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 豆瓣
The 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作者: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 译者: 夏光 / 戴盛中 商务印书馆 2008 - 7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2卷)》是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史著作,也是作者建立其新功能主义研究纲领的开端。此第二卷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与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提炼出双方作为社会学唯物主义和社会学唯心主义的代表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作者指出,即使是在这两种成熟的古典理论中也存在着深刻的对立和模棱两可之处,而其追随者正是由此出发来修正这些古典传统的。
社会分工论 豆瓣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8.9 (9 个评分) 作者: (法)埃米尔・涂尔干 / none 译者: 渠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4
《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但他却要从其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来。这《社会分工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社会分工论》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哲学讲稿 豆瓣
Cours de philosophie : fait au lycee de Sens en 1883-1884
作者: [法国]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 渠敬东 / 杜月 商务印书馆 2012 - 4
《哲学讲稿》是早年涂尔干在桑斯中学任教时,由其学生安德鲁•拉朗德所作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从内容上来说,由于该讲稿所面对的是些中学生,所以,无论是讲述方式,还是讲述内容,都不会晦涩难懂。也正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课程中所要求的哲学基本问题以及构成哲学经典的各个哲学家的学说,这份讲稿就显得很通俗易懂,有些地方甚至还很口语化。
像其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想进一步竞争大学教职的毕业生一样,这位与哲学家柏格森同时代后来成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涂尔干,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之后,开始在法国的桑斯中学(后到圣·昆丁中学)教授哲学。所以,该书至少适合两类读者。
首先,这份讲稿可以让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普通读者,也能够很容易的跟着涂尔干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从“入门”和“普及”的意义上,只要是对哲学有兴趣,都可以从中发现其妙处。文字不难,内容简短易懂,并且讲稿还很体系化,读此书相当于经过了一次法国哲学基础教育训练。众所周知,哲学家辈出的法国,中学哲学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相信有兴趣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慢慢体会到。
其次,对于想了解和研究涂尔干思想的读者来说,这份讲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犹如涂尔干早年在桑斯中学所作的演讲所言,当时的法国以及作为哲学教师的涂尔干,都力图通过中学哲学教育来实现对未来公民的培养,以克服和摆脱法国当时所遇到的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是理解涂尔干思想的重要起点。从涂尔干思想发展角度看,在中学任教的这段时间是其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理解他为何转向社会学研究,提出他的一整套社会学理论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所以,这本书在引介法国中学哲学课程讲稿,介绍涂尔干思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