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
控制 (2007)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Control
7.3 (94 个评分) 导演: 安东·寇班 演员: 萨姆·赖利 / 萨曼莎·莫顿
其它标题: Control / 黑色青春挽歌
18岁的叛逆男孩伊恩(萨姆•赖利 Sam Riley 饰)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着摇滚乐,对着镜子为自己画眼线。在他的眼中,家乡小镇死气沉沉,毫无出路,而喊出人生真谛的摇滚乐才会使得人的青春有着那么点儿乐趣。这日,伊恩前往伦敦观看著名摇滚乐队性枪手的演出。伊恩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摇滚活着,他在演出会现场结识了性枪手的三位成员,当时正在寻找主唱的他们认定了伊恩就是最佳人选。于是,男孩伊恩开始了他的摇滚之路。
把青春唱完1990-1999 豆瓣
8.3 (43 个评分) 作者: 高原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
【编辑推荐】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高原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第一次面世;
❀Lens出品,编者从从数万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入选本书的图片都是标志性的精品;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国内5个城市、持续半年的高原摄影展及音乐人座谈等活动;
❀不仅是摇滚记录与生活影像,更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评论】
“每个人从书里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从摄影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以及青春的角度去解读,非常好。”
——阿克曼(孔子学院顾问,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最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在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这些粗粝而饱满的影像,带我们重返那个充满摇滚的纯真年代,空气中尽是爆炸的张力,而所有的故事正在开始被书写……
——张铁志(台湾摇滚与文化评论人)
那段事情起头的日子最珍贵。
刹那永恒的摄影作品!
——倪重华(发掘伍佰、林强、张震岳的幕后推手,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性、毒品和摇滚乐 (2010) 豆瓣
Sex & Drugs & Rock & Roll
7.3 (22 个评分) 导演: 马特·怀克洛斯 演员: Olivia Williams / 韦斯利·尼尔森
其它标题: Sex & Drugs & Rock & Roll
A biography of Ian Dury who was stricken with polio at a young age and defied expectations by becoming one of the founder of the punk-rock scene in Britain in the 1970s. |
演唱过Hit Me With Your Rhythm Stick等极富幽默感的朋克摇滚歌曲的英国歌手伊安·杜利(Ian Dury)于2000年死于癌症,享年57岁。
杜利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身体部分瘫痪,但凭着不懈努力,于1977年他35岁时出了首张专辑《新靴子和新裤子》(New Boots and Panties),他和乐队The Blockheads大获好评,专辑在英国排行榜上停留一年之久。
杜利的名曲有Clever Trevor和Sex and Drugs and Rock and Roll等,他的音乐风格对流行音乐产生了有创意的影响,对“疯狂乐队(Madness)”的音乐、Blur的流行朋克等众多乐队和音乐风格产生过影响。
疯狂乐队的歌手麦克弗森("Suggs" McPherson)赞扬杜利“是摇滚艺术家,但更是一位诗人”,说他为其他摇滚歌手开拓了思路,为他们提供了摇滚的所有可能性。
杜利做过演员、编剧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去年又重返音乐舞台,出了专辑“Mr. Love Pants”,这是近二十年来他与The Blockheads第一次合作。今年他的熟悉面孔又回到了英国电视上,他为《泰晤士报》做了广告。
杜利的癌症扩散到肝部,健康每况愈下,但他不向病魔屈服。“我不把时间花在对着月亮挥舞拳头上,”去年回顾自己的音乐生涯时,他这样告诉BBC广播电台。“这并不使我好过多少,我肯定,再加上,人的一半时间得用来和自己作斗争。”
杜利1942年5月12日生于伦敦东部的阿普敏斯特,28岁决定从事艺术生涯,从事艺术教学,然后开始在伦敦附近的酒吧和俱乐部表演,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今天,他离开了他的妻子苏菲和两个年幼的儿子,阿尔伯特和比利,也离开了与前妻贝蒂(也死于癌症)所生的两个孩子。
