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持续焦虑 豆瓣
作者: [美] 艾恺 2022 - 4
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大部分近代以来的文学与哲学之勃兴,恰恰源于人们眼见他们珍视的东西被他们想要的东西削弱或者摧毁。每个人对平等、个人主义、科学和现代工业等给予高度评价,然而同时也为传统生活、家庭伦理、与自然相契合大声疾呼。这两组欲求的冲突,不但象征和表达了人类最深的社会冲突,也象征和表达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
作者从德国的反现代化论者如哈曼、谢林和赫德、费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开始,继而将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义者,印度的甘地、泰戈尔,中国的张君劢、梁漱溟,日本的冈仓觉三和西田几多郎,一直到当代的埃吕尔和马尔库塞等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
作者认为,持续的反现代化批判的贡献与意义是:在批判的过程中,辨明了现代化过程的真正本质,也确定了人类要付出的代价。“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将以二重性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
胁迫之术 豆瓣
作者: 克里斯托弗·辛普森 (Christopher Simpson) 译者: 王维佳 / 刘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本书基于公开文献与美国解密档案,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梳理了1945年至1960年间美国大众传播学在“冷战”背景下兴起的过程。
“二战”后,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部门、军方、情报机构和重要的基金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推动传播学者们从事说服技巧、民意测量、刑讯审问、政治与军事动员、意识形态宣传等课题的研究。这些以宣传和胁迫为目的的研究项目不但在传播学“奠基人”的选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帮助确立了学科的核心问题与主导范式。
启迪 豆瓣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9.3 (11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张旭东 / 王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9
本书是《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启迪(本雅明文选》分册,书中具体收录了:《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等文章。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豆瓣
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8.4 (5 个评分) 作者: 伊莱休 卡茨 译者: 常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本书收录了媒介研究领域的13篇经典文本,并由当代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此书非常适合作为高校《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类课程的教材。
注意力分散时代 豆瓣
The Age of Distraction: Reading, Writing, and Politics in a High-speed Networked Economy
作者: 罗伯特·哈桑 译者: 张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2
在过去的三千年里,阅读和写作相互作用并以特定的方式造就了我们的世界。然而,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动摇了语词及其意义的稳定性,我们在信息洪流中的软弱正日益变成一种病态,即“慢性注意力分散”。
本书从哲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注意力分散问题,以及它是如何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相互渗透的影响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并日益加重的。
罗伯特·哈桑的视角弥漫着一种历史的感觉——从写作的发明和阅读技能的发展开始。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阅读、写作模式创造的时间景观被彻底改变,我们被抛入一个不断加速的世界中,这对我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对技术的诘问,对时间的重新掌控,也许能帮助我们在电子迷雾中看清未来。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什么究极缝合怪……看完《加速》,《时间社会学》,《时间和社会理论》,《技术与时间》,只觉得写作者太不要脸了。
互联网 文化研究 网络生活
技术图像的宇宙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译者: 李一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 - 4
本书以当代技术图像为切入点,作者发现世界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个是走向由图像接收者和管理员组成的、程序化的极权社会;另一个是走向由图像制作者和图像收集者组成的、对话式的通信社会。基于此,作者对技术图像所构成的世界及其引发的问题展开观察、分析和批评。全书内容围绕十九个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技术图像的生产、表意、分布、运作、实质等问题,推断了对话式“通信社会”(Telematic society)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人类生活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