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25 - 标记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Be an Imperfectionist: The New Way to Self-Acceptance, Fearless Living, and Freedom from Perfectionism
7.2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盖斯 译者: 陈晓颖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4
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
针对拖延症、自卑感、强迫症、纠结心、讨好型人格……想法再好,计划再棒,不去做也没用。提升行动力,让你在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轻松找到做事的力量。
◎ 编辑推荐
☆ 回家太晚了,运动服忘了洗,去健身房是没戏了,今天就不锻炼了;
该开始工作了,可是有点饿/不在状态/桌面太乱……先搞定这些再说;
想搭讪,但我又做不到妙语连珠,万一惹人家反感呢?别自讨没趣了;
这件事我努力一下也许能做到……算了,还是让小A去吧,她比我熟练。
☆ 找借口、拖延症、自我安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完美主义,让你迈不出第一步的绊脚石。想法再好,计划再棒,不去做也没用。
☆ 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让你哪怕在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轻松找到做事的力量。
☆ 针对完美主义5大表现,分类提出22种对策。利用微习惯策略,以不完美思维获得不完美但有意义的进步。完美主义会给你不做的理由,不完美主义却能加速你的行动。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微习惯”系列作品之一。在本书中,盖斯介绍并分析了完美主义的定义与危害,区分了整体上的完美主义——追求更远大目标的积极心态,以及具体的完美主义——脱离现实、故步自封的消极行为模式。
盖斯应用微习惯策略,为完美主义者提供了22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告诉他们如何变成更快乐、更健康、更高效的不完美主义者。不完美主义者并不会嘲讽完美人生,他们只是不强迫自己做到完美,珍视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并能勇敢面对失败,结果反而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获得成功。完美主义代表着限制,而不完美主义则预示着自由。
地铁2033 豆瓣
Metro 2033
8.0 (22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 译者: 陈恒哲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8
◆ 百万销量游戏大作《地铁》系列原著,俄罗斯废土科幻小说代表作
◆ 俄语版6个月内售出30万册,雄踞俄罗斯畅销小说榜单数月,图书版权远销欧美17国
◆ 改编游戏《地铁:离乡》广受赞誉:Metacritic均分80,IGN评分8.5,steam近五万人给出“特别好评”
◆ 荒芜的城市、冰冷的站台、黑暗的隧道、盘踞的怪物、疲惫的士兵、篝火前浓醇的伏特加……独特的世界观设定、逼真的末日图景与荡气回肠的“毛味”故事征服无数读者与玩家
◆ 正传三部曲终于集结!包含粉丝期盼多年的大结局《地铁2035》,并特别收录番外故事《阿尔乔姆的福音》及《道路尽头》。“支线任务”同样精彩
◆ 资深译者俄文直译,还原原著厚重细腻文笔;参考英语版、波兰语版等多个版本,对专有名词逐个精修,并添加俄罗斯地理、政治、风俗等特有文化注释,无障碍流畅阅读。这一次,不再遗憾!