“我不在乎人们会不会马上忘了我,”杜利对BBC说。“我之所以在这儿,不是要被记住。我在这儿是为了活着。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8.6 (61 个评分) 导演: 布莱特·摩根 演员: 科特·柯本 / 科特妮·洛芙
其它标题: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 Cobain: Montage of Heck
科特·柯本的纪录片《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将于明年在HBO播出,该片由Brett Morgen执导,并获得柯本女儿Frances Bean Cobain的支持,提供大量未公开的家庭录像、录音、图片、demos以及歌集等等。收集的未发行音乐和录音就超过200小时。该片已制作了八年,将带给观众一个更不为人知的柯本。
再见,乌托邦 (2009) 豆瓣
7.3 (58 个评分) 导演: 盛志民 演员: 窦唯 / 崔健
其它标题: 寻找小珂 / Night of an Era
本部纪录片由三条线索组成,对中国摇滚十年做了一次大回顾。第一条线索由寻找小珂引出。这个曾经是“做梦”乐队吉他手的漂亮男孩吴珂,曾在1990年北京轰动一时。可惊世骇俗的他,却在1996年神秘的消失了。第二条线索是有关“魔岩三杰”的前世今生。这三位在大陆摇滚乐坛中举足轻重的乐手,创造出了一个理想年代。第三条线索则是跟拍在录音棚打工的男孩小畅。当大家跟随镜头来到他的山东老家时,一群农村青年齐声高唱Beyond的《真的爱你》。
正如导演在开篇所言:由一无所有,到冷暖自知,到黑色梦中,大陆的第一代摇滚乐手创造出如流星闪耀的理想年代,旋即遇上MP3和商业主义的大环境,超女也来了,第一代也成为被背弃的一代。但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这群孤独的人一点也不可耻,经历了理想破灭,过来人道出时代的精神状貌;他们如今还是不折不扣完整的音乐家,走在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之前。
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 (1988) 豆瓣
Imagine: John Lennon
9.2 (73 个评分) 导演: 安德鲁·索特 演员: 约翰·列侬 / 小野洋子
其它标题: Imagine: John Lennon / 約翰連儂的理想世界
本部描写摇滚史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约翰·温斯顿·列侬的纪录片《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以超过240小时的电影及录影片段,及穿插其中的36首经典名曲,讲述着这位摇滚乐坛有史以来最富传奇色彩的灵魂人物。
影片收录了多段未被公开的私人视频片段,扑捉记录下列侬这位在音乐世界中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天才,在生活中的多重侧面。这些精彩珍贵的视频镜头在36首传唱度极高的经典歌曲中,道出了列侬这位乐坛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Live 8 豆瓣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5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2005年11月7日,由鲍伯·吉尔道夫(BobGeldof)组织,在今年7月份在共10个国家举办的盛况空前的大型扶贫演唱会Live8将首次汇总发行DVD。U2、Muse、剪刀姐妹(ScissorSisters)、罗比·威廉姆斯(RobbieWilliams)、麦当娜 (Madonna)、艾尔顿·约翰(EltonJohn)、酷玩(Coldplay)、R.E.M、平克·弗洛依德(PinkFloyd)、蒂朵 (Dido)、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和基恩(Keane)等参加表演的艺人都被选入其中。
本套DVD的前三张是英国伦敦,美国费城演出和其他七个在世界各地现场的精彩集锦。你将在其中看到在伦敦海德公园和费城艺术博物馆演出的每一位艺人。DVD中还收录了很多成对露面演出的明星:有麦卡特尼和乔治·麦克尔(GeorgeMichael),艾尔顿·约翰和皮特·多赫蒂(PeteDoherty)和酷玩与理查德· 阿什克劳弗特(RichardAshcroft),最后是一首群星合唱的“披头士”的《HeyJude》。第四张碟中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幕后花絮,包括有记录海德公园幕后的短片;平克·弗洛依德的live8重组演出和一些Live8其他地区的演出情况,像小飞侠乐队(Mcfly)和“冰岛女神”比约克 (Bjork)在东京的现场等等。另外Live8在巴黎、柏林、罗马和多伦多等城市的演出都将以单碟形式发行。
Live8演出的组织者鲍伯·吉尔道夫说:“我希望这会是历史上销量最好的DVD。”本次Live8DVD的部分盈赢利资金将会捐献给非洲以缓解当地的饥饿和贫困状况。
这小小的葡萄我从来没吃过 豆瓣
7.3 (22 个评分) 左小祖咒 ZuoXiaoZuZhou /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左小祖咒工作室
