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男孩 豆瓣
7.2 (15 个评分)
Lu1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明堂唱片
久等了!
终于等到男孩长大不会再哽咽了!
终于等到华语说唱指标人物Lu1的回归!
终于等到Lu1祭出绝赞的心灵之作《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
14?x 白天不亮 联手操盘年度最强中文嘻哈专辑!
如新鲜空气般的华语说唱指标Lu1
生活在天使之城LA的Lu1(路壹),音乐中自然也沾满了阳光的味道,轻松愉悦,让人印象深刻。
融合了嘻哈的酷味节拍与cool jazz的轻松律动,创造出一种横跨Hip-hop、Jazz、Bossa Nova与流行音乐的新鲜听觉。
加上言之有物的歌词,有如新鲜空气般让人自在舒畅!足以甩掉那些吊儿郎当的嘻哈潮人几十条街,尚未正式出道便已积累超强的人气。
“台湾有蛋堡,内地有Lu1!”
虽然很多人会拿Lu1和蛋堡做比较,两人属同一时期在网络发迹的爵士嘻哈音乐人,又都同知名制作人14?有合作,实力又都旗鼓相当,难怪好事的乐迷要把两人做比较。
但是相比起来,Lu1更像是Bossa Nova,沾满阳光的味道,而蛋堡更像是bebop一样逍遥。
就连台湾嘻哈名厂颜射老板迪拉胖也说:台湾有蛋堡,内地有Lu1!
献给成长——《男孩/a portrait in time》
什么是成长?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时5年,
Lu1 从LA辗转到上海,
从台北跨越到成都,
我们发现答案早已被时光画成了一幅画,
被时间酿成了一首诗。
《男孩/a portrait in time》
献给我们,
献给在勾画着属于自己杰作的我们。
14?x 白天不亮 联手操盘年度最强嘻哈专辑!
知名嘻哈制作人14?(蛋堡/叁劈/小老虎/Substantial)与新爵士制作人白天不亮(小老虎/LocoJive
/49ers)联手操盘Lu1首张,同时还邀来一众酷味嘻哈制作人张骐骥(Kichy TliC)、SoundzImage、Octave20操刀混音,带来本年度最强嘻哈专辑!
重点推荐曲目:
《男孩》献给所有人的成长之诗。
《伸手摘下了(男孩 Part2)》灵魂与自我的交响诗。
《起舞吧(男孩 Part3)》 献给成长与未来的华尔兹。
《很可爱的歌》夏日必备嘻哈恋曲!
《什么都不用想(Kichy TliC Remix)》律动与奇幻并存的嘻哈冥想。
《Beats Y’all》给Hip-hop的趣味致敬,跟着白叔的beat一起来点头!
终于等到男孩长大不会再哽咽了!
终于等到华语说唱指标人物Lu1的回归!
终于等到Lu1祭出绝赞的心灵之作《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
14?x 白天不亮 联手操盘年度最强中文嘻哈专辑!
如新鲜空气般的华语说唱指标Lu1
生活在天使之城LA的Lu1(路壹),音乐中自然也沾满了阳光的味道,轻松愉悦,让人印象深刻。
融合了嘻哈的酷味节拍与cool jazz的轻松律动,创造出一种横跨Hip-hop、Jazz、Bossa Nova与流行音乐的新鲜听觉。
加上言之有物的歌词,有如新鲜空气般让人自在舒畅!足以甩掉那些吊儿郎当的嘻哈潮人几十条街,尚未正式出道便已积累超强的人气。
“台湾有蛋堡,内地有Lu1!”
虽然很多人会拿Lu1和蛋堡做比较,两人属同一时期在网络发迹的爵士嘻哈音乐人,又都同知名制作人14?有合作,实力又都旗鼓相当,难怪好事的乐迷要把两人做比较。
但是相比起来,Lu1更像是Bossa Nova,沾满阳光的味道,而蛋堡更像是bebop一样逍遥。
就连台湾嘻哈名厂颜射老板迪拉胖也说:台湾有蛋堡,内地有Lu1!
