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企鹅与其他海鸟 豆瓣
Penguins and Other Sea Birds
8.4 (18 个评分) 作者: [英]马特·休厄尔 译者: 周颖琪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7
每一位拿到马特这本书的读者都是幸运的。
他用漂亮、独特的插画诠释了这些乘风者的流线型身姿,让你的大脑也不知不觉插上了翅膀,和鸟儿们一起翱翔。
——斯托诺韦乐队(Stornoway)
——————
你知道企鹅出版社的徽标是哪种企鹅吗?
你知道漂泊信天翁一生能飞多少英里,什么时候才会上岸 吗?
《企鹅与其他海鸟》这本美丽的书将告诉你答案,还将告诉你许多其他有趣的冷知识,比如阿德利企鹅的名字来源于一位探险家的爱人的名字,等等。
海鸟们栖息在地球上最辽阔的无人之境,大多数人都很难接触到,哪怕只是它们世界里的冰山一角。幸运的是,艺术家马特•休厄尔用漂亮、独特的插画诠释这些乘风者的醒目身姿,让你的大脑不知不觉插上翅膀,和鸟儿们一起翱翔……
《企鹅与其他海鸟》将吸引爱鸟者,以及艺术与插图爱好者,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
2024年1月17日 已读
科普小画册,字里行间能看出作者真的很爱企鹅!带图小册子还是需要看实体书~
科普 绘本 自然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 豆瓣
7.9 (7 个评分) 作者: 沈志军 / 朱赢椿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1
🐼
“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朱赢椿和人气网红南京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共同打造!
真实记录人和动物的温情故事,欢迎大家来动物家里做客。
🐻
动物园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
“动物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2亿的话题讨论量。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物种保护,现代动物园也应向大众展现更加丰富的面貌和功能。
朱赢椿和沈志军打造的《红山动物园是我家》,从饲养员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他们饲养员生涯中那些温馨、有趣又令人难忘的故事,而读者将在这些故事里领悟尊重自然、关爱动物、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
🐶
精美的图文设计,巧妙的细节构思,处处充满创作者的爱心。
🌸
了解动物们的生活日常,感受人与动物的情感羁绊,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
2024年6月3日 已读
红山的理念在国内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如果非要有动物园,宁愿都是红山这样的
中国 科普 自然
云彩收集者手册 豆瓣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
8.2 (160 个评分) 作者: [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 译者: 王燕平 / 张超 译林出版社 2018 - 3
本书介绍了46种云彩和大气光学现象,并且收录了全世界云彩爱好者 拍摄的百余幅精彩摄影作品。从太空 边缘的神秘夜光云,到我们周围的重重雾霭,都在这本手册之中。即使没有任何自然观察经验,读者也可以了解云彩的名称、特征、形成原因,鉴别云的种类,并利用书中的趣味记分系统与亲朋好友展开观云竞赛。
2024年6月12日 已读
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我也是云彩收集者!
