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植物名实图考 豆瓣
吴其濬
作者: 吴其濬 中华书局 1963 - 2
中国清代植物学专著,吴其濬(吴其浚)撰,1848年由陆应榖刊行。共38卷,收植物1,714种,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毒草、芳草、群芳、果、木12类,每类分若干种,叙述其名称、形、色、味、品种、产地、生长习性、用途等,并有附图。著录每种均经本人亲自观察、考证,修正了过去本草书中的许多错误,植物图也较为精确,有的可据以鉴定植物的科和目。另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收植物838种,系辑录古代植物文献编成。
药物图谱。三十八卷。清·吴其濬撰。刊于1848年。系作者通过广泛访询、采集,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阝显)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等叙述较详,绘图较逼真。但也杂有某些唯心观点的解释。本书于195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重加点校,书末附索引四种。吴氏另编《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二十二卷,收编植物838种,系辑录前代文献的一部资料性著作。现存清刻本、近代铅印本、1949年后排印本。
《植物名实图考》是中国古代一部科学价值比较高的植物学专著或药用植物志。它在植物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公认。
吴其濬写作《植物名实图考》,主要以历代本草书籍作为基础,结合长期调查,大约花了七八年时间才完成。它的编写体例不同于历代的本草著作,实质上已经进入植物学的范畴。这部书是吴其濬死后一年,就是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由山西巡抚陆应谷校刊的。
《植物名实图考》全书七万一千字,三十八卷,记载植物一千七百十四种,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包括苔藓)、水草(包括藻类)、蔓草、芳草、毒草、群芳(包括寄生在一些木类上的担子菌)等十二类。每类列若干种,每种重点叙述名称、形色、味、品种、生活习性和用途等,并附图一千八百多幅。
吴其濬利用巡视各地的机会广泛采集标本,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书中所记载的植物涉及我国十九个省,特别是云南、河南、贵州等省的植物采集的比较多。《植物名实图考》所记载的植物,在种类和地理分布上,都远远超过历代诸家本草,对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近代中药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植物名实图考》的特点之一是图文并茂。作者以野外观察为主,参证文献记述为辅,反?quot;耳食",主张"目验",每到一处,注意"多识下问",虚心向老农、老圃学习,把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绘制成图,到现在还可以作为鉴定植物的科、属甚至种的重要依据。
《植物名实图考》一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世界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870年德国毕施奈德在《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中认为《植物名实图考》是中国植物学著作中比较有价值的书,"刻绘尤极精审","其精确程度往往可资以鉴定科和目",甚至"种"。
1884年日本首次重刻这部书,伊藤圭介为这部书写的序中对这部书作了高度评介,认为"辩论精博,综古今众说,析异同,纠纰缪,皆凿凿有据,图写亦甚备,至其疑难辨者,尤极详细精密"。1940年日本牧野富太郎著的《日本植物图鉴》,其中有不少取材于《植物名实图考》。此外美国劳弗·米瑞和沃克等人的著作①对这部书也有所引用和推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都藏有这部书。
《植物名实图考》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珍贵的植物学知识,而且对医药、农林以及园艺等方面也提供了可贵的史料,值得科学史家用作参考。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豆瓣
作者: 吴其濬 商务印书馆 1959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2卷,收录植物838种,书中摘录了历代本草、农书、方志、诗词杂著书籍中有关植物学的资料,"以稽诸古"。《植物名实图考》38卷,收载植物1714种,插图1865幅,主要是考核植物的名实、兼及实用,"以证诸今"。
《植物名实图考》分类是在继承《本草纲目》分类基础之上,专就植物部分分为:谷类53种、蔬类177种,草类再分为山草类202种、隰草类287种、石草类98种、水草类37种、蔓草类236种、芳草类71种,毒草类44种,群芳类143种;果类102种、木类 271种。由以上排列顺序可以看出:基本上是由草本到木本,体现"从微至巨"的原则。重视民生,所以突出谷类、菜类。草类是按生态、生化原则排列。适应宋元明以来园艺植物的发展,特别列出"群芳"一类。同一类植物中把相近的植物排在一起。书中记载植物种类比《本草纲目》多519种,其中许多是南方或边疆地区植物,呈现区域性特点,补充了历代本草地区性的缺漏和不足,更有特殊价值。
《植物名实图考》对前人著作中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大量吸收;对前人的错误,多有纠正。这是十分可贵的。书中对植物形态性态的描述,也比前人更加精细,对植物茎色、叶纹、花形、叶味的记述则更生动、更细微,更容辨认了,经常是从产地记到生境,从初生写到结实,从形状色味,从内服到外用,记述得既全面,又生动。
《植物名实图考》最大的特点,在于图绘精美,一方面便于核对名实,以鉴定种类;另一方面形象地保存了宝贵的原始资料,便于后人检索。我国图谱之学,由来已久。本草书中,图文并重,几成定例。而《植物名实图考》不仅图多,而且精耕细作(细微、清晰、准确)。多数图(近1500幅)是据实物写生,可以按图考证鉴定到科、目,甚至到种(如卷丹、霍香等)。编排上,图文相间,图文并茂。随说明,便于检阅。
《植物名实图考》的性质,既不同于主要记载药物的本草如《本草纲目》,也不同于以农用为主的《群芳谱》、《广群芳谱》这类书。它除部分涉及药用与农用外,并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直接与实用有关。它所载植物范围更大,并开始摆脱单纯实用性的框架,而有向纯粹植物学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