献给成长——《男孩/a portrait in time》
什么是成长?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时5年,
Lu1 从LA辗转到上海,
从台北跨越到成都,
我们发现答案早已被时光画成了一幅画,
被时间酿成了一首诗。
《男孩/a portrait in time》
献给我们,
献给在勾画着属于自己杰作的我们。
14?x 白天不亮 联手操盘年度最强嘻哈专辑!
知名嘻哈制作人14?(蛋堡/叁劈/小老虎/Substantial)与新爵士制作人白天不亮(小老虎/LocoJive
/49ers)联手操盘Lu1首张,同时还邀来一众酷味嘻哈制作人张骐骥(Kichy TliC)、SoundzImage、Octave20操刀混音,带来本年度最强嘻哈专辑!
重点推荐曲目:
《男孩》献给所有人的成长之诗。
《伸手摘下了(男孩 Part2)》灵魂与自我的交响诗。
《起舞吧(男孩 Part3)》 献给成长与未来的华尔兹。
《很可爱的歌》夏日必备嘻哈恋曲!
《什么都不用想(Kichy TliC Remix)》律动与奇幻并存的嘻哈冥想。
《Beats Y’all》给Hip-hop的趣味致敬,跟着白叔的beat一起来点头!
成都集团2020cypher 豆瓣
6.7 (12 个评分)
马思唯
/
KnowKnow
…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叁时玖文化
成都集团是由11位极具代表性的成都说唱歌手于2020年组成的一个新的组织。主要成员有Masiwei/KnowKnow/Melo/PSY.P/Ty./李尔新/AnsrJ/Mengzi/邓典果/王以太/Sleepy Cat。这首是新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一首全员合作的Cypher。
Five Stars 豆瓣
6.2 (19 个评分)
Higher Brothers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22日
出版发行:
88rising Records
飛行器的執行週期 豆瓣
8.0 (49 个评分)
郭頂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9日
出版发行:
環球音樂
郭頂2016全新創作專輯
【飛行器的執行週期】The Silent Star Stone
有一種音樂,叫作《郭頂》
在2016郭頂作品《飛行器的執行週期》,郭頂歷時兩年的時間醞釀與執行,運用音符與文字,巧妙地建構一個時空錯置卻充滿人性的故事,用第三人稱來講述故事的梗概。極富製作與創作經驗的郭頂,運用富有記憶度的嗓音和聲線的溫度,將趨於冷調的主題,拿捏得精准。歌詞的細膩與曲子的融合,讓整張專輯的結構扎實,有像一篇好文章起落有致,引人入勝。在錄音的過程,聲音與器樂的安排與錄製,捨棄精修,一遍一遍的嘗試與檢討,希望可以維持連貫性的情緒和口氣,保留一次性完整的風貌,達到冷暖的平衡,這是音樂創作人與製作人對於自我的要求與堅持,也是豐沛創作能量一次的體現。
Chapter 1:《淒美地》The Fog Spac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不知疲倦的人啊,去到那個一切未知的目的地。
Chapter 2:《落地之前》Fallen Ma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脈搏張顯驚慌的興奮,人類的共感原來如此放肆。
Chapter 3:《把你的外套留在深巷》Put Your Face Dow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也許每個靈魂都是孤獨的存在,才在黑夜降臨時找到對方,相互依存。
是陰影般嚴肅,是機器般誠實。
是直接地告訴你對於真相的恐懼。
是坦誠,坦誠到你無法與它對視。
Chapter 4:《想著你》About You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這不是情書。
<我已經忘記時間和我的名字>
<只想這樣看著你,任憑時間流走>
這真的不是情書。
Chapter 5:《水星記》Mercury Records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當你想要觸摸,卻又隨即消失,
當離別變成相遇的祭奠,
當我還可以再跟你飛行。
Chapter 6:《在雲端》Rain Falls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漂浮,失重,
還有上空漂浮光圈的山脈和汪洋,
我如何才能把發現的奇異景觀發送給你?