科普 自然
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 豆瓣
身近な鳥のすごい巣
作者: [日] 铃木守 译者: 郭佳琪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4 - 10
🦜日本鸟巢达人铃木守的自然观察笔记
🦜路边、水边、屋檐下,我们身边不可思议的自然居所
路上麻雀很多,它们的巢都在哪里?城市里的鸟如何筑巢、如何生活?从一个鸡蛋大的迷你住宅到直径8米的巨型巢穴,形状各异、巢材各异的鸟巢中隐藏着很多信息。日本知名鸟巢研究者铃木守用20年时间观察各类巢穴,在本书中带领我们寻访36种常见鸟类及其精巧鸟巢——就让我们从身边的鸟巢开始观察吧。
——
【编辑推荐】
🐦36种常见鸟类及其巢穴解析,探秘身边不可思议的自然居所:常见如麻雀、燕子、天鹅,罕见如暗绿绣眼鸟、三道眉草鹀,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藏在身边的自然秘密
🐦基本概述+正文解析+特别番外,自然爱好者入门必备,体例清晰,一目了然:深入浅出,入门者友好。内文鸟蛋大小均与实物大小一致,结尾部分特别收录鸟蛋形状+花纹介绍,重观察,易实操,一本满足
🐦日本知名插画作者手绘四色插图,图文并茂,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备,阅读体验极佳:部分实景照片+大量作者亲绘插图,细节一目了然。文字简洁幽默,译文准确流畅,国内外读者五星好评
什么是什么·珍藏版(第3辑):各种各样的鱼 豆瓣
作者: [德] 尼科莱·施拉夫斯基 译者: 张依妮(传神语联) 2019 - 3
截至2015年,德国共有70余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60余人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分析其中的原因,肯定有很多种,比如科研实力雄厚、科学家人数众多、科研条件优越等。其中有一条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科学知识的普及。
让每一个孩子阅读好的科普读物是德国社会的共识。德国的科普图书种类繁多、学科齐全、知识严谨、印制精良。
在德国科普图书中,销量特别好的是泰斯洛芙(Tessloff)出版社的一套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WAS IST WAS)。在每一个书店里,这套百科全书都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从出版社提供的销售数字来看,该套百科全书出版60年以来长盛不衰,在德国本土的销量累计超过6000万册。在世界范围类,该套百科全书已被翻译为39种语言,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8000万册,是受世界各地青少年欢迎的科普图书之一。
2016年,海豚传媒震撼推出《什么是什么·珍藏版》,多元的科学主题、全新的知识编排、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实用的手绘插图、精彩的一手照片、活泼的排版设计……带孩子感受科学的魅力,了解前沿科技,全面激发想象力,开创不一样的视界。文中细节之处,配有图解式的说明,深入浅出,让孩子轻松理解深奥知识。每册图书都会让孩子欢笑、惊奇,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021年12月5日 已读
总感觉图的精度不太够,有些角度也不好,所以看起来很不清晰…内容还可
科普
A Day in the Salt Marsh 豆瓣
作者: Kurtz, Kevin/ Powell, Consie (ILT) Sylvan Dell Pub 2007 - 7
Enjoy a day in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habitats on earth: the salt marsh. Fun-to-read, rhyming verse introduces readers to hourly changes in the marsh as the tide comes and goes. Watch the animals that have adapted to this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 as they hunt for food or play in the sun, and learn how the marsh grass survives even when it is covered by salt water twice a day. An activity on adaptations is included in the "For Creative Minds" section. All Sylvan Dell titles feature fre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t www.SylvanDellPublishing.com, including the "For Creative Minds" sections and addition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For Creative Minds" Sections includes: Salt Marsh Animals Matching Activity with information on their habitat and what they eat: Blue crab, Bottlenose dolphin, Diamondback terrapin, Fiddler Crab, Horseshoe Crab, Juvenile Fish, Periwinkle Snail, River Otter, Great Blue Heron, Oysters and much more 2008 Florida Publishing Association Best Picture Book Finalist
微观世界 豆瓣
Les mondes invisibles des ANIMAUX MICROSCOPIQUES
作者: [法] 埃莱娜·拉杰克 / [法] 达米安·拉韦尔杜恩 译者: 李萍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出版两年即获欧洲三大少儿非虚构类图书奖项
兼具科学严谨性和艺术冲击力的纪录片式科普图画书
带领小读者探索身边的微观世界
认识近100种与我们亲密如斯、共创世界的微型生物
向自然之奇、之趣、之美致敬!
