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MissBird :coolified: - 标记
翻身 豆瓣
Fanshen: 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8.8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韩丁 译者: 韩倞 / 邱应觉(校) 北京出版社 1980 - 1
《翻身》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缩影。全书共分7部,前2部介绍张庄的历史,后5部介绍工作队进驻张庄后所了解的情况以及领导那里的农民所进行的斗争。作者在书中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伟大的土改和整党运动,生动地记录了张庄人民打碎封建枷锁,获得翻身解放的曲折过程。
隋唐五代史(上下) 豆瓣
作者: 吕思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11
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上下),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十五章,章节顺序,章节标题及删节的正文叙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复补全。除将原书的繁体直排、雙行夹注必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外,还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其他如习惯用语、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均未予必动。
希望永远都在 豆瓣
NEVER FALL DOWN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帕特里夏·麦考密克 译者: 刘冉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红色高棉来了,安可•庞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他被迫离开家人,期间历经千辛万苦,目睹种种惨剧,然而促使他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很简单,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念“希望永远都在!”
本书以安可•庞德的真实经历为蓝本,用及其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在柬埔寨大屠杀中 幸存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披露历史真相、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益大使的故事。
------------------------------------------------------------------------------------
国内首部红色高棉亲历者回忆录!
比《追风筝的人》更真实感人!
荣获201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
看红色高棉下的孩子如何倔强生存,即便最黑暗的时期,只要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也要牢牢抓住。
从中,你可以看见人性之光——触目惊心的“杀戮场”并不能磨灭人性中的真善美,恰恰相反,饥饿、屠杀和疾病激发了孩子们心中对友情和亲情等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热切的渴望和珍视,你可以在书中感受到这种感人肺腑的人间大爱之升华。
无论你的人生处于沮丧失落的低谷还是令人艳羡的顶峰,这本书都会带给你绝处逢生的精彩人生体验,在感动唏嘘之余,使你不得不相信:“毕竟,希望永远都在!”
一往无前 豆瓣
7.7 (14 个评分) 作者: 范海涛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8
10岁的小米,给世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关于一群人的故事。这10年是雷军作为创业者升级蜕变的10年,是小米数万员工一往无前的10年,也是跟随小米一路走来的一代人的黄金10年。他们坚持梦想、无所畏惧,哪怕被质疑、被嘲笑,也要毅然站上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舞台。
这是关于一家公司的故事。成立4年估值突破45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仅用3年时间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宝座、创业9年成为最年轻的全球500强公司、创立不足10年营收入已破2000亿……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历经时间考验,不断缔造成长奇迹。
这也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在风投系统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全面崛起、产业正在像素级追赶以及消费升级时代来临时,一个国家如何成就创新者的故事。
知名财经作家范海涛与雷军多次会面详谈,并采访了小米初创团队及高管、员工在内等100余位人士,用客观平和的视角,记录了小米创业路上的高光尽欢与低谷沮丧,梳理了独特的管理经验和商业逻辑,真实还原一碗小米粥到世界500强的全历程。
兄弟 豆瓣 Goodreads
8.0 (150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9
《兄弟》是中国作家余华在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为上、下集,故事围绕两个跟随父、母再婚而成为兄弟的男性-宋钢和李光头。上部讲述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家庭和这两兄弟的遭遇,下部围绕改革开放的时代中,这两兄弟迥异的命运。
2020年10月12日 在读
不行不行,开场屎尿屁味儿太冲……溜了溜了
经济学与文化 豆瓣
作者: 戴维·思罗斯比 2011 - 9
《文化创意产业译丛:经济学与文化》主要内容简介: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经济驱动力和文化驱动力可以被视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两种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译丛:经济学与文化》分别从学术话语领域和社会组织系统两个层面思考了经济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广义的“文化”定义,《文化创意产业译丛:经济学与文化》考察了文化的经济学视角和经济学的文化语境。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文化创意产业译丛:经济学与文化》发展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这样两个概念,以此作为融合两部分内容的基本原则。书中讨论了文化资本与可持续性的思想,该思想特别适用于分析文化遗产的具体问题,比如分析生态经济学中的自然资本。随后《文化创意产业译丛:经济学与文化》讨论了在艺术商品与艺术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创意经济学,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
艺术文化经济学 豆瓣
作者: JamesHeilbrun / CharlesM.Gray 译者: 詹正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艺术文化经济学》(第2版)既适合正在寻找艺术和艺术管理经济学的核心教材或艺术社会学的补充教材的学术性读者,也适合想了解艺术的系统分析的普通读者。书中的理论性概念都从基础开始,以便没有经济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够读懂。
作者从艺术的历史发晨着眼。进而考察热门表演艺术和美术方面的生产和消费、艺术市场的机能、表演艺术公司和博物馆的财务问题以及公共政策所起的关键作用。最后一章是关于美国艺术和文化未来的一些推断。
天国之秋 豆瓣 Goodreads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
8.3 (60 个评分) 作者: [美] 裴士锋 译者: 黄中宪、谭伯牛 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11
2012年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第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 作。
——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 《论中国》《大外交》等书作者
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一八五〇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等书作者
党员、党权与党争 豆瓣
9.3 (23 个评分) 作者: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 2010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红星照耀中国 豆瓣 谷歌图书