凝視堆積如山的文字與影像,我發現我,遺失了你。
Chapter 7:《保留》Deleting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離開的第143天,
透過身體,整理囤積的數據,是遺產?是垃圾?
這些曾經在這裡的,該保留還是捨棄?
我的身體,別人的靈魂,未完成的夢....。
Chapter 8:《每個眼神都隻身荒野》Twist The Wildfir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不遠處,天際畫出奪目的火光,
不懼怕,期待著與你遲來的碰撞。
周圍已殘破,人們卻狂歡不止。
就像等待倒數後的,寧靜與新生。
Chapter 9:《有什麼奇怪》Original Huma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詭峭的山脈,怪奇的植物,每隔三分鐘的海嘯,
最前沿的事物被當成懷舊,翻越過程直至結果。
凡事如數據一般,任意選擇保存和刪除。
這,瞬息萬變,陸離光怪的眼前。
Chapter 10:《下次再進站》Back to Blu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如果你明白生存的時間和空間都有它的風險,你會用哪種方式存在?
當與你想像的相行漸遠,唯有愛,還在原地等你出發。
【飛行器的執行週期】The Silent Star Stone
有一種音樂,叫作《郭頂》
在2016郭頂作品《飛行器的執行週期》,郭頂歷時兩年的時間醞釀與執行,運用音符與文字,巧妙地建構一個時空錯置卻充滿人性的故事,用第三人稱來講述故事的梗概。極富製作與創作經驗的郭頂,運用富有記憶度的嗓音和聲線的溫度,將趨於冷調的主題,拿捏得精准。歌詞的細膩與曲子的融合,讓整張專輯的結構扎實,有像一篇好文章起落有致,引人入勝。在錄音的過程,聲音與器樂的安排與錄製,捨棄精修,一遍一遍的嘗試與檢討,希望可以維持連貫性的情緒和口氣,保留一次性完整的風貌,達到冷暖的平衡,這是音樂創作人與製作人對於自我的要求與堅持,也是豐沛創作能量一次的體現。
Chapter 1:《淒美地》The Fog Spac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不知疲倦的人啊,去到那個一切未知的目的地。
Chapter 2:《落地之前》Fallen Ma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脈搏張顯驚慌的興奮,人類的共感原來如此放肆。
Chapter 3:《把你的外套留在深巷》Put Your Face Dow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也許每個靈魂都是孤獨的存在,才在黑夜降臨時找到對方,相互依存。
是陰影般嚴肅,是機器般誠實。
是直接地告訴你對於真相的恐懼。
是坦誠,坦誠到你無法與它對視。
Chapter 4:《想著你》About You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這不是情書。
<我已經忘記時間和我的名字>
<只想這樣看著你,任憑時間流走>
這真的不是情書。
Chapter 5:《水星記》Mercury Records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當你想要觸摸,卻又隨即消失,
當離別變成相遇的祭奠,
當我還可以再跟你飛行。
Chapter 6:《在雲端》Rain Falls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漂浮,失重,
還有上空漂浮光圈的山脈和汪洋,
我如何才能把發現的奇異景觀發送給你?
凝視堆積如山的文字與影像,我發現我,遺失了你。
Chapter 7:《保留》Deleting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離開的第143天,
透過身體,整理囤積的數據,是遺產?是垃圾?
這些曾經在這裡的,該保留還是捨棄?