◎ 编辑推荐
☆ 出版两年即获欧洲三大少儿非虚构类图书奖项,并有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弗莱芒语等语种版本。
本书自2017年出版后就获得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颁发的“科学趣味奖”和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奖”,2018年又获法国上塞纳省“科学无秘密奖”青少年组奖,并已售出多国版权。
☆ 极富艺术冲击力的手绘大场景×专业而富有趣味的生物学科普
在我们身边,有无数渺小的生命,我们用肉眼甚至无法看到,但它们又无处不在——从洋底到海边,从森林土壤到家中厨房,它们在床单上,也在我们的皮肤上……作者用生动而严谨的描述、细腻真实的大场景手绘画面、独特精妙的书籍形式,带领小读者认识近100种与我们亲密如斯、共创世界的微型生物;每个细节都纤毫毕现,每个微型生态系统都有准确科学的描述。
☆ 令人大开眼界的小生命,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样,习得对差异的尊重包容。
我们以为它们很弱小,其实它们往往拥有超能力;我们以为它们让人起鸡皮疙瘩,其实它们中间不乏小而美的精灵;我们以为它们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们与我们亲密如斯、共创世界。无论是为地球生物制造近一半氧气的硅藻、堪称地球最强生物的水熊虫,还是酷爱胶水的书虫、和我们共享床单的螨虫,它们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万事万物的多样性。
☆ 屡获大奖的少儿科普作家×专业的科学顾问×有专业背景的译者
两位作者拥有丰富的少儿科普读物创作经验,除《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获得的三项大奖,他们共同创作的青少年科普读物还曾获法国青少年出版工会颁发的“地球奖”;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塞德里克•于巴斯和克里斯蒂娜•罗纳德是本书科学顾问,一起参与创作,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译者具有生物学和古生物学背景,译文简洁准确。
◎ 内容简介
在我们身边,有无数渺小的生物,我们用肉眼甚至无法看到,但它们又无处不在——
从洋底到海边,从森林土壤到家中厨房,它们在床单上,也在我们的皮肤上……
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10个放大的微型生态系统,近100种与我们亲密如斯、共创世界的微型生物。每个细节都纤毫毕现,每个微型生态系统都有准确、科学的描述。
睁大好奇的眼,打开好奇的心,来探索发现令人赞叹的微观世界吧!
◎ 媒体推荐
《微观世界:谜一样的小生命》因其内容的独创性而荣获 “科学无秘密奖”。微型生物这一主题在青少年出版物中鲜有涉及;形式方面,大开本+可折叠的拉页+图片局部放大显示,这些都让微型生物得以恰当呈现;配图质量无可挑剔,画家笔下的微型生物纤毫毕现、细腻真实,且具有极强的艺术冲击力。
——索菲·卡耶(法国 “科学无秘密奖”评委会成员)
◎ 获奖情况
★2017年 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奖”
★2017年 获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颁发的“科学趣味奖”
★2018年 获法国上塞纳省“科学无秘密奖”青少年组奖
2020年12月7日 已读
是一本专业知识很硬的大开本图画科普书,看江河湖海的微小生物还觉得很有趣,翻到床上微生物和人类表皮微生物那里差点崩溃....
科普 绘本
遗憾的进化 豆瓣
作者: [日]今泉忠明 译者: 王雪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7
考拉呆萌又贪睡,是因为中了毒?
大熊猫其实并不爱吃竹子?
啄木鸟差点得了脑震荡?
我们今天看到的动物,历经漫长的进化才幸存下来,都是真的勇士!
它们有的身体构造奇特,行动不便;有的保持奇葩的癖好,过着蠢萌的生活;有的身怀“绝技”,关键时刻却派不上什么用场。
进化带来的种种缺陷,造就了动物们有趣的生活。
2020年12月5日 已读
3.5🌟 这几年日本好流行这种趣味轻科普。观察了下选择的物种和趣味点也都很相近。不过看一看也还可以,仔细想想,人这种动物其实也充满了bug啊
日本 科普
企鹅 豆瓣
作者: [美]盖尔•吉本斯 译者: 孙艳霞 2013 - 9
2020年11月6日 已读
画得挺好,但最后居然还提了海洋馆的企鹅表演.(原文是it’s fun to watch penguins play感觉也不太像是说被训练的那种表演)观念还比较陈旧啊
科普 绘本
动物的家超有趣:铃木守的109种动物巢穴大揭秘 豆瓣
作者: [日] 铃木守 译者: 黄文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9 - 11
日本畅销科普作家VS中科院5大权威导师带你看透109种动物智慧!一次横跨全球、水陆空的动物之旅,趣味中学知识,博识让你更生动!硬件不够,智商来凑,109种动物们的居家、生存、御敌必备宝典就是本书咯!
