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围城 豆瓣 Goodreads
9.2 (96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重。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雅舍小品(精裝合訂本) 豆瓣
作者:
梁實秋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7
- 7
梁實秋對中國文壇具有多方面的貢獻,包括對英國文學的學術研究、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以及推廣英語教學;其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暢銷數十載,歷久不衰。梁實秋先入清華大學,之後赴美留學的經歷,使其具有學貫中西的背景。他的文風上承唐宋,下擷晚明,旁取英國小品文的從容灑脫,使《雅舍小品》篇篇讀來,幽默風趣,不僅可見作者的廣博見識與文筆功力,其莊諧並作的風格更能見其真情、創意與豁達。「雅舍」實為一室一廳之「陋室」,梁實秋俯仰起居其間,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觀照;將狗、豬、鳥等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動物,及下棋、散步、理髮等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妙趣橫生。
诗集 豆瓣
作者:
陈寅恪 著
/
陈美延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 5
本书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者,则采用最后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是事例不一或论述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仅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以上改动均不出校记。凡已刊论文、序跋、书信等均附初次发表之刊物及时间,未刊文稿书量注明写作时间。根据作者生胶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书中讲解了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新稿等内容。
老学庵笔记 豆瓣
作者:
陆游
译者:
李剑雄
/
刘德权
中华书局
1979
- 11
《唐宋史料笔记:老学庵笔记(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学庵的一首诗(见剑南诗稿卷五十)。老学庵的命名,大约在淳熙之末(一一九○年),陆游退居故乡山陰(今浙江绍兴镜湖以后]。庵在镜湖边上,只有茅屋两间,但背绕青山,面临碧水[二],对诗人来说,倒也是个读书写作的好地方。陆游又自叙其老学庵命名之义,说是“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燭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十三老学庵诗自注)。他的老学庵笔记当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可能有些条目写於在这之前,但最终的完成,应在镜湖边上闭门读书之时,否则不会以老学庵作为书名的。陆游的幼子陆子遹说:“老学庵笔记,先太史淳熙、绍熙间所著也[三]。”这话大抵是可靠的。
陆游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见识广博的学者。会稽续志说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味;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聲名振耀当世”。在陆游众多的著作中,老学庵笔记所佔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内容豊富,颇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关抗金活动的记载较多,如卷一记宋高宗赵构“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去,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卷二记殿前司军人施全刺杀秦桧,又记民间画家赵广宁愿被斩断右手拇指,也不愿为金军绘画遭擄掠的宋朝妇女,又记在金人佔领区内,有一个在原宋都开封卖炒栗子出名的平民李和,他的儿子冒着危险向南宋派往金廷的使臣挥泪进献炒栗子等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抗金情绪,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围中投降派的强烈愤恨。对於秦桧的揭露,如卷一记秦桧“杀岳飞於临安获中,都人皆涕泣”,又一条记秦桧“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卷三记秦桧的“十客”,卷二记宋汴讽刺秦桧所为是“去不得的勋业”,卷八记秦桧专權忮刻,卷二、卷三、卷五分别记载秦桧的儿子秦熺及孙女的仗势欺人,强横霸道等等。对於农民起义,如卷三记童贯镇尘方臘起义时买卖官爵,卷九记王小皤(波)、李顺起义的经过,有助於对农民起义的开究。笔记中还有大量的篇幅,记有关当时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種逸闻趣事,则有助於对文化史的研究。另外,陆游的山会诗话没有传下来,笔记中还保存一些有关诗论的材料,可以见出他的一些作诗主张。对於老学庵笔记,前人有过不少好的评价,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说陆游“生识前辈,年及耄期,所记所闻,殊可观也。四库总目提要说笔记“轶闻舊典,往往足备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说它“雜述掌故,间考舊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这些话,並不过分。总之,内容豊富,態度严肃,资料性强,是这本笔记的特点。在宋人的笔记之中,它可列入佼佼者的行列。
陆游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见识广博的学者。会稽续志说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味;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聲名振耀当世”。在陆游众多的著作中,老学庵笔记所佔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内容豊富,颇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关抗金活动的记载较多,如卷一记宋高宗赵构“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去,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卷二记殿前司军人施全刺杀秦桧,又记民间画家赵广宁愿被斩断右手拇指,也不愿为金军绘画遭擄掠的宋朝妇女,又记在金人佔领区内,有一个在原宋都开封卖炒栗子出名的平民李和,他的儿子冒着危险向南宋派往金廷的使臣挥泪进献炒栗子等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抗金情绪,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围中投降派的强烈愤恨。