我的身體,別人的靈魂,未完成的夢....。
Chapter 8:《每個眼神都隻身荒野》Twist The Wildfir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不遠處,天際畫出奪目的火光,
不懼怕,期待著與你遲來的碰撞。
周圍已殘破,人們卻狂歡不止。
就像等待倒數後的,寧靜與新生。
Chapter 9:《有什麼奇怪》Original Human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詭峭的山脈,怪奇的植物,每隔三分鐘的海嘯,
最前沿的事物被當成懷舊,翻越過程直至結果。
凡事如數據一般,任意選擇保存和刪除。
這,瞬息萬變,陸離光怪的眼前。
Chapter 10:《下次再進站》Back to Blue
詞/曲: 郭頂 編曲: 郭頂 製作: 郭頂
如果你明白生存的時間和空間都有它的風險,你會用哪種方式存在?
當與你想像的相行漸遠,唯有愛,還在原地等你出發。
Dust My Shoulders Off 豆瓣
6.6 (14 个评分)
张靓颖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少城时代
张靓颖全新英文单曲《DUST MY SHOULDERS OFF》,由欧美流行乐坛著名音乐制作人Jim Beanz与Timbaland(《嘻哈帝国》原声大碟制作人)亲自操刀。全曲节奏律动感极强,制作人采用纯正的Funk结合Reggae House构成极简编曲风格,清新且不落俗套。张靓颖运用了alternative R&B的技法将歌曲意境诠释的非常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张靓颖本人也参与到这支单曲的歌词创作中,起到画龙点睛之笔。
SEDAR 豆瓣
8.2 (12 个评分)
秦四风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索尼音乐娱乐
音乐是一件不同的事
她无形
我是否要利用这一点
哄骗自己
甚至哄骗别人
她不知
音乐更是一件寻常的事
她有意
我是否要期待这一点
打动自己
甚至打动别人
我不知
——秦四风
秦四风《SEDAR》——中国爵士乐有多少种可能?
一条直线曲折之后崛地而起,蜿蜒成一座城。
一个梦分裂出无数全新的时代,为迷途寻找归属。
我们不可忽略:万千种音乐的元素,最终汇入一条神经。那种无限的力量,让耳朵接收来自新世界的讯息——他是秦四风。
十五年足可以让音乐伸出全新风格的触手。然而十五年,也可以将飘散在世界各地的声音与灵感聚合。秦四风,一位土生土长的优秀Fusion/Jazz演奏家与作曲家,就做了一件这样让人佩服的事,也就有了今天的《SEDAR》。
这张融合爵士风格的专辑,更像一个作品精选。磨砺了将近六分之一个世纪,打造出来的却是永恒。从《Crisp Bite》到《Mr.H & Mr.H》的顺序,每首下一曲都像上一曲的延伸。就像一个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泛音,留给听众无尽的回味。当然,你亦可选择闭着眼盲听,因为每一首都是独立的故事。惊喜或许就在不经意之间,你选择了那个与你契合的过往。
创作时间的跨度,也给听众一个追寻过往的机会。《Arboreal Tunnel》中的乡愁,《Lemon》中的隐瞒与无助…无论表达方式是电子还是乐队,都能够直抵内心然后泛起涟漪。
从未出国接受过爵士乐训练的秦四风,却把爵士这件舶来品玩儿得出神入化。为了呈现最好的音乐,他坚持找到最完美的合作者完成他所期待的作品。这样的坚持,在当今时代已不多见。甚至邀请多次获得格莱美奖的日籍混音师Goh Hotoda以及美国泰斗级母带工程师Bob Ludwig来共同完成后期的制作。
相信这张专辑的问世,能够在中国爵士音乐史写下重要的一笔。这张专辑也必定让秦四风成为中国爵士力量的领军人物。让我们共同亲耳见证这精彩绝伦的音乐瞬间。
她无形
我是否要利用这一点
哄骗自己
甚至哄骗别人
她不知
音乐更是一件寻常的事
她有意
我是否要期待这一点
打动自己
甚至打动别人
我不知
——秦四风
秦四风《SEDAR》——中国爵士乐有多少种可能?