这张童谣专辑里面的歌儿一半是孩子们唱给大人听的,一半是大人唱给孩子们听的,献给我的父母、我的孩子们,同时也献给你们的父母和你们的孩子(左小祖咒)。
参与这张新专辑的有作业本,韩寒,曾轶可(微博)、谭维维,朱静、台湾小朋友的原生态和声等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人物。左小祖咒认为:这张专辑也是微博专辑,他表示自己也是一个微博控,已经有3年的微博经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刷微博。
左小祖咒的这张专辑中,除了一些童谣歌曲之外,也有一些关注社会及教育的内容,是一张另类儿童歌曲专辑。尽管唱片业不景气,但左小祖咒却一直坚持他的定价,这张专辑的售价仍然是一贯的150元。
专辑中一首叫《新年快乐》的歌十年前就写好了,讲述一个女儿在经历困难的时期,自己的妈妈写给女儿的鼓励的信,歌词十分温暖。姻缘巧合如今自己也拥有了一个女儿。对于音乐的理念也开始渐渐改变,不仅限于做晦涩的音乐,希望做出更多听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
专辑中,左小祖咒更是让自己5岁的女儿吴朵曼演唱李承鹏作词的《奶奶个腿》。整张专辑的后期混音在台北完成,陈升帮着左小祖咒找来一批排湾族小朋友参与了和声。
另外,这张专辑的发布现场唱片已于2015年发布,名为《这小小的葡萄我从来没吃过发布Live》。DVD收录左小祖咒2013年在北京THE ONE CLUB举行的《这小小的葡萄我从来没吃过》专辑发布演出。而这张唱片的亮点之一莫过于独家收录了台湾歌手陈升的精彩表演。
红色摇滚 豆瓣
7.8 (30 个评分) 侯牧人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
这是一张水准参差不齐的合辑,其中的歌曲多是一些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革命歌曲”,还有几首侯牧人的作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唱片的第一首歌《社会主义好》是由张楚演唱的,很难想象这就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的那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张楚。唱片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国际歌》,唐朝也曾经翻唱过《国际歌》。论独唱部分,马備不及丁武,可是歌曲中后半部分的大合唱,本唱片的编排比唐朝更有气势。唱片中的主角应该是侯牧人,他创作、演唱了一多半曲目。其中由他作曲,卫华演唱的《留下油灯光》,可以说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杰作。人们第一次听到侯牧人的声音是从那著名的“亚运” 歌曲《亚洲的太阳升起来》,当时就被那雄浑的男声所震惊。在这张合辑中,侯牧人再一次展示了他那无可比拟的歌声。据说这张合辑曾引来过一些非议,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了解到它的价值。
存在 豆瓣
8.1 (51 个评分) 扭曲机器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扭曲的机器”乐队成立于1998年,当时的四位成员分别是主唱王晓鸥,吉他手李培,贝斯手杨磊,鼓手夕野;因为喜爱美国乐队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所以将自己的乐队命名为“扭曲的机器”,风格偏向HARDCORE,经过三年的磨练,终于在嚎叫唱片发表了乐队首张同名专辑,而此专辑也展现出了乐队多元化的风格与新金属音乐的趋向,随后乐队赴深圳参加摇滚音乐周活动以及重庆啤酒节,获得了强烈的反响。
此时乐队招募了另外一名主唱梁良,而原主唱王晓鸥因为合作关系而退出乐队。
新主唱的到来为乐队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也确定了NU METAL风格,两年之后的2003年,春天,正是SARS肆虐的时候,乐队却顶着压力录制了第二张专辑《重返地下》,在未投入宣传的情况下销售量达到十万张,成为当年中国摇滚最热专辑。
2004年5月,他们参加了天津新港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演出,而演出场地是在一艘航空母舰上面,到场的逾万名观众被他们的音乐所感动,纷纷起舞。
2004年10月,乐队参加了MIDI音乐节,因为翻唱铁风筝乐队的《这个夏天》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到场约五万名观众跟随音乐一起高唱,形成了万人卡拉OK的局面。
2004年岁末,乐队新添加了一名吉他手李楠,形成五人标准阵容。
2005年,参与香港J-SONIC推广的ME?WE!合作计划,用独特的方式演绎了香港乐队“大头佛”的作品。
6月,参与录制《谁是崔健》专辑,翻唱了崔健的经典作品《盒子》。
10月1日,在北京新豪运酒吧举行专场音乐会。
2006年5月参加了MIDI音乐节,6月录制最新EP《BEING》并于7月开始 《存在》 全国巡演
2006年10月1日参加北京摇滚啤酒音乐节
重返地下 豆瓣
7.2 (17 个评分) 扭曲的机器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Jingwen