◆ “地铁”游戏系列新作确认开发中,作者亲自参与编剧;真人版电影由俄罗斯传媒巨头Gazprom Media操刀,预计2024年上映
——————————————————
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楼房倾塌,森林被烧为灰烬,遍布辐射尘的地表被各种变异生物占据。最后的幸存者们蜷缩在莫斯科地铁站与隧道中,建立起新的团体、城镇和文明,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也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斗争与厮杀。人类沦为野兽,最后的避难所变为永久的牢笼。
年轻的阿尔乔姆生活在地铁北部的展览馆站,他始终无法忘记已经离去的母亲,也热衷于幻想战前世界的模样。随着神秘生物“黑暗族”的威胁日益加剧,为挽救家园,阿尔乔姆接受了向其他站台求援的重任。他踏上了穿越整个地铁网的旅途,而人类的最终命运也渐渐从黑暗中浮现……
2024年11月19日 已读
可以说很好,很好。
奇特的一生 豆瓣 Goodreads
7.9 (66 个评分) 作者: [俄] 格拉宁 译者: 侯焕闳 / 唐其慈 海燕出版社 2001 - 3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没人能预计他在下一分钟里能发生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记得前一分钟我们做过什么。
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叹自己因能力有限而导致一事无成。
决策思维 豆瓣
作者: 王嘉陵 东方出版社 2018 - 11
《决策思维》自2008年首版以来,已历经十年,十年间多次应读者要求加印,热度不减。王嘉陵女士在书中讲授的GPA和IPO方法,也经历了十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界不断变迁、学术界不断创新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应广大忠实读者的热切要求,结合王嘉陵女士本人意愿,我们对《决策思维》进行再版。王嘉陵女士将首版以来十年间的心得体会做了总结,对原书进行了系统化的修订、增补,全书内容得到了一次完整地充实和更新。
企业执行人员、经理和普通员工都需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做出商业决策,如何做出有效的决策,帮助企业平稳运行,获得支持,并取得竞争优势,是各个层次决策者做决定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本书中,王嘉陵女士以自己过去30年在IBM的成功事业为基础,为读者揭开了如何有效地带领团队做出商业决策的秘密。“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是要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以达到目标。”通过分析在做决策时可能陷入的误区,王嘉陵女士介绍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决策内容的三个重点GPA和决策过程的三个重点IPO。GPA即目标、优先级、可选方案。IPO即信息、人员、客观推理。该思维框架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正确地做出商业决策,它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也是一个合理分配资源的关键要素。
决策思维 豆瓣
作者: 王嘉陵 东方出版社 2009 - 1
如今,企业执行人员、经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都需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做出商业决策,在应对不同人群和任务的同时,还要平衡内外部的资源。如何做出有效的决策,帮助企业平稳运行,获得支持,并取得竞争优势,是各个层次决策者做决定的重要考虑因素。现在,能够迅速地处理大量的信息、更好地利用时间,并做出有利、有效的抉择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王嘉陵女士以自己过去30年在IBM的成功事业为基础,为我们揭开了如何有效地带领团队做出商业决策的秘密。作为IBM副总裁,全球最资深和最具威望的女性主管之一,王嘉陵女士曾成功地带领IBM公司的各个部门历经盛事与危机,包括市场营销、销售、技术支持、业务发展、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商业转型、咨询服务等。此外,通过在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授ExecutiveMBA课程,王嘉陵女士成为领导力发展、决策及管理沟通领域的知名学者。
“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是要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以达到目标。”通过分析在做决策时可能陷入的误区,王嘉陵女士介绍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GPA,来成功地做出决策。
.目标(Goal)确立一个明确、共享的目标;
.优先级(Priority)明确不同任务的轻重缓急;
.可选方案(A1ternatives)选用最好的可选方案去达到目标。
上述这个GPA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正确地做出商业决策,它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也是一个合理分配资源的关键要素。
决策成功与否取决于方案的实施,因为实施过程将决策者的想法与最终结果结合在一起。
.与恰当的人员合作,并从关键人员处获得支持;
.收集有用的信息,并分析论证有可能产生的结果及其带来的利弊得失;
.设计进度评估系统;
.当决策者有更新、更好的想法时,能够灵活地改变方案。
上述四个要点有助于引导执行者成功地实施决策方案。
王嘉陵女士30年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美国加入IBM工作。过去5年中,她一直在亚洲一些最负盛名的大学里兼任教授。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现在邀请王嘉陵女士与中国的经理人员和高级管理层人士分享她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我们同她一起衷心地希望IBM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MarcA.Chapman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后记