一条直线曲折之后崛地而起,蜿蜒成一座城。
一个梦分裂出无数全新的时代,为迷途寻找归属。
我们不可忽略:万千种音乐的元素,最终汇入一条神经。那种无限的力量,让耳朵接收来自新世界的讯息——他是秦四风。
十五年足可以让音乐伸出全新风格的触手。然而十五年,也可以将飘散在世界各地的声音与灵感聚合。秦四风,一位土生土长的优秀Fusion/Jazz演奏家与作曲家,就做了一件这样让人佩服的事,也就有了今天的《SEDAR》。
这张融合爵士风格的专辑,更像一个作品精选。磨砺了将近六分之一个世纪,打造出来的却是永恒。从《Crisp Bite》到《Mr.H & Mr.H》的顺序,每首下一曲都像上一曲的延伸。就像一个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泛音,留给听众无尽的回味。当然,你亦可选择闭着眼盲听,因为每一首都是独立的故事。惊喜或许就在不经意之间,你选择了那个与你契合的过往。
创作时间的跨度,也给听众一个追寻过往的机会。《Arboreal Tunnel》中的乡愁,《Lemon》中的隐瞒与无助…无论表达方式是电子还是乐队,都能够直抵内心然后泛起涟漪。
从未出国接受过爵士乐训练的秦四风,却把爵士这件舶来品玩儿得出神入化。为了呈现最好的音乐,他坚持找到最完美的合作者完成他所期待的作品。这样的坚持,在当今时代已不多见。甚至邀请多次获得格莱美奖的日籍混音师Goh Hotoda以及美国泰斗级母带工程师Bob Ludwig来共同完成后期的制作。
相信这张专辑的问世,能够在中国爵士音乐史写下重要的一笔。这张专辑也必定让秦四风成为中国爵士力量的领军人物。让我们共同亲耳见证这精彩绝伦的音乐瞬间。
空港曲 豆瓣
7.5 (27 个评分)
宋冬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19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2017年4月19日,宋冬野全新单曲《空港曲》正式发布。浅吟低唱中,他那充满安定人心力量的声音再度回到听众耳边。
在新作《空港曲》中,宋冬野一人包揽尺八演奏、词曲创作、编曲及制作人等多重角色。歌曲中富鲁格号的柔美音色令人沉醉,其丰富的编配为这首超脱沉静之曲更添层次。伴随着悠扬的曲调以及意蕴深远的唱词,听歌的人更能贴近冬野的内心世界。而他也为这首单曲特意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时而思量,凡事皆不过如此,美不过如此,恶不过如此,见过极致,就难起波澜,登峰造极者又岂不是天天被平淡无奇所困扰。困于尘嚣阑珊者,皆愿独自摇船登岛,赏几日月,望几日海,久了又要思念俗世红颜,往港口寻船回家去了。也许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船,尘嚣处港空了,岛上港也空了,尘真归了尘,土真归了土,两群人都站在锈了的空港上,望着对岸,该和起多么美的一首曲子。”
年近而立的宋冬野愈加沉醉于音乐创作,新作《空港曲》中的高远立意与哲学思辨令人对其未来的创作更加期待。伴随着悠然回荡的乐曲, 听众们熟悉的宋冬野在更加成熟的作品中归来。
在新作《空港曲》中,宋冬野一人包揽尺八演奏、词曲创作、编曲及制作人等多重角色。歌曲中富鲁格号的柔美音色令人沉醉,其丰富的编配为这首超脱沉静之曲更添层次。伴随着悠扬的曲调以及意蕴深远的唱词,听歌的人更能贴近冬野的内心世界。而他也为这首单曲特意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时而思量,凡事皆不过如此,美不过如此,恶不过如此,见过极致,就难起波澜,登峰造极者又岂不是天天被平淡无奇所困扰。困于尘嚣阑珊者,皆愿独自摇船登岛,赏几日月,望几日海,久了又要思念俗世红颜,往港口寻船回家去了。也许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船,尘嚣处港空了,岛上港也空了,尘真归了尘,土真归了土,两群人都站在锈了的空港上,望着对岸,该和起多么美的一首曲子。”
