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华
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 (1993) 豆瓣
映画が時代を写す時 侯孝賢とエドワード・ヤン
8.0 (21 个评分) 导演: 是枝裕和 演员: 杨德昌 / 侯孝贤
其它标题: 映画が時代を写す時 侯孝賢とエドワード・ヤン
1993年的台灣,那是個看電影前還要唱國歌的年代,西門町紅樓劇場仍是放映電影的戲院。在傳統文化孕育下成長的侯孝賢,帶著《戲夢人生》赴日宣傳;深受西方現代文化薰陶的楊德昌,則在台北拍攝著《獨立時代》。兩位風格迥異的導演,卻有著共同的使命——以電影,留下屬於台灣的樣貌。

從歷史觀點切入,探討台灣因戰爭殖民所帶來的複雜文化結構,貼近日常的視角,記錄兩位台灣電影巨擘,如何用各自的鏡頭語言,在《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拍出台灣鄉村與都會的過去及現在。從中美建交、廟口露天電影院等活動中,爬梳政治對電影的影響,以及電影形式存在的各種可能。日本影帝柄本明擔任片中旁白,片長僅47分鐘卻彌足珍貴。

「拍攝這部紀錄片,對我後來走上電影之路,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轉捩點。」——是枝裕和
2022年9月28日 看过
“银幕在黑暗中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一个人物 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开篇第一句话奠定了这个纪录片的结构。是枝裕和对准 93/94 年的侯杨二人(媒介创作者)↔即将拆除的红楼剧院(媒介场所)↔市井祭奠放映员的两本胶片(媒介实体)共同协作完成记录历史,照亮黑暗的效果。侯导喝功夫茶讲台语,喜欢陳明章的随性吉他,注重身教带后辈类似培养土地;杨导听 Anna Maria Canali 的《乡村骑士》,电脑编辑剧本,希望创作团队的年轻人各自努力。一个墙上贴曼哈顿海报,一个在原子电影公司宣传画上有 woody 2333 基隆军港金瓜石的工人大哥说得很有意义,《給康城的情書》里侯导片段「電姬館」有点致敬红楼剧院。p.s. 谢谢烤老师、zwitzki、shuniverse 的翻译校对!咱们 NeoDB 的海报就直接《麻將》不太合适吧
中村幸弘 侯孝贤 台湾 宫田有子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