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北平无战事(全三册) 豆瓣
作者: 刘和平 2019 - 9
1948年,国共两党决战之际,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惊天计划。
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反动势力及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民国大戏即将揭幕……
北京烟树 豆瓣
作者: 侯磊 2022 - 1
“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郁,如雾如烟。作者侯磊借此化成本书书名《北京烟树》,寄望于依依柳烟中,述世态变迁,品人情冷暖,发怀古幽思。本书是一部地域色彩浓厚的散文集,也是一部有关北京日常的生活之书。侯磊是老北京的后代,他在一系列的回忆中,记叙了胡同人生、街面儿江湖、皇城掌故,就自家照相馆的兴衰、东安市场的变迁、中轴线的今昔娓娓道来;将胡同叫卖的余音、德容底片的旧影、北平澡堂的氤氲、簋街食府的百味,这些百年来的色声香味一一描摹,展现了一位80后青年作家眼中北京市井的人间烟火。与文字如影相随的,是两位北京画家为本书度身绘制的三十一帧精美插画,留驻了许多胡同拆迁之前的风貌,融优雅的怀旧于彩墨记忆的典丽之中。
老北京的生活 豆瓣
所属 作品: 老北京的生活
作者: 金受申 / 李滨声 北京出版社 2016 - 10
《老北京的生活》是北京民俗学家、掌故大家、曲艺研究专家金受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六部分记述了老北京的四季时令、婚丧礼俗、吃喝忆旧、消遣娱乐、旧京百业、下层剪影等风物人情,文笔质朴自然、幽默活泼,是读者了解老北京民俗文化、历史掌故的必读书目。
金受申写老北京,不仅内容广泛,而且文笔生动,请欣赏他回忆自己小时候摸鱼的一段文字:
笔者在民初时,常同二三学友,出东直门到自来水厂后身洗澡,浴乎马坑,风乎土城,渴则找井台,来个“撅尾巴馆”。我每次马坑洗澡时,必由东直门瓮城盆铺买鱼罐,准备摸鱼。苟不得鱼,必向盆铺退罐。铺长一老翁,爱我稚小,看见我们空罐回来时,必笑着说:“快来,快来,退给你钱!”
金受申喜饮酒,且酒量颇丰、酒友颇多。他自己曾经说过,纪文达(纪晓岚)的“有酒须及生前饮,莫待作鬼徒歆其气也”,读之令我酒胆一壮。
金受申和他的酒友在饮酒方面也留下一些有趣的文字。金受申回忆在“虾米居”饮酒时写到“我们在此饮酒时,堂倌老崔必给我们买红烛两只,烛影摇红,比作一首诗,还来得有味。记得有一次北风紧紧的冬夕,彤云漠漠,雪意十分,北京黄酒已干了五斤,忽然想起评书家杨云清就住在隔河茅屋中,遣老崔约来,快谈快饮,直到三更起柝,才歪斜地走进了平则门。”画家傅耕野在回忆打油诗人张醉丐的时候,也谈到过金受申饮酒——“醉丐与受申曾在临河第一楼小饮,大醉。走至东河沿,受申一脚踏入果筐,卖果人昂然起立,醉丐连忙道歉,受申反哈哈大笑,说:‘没关系,没关系。’一时新闻界传为笑柄。”
“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在金受申的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目加田诚北平日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目加田诚北平日记
作者: 九州大学中国文学会编 / 静永健 主编 2022 - 2
目加田诚(1904—1994),日本著名汉学家。该日记2012年发现于目加田家捐献给大野城市府的“目加田诚文库”中,记载了1933—1934年,作者留学北平的生活,如去北京大学等大学听课,与胡适、周作人、朱自清、钱稻孙、杨树达、俞平伯等中国一流的学者、文人等进行交流等。作为一个异国人,对当时北京民风民俗也有生动详细的记载,再现了1930年代的北平各种世俗光景。对于日记出现的人物、事件、图书等,现九州大学中国部静永健教授还作了详细的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日记的内容。
侠隐 豆瓣
所属 作品: 侠隐
7.6 (79 个评分) 作者: 张北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5
姜文最新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阿城、王安忆、王德威、陈丹青、张大春、骆以军倾城推荐;民国初年的侠义故事,在文字中复活的北平繁华顶点。
小说《侠隐》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小说对老北京的描写细节精确,味道醇厚,所虚构的武侠故事真实可信,阿城先生赞道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最中国的和最西洋的,最平常的和最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
《侠隐》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当时日本尚未入侵,北平鱼龙混杂。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而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悠悠然地过着。庙会、堂会依循旧例;东城、西城一如往日。人情冷暖、旧京风华扑面而来。然而卢沟桥一声枪响,北平淹没在战争烟尘中。
-----------------------------------------------
《侠隐》开篇而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国际、国家、民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惊异,其中个人武功能力展现得又合理又不可思议,是那种贴骨到肉的质感,不涉此前武侠小说一目十行的陈词。果然好看。
——阿城
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悼亡伤逝的情绪,而是文字的再现力量。他是在跨越时空的睽违,观看北京当年的回光返照。除了怀旧,他更要创造他的理想城市。
——王德威
张北海的《侠隐》,就是写了一个人世间的侠士。
——王安忆
皮影戏般的飞侠、戏台上的爱情对白,乃至大型战争场景的动员及历史幻景,全在不忍删除的细微末节知识掌故中,边界模糊而让人相信“在1937年的北京城里,真的曾经存在过那样一座城市”。
——骆以军
《侠隐》以久违了的扎实的笔触与沉稳的心迹、干净的文字和严谨老道的叙事方式,特别是意在笔先,认真做足了功课,稔熟于心地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风,真的是地道,写得那样韵味醇厚,精描细刻,逸笔氤氲,宛若一帧墨渍淋漓的水墨画。方才让一册小说写得如此蕴藉,让一座京城舒展得如此丰厚,耐得住咀嚼和回味。
——肖复兴
2022年5月30日 已读
写北平“金粉十年”的佳作,风物人情跃然纸上。作者很沉得住气,整部的节奏都压着走,前半段精雕细琢写吃穿用,应了德玖师叔那句话“你急什么?”但平静下暗流汹涌,只是借蓝老说了那句“江湖有规矩,社会讲法制——可一打仗,什么规矩都没了。”
在后边三十几回时(尤其师叔被枪杀后)节奏快起来。蓝老和马大夫的手段值得咂摸,德玖师叔的形象其实也算丰满,只是最后的死突然,对于情节是强助推,但对于人物塑造而言不是个好结果。主角其实更像个执行任务的线索任务,按现在眼光看是个开挂复仇的爽文设定,人物其实是有点单薄的。确实神烦五个女角色都往男主身上贴这种设定。看到中间几度想弃书,但想着几位老配角应该有戏份,所以还是看下来了。
北平 武侠 民俗 民国
北平怀旧 豆瓣
所属 作品: 北平怀旧
作者: 齐如山 北京出版社 2018 - 3
编辑推荐
同为感怀古旧之作,与翁偶虹相比,齐如山的文字多干货,少藻饰,近白描。翁文重述艺写人,塑造抒怀,温婉端丽;齐文重记事立言,包罗万象,言简意赅。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大家京范儿”之一种。此为齐如山先生移居台湾后,怀想北平之作。题材类属散文,内容涉及颇广,如北平之地理、建筑、饮食、庙堂掌故、民俗沿革、市井玩乐,等等。感受出自亲身体验,自然情真意切,文笔细致周详,可做史料笔记观。本书包括4部小书,即《北平》《北平小掌故》《北平怀旧》,附录《故都市乐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