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豆瓣
Andrei Tarkovsky: Elements of Cinema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伯德 译者: 金晓宇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6
★编辑推荐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开放的叙事结构和舒缓忧郁的气氛,对当代欧洲电影风格形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无可代替的地位。然而,他的名字在有关电影的通俗和学术著述中都出奇地罕见。罗伯特•伯德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堪称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塔可夫斯基电影世界的入口,伯德窸窣翻动着难得一见的俄语文献,追溯那些尘封的岁月,然后带领读者穿越电影世界中一条条幽深的密道,凭借“土、火、水、气”四种电影的元素忽明忽暗的光亮,探寻一个个神秘诡谲的角落,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本书涉及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论述范围广,资料翔实,内附一百多幅珍贵影像,书后更有长文导读。在这里,你面对的不是晦涩难懂的电影,而是引人入胜的解谜游戏。
★内容介绍
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罗伯特•伯德详述了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伊万的童年》《安德烈•鲁布廖夫》《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乡愁》和《牺牲》,指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基于对土、火、水、气四种基本元素的检视或颂扬,电影的元素与孕育着可能性的时间的统一感是分不开的,而电影强化了人类体验中的这种统一感。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是电影的元素使自然的元素得以存在。伯德诗性的语言与深刻的哲思就像缓缓诉说的画外音,为读者开启了一次别样的观影之旅,更为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的美学原则提供了一次全新的研究。
★名人推荐
“有关该电影导演在文献上的重大贡献。罗伯特•伯德完全熟悉英语读者难以获得的俄语文献,他对电影构造的细微差别有着非凡的敏感度。”——P. 亚当斯•希特尼(普林斯顿大学视觉艺术教授)
★媒体评论
“这本深刻流畅的书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具有洞察力,思想清晰。”——《俄罗斯与苏联电影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性研究。”——《电影人》
“他(伯德)广泛涉猎文献,从经典俄语文学与哲学到当代视觉艺术,令人耳目一新……”——《视与听》
“对塔可夫斯基研究领域的一次非常受欢迎的贡献。”——《加拿大斯拉夫语文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豆瓣
7.0 (5 个评分) 作者: 【法】安托万·德·贝克 译者: 方尔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将拍电影视为信仰,这是塔可夫斯基的雄心。他曾坦率地写道:“人哪怕只背叛自己的原则一次,他与生命的联系就不再纯粹。欺骗自己,便是放弃一切,放弃自己的电影,放弃自己的人生。”这一不妥协的姿态概述了导演的情操和美学观。
如果说塔可夫斯基的长片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代表了苏联电影的复兴,那么,真正的塔可夫斯基则诞生于《安德烈•卢布廖夫》。在这部电影中,他向上追溯,越过了一切“苏联艺术”,把根扎进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之中。自此,塔可夫斯基逐渐成为当局眼中的一名“问题导演”,而对西方来说,他又代表了体现在作品《镜子》和《潜行者》中的深沉、痛苦的俄罗斯意识。最终,塔可夫斯基于1982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苏联。乡愁与信仰成为他在放逐生涯中挥之不去的两种激情,也贯穿了他的最后两部作品《乡愁》和《牺牲》。
本书围绕塔可夫斯基珍视的主题——大地的存在、人们的孤独、梦境、神秘主义——而展开,着重分析他独特的电影语言。最后两章以传记性内容为这一主题学研究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