《重返地下》——为我们带来了11首全新力作,在精良制作的协助下,成为一张当之无愧的中国新金属经典之作!狂暴的吉他音色和流畅的唱部旋律有机结合,辅以强悍的贝斯演奏和变化多端的鼓击。乐队更邀请了圈中好友[夜叉]胡松,[CMCB]王小欧、张然,[隐藏组合]MC刘佳等助阵,营造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混种金属乐,再次引领先河,在洋溢年轻热血的佳作[推动我]之后是满怀金属柔思的佳作[界线],“发人深省,催人泪下”!而唱片封面上从地下奋力挣出的合成机械手臂,则是乐队坚定信念的写照……
不详 豆瓣
8.3 (36 个评分) 腰乐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啊!已经忘了是那一年第一次听到的腰!手里握着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封面的骷髅在夜色下显得格外的面目狰狞!是的,一个叫杨波的人让我至今还在怀念!
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 豆瓣
9.2 (142 个评分)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30日 出版发行: 元音唱片
1月28日,云南昭通‘腰’乐团的第二张专辑《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全国正式发行。这也是进入2008以来,中国大陆乐队公开出版的第一张专辑。2005年,‘腰’乐团自费录制的第一张专辑《我们究竟应该面对谁去歌唱》曾经获得第六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年度最佳新乐队提名。这一次,‘腰’乐团没有继续在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旗下出版,而是以自己‘局部娱乐’制作机构的名义联合广州独立音乐厂牌‘元音唱片’共同发表。这也是‘元音’自《C》之后出版的第二张唱片。
新专辑的全部录制和混音是在昭通完成的,共花费半年时间。去年九月底,‘腰’乐团在拒绝了10月初在云南丽江举行的某大型音乐节的邀请后,主唱刘涛亲自前往广州,与‘元音’共同商讨新专辑的发行工作。元音成员之一白冈冈(他2006年负责了《C》的整体设计)受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亲笔书写的一封机密电报的启发创作了唱片封套设计。这一次,‘腰’乐团完整的印出了专辑歌词(由于某种原因,他们的第一张专辑没有印歌词)。
据听过这张专辑小样的一些圈内朋友透露,曲风与第一张有着明显的出入。如果不认真的聆听和思考,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张优美的抒情专辑。主要歌曲包括《公路之光》、《在这寂静的水坑路》、《K男抒情曲》、《垃圾好比你的脸》、《今夜还吹着风》等。在一首9分44秒的献给六十年代思考者林昭的《海鸥之歌》中,主唱刘涛还亲自演奏了大提琴。这首歌是在4月29日林昭的祭日(林昭逝世39周年)当天录制。在献给1979年某场战争所有阵亡者的《高山下的花环》中,共有4至93岁不等的137个人参与了人声采样。专辑中歌词最长的是《世界呢分钟》,共有537个字。
‘元音’与‘局部娱乐’在经过商议后,决定把这张专辑的发行数量定为1000套,永不再版,每套都由手工编码。80圆的唱片定价也有别于以往的中国摇滚专辑。每个地区销售唱片的编码都在限定范围内。其中华南地区(含港台地区)为0001至0200号,华中地区为0201至0300号,华东地区为0301至0400号,华北地区为0401至0550号,东北地区为0551至0600号,西北地区为0601至0650号,西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0651至1000号。乐迷在购买时可以自由选择编码。
唱片的塑封上印着这样几个字“十年恶果/悲喜交集”。这也许是组建十年的‘腰’乐团的一段历史总结。
‘元音’将在厂牌网站(
)定期公布唱片的销售数量。
(元音唱片)
————————————
腰第二张唱片《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网络专卖店地址:
海盗电台 (2009) 豆瓣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The Boat That Rocked
8.2 (806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柯蒂斯 演员: 比尔·奈伊 / 肯尼思·布拉纳
其它标题: The Boat That Rocked / 出位乐人谷(港)
1966年英国,北海上飘扬着一条游艇,这里有一群充满了摇滚梦想的年轻人,在24小时不间断播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们叫做海盗电台。全英国的年轻人,无论种族、信仰,都热衷于海盗电台的音乐。被学校开除的卡尔(Tom Sturridge 饰)被海盗电台的首领昆汀(Bill Nighy 饰)引荐入伙。通过游戏,他逐渐认识这些激情四射的DJ,其中,头牌DJ大胡子科特(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是个善于拿音乐说事的美国佬;戴夫虽然大腹便便却颇讨女孩喜欢……羞涩的卡尔似乎总是难以融入,对于喜欢的女孩也手足无措。2年前离开的DJ加文(Rhys Ifans 饰)突然回归让科特面临危机,而西蒙则发现与妻子艾兰诺的婚姻另有隐情。与此同时,政府高官与国家电台却开始注意到这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团伙,并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从最初的封口令,到后来的军队驱逐,对抗愈演愈烈……
