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
重启古典诗学 豆瓣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10 - 3
《重启古典诗学》内容简介:十年前,笔者转向古典学问时随即面临一个问题:中西方的古典学问博大精深,但在如今的学科建制中却找不到地盘,甚至找不到一个恰切的学科名称。古典学问不按如今的文、史、哲划分学科,西方的现代“古典学”也不能涵盖西方的古典学问。如何为古典学问确立一个恰当的名称,使之在现代的大学体制中有一个落脚处,非常困难——当时我想到的名称即“古典诗学”,但随之感到这个名称也需要大费周章地说明:它不是中文系的一个二级学科,更不是中文系二级学科古代文学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而是……
晚近十年,笔者试图从多方面说明何谓“古典诗学”,文章不论长短、不论文体,在此结集,便于学界同仁指教。
拣尽寒枝 豆瓣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7 - 1
本书是刘小枫作品集,收录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的个体学术”、“海德格尔与神学”、“基尔克果的复调言述”、“我读洛维特的经验”、“莱辛和他的神学文集”、“逻辑思辨与虔敬生活”、“跟随大师读大书”、“思想的历史沧桑”、“维兰德与康德”等作品。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豆瓣 谷歌图书
8.4 (9 个评分)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7 - 1
作者通过《蒲宁的“故园”》 、《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苦难记忆》、《柏林墙的碎片》、《“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 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国家伦理资源的亏空》等数十篇文章,传达了一种“现代中国的前辈学人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西方现代的思想者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那样想……想来想去,不过想的是,“我们”自己该做些什么、如何想”的思考。
这本书是刘小枫1996年版随笔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的增订版,加入了《“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国家伦理资源的亏空》等数篇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