Red Star Over China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德加·斯诺 译者: 董乐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6 其它标题: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本书出版80周年,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经典译本。
筚路维艰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7 (55 个评分) 作者: 萧冬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10 其它标题: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 筚路维艰
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五次历史选择。
历史三调 豆瓣 谷歌图书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9.6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柯文 译者: 杜继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8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豆瓣
作者: 薛薇 2011 - 1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3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对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以实际数据为纽带说明spss的操作,以应用案例为背景阐述统计分析的思路,是《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的主要特点。随着spss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上一版对软件操作部分的讲解内容已显得陈旧。在听取读者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上一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在延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和调整:第一,统计分析方法的讲解更加详尽。《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讲解,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领会统计分析方法的精髓和适用场合,以避免方法的滥用和误用。
第二,spss操作的讲解与应用案例结合得更加紧密。《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更加注重spss操作步骤和应用的直观性,书中给出的spss窗口和对应用案例的分析操作是完全吻合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在理解应用案例问题的基础上,方便地对照所给的操作窗口,亲自利用spss实现相应的操作和分析。
第三,案例的选用更具实用性。《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选择的应用案例更加丰富,涉及面也有了进一步拓展,目的是希望启发读者操作案例,在各自不同的行业应用spss解决现实问题。
第四,提供了书中涉及案例的所有数据的电子文件,从而方便地对照书中相关内容自行操作,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
第五,每章后面都增加了练习题,部分练习题中涉及的数据,通过练习,读者可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并熟练相关操作。
第六,目前spss软件的最新版本为18版。但考虑到诸多因素,《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以目前软件的可获得性最强、可安装性最便利的16版为主要讲解对象。在操作方面,spss最新版本与我们所选用的版本之间并无大的差异。
随着数据分析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掌握像spss这样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是十分必要的。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逐步领会统计分析方法的精髓,掌握spss软件的操作,并能够利用spss解决实际的统计分析问题。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 豆瓣
张文彤
作者: 张文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 3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以IBMSPSSStatistics20中文版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多变量统计模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智能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软件实现。在书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统计分析实战和SPss行业应用经验,侧重于对统计新方法、新观点的讲解。在保证统计理论严谨的同时,又充分注重了文字的浅显易懂,使《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更加易学易用。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是一本如何使用SPss进行高级统计分析的指导书。读者可在www.StatStar.com下载书中案例数据,从而完整地重现全部分析内容,并可进一步在新浪微博与作者、其他读者进行讨论。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适合于已具备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的读者阅读,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统计学教材或参考书,以及市场营销、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行业中需要做数据分析的人士,或从事咨询、研究、分析等专业人士的参考书。
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 豆瓣
作者: 张文彤 / 邝春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11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采用的IBM SPSS Statistics 20中文版,以真实案例贯穿全书,从统计分析实战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SPSS的界面操作、数据管理、统计图表制作、统计描述和常用单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实际操作,并结合SPSS的强大功能进行很好地扩展。书中还提供医疗、经济、市场研究等各行业的综合案例,完全从实际案例出发讲解各类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更好地协助读者提高实战能力。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对第1版内容进行了全面改写,以一种全新的实战案例风格出现,是一本难得的统计理论与SPSS操作相结合的参考书。
《高等学校教材: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可作为统计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各行业中非统计专业背景、需要使用统计方法的人员以及希望从头学习SPSS软件使用方法的人员的参考书。
统计学 豆瓣
Statistics for Engineering and the Sciences
作者: William Mendenhall / Terry Sincich 译者: 梁冯珍 / 史道济 2009 - 10
《统计学(原书第5版)》是一本联系实际应用的统计教材。全书共17章,主要介绍描述性统计、概率、离散随机变量、连续随机变量、二元概率分布及抽样分布、置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分类数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多重回归分析、模型构造、试验设计的原则、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统计过程和质量控制、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此外,《统计学(原书第5版)》的附录部分还介绍了一些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统计学(原书第5版)》内容丰富,很少涉及统计学理论的严格数学证明,绝大部分是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例子和练习,适合作为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
水浒寻宋 豆瓣
水浒乱弹
6.8 (9 个评分) 作者: 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李清照夫妇闲时淘宝的大相国寺商业市场究竟怎么个热闹法?宋江同柴进吃酒的东京第一酒馆“樊楼”有何吸引人的光景?吸引燕青与李逵驻足听书的勾栏瓦舍到底有多精彩?武大郎在早市上卖的炊饼是实心儿的还是带馅儿的?历史上有几个李师师?扈三娘为何绰号“一丈青”?宋清的铁扇子又是什么模样?