黄色潜水艇 / Yellow Submarine 豆瓣 豆瓣
9.4 (145 个评分) The Beatl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动感电影《黄色潜水艇》上市30周年纪念特辑采用全球最新[5.1环绕音效科技混音]录制,自1965-67年创作的经典作品完整收录。30年前您若错过一次,这次岂能错过千禧年全球最大盛事,改写音乐历史的巨人――[披头士合唱团]。披头士创下多项历史记录,拥有如此高的成就,这些荣耀应归功于热情的披头迷。

《99全新数位混音版》共收录披头士15首歌曲,所不同的是30年前版本只有6首披头士作品,这张CD将原来《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漏收的这9首重新加入,并全部数位化。
此地无人生还 豆瓣
No one here gets out alive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里·霍普金斯 / 丹尼·萨格曼 译者: 董楠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1
20世纪最酷的摇滚偶像,最非凡的天才,《暴风骑士》《等待太阳》《点燃我的火》等摇滚名曲令一代代青年迷醉,他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墓碑雕像,已成为流行文化的朝圣之所。他叫吉姆·莫里森,他的乐队名为“大门”,他死于27岁。《此地无人生还》这本书描述了这个生活在边缘与地狱的人的生涯。
书中介绍了吉姆·莫里森的生平,深入探索了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对音乐与诗歌的求索:博览群书而动荡叛逆的青少年时期,组建“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点亮我的火焰》和《结局》等名曲的创作,摇滚史上著名的纽罕文事件与迈阿密丑闻的来龙去脉,以及成名后的酗酒、沉湎与自毁,乃至逃往巴黎之后的神秘死亡。同时这本书也是对美国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充满热情与混乱的社会图景的生动展示。
像一块滚石 豆瓣
8.0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译者: 徐振锋 / 吴宏凯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1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进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隐私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开创时代——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的作品,揭示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美国文化的符号——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这本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这本书揭开了这位大众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纱,展现一代才子尽情释放生命的风采。被评选为《纽约时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2003年年度最佳图书。
列侬回忆 豆瓣
Lennon Remembers
7.8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扬·温纳 译者: 陈维明 / 马世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人之一——约翰·列侬的“独立宣言”,1970年《滚石》RollingStone完整收录专访录,首度出版。该书堪称约翰·列侬与The Beatles及“旧时代”的决裂之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约翰·列侬,但只有这本书中的列侬如此愤怒、凶悍。他向一切他认为虚假的东西发起了猛攻。在这些进攻中,当然免不了抖搂些摇滚乐背后的秘闻。而真正要命和有趣的是,列侬把Beatles判定为艺术冒牌货——“我们无非是一个把事搞得很大很大的乐队……仅此而已”;“我的技术不怎么样”;“我弹得很烂”;“我也不喜欢多数Beatles的歌”;在英国各地巡演之前“我们的音乐就已经死了”;“我们杀死自己,换取后来的成功”;“Beatles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混蛋”:对由Beatles和摇滚乐带来的革命,他的结论是“梦已经做完了,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如今我已经30岁,而一大堆人留了长头发,如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