关于决策这个题目,我曾经思考过很久。在工作的前10年,我并没有摸索出一套很简单的方法,做决定就是碰碰撞撞(HitandMiss)的过程。碰碰撞撞的意思就是:有时候我碰对了,决定做得好,我很高兴,也很庆幸;有时候决定做得不好,我自己在做决定时都没有太大的把握,决定做出以后也会遇到挑战,或者经历一些困难。这些经历让我苦苦思索,到底什么才是好的决策方法?我也曾经征询过许多成功人士,问他们是怎样做决定的,但直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遇到一个人,能够立刻很清楚地说出一套方法来。每个人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多半都会回答:“嗯,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我相信一般人对于做决定这件事情,都是一些碰碰撞撞的经验。
后来,我慢慢地找到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使我在做任何决定时都受益匪浅。这些原则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管理决策,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决定。这些原则主要来自经验的累积,外加平时阅读相关的书籍与课程。其中JohnS.Hammond,RalphL.KeeNmy和HowardRaiffa合著的《SnlartChoices》以及StrategicDecisionGroup的《QualityDecision》对我最有益处,帮助我去思考、实验、学习、总结。但是有些书小题大做,很复杂,看过之后容易忘记。因此我尽力简化这看似复杂的题目,用六个容易记住的英文字母GPA和IPO来说明在决策的内容上和决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六个要点。
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学工作之前,我在IBM工作了25年。在这25年中,我在公司的内部一共调任了12个部门,涉及营销、服务、技术支持、业务开发、咨询、人力资源、市场、IBM内部变革转型、信息管理等不同的领域,做过首席信息官,也做过首席市场营销官。其间在美国15年,日本7年,中国香港3年。我在教学工作之前的一个职位是IBM副总裁,负责IBM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营销,包括从日本到印度、新西兰在内的14个国家。每当被人问及,在如此多元化的职场,带领形色各异的团队,我是怎样生存并且取得成功的?我的回答就是:我知道如何带领我的团队做出对组织最好的决定,并且成功地执行我们的决定。其实,这应该是每位成功经理人的标准答案。
我曾多次空降至不同的高位,在不同的领域带领多元文化的团队,由于我的决策思维与方法是公开的,所以我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团队的信任,共同努力,达到共享的目标。现在我愿意把我的学习经验和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我相信,如果能够掌握GPA和IPO这六个重点,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带领团队做出对组织最好的决定,并且成功地执行所做的决定。
王嘉陵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
2008年12月2日
精益创业:如何建立一个精悍、可持续、可赢利的公司 Goodreads
The Lean Startup‎
作者: Eric Ries 中信出版社 2012 - 8
《精益创业》是创业管理领域的重磅之作,也绝对有潜质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创业管理的经典图书。《精益创业》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的、针对新创公司或大企业新创业务的科学管理模式。“精益创业”的理念极大影响了美国新创企业的创业模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习“精益创业”理念已经成为一项全球运动。创业者们在各地建立成员小组,探讨和运用精益创业的思维。现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城市中都有组织起来的精益创业实践社团。
精益创业的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创业者的亲睐,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多次在微博和论坛中推荐“精益创业”的理念,并在本书的推荐序中写道:“我看到‘精益创业’的方式在每一天的实践中被验证、被传承、被传播。过去,它缔造了Facebook、Twitter等强大的崭新的科技公司;未来,它将不断影响、渗透、改变着创业者,促使他们缔造的企业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更加有爱、更加成功……属于这一代创业者的传奇才刚刚开始,苹果、谷歌、Facebook的颠覆者一定会在精益创业模式下诞生。今天,《精益创业》这本书把近10年来闪光的智慧珍珠初步连结成了一串项链,而更多体系化的总结与演绎,仍有待于更多关注者和记录者的加入。
2021年1月30日 已读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Goodreads
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 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作者: Peter Thiel / Blake Masters 译者: 高玉芳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2
Silicon Valley legend Peter Thiel’s vision for building the companies of the future.

In Spring 2012, studen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packed a lecture hall to hear Silicon Valley entrepreneur and investor Peter Thiel teach a course called “Computer Science 183: Startup.” Thiel told the class everything he knows about starting a company, going beyond the basics of running a business to answer the much harder question of how to find value where other people do not see it.