在《水浒寻宋》中,虞云国教授贯通正史与笔记,糅合诗词、话本、戏曲、绘画,截取小说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场景和具体可感的细节,将笼罩在《水浒》上面的层层迷雾拨开,还原为生动真切的宋朝社会生活面貌,独特而精妙的宋代社会细节进一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讲到北宋最豪华的酒楼,也是东京百年老店的樊楼,虞教授引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说,汴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谈到可以说是宋代娱乐中心的勾栏瓦舍,书内据《嗓淡行院》,说到市民百姓到瓦舍勾栏去的目的:“倦游柳陌恋烟花,且向棚栏玩俳优,赏一会妙舞清歌,瞅一会皓齿明眸,躲一会闲茶浪酒。”
书内收录的170余插图,以明代杨定见刊本、容与堂刊本《忠义水浒传》版画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主,更有其他反映社会生活图景的宋画名作,使人得以一览宋时生活的斑斓光景。
------------
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世界,使我们对千年之前、水浒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仿佛亲历过一样的感受。这样的书,可不容易写。
虞云国先生探索并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水浒》新读法。作者曾为日本史学巨擘宫崎市定论水浒的著作写过一篇书评,提到《水浒》有历史学的、文学的、社会学的等多种读法,依愚之见,本书是这多种读法的综合,而其落实,则在“宋元社会风习”的还原上。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眼光”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最需要的是“功夫”,是“学力”。一个俗语、一个称呼、一个物件,在博物学词典里都只是一个点,但在作者的笔下带出了一大片,穿行在这一大片学识中,你能感受到一大片历史的实存。作者读书多,腹笥丰,记诵博,运用活,一个名物牵头,大量小说、戏曲、诗歌、笔记里的有关材料,落英缤纷般抖落出来,书斋学究成了散花天女,不由你不赞叹“她”的锦绣手段。我们现在生活中,衣食器具,土地屋舍,日用而不知,不闻亦不问,谁会关心馒头的来历,谁会考究豆腐的做法,然而以今视昔则不同,跟着虞云国用史学的读法去读这些小东西,真有莫大的乐趣。
——陈克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严谨以史实互证,由文入史,路径一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好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一个时代的社会史。学者关注小说,对于历史学来说,实为幸事。
——王瑞来(史学专家,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虞云国这些年来的众多史学论著,既体现汉学的功力,又具有宋学的眼光,见解不同凡响,文笔生动优雅。
——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形容自己的文章“无足轻重”,是“屑末饾饤”,当然是文人学者的自谦之语。实际上,虞云国解读《水浒》,视角非常独特,可谓自成一家。他的水浒系列随笔,不像马幼渔的《水浒论衡》那样,研究《水浒》的版本流传和布局结构,也不似余嘉锡的《水浒三十六人考实》般,专注《水浒》人物行迹的学术考证,更不像萨孟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从社会史的宏观角度,考察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和民众生存状况。虞云国认为,类似的纯史实考证工作已经基本被前人完成,要解读《水浒》,必须另辟新路。他所说的新路就是,集中考察书中涉及的人情风物,以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基础,使小说和史实两者互证。
——韩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2020年9月6日 在读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现代世界体系(四卷本) 豆瓣 Goodreads
The Modern World-System
作者: [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译者: 郭方 / 夏继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 11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之《现代世界体系》(四卷本)】
《现代世界体系》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颇具影响力的多卷本著作,对全球史进行了重新阐释,将现代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确定为16世纪到20世纪。
1.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 著 郭方 刘新成 张文刚 译 郭方 校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覆盖延长的16世纪,讲述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创立的历史。在新增的2011年版序言中,沃勒斯坦梳理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写作背景,并对“世界体系”理论迄今遭遇的主要学术批判做了系统的回应。
2.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
重商主义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巩固:1600~1750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I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1600–1750
[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著 郭方 吴必康 钟伟云 译 郭方 校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是整套书中至关重要的一卷,它反驳了把17世纪“危机”视为欧洲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论证了对作为一种历史体系的资本主义的一种观点和界定的合理性。另外,本卷还提出另一个新的重要论题,即霸权问题。认为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运转中,霸权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机制。霸权机制使现代世界体系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经济。
3. 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时期:1730~1840年代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II
The Second Era of Great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1730s–1840s
[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著 郭方 夏继果 顾宁 译 郭方 校
《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介绍了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分别论述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三轮中心国家争霸、南北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印度次大陆、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西部非洲这几个被并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地区的边缘化和半边缘化。
4. 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
中庸的自由主义的胜利:1789~1914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V
Centrist Liberalism Triumphant, 1789–1914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 著 吴英 译 庞卓恒 校
《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覆盖从1789年~1914年这段时期,专门用于探讨一种适用于现代世界体系的地缘文化的形成,沃勒斯坦认为该地缘文化大体是以他所称的温和的自由主义为中心塑造的、并由它所支配。在本卷书中沃勒斯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概括能力继续得以展现,延续以往叙事的风格,沃勒斯坦对自由主义中间路线是如何在全世界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做了重要的说明。第四卷提出了“全球地缘文化”的概念,深化了对世界体系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诸方面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0年7月4日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