对於秦桧的揭露,如卷一记秦桧“杀岳飞於临安获中,都人皆涕泣”,又一条记秦桧“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卷三记秦桧的“十客”,卷二记宋汴讽刺秦桧所为是“去不得的勋业”,卷八记秦桧专權忮刻,卷二、卷三、卷五分别记载秦桧的儿子秦熺及孙女的仗势欺人,强横霸道等等。对於农民起义,如卷三记童贯镇尘方臘起义时买卖官爵,卷九记王小皤(波)、李顺起义的经过,有助於对农民起义的开究。笔记中还有大量的篇幅,记有关当时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種逸闻趣事,则有助於对文化史的研究。另外,陆游的山会诗话没有传下来,笔记中还保存一些有关诗论的材料,可以见出他的一些作诗主张。对於老学庵笔记,前人有过不少好的评价,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说陆游“生识前辈,年及耄期,所记所闻,殊可观也。四库总目提要说笔记“轶闻舊典,往往足备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说它“雜述掌故,间考舊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这些话,並不过分。总之,内容豊富,態度严肃,资料性强,是这本笔记的特点。在宋人的笔记之中,它可列入佼佼者的行列。
夜航船 豆瓣 Goodreads
8.8 (1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
《夜航船》不是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浅白的文言讲说的四千多个文化段子,绝大多数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或者往雅处说,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知道的社科知识。极少量虽然可以说有荒诞不经的意味,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也尝不可以看看。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寺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彀、徐夫人之类是也。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这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期名曰《夜航船》。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寺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彀、徐夫人之类是也。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这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期名曰《夜航船》。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今生今世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13
- 1
《今生今世》是作者的散文体自传,集中描述了一个农家子弟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坎坷命运,多情而又细腻地刻画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作者身处民国乱世,人生遭遇跌宕起伏,面对世景世情,多有独到的感触,颠沛流离之后,作者却欢喜的笔调来总结和反省自己的一生,在他眼里,人间到处充满惊艳的故事,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荡涤,作者揭示了中国的文明其实即是路上有风景,人家有笑语,所以在他笔下,一路展开的,尽是悠悠人世的美丽风景。
作者在书中借对自己的反省,展现出对人、对物、对事的亲切的观照与剖析,他写人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写风景浩然有色、气象万千。他的文字独创一格,语言华丽,譬如首章《韶华胜极》对自己童年生活及江南风景的描写,虚实结合,极尽妖艳,有别于历代文人。他的文字平淡中有一种妩媚,简单而华丽,是真正的汉风之美,可与沈从文的《边城》相媲。他的创作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书写方式,写实而充满诗意,与《诗经》遥相呼应,又与《红楼梦》一脉相承,开启了中国近代散文别具风格的一面。(引自小北谈《今生今世》)
作者在书中借对自己的反省,展现出对人、对物、对事的亲切的观照与剖析,他写人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写风景浩然有色、气象万千。他的文字独创一格,语言华丽,譬如首章《韶华胜极》对自己童年生活及江南风景的描写,虚实结合,极尽妖艳,有别于历代文人。他的文字平淡中有一种妩媚,简单而华丽,是真正的汉风之美,可与沈从文的《边城》相媲。他的创作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书写方式,写实而充满诗意,与《诗经》遥相呼应,又与《红楼梦》一脉相承,开启了中国近代散文别具风格的一面。(引自小北谈《今生今世》)
残雪中篇小说选 豆瓣
作者:
残雪
2004
- 10
残雪,女,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解放后在报社工作,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已发表的短篇小说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旷野里》、《公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等。残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选录了他的两部优秀中篇小说作品《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和《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以飨读者。编辑出版九元丛书,意在承继优良传统,使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普及,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共享当代文学的精神食粮。
九元丛书第一辑,凡二十种,均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涌现的优秀中篇小说,故定名“中篇金曲”。此后还将有第二辑、第三辑……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小辑亦将进入九元丛书的视野。
九元丛书第一辑,凡二十种,均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涌现的优秀中篇小说,故定名“中篇金曲”。此后还将有第二辑、第三辑……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小辑亦将进入九元丛书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