1、审读导师团: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兼任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动物来啦”、“科学动物园”节目常驻嘉宾。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兽类学报》主编、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生态学》副主编等。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吴超
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螳螂》作者,“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分支主编;多次前往西南各省、藏东南及珠峰地区考察采集,发现并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昆虫新属新种及新纪录;有数种昆虫新种以“吴氏”命名。业余时间在各科普期刊及平台刊发科普文章。
* 知名科普博主-@鸟窝里的猫妖
鸟类科普大V,在微博有347万粉丝。
2、特邀专家: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绘师。其复原图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好评,多次被中国、美国、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学者用于学术报告、科普会议、学术论文以及博物馆建设,并用作许多图书的科学插图。
109种动物为争最有趣巢穴的称号,各自拿出了看家本领。
* 有的动物灵活利用气压差,让天然空调吹到家。
* 有的家仿佛电梯一样居然会随季节升降。
* 有的动物只想筑巢,却无意中改变生态环境。
* 有的鸟类凭借家大业大,竟然居于百年豪宅。
* 色彩强迫症、强迫整理症已蔓延至鸟类。
* 几毫米的小虫竟能筑起10米巨塔。
聆听每一个巢穴的秘密,开启对动物世界的探知与想象……
内容简介:
作者铃木守是日本著名的动物学者、绘本作家、插画家,他从孩提时就一直喜欢观察动物,并将这些动物画在自己的写生本上,进行长年累月地记录。《动物的家超有趣:铃木守的109种动物巢穴大揭秘》就是作者历经20年时间走遍世界各大洲,寻找、搜集、观察、研究各式各样的动物巢穴。
书中将动物之间隐藏的联系揭开,跨越物种环环相扣,在展现动物巢穴的同时也将生物链状况和生存的技能融入其中。作者创作的自然插图高度还原、美不胜收,知识解说亲切有趣,让人仿佛沉浸于自然界之中。相信读过本书的人,也一定会爱上观察,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
2020年5月23日 已读
超有趣,话不太多但是科普到位,唯一遗憾是鸟类占了大部分内容。插图手绘也不错,但有点萌化(相较于实景照片)。作者是不是很喜欢猫咪哈哈哈并不筑巢穴的ネコちゃん还出镜了好多地方=w=
科普 自然
工作细胞特别篇:感冒 (2018) 豆瓣
はたらく細胞 特別編 風邪症候群
7.7 (51 个评分) 导演: 森田侑希 演员: 花泽香菜 / 前野智昭
其它标题: はたらく細胞 特別編 風邪症候群 / Cells at work! OVA Cold Syndrome
同じ作業(細胞分裂)を繰り返すだけの毎日に飽き飽きしていた一般細胞の前に、ステキな帽子をかぶった謎の細胞が現れる。その細胞は白血球(好中球)やキラーT細胞らにいたずらを仕掛けようと一般細胞を誘う。日頃のうっぷん晴らしをして楽しむ一般細胞。だが、このステキな帽子をかぶった細胞はいったい何者なのか……?
工作细胞 第一季 (2018) 豆瓣 TMDB Bangumi
はたらく細胞 Season 1 所属 : 工作细胞
8.2 (482 个评分) 导演: 铃木健一 / 大脊户聪 演员: 花泽香菜 / 前野智昭
这是一个关于你自身的故事。你体内的故事——。
人的细胞数量,约为37兆2千亿个。
细胞们在名为身体的世界中,今天也精神满满、无休无眠地在工作着。
运送着氧气的红细胞,与细菌战斗的白细胞……!这里,有着细胞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0年2月22日 看过
很不错的科普。但是有点对日本动漫的人设和台词疲劳了(
动画 日本 科普
I Am a Cat 豆瓣
作者: Galia Bernstein Abrams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2018 - 2
2019年9月24日 已读
太阔爱了!!!!!画风和对话萌炸,完全不辜负两个多月的等待w不管是从自然科普还是人文方面都能有很多解读
科普 绘本
清朝穿越指南 豆瓣
作者: 橘玄雅 重庆出版社 2017 - 7
清朝到底是个什么样?
