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西方美学史 Goodreads 豆瓣
8.6 (24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5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吴琼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西方美术名著选译 豆瓣
作者: 宗白华 2000 - 10
本书是《大家经典书系》系列丛书之一。这本西方国家对于艺术理论的文集分成“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和“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两个部分。收入的文章有:《新印象派》、《蓝色骑士派——“伟大的抽象”》、《新的现实和物的魅力》、《罗丹与米开朗琪罗》、《阴影的秘密》、《尼罗山上的圣母像》、《再度在阿尔登刹》、《最后一次在侔峒》等等。
理论是艺术家在他的充满秘密的道路上的停息驻足之点, 这条道路是他的本能替他开辟的。这些理论并不是预先想好的,而是事后的努力,替他的事先未曾理解到的工作,找出合理的根据。各个伟大的艺术时代正是酝酿着许多这样的问题。许多理论追随这些初期摸索前进的创作后边,而为以后的创造做准备。艺术家中间的伟大设计家是这样的人,他的理智辛勤努力,尽可能地紧跟在本能后面,收集它的各种发现,把它们编排起来,以便把这一份收获到的真理化成高一级的惶惑,再引出新的发现。幸运将降临这些人,他们通过‘结晶在理论中‘的沉思默想,把他们浸没在本能里的理智解放出来,幸福也将 降临到那些人,他们放弃了一切零章断句,把他们的直觉里的净水用他们重新恢复的感觉力的浓酒来赋予彩色。
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 豆瓣
作者: 袁宝林 / 远小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6
《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内容简介:欧洲美术的格局在18世纪发生重大变化,法国一跃成为中心,它所倡导的罗可可艺术风靡一时,英国等紧随其后,逐渐也崭露头角,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传世杰作。同时,这一时期作品中流露出的东方情调也值得关注。随着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继到来,欧洲逐步走近现代艺术上。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 豆瓣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an Art
作者: (荷)曲培醇 译者: 丁宁 / 吴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5
本书关注以19世纪为中心时段的西方艺术,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装饰艺术,涵盖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的演进,立体呈现构成艺术场域的艺术家、美术学院、批评家、画商、各类购买者等要素的变化,更将艺术的演变置于19世纪西方政治、经济巨变的背景中,助读者全面把握这段艺术史错综复杂的线索,了解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学院规则走向艺术自由的精彩历程。
含574幅插图,特设39个专栏介绍特殊的艺术作品、艺术技法或历史背景,另附大事年表、术语表,以及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含影视资料推荐)。
基于我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是迄今最好的一本关于19世纪西方艺术的教材。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将历史、观念、艺术作品熔铸成一个整体,并清晰阐述了主要的艺术史议题。
——加布里埃尔•韦斯伯格(Gabriel Weisberg),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曲培醇的《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堪称力作。她将自己广闻的博识、细腻的感悟和谨严的思考熔于一炉,从而使一段特定时期的欧洲美术史变得如此清晰、生动而又引人深思。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 豆瓣
作者: [日] 高阶秀尔 译者: 金静和 中信出版社 2017 - 10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西方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分9个主题解读艺术名作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从170余幅名作中读懂众神、英雄、仙女的复杂关系,了解名画背后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文化精髓。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从对比中解读传世名作,揭示易被忽视的细节:17世纪的荷兰画坛巨匠伦勃朗曾用精妙的明暗表现,描绘出了作为众神之女王的赫拉的耀眼丰姿;而在莫罗的笔下,赫拉优雅地倚在权杖上,画面左侧象征宙斯的老鹰若隐若现……无需专业的美术知识,在对历代名作的对比分析中,轻松看懂名家的巧妙构思与各个艺术时代的风格演变。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从一幅幅名作讲起,讲述背后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也许你熟知众神之王宙斯华丽的出轨故事,但你可知道赫拉为了对付不忠的丈夫,甚至找维纳斯借来了爱的“魔法腰带”?高洁正义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竟恼羞成怒把纺织女工变成蜘蛛……在学会欣赏艺术技巧的同时,同时看懂奥林匹亚众神、英雄与仙女之间的复杂关系。
2019年5月20日 想读 古希腊神话入门
艺术
西方艺术事典 豆瓣
作者: 詹姆斯·霍尔 译者: 迟轲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西方艺术事典》具有以下特点:工具性——近1200个条目,讲述西方绘画艺术主题和象征形象按照汉语拼音顺序编排,附有英汉条目对照表和索引,便于查阅行文中条目相互引介,各条目于独立之中又相互融通,内容严谨且浑然一体语言简明生动,以最少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
专业性——独辟蹊径,着眼于西方艺术主题及其来源,揭示画面中的故事理解和欣赏西方绘画艺术的内涵,提高审美趣味目前为止国内出版的惟一一部阐释西方艺术主题和象征形象的词典。
通俗性——文明与艺术交互印证,艺术主题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等宗教典籍,而艺术作品又使后者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不仅为艺术专业人士案头必备,也可供文学爱好者和业余艺术爱好者阅读。
欣赏性——一改以图示文、文主图辅的传统艺术辞书编排之法,以图片之数量、选择、质量和大小,来加强图片的欣赏性,还艺术辞书以真正艺术性。800余幅美术名作插图,对大部分词条进行直观的图文对照体察不同艺术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现瞬间与永恒的辩证——每一幅作品都是瞬间的情感展现,而正缘于这瞬间美的激荡,艺术作品本身和古代文明都定格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