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豆瓣
8.5 (22 个评分) 作者: Sönke Ahren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7 - 2
The key to good and efficient writing lies in the intelligent organisation of ideas and notes. This book helps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writers to get more done, write intelligent texts and learn for the long run. It teaches you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and ensure they bring you and your projects forward. The Take Smart Notes principle is based on established psychological insight and draws from a tried and tested note-taking-technique. 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guide and description of this system in English, and not only does it explain how it works, but also why. It suits students and academ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nonfiction writers and others who are in the business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writing. Instead of wasting your time searching for notes, quotes or references, you can focus on what really counts: thinking,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new ideas in writing. It does not matter if you prefer taking notes with pen and paper or on a computer, be it Windows, Mac or Linux. And you can start right away.
有序 豆瓣
The Organized Mind: Thinking Straigh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5.2 (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列维汀 译者: 曹晓会 中信出版社 2018 - 4
如今,泛滥的信息已将我们淹没——我们经常找不到车钥匙、误了约会、筋疲力尽却混乱低效。过量的信息输入,造成我们庞大的精神损耗和负担,不断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认知功能障碍,频频做出错误决策。
如何让自己每天不只是被所见所闻牵着走,而把重要时间集中在创意和思考上?
如何在信息失控时代,在工作和生活中重获一种掌控感?
心理学家丹尼尔•列维汀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结合注意力、记忆分类等神经理论,为你提出解药。他认为,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重点不是避开众多信息,而是重新组织你自己的大脑!
人类大脑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将充塞在我们脑中的信息取出,让它外部化,或者对信息分类或形成组块,就可以重新组织并加以管理,从而卸下脑中负担、让头脑再次高效运转!
一个“有序”的大脑,才可以帮助你做时间管理、人际管理,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为上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书中既有理论,又分析了大量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实例,读来鞭辟入理,趣味横生。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 豆瓣 Goodreads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8.7 (9 个评分) 作者: 雷德·海斯蒂 (Reid Hastie) / 罗宾·道斯 (Robyn M. Dawes) 译者: 谢晓非 / 李纾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10
【内容提要】
大量行为学研究揭示,人类的思维过程存在系统的局限性。人们往往无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相反,各种认知缺陷、启发式以及惯性思维决定了我们大多数判断和决策。
雷德•海斯蒂和罗宾•道斯尽可能用生活化的语言与现实中的事例,向大家介绍判断和决策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内容可分成六部分:第1-2章介绍了判断和决策领域的学科历史,第3-7章总结了关于判断的心理学研究,第8章论述理性与不确定性间的关系,第9-10章论述偏好与选择问题,第11-12章分别介绍了理性决策理论及描述性决策理论,第13-14章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附录简单介绍概率论的相关知识。
作者语言精练、论述严谨,大量采择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分析。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判断决策”这一领域中的积淀,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把握。本书适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也可供那些对“决策判断问题”有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选择和判断。掌握理性决策的原理,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选择的质量,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
两位作者凭借其在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名校从事30年教学经验,选择了行为经济学方面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在司法、医疗、商务等领域的实际经验,采用大量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人类在判断与决策方面所具备的规律、特点及缺陷,并在理论高度上论述了这些表现的根源。
在这本获奖著作的最新版本中,雷德•海斯蒂和罗宾•道斯用一种非学术性的语言和大量逸闻趣事讲述故事,将理性决策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的决策行为进行对比,全面介绍了决策和判断领域的理论和最新研究发现。
新版本的特色:
——每章首尾的介绍和总结以及各章节内容之间的相互引证更利于学习和阅读;
——来自金融、医疗、司法和工程领域的大量例子使得本书更加鲜活;
——重视和突出决策判断的描述性心理学模型,补充了以往仅强调规范性和理性的“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
——在三种主要研究取向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对思维过程和启发式的认知心理学分析、对判断和决策过程的描述性代数模型以及有关决策的理性模型。
【媒体评论】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的世界里。即使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仍然不知道孕育我们生命的地球会在何时、何地发生地震,我们依然无法预测金融危机或H7N9 禽流感的降临与范围。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适应这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世界。汶川大地震后《自然》杂志刊登社论——《为未知做好准备》(Bracing for the unknown),即曾呼吁“科学界要充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
“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是一个富有前景和重要意义的科学难题。如本书所述,寻求理性之路漫长而且艰难。如今人类已经历了几十万年的进化历程,人类之所以能成功地完成觅食、保障安全、选择配偶、保护后代等“生存任务”,以至主宰地球,正是因为我们通过自然选择的进程,拥有了一项独特技能——做出好的、可持续的、适应性决策。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纾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一书的写作基本上是按照决策领域现有成果进行梳理的,其内在逻辑比较容易把握。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是两位作者对目前决策领域的学术成果的个人理解,并且极其用心地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著作充分领略作者对决策理论的透彻解析,因此,该书非常适合决策领域的青年学者研读。同时,作者在如何将学术成果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决策方面颇费了一番苦思及苦功,书中笔墨处处展现出作者独具匠心的思考,所积累的案例也看得出多是集几十年之功的。所以,这本书同样也适合那些在现实中困惑于自己的决策问题的普罗大众。决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交叉性研究领域,一些经典的决策研究问题产生于人类的某些既定“缺陷”,对于这些人为偏差的透彻探讨,才有可能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进行理性选择。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避免偏差,而有时候我们必须利用偏差。心理学理论和成果对决策领域的独特贡献,也许还未被充分地意识到。从这两位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很好地领会心理学在决策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我相信,只有心理学家对决策研究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将我们对决策问题、以及对人们的决策能力的实际改进深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晓非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是近年来社会心理学领域一部重量级著作,第一版即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威廉•詹姆士奖。它论述的主题与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大致相同,但更系统,娓娓道来,也更易于理解,因为它是两位作者近30年来先后在哈佛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名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结晶。要想将论述这一前沿主题的著作翻译好的确不易,幸运的是,本书翻译工作由北大心理系和中科院心理所长期从事该专题领域研究的两位教授担纲完成。我愿向对判断与决策心理学以及行为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热情推荐这本好书。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生教授 彭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