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逝去的武林 豆瓣
所属 作品: 逝去的武林
8.2 (30 个评分) 作者: 李仲轩 口述 / 徐皓峰 整理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11
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多年来高温不退,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浓雾重重,一般民众难有概念,甚至会觉得武侠文化仅是想象和虚言。《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则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武林。
真实比想象更精彩,清朝灭亡后,民间习武的禁忌被打破,为解救民族危机,孙中山、冯玉祥等政界领袖提倡武风,甚至直接在武馆任职,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期,其中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代表着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
李仲轩先生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后退隐几十年,未曾受过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扰,他所见证的三位大师的生活、功夫造诣,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
李仲轩先生生于书香门第,被唐维禄悉心培养,后又被尚云祥、薛颠破例收于门下,三位大师着重的是他的文化素质。果然,一个甲子过去,人间经过又一上轮回,当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的时候,李仲轩凭借他的文化素质,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
收李仲轩为徒,是三位大师早有的深意。老一代拳师多因文化水平所限,即便武功修为很高,却深陷无法表达之苦,李仲轩能留下文章,是中华武术的一次险胜。
书中有武林事件,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区别于西方技击、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训练体系。武术来源于道家文化,但当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此书则把两者联系在一起,道出了武术的无限进境。
这不单是给武术界看的书,更是一本给普通人看的书,此书有着具体而微的种种细节,滴水映月,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说剑丛稿 豆瓣
所属 作品: 说剑丛稿
作者: 马明达 中华书局 2007
《说剑丛稿》是文、武交叉的结晶。所收论文的内容,涉及到中外兵器、武艺的交流,但集中在对古代兵器、武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同时也稍稍涉及到某些当代武术问题。这是合乎逻辑的延伸。因为当代武术是古代武艺体育化了的遗存和衍变,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且民间某些武术品种,自身就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含载。
目 录
前言 ………………………………………………………………………………(1)
卷—
一 “虎贲之士说剑”解……………………………………………………(1)
二 以剑遥击…………………………………………………………………(9)
三 短剑与长剑……………………………………………………………(19)
四 居延汉简《相剑刀》册初探…………………………………………(26)
卷二
五 “手搏”初探…………………………………………………………(46)
六 五台山的僧兵与武艺…………………………………………………(68)
七 武术史上的宋太祖……………………………………………………(77)
八 抗倭英雄瓦氏夫人……………………………………………………(83)
九 明末武术家石敬岩考述………………………………………………(88)
十 颜李学派与武术……………………………………………………(112)
十一 清代的武举制度…………………………………………………(120)
十二 燕山常巴巴轶事辑述……………………………………………(131)
卷三
十三 说“两刃矛”……………………………………………………(159)
十四 尉迟敬德与“鞭枪”武艺………………………………………(165)
十五 朴刀与“朴刀局段”考…………………………………………(172)
十六 从“连枷棍”到“二节棍”……………………………………(191)
十七“铁枪”源流……………………………………………………(200)
十八沙家拳考…………………………………………………………(206)
卷四
十九历史上中、日、朝剑刀武艺交流考……………………………(212)
二十七圣刀与袄教……………………………………………………(256)
二一“米昔刀”小考…………………………………………………(263)
二二明代“刀法得之佛郎机”考……………………………………(267)
卷五
二三点校本戚继光《纪效新书》序…………………………………(277)
二四《中国武术大辞典前言》………………………………………(284)
二五戚继光《拳经》探讨……………………………………………(292)
二六略论武术古籍和武术文献学的建立……………………………(315)
卷六
二七冯玉祥与中国武术………………………………………………(324)
二八一代文通武备的武术家…………………………………………(341)
二九马凤图与陆合大枪………………………………………………(354)
三十为“直拳”正名…………………………………………………(363)
三一应该重新审视“国术”…………………………………………(371)
三二令武术蒙羞的段位制《理论教程》……………………………(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