Now Thiel and former student Blake Masters, whose notes on the class became an internet sensation, have revised, updated, and expanded on the best parts of the lectures. The result is this unique book: simultaneously an insider’s view of Silicon Valley,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inking about business, and a contrarian vision of the future.

Thiel starts from the bold premise that we live in an age of technological stagnation, even if we’re too distracted by our new mobile devices to notice. Progress has stalled in every industry except computers, and globalization is hardly the revolution people think it is. It’s true that the world can get marginally richer by building new copies of old inventions, making horizontal progress from “1 to
” But true innovators have nothing to copy.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ies of the future will make vertical progress from “0 to 1,” creating entirely new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that have never existed before.
is about how to build these companies.

Tomorrow’s champions will not win by competing ruthlessly in today’s marketplace.
They will escape competition altogether, because their businesses will be unique. In today’s post-internet bubble world, conventional wisdom dictates that all the good ideas are taken, and the economy becomes a tournament in which everyone competes to reach the top.
shows how to quit the zero-sum tournament by finding an untapped market, creating a new product, and quickly scaling up a monopoly business that captures lasting value.

Planning an escape from competition is essential for every business and every individual, not just for technology startups. The greatest secret of the modern era is that there are still unique frontiers to explore and new problems to solve.
shows how to pursue them using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difficult, and most underrated skill in every job or industry: thinking for yourself.

--
2021年1月30日 已读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上篇) 谷歌图书 Goodreads
作者: Yang Jisheng / 楊繼繩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8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饑荒,從1958年至1962年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餓死了三千六百萬人,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數估計為四千萬上下,餓死人數加上飢餓而少出生人數共計七千多萬人,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災荒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巨災,也是人類當代史中最為慘痛的空前大悲劇。
究竟這是一場天災還是由「人禍」所造成的大災荒呢?官方對此或含糊其詞,或有意掩蓋,竭力淡化這一歷史事實。然而,劉少奇當年曾對毛澤東說過:「餓死這麼多人,歷史上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可是,時至今日,在中國內地仍未能見到有一本紀錄這一場大災難的信史問世。
本書作者從事新聞工作數十年,他窮數年之功,跑遍了當年災難最嚴重的十幾個省份,親自查閱無數公開或秘藏的檔案與記錄,訪問當事人,反覆查證,以史筆之心與新聞記者的良知,數易其稿,真實地再現了這段慘絕人寰的人間痛史,並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條分縷析造成這場大饑饉的主因並非天災,而是在氣候正常的年景,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和平發展年代裡所發生的慘劇,作者還深刻地指出,這個中國當代史上的大饑荒的成因及結果,也間接引發了另一場浩劫 ── 文化大革命。
本書篇幅宏大,材料豐富,許多史料乃為首次披露,內容震撼,觸目驚心,有令人不忍卒讀之概。現在還活著的五十多歲以上的中國人對這場大饑荒應還記憶猶新,這是一本承載了許許多多老百姓的集體記憶之書,亦是為那三千六百多萬受難者所立下的紀念「墓碑」之墓誌銘。
2020年7月16日 已读
夹边沟记事 Goodreads
夹边沟记事
9.7 (12 个评分) 作者: Xianhui Yang / 杨显惠 广东省出版集团 2008 - 9
《夹边沟记事》从2000年春季被《上海文学》开始连载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夹边沟记事》,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2020年3月9日 已读
定西孤儿院纪事 Goodreads
定西孤儿院纪事