作为离今天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人们最熟悉的朝代——果真如此吗?泛滥的网络清穿文、屏幕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它们所打造出来的清朝概念,真的符合历史真相吗?
且看本书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清代人的生活。本书以清代中期社会生活形态为核心(兼及初期和晚期的变化),以首都北京城为代表,以宫廷宗室、中上层贵族、世家生活情态为主要介绍对象,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看户籍、怎么说话、怎么称呼别人、怎么吃喝玩乐、怎么买房、怎么招工、穿什么衣服、出行坐什么;宫里什么样,世家怎么样,怎么选秀怎么出嫁怎么长守家宅……尤其专注于扫除一直以来民间想象中的概念误区,从史料出发,以极尽可能的严谨态度,用轻松活跃的语言,从时尚新鲜的角度,还原一个没有还珠格格也没有甄嬛,和珅并不胖四爷也没那么多情的真·清朝。
赶紧看吧,不然真穿了怎么办?!
编辑推荐
战国的厨房里出现了辣椒。
汉末的士人悠闲地品茶。
唐代的后宫里坐着“皇贵妃”。
宋代的官员们满口“大人”。
这些场景陌生吗?一点都不。近年来的古装影视剧和古代背景的文学创作中,这些乱象比比皆是。咱不是说非得让娱乐也摆出一是一二是二的严肃面孔来,只是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古代的了解到底有多浅薄。
也有人说了,在现代人的脑袋里,古代就是有辫子的清代和束发的清代——就是说,今人对于古代社会的很多想象,都是以清代为底本的。这说法有点儿意思,但其实也并不准确,因为今人脑子里的清代,那也不是真正的清代啊!
或者不如说,正是在这个看似最熟悉、实则极陌生的朝代身上,存在着最大量的民间误解。
关于清代,到底有多少误区?来,咱们掰着指头数一数:
正黄旗一定是皇族?NO!旗籍在上三旗的皇族可少可少了。
皇族=王爷贝勒?NO!有爵位的宗室可谓“百里挑一”。
哀家、本宫?NO!这些叫法都不见记载。
宫女和太监搞对食?NO!在清代这是不可以的。
令妃戴着大拉翅?NO!大拉翅要到清末才有。
姓XXX的都是一家子?NO!黄磊和黄渤是一家吗?
门匾上写着“XX府”?NO!这种习惯到民国才有。
庶女嫁得差?NO!嫡庶(子女)婚嫁基本没差别。
小妾斗正室?NO!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贵族重养生,爱吃素?NO!(除了斋戒)吃素才跌份呢。
……
以上种种,不胜枚举。对于这个离今天最近的古代王朝,其实我们对她的很多了解,也是似是而非。
那不如来读书吧。看看这些从传世文献、考古文物和学者研究中发掘、整理好的文章,拨开误解的迷雾,依稀窥见她真实的模样,不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
媒体评论
热爱清穿的娘娘小主们可找到组织啦——当然这是玩笑话。一段时间以来,以清朝为历史背景的文艺作品确实热度很高,可惜其中充斥着大量史实、社会生活常识错误,还有些出品方利用传播话语权,对公众形成误导。只图一乐儿的那也没什么,如果有愿意较真、愿意了解靠谱史实的非专业受众,就会很需要这样的“历史科普类书籍”。我们传播的知识来源于传世文献、考古文物和专业人士研究成果,在表达方式上力争做到浅显易懂好看有趣。很希望这个“穿越指南系列”能有更多作品加入,在专业研究和通俗大众文化之间搭起更通畅的桥梁。毕竟“思想文化是一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这是名言,也是真理。
——森林鹿(《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的作者)
像VR一样身临其境的清代社会重建,栩栩如生,钜细靡遗,功夫全在细节之内。
——马伯庸
2017年11月19日 已读
还是很详实的,衣食住行都有讲到。感受到了作者想要把书写的轻松易懂的努力……(看完此书再想想那些小说啊剧啊就满是bug了)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