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豆瓣
9.0 (53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钱春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录,又有点像圣者传一类的书,但这位圣者并不是宗教的圣者,而且本书并不像一般宗教书那样枯燥乏味,却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散文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扎根 豆瓣
L'enracinement; prélude à une déclaration des devoirs envers l'être humain
9.6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西蒙娜·薇依 译者: 徐卫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
本書包括:靈魂的各種需求、拔根狀態、扎根等三部分內容。
形式逻辑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金岳霖 人民出版社 1979 - 10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只凭三本著作,林岳霖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意识探秘 豆瓣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A Neurobiological Approach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夫·科赫 译者: 顾凡及 / 侯晓迪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6
意识是科学上至今还未解决的超级秘密之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意识有什么益处?只有人才有意识吗?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动作并不需要意识参与其中?回答这些问题,将使我们对人之所以为人有全新的认识。
本书是作者与克里克对上述这些问题长期合作研究的结果。本书探讨了动物和人主观心智的生物学基础,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意识研究的框架——用实验方法找出表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全书以视知觉研究为切入点,结合注意、记忆、自动行为、失认症和“裂脑人”等病理现象的研究,总结了意识研究的科学基础,概括指出了我们知识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本书反映了继克里克《惊人的假说》之后,他们合作研究的新进展。本书的语言风格亦以洗练生动见长。
Cultural Memories of Nonviolent Struggles 豆瓣
作者: Anna Reading / Tamar Katriel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015
If societies have only memories of war, of cruelty, of violence, then why are we called humankind? This book marks a new trajectory in Memory Studies by examining cultural memories of nonviolent struggles from ten countries. The book reminds us of the enduring cultural scripts for human agency, solidarity, resilience and human kindness.
存在与时间 豆瓣 Goodreads
Sein und Zeit
9.1 (9 个评分)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译者: 陈嘉映 / 王庆节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9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控制论 豆瓣
Cybernetics: Or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作者: N.维纳 (Wiener.N.) 译者: 郝季仁 科学出版社 2009 - 6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第2版》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豆瓣
8.4 (28 个评分) 作者: 金观涛 / 华国凡 新星出版社 2005 - 5
本书从控制论和系统论基本概念的角度介绍科学方法论知识。书中选用大量生动的事例,深人浅出地介绍了控制、反馈、信息、思维和组织,系统及其演化,质变的数学模型等问题。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被很多学校、企业选为教材。
本书首版于1983年,风靡一时。
小约翰 豆瓣
De Kleine Johannes;[English]The Quest
作者: [荷兰]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译者: 景文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9
经典哲理童话《小约翰》堪称“19世纪的《小王子》”,鲁迅称誉其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并借其拒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该书以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现了人成长时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的诸多冲突。《小约翰》的语言简单透明,纯净美丽,探讨的却是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过,寓意我们面对人生迷惘时的共同处境。小说看似写孩子,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是深刻的哲学。《小约翰》是荷兰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权力的精神生活 豆瓣
作者: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张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 1
《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对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福柯、阿尔杜塞等有关服从理论的论述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服从的观点:权力在主体的屈从与生产中的双重作用与权力所采取的精神形式。作为权力的一种形式,服从是自相矛盾的。被一种外在于自身的权力所支配是权力所采取的一种熟悉的和苦恼的形式。但是,为了发现“某人”是什么,某人作为一个主体的形成,所依赖的权利却完全是另一种权力。按照福柯的说法,如果我们理解了权力同样形成了主体,它就提供了它存在的条件和它欲望的轨迹。权力不仅仅是我们的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它也形成了自反性。利用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福柯和阿尔杜塞,这本富有挑战性和明晰的著作提供了主体形成的理论,它阐明了矛盾的社会权利的精神作用。
性别麻烦 豆瓣 Eggplant.place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9.0 (4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宋素凤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1990年面世的《性别麻烦》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开篇,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欲的强制性规定。
巴特勒在本书中提出的、现已成为她的个人标记的“性别操演”理论,为性与性别开启了一个具有多种文化可能性的未来。
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读书。
Hypatia
《性别麻烦》对性别的“自然性”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质疑。这是一部富有创见的精彩论著。
Aandra Lee Bartky
巴特勒的作品改变了我们思考性、性别、性欲和语言的方式。她对性别身份的探问已对当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发了在多个层面上对“主体”的批判性反思。
萨拉·萨莉
十年前我完成《性别麻烦》的稿子......我不知道这本书会有这么广大的读者,也不知道它会对女性主义理论构成具有挑衅意味的“介入”,并被引为开创酷儿理论的文本之一。这本书的生命超出了我的意图。
朱迪斯·巴特勒在1999年此书再版时附加了长篇序言,回应并澄清了针对此书的一些问题。
消解性别 豆瓣
Undoing Gender
7.9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郭劼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1
继《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之后,巴特勒的这部论文集对她自己提出的性别操演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开始将对性别的关注点从哲学话语转向现实生活与政治。她针对身体解剖学、美学以及社会与政治等领域对性与性别的各种限定和标准,提出了消解性别这一应对策略。在本书中,她考察了乱伦禁忌的意义和目的、新型亲属关系、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问题,将对性别规范的批判置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框架之内。巴特勒的论述涉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性别政治”的各个方面。
原儒 豆瓣
作者: 熊十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3
《原儒》是熊十力先生论述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分上卷《原学统》、《原外王》篇,下卷《原内圣》篇,以《周易》、《春秋》、《周官》等儒家经典为依据,综合考辨分析,论述孔子开派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宗旨与内涵,责斥后世对孔子儒家正统思想的曲解与比附。同时又立足现代政治生活的现实,探讨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和对中国现当代的影响和贡献,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理论的支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豆瓣 Goodreads
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
8.4 (152 个评分) 作者: (法)让-保罗·萨特 译者: 周煦良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6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2017年3月11日 已读
智慧的力量可以用来发现关乎“存在”、关乎人类的真相,却无法排遣他在法国被占领期间的那种无力感。
哲学 存在主义 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