8.8 (6 个评分) 作者: Xianhui Yang /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2007 - 3
这部《定西孤儿院纪事》写的是“受苦人的绝境 ”,“夹边沟”是一批 “右派分子”的流放地,“定西专区”是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在甘肃省内的一个“重灾区”。作者在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纪实性的语言,平实的语调,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其实,对中国当代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对“右派”的遭遇和1960年“大饥荒 ”的灾难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为什么这些作品会一次次冲破人们的心理疆界?这是因为现实“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这些以细节构成的个人的故事,使惨绝人寰的灾难变得具体可感,将之铭刻在我们的情感记忆中,不再容易被任何人用抽象的数字和话语所模糊遮盖,逼迫要继续活下去的人们不得不面对、反思。我们常说,文学的力量在于虚构,但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你会觉得一切虚构都失去了力量。
这些年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被窄化、僵化、庸俗化,以至于它 “写真实”的能力被许多人所质疑。杨显惠的作品再次向人们显示了,当代作家继续使用写实手法可能达到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以及在有大量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实尚未被文学有力地表现、甚至被刻意遮蔽的当下环境中,这种手法的不可替代性。
2020年3月9日 已读
甘南纪事 Goodreads
甘南纪事
作者: Xianhui Yang /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2011 - 9
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藏区,如何负载着文化转型的重负,经历时代的遽变。
本书是著名作家杨显惠先生最新的一部作品,也是关于甘肃的系列短篇小说集的第三部。
甘肃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作者近年4次踏进甘南,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素材,终以书中的12个故事记录了在甘南藏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当地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
与《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相似,《甘南纪事》同样是铅华洗净的文字、不事雕琢的白描、短章连缀的结构。故事虽是发生在藏区,却没有过多关于政治、宗教背景的描绘,而是着力于个体命运的叙写。《恩贝》和《白玛》描写了藏族女子刚烈不驯、勇于复仇的性格,在故事的行进间,偶尔露出时代的面容;《小妹的婚事》描绘甘南青年藏民从独立自主追求个人情感幸福,到遭遇现实生活冷遇的成长过程;《措美峰》以主人公的个人命运表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娘乃节》反映甘南藏民家庭生活的冲突与妥协;《图美》通过一个曾经偷渡前往印度求学谋生而后又返回国内的藏族青年的讲述,展示了藏区的生活现实;《沉默的柴垛》表达对特殊环境下藏民婚姻状态的理
2020年3月9日 已读
动物农场 豆瓣 Goodreads
Animal farm
9.5 (58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7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骨三分的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2019年10月30日 已读
完全写作指南 豆瓣
How to Write Anything: A Complete Guide
5.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拉·布朗 译者: 袁婧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2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三十年教学经验锤炼而成,
人手必备的实用写作宝典,二百余个写作模板即学即用
………………
※编辑推荐※
如何在最紧急的情况下,快速写出一封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商务致歉信?如何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顺利写出一篇精彩而鼓舞人心的演讲稿?如何在阻力重重的环境中,轻松写出一份让人过目不忘的简历?无论你打算写什么,本书都给出了最简单、直接的建议,明确每种文体的特点、合理规划写作路径、精准掌握读者的心理,本书将颠覆你的写作思维,重塑你的写作习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绝对实用的写作指南。如果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用文字传递信息,那毫无疑问,你需要这本书。
——伯恩特·施密特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必须说,这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参考书!对写好商业邮件、投诉信、道歉信等等方面,布朗提供了简单而直接的建议。在每个案例旁加上“怎样做”和“不要做”版块的确相当有用。
——娱乐周刊
劳拉·布朗写出了一本终极写作指南,旨在让你的写作变得更简洁凝练、更有说服力,更具沟通性。学生、商务人士,甚至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作家都应该随时带着这本书,它和字典、辞典同等重要。
——米歇尔·斯内尔 文学代理人,作家
《完全写作指南》是在这个数字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中,我所看到的第一本指向写作核心的书。书中的讲解适合每一个人。
——玛丽·奥尔森 数字商务设计与开发先锋
作为一个有三十年教学经验的写作教师,我非常了解年轻写作者们的需求。劳拉·布朗回答了最困难的问题:关于怎样开始写作,怎样针对目标读者调整技艺,怎样充实简单的内容,怎样精通表达与辩论。
——罗杰·马赫妮 帕萨迪纳市立学院助理教授
………………
※内容简介※
希望投资人资助你开展一个特别项目,应该怎样写一封具有说服力的电子邮件?准备申请大学,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引人注目的自我陈述?同事的母亲去世了,怎样用最好的方式表达你的哀悼之情?
