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
原则 豆瓣 Goodreads
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7.9 (99 个评分) 作者: 瑞·达利欧 译者: 刘波 / 綦相 中信出版社 2018 - 1
瑞·达利欧是全世界顶级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桥水创立至今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达利欧认为桥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他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达利欧认为,我们可以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这本书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石——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创意择优,以及基于可信度评价的决策机制。书中500多条原则将帮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看清现实,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容面对做决策、打造强大团队等问题,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我,实现不断成长。
达利欧相信,自己的成功并非因为个人的特质,而是因为他从失败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原则,而大多数人和公司都可以运用他的这些原则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何学习 豆瓣
How We Lear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en, Where, and Why It Happens
7.7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Benedict Carey 译者: 玉冰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 7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灌输给了我们这样的观念:学习靠的是自律。我们必须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关掉音乐,严守一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考出好成绩、记住发言稿、在钢琴演奏会上不出纰漏。可是,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老一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在本书中,作者汇集了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精品,让你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真正途径,让你了解这台奇妙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100个工作基本 豆瓣
はたらくきほん100
作者: [日]松浦弥太郎 / [日]野尻哲也 译者: 张逸雯 中信出版集团·小满工作室 2020 - 6
这些工作的道理,早点知道就好了!
松浦弥太郎实践一生的工作哲学。
百万畅销书系列“100个基本”重磅续作!
李尚龙、剽悍一只猫、秋叶、老杨的猫头鹰、李月亮、毛毛虫Claire、大厨Alex……一致推荐。
那些不经意间意识到的问题、感到痛惜的教训、从头来过的体验、学到的经验、 确认的道理……最终作为一个个“基本”整理在书中,松浦弥太郎的工作哲学比以往更完整和成熟。
2017年,52岁的松浦弥太郎又“不安分”起来,与志同道合的野尻哲也共同创立新公司,任职CEO。他从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看似无规划的履历正是不停追寻理想和价值的注解。他坚信:人生不论何时重新开始都不晚。不追逐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而是以奋力奔跑的姿态勉励众人:人生的价值,在于从不止步。在此背景下,他写下此书,以公司经营者的身份重新思考“何为工作”,并与新合伙人真诚探讨“如何领导”。 是简单明了的工作法,也是深刻的工作哲学,用轻柔的文字,为读者不着痕迹地加油打气,是激励奋进的长者箴言,更是关于人生的解答之书。
发现你的创造力类型 豆瓣
What’s Your Creative Type?
作者: [美] 梅塔·瓦格纳 译者: 曹源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定位你的创造风格坐标
深耕你更具方向感的创造之路
◎ 编辑推荐
☆ 援引超过 200 位艺术文化界名人的经典作品或创作轶事,让你在熟悉的事例中发现自己,唤醒尚未被注意到的风格和力量。
☆ 明星型、先锋型、工匠型、感知型、激进型 —— 你是哪种类型的创作者?进入关于创造力类型的万花筒, 向贴近自己气质的艺术大师偷师取经。
◎ 内容简介
某种程度上,文化作品就是创作者的镜子。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匠,你也许已经知道如何创作,可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创作吗?了解自己的创作型人格,有助于你重新发现和运用自己的创作潜力。
本书提出了“创作型人格”这一概念及其 5 种类型,对每种类型都有详细的特征、类型细分、优势、短板及其改进方法描述,其中还大量援引了当今文化艺术界名人及其轶事,让人目不暇接,范围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绘画、影视等文艺领域,可谓是文化艺术符号的一次盛宴。全书致力于探究你的创作动因,使你的艺术个性得到确认和肯定,帮助你发现自己以及更自由地行走在艺术世界中,跳出创作瓶颈,做一个自信、有能量的艺术创作者。
◎ 媒体推荐
你的创意类型是什么?作者梅塔·瓦格纳着眼于人格对创意风格的影响,指导读者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追求各种价值的过程中更具创新性。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通过此书,梅塔·瓦格纳邀请我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参加一趟有趣、鼓舞人心和实用的旅行。她以此书让我们相信,增强创作表达能力的真正秘诀并不是一味埋头创作和打磨砍柴刀,而首先是了解内在创作动机。
——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异想,天开》(Wired to Create)作者
作者在这个话题上处理得很出色!全书在学术探索、趣味和自测工具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 兰迪·苏珊·梅耶斯(Randy Susan Meyers),《华尔街寡妇》(The Widow of Wall Street)作者
每一位艺术家都必须弄清楚是什么驱使他们创作,然后才能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影响力。梅塔的书证明了自我发现是一种真正的乐趣:生动而极具洞见,实用而充满激情,是各个年龄段创意工作者的必读之作。
—— 卡米尔·迪恩格利斯(Camille DeAngelis),《不嫉妒的生活:创作者的自我管理》(Life Without Envy)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