版是自1992年初版之后的第一次重印,作者对原书作了少量技术性订正。
法意与人情 豆瓣
作者: 梁治平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 1
《法意与人情》内容包括:说“抵”、神明裁判、神道设教、中国历史上的刑、法、律、“礼人于法”、“复仇”情结、国家、成文法、天下为公、商贱、公法、“法”、之“儒”、阴 阳、“约法三章”等,讲述法律故事。
中国刑法学讲演录 豆瓣
作者: 刘宪权 2011 - 4
《中国刑法学讲演录》是一部根据作者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学术著作,其突出特色是法学理论的通俗化。全书以“讲”的编写体例,采用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生动、平易之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明深奥的刑法学原理,完整地再现了课堂的教学实况,能使读者对中国刑法学基本理论有系统的理解;同时,将囿于课堂时间限制而省略的重要刑法理论和个人研究成果予以补充,使其体系与论述更趋完备。《中国刑法学讲演录》既能满足法学专业本科生、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也适合相关学科以及大众读者阅读。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述,《中国刑法学讲演录》既是作者对自己积近三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期望更多对刑法学研究学习有兴趣者借由《中国刑法学讲演录》之助,能有所得。
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蔡定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1
民主本是常识,但是近年来有人通过歪曲民主来批判民主,有人以“国情论”来抵挡民主,理由是中国人富了不需要民主,凡此种种。本书通过对民主理论的正本清源,阐述了民主的真正价值、民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民主的发展形式,对反民主的观点作出了回应。它让你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我们如何实现民主。 现行各国的民主已不仅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讨论和决策,还包括利益集团的影响和街头行动,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第四权力媒体无所不在的监督,这都已经超出了选举议会式的民主模式。民主已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形态,而且成了一种社会形态和广大公众的生活方式。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