无论科技多么进步,即时通讯变得多么快速便捷,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永远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在摊平稿纸、打开电脑准备“写作”的时候,却常常感到思维混乱,不知从何开始。
这本《完全写作指南》告诉我们,只要思路清晰、流程顺畅、有好的方法和习惯,写作并不是困难的事。本书从写作的核心——写作思维入手,分析每一种实用写作的思维要点,以读者的角度反观写作的关键。按照作者所精心规划的写作流程,只要经过“确定写作目标、深度了解读者、展开头脑风暴、组织结构、打初稿、修改”这六个步骤,无论多棘手的写作难题,都能够得到顺利解决。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真正学会如何进行清晰、简洁、得体的写作。同时,本书更总结了二百多个方便参照、易于使用的写作模板,囊括了工作、学习、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随查随用,让你真正做到“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除了所谓的「转盘写作法」,大体上在说各种类型写作的「注意事项」,而非写作技巧。至于后半部分的案例,很多都用不上。看了两个番茄钟,没发现什么干货,终。
写作 劳拉·布朗 工具书 手册 文学理论
点石成金 豆瓣
8.1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蒂夫·克鲁克 译者: De Drea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 8
可用性设计是Web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点石成金》的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业的经验,剖析用户的心理,在用户使用的模式、为浏览进行设计、导航设计、主页布局、可用性测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大量简单、易行的可用性设计的建议。这本书短小精悍,语言轻松诙谐,书中穿插大量色彩丰富的屏幕截图、趣味丛生的卡通插图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图表,使枯燥的设计原理变得平易近人。
此书适合从事Web设计和Web开发的技术人员阅读,特别适合为如何留住访问者而苦恼的网站/网页设计人员阅读。
1984 Goodreads 豆瓣
Nineteen Eighty-Four
9.6 (767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刘绍铭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4
★村上春树以《1Q84》向本书致敬
★著名学者刘绍铭经典译本内地首次出版
★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时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语小说”
★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英美中学生必读书书目
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 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弟子规 豆瓣
作者: 张润秀 浙江少儿 2007 - 9
《弟子规》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戒,具体阐说《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论语·学而》第六条载,“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意思是,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家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要普遍地热爱民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摄取文化知识。”孔夫子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划和教诲是多么简明而周全,多么具体而亲切!它跨越千古沧桑,传递到今天,仍然让我们觉得温暖而明亮。
2014年7月17日 已读
被这种东西教育长大的人,要么成为脑子不好的奴才,要么成为人品不好的伪君子。
弟子规 糟粕
社会心理学 Goodreads 豆瓣
Social Psychology
9.3 (6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戴维·迈尔斯 / 周晓虹 译者: 张智勇 / 乐国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 1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我的奋斗 豆瓣
7.4 (85 个评分) 作者: 罗永浩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4
《我的奋斗》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作者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九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
读“老罗式”的幽默,可以感知他的诚恳和热情;读老罗的传奇经历, 可以领悟如何用剽悍的内心创造传奇。
《我的奋斗》读者对象:中学生、大学生;老罗在新东方和老罗培训学校的学生;都市里奋斗的年轻人;15-40岁的读者。
《我的奋斗》附赠品:罗永浩全国高校巡回演讲DVD光盘。
社会契约论 豆瓣
Du Contrat Social
8.9 (84 个评分) 作者: 卢梭 译者: 何兆武 商务印书馆 2003 - 2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论美国的民主 豆瓣 Goodreads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9.4 (48 个评分) 作者: [法]托克维尔 译者: 董果良 商务印书馆 1989 - 1
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 ,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