年近而立的宋冬野愈加沉醉于音乐创作,新作《空港曲》中的高远立意与哲学思辨令人对其未来的创作更加期待。伴随着悠然回荡的乐曲, 听众们熟悉的宋冬野在更加成熟的作品中归来。
来日方长 豆瓣 Spotify
8.1 (26 个评分)
黄龄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15日
出版发行:
上海和序文化
用前卫诠释复古
用温情妆点时尚
【来日方长】 感受黄龄的变与不变
一曲《HIGH歌》,唱《痒》多少人心,撩拨几多《风月》。
继2016年9月,黄龄与薛之谦合作的单曲《来日方长》唱响全城之后,同名专辑终于在2017年千呼万唤始出来。暌违七年,在黄龄出道十年之际,她用音乐自白,岁月丰富了等待,年华充沛了深情,一切都只是《来日方长》。
爱乐如黄龄,即使七年未曾发片,也从未停下过追寻音乐的脚步,尝试未知的风格,找寻多元的搭配。如果黄龄不只是性感的,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一名地道的上海女孩,黄龄在此次专辑内容的选择中大胆尝试了流行与复古并行,将十里洋场的锦梦汇入了今日的上海。造型的黑白交织与曲风的古今交错将会带来怎样的冲击与享受呢?
好友团云集助阵,常石磊、薛之谦、袁娅维等纷纷鼎力支持,究竟会剖析出怎样一个更纯粹更真实的黄龄呢?
【来日方长】用音乐与你“龄”距离,伴你回望那泛黄温暖的过往,流连这纷繁易逝的当下。
用温情妆点时尚
【来日方长】 感受黄龄的变与不变
一曲《HIGH歌》,唱《痒》多少人心,撩拨几多《风月》。
继2016年9月,黄龄与薛之谦合作的单曲《来日方长》唱响全城之后,同名专辑终于在2017年千呼万唤始出来。暌违七年,在黄龄出道十年之际,她用音乐自白,岁月丰富了等待,年华充沛了深情,一切都只是《来日方长》。
爱乐如黄龄,即使七年未曾发片,也从未停下过追寻音乐的脚步,尝试未知的风格,找寻多元的搭配。如果黄龄不只是性感的,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一名地道的上海女孩,黄龄在此次专辑内容的选择中大胆尝试了流行与复古并行,将十里洋场的锦梦汇入了今日的上海。造型的黑白交织与曲风的古今交错将会带来怎样的冲击与享受呢?
好友团云集助阵,常石磊、薛之谦、袁娅维等纷纷鼎力支持,究竟会剖析出怎样一个更纯粹更真实的黄龄呢?
【来日方长】用音乐与你“龄”距离,伴你回望那泛黄温暖的过往,流连这纷繁易逝的当下。
致姗姗来迟的你 豆瓣
7.6 (30 个评分)
阿肆
/
林宥嘉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致姗姗来迟的你》,一个文学化的名字,乍听起来,就像一篇书信体短篇小说,写给想象中那个对的人,但终究是写给自己。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听到的不只是阿肆的独白。
“我不介意你慢动作,也不介意这次先擦肩而过”,林宥嘉透明的声线悠悠扬扬,犹如梦境深处传来的一声问候,在梦醒时分的耳畔留下袅袅余韵。
而后画面切入现实,琐碎而亲切,“一人份”的生活被阿肆过得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她说她真的没有觉得孤单,因为这“整个世界的孤寂”,只是为注定的相拥布好舞台。
她不再“预谋邂逅”,那不够磊落也没有结果。擦肩而过亦是缘,或许,那只是为了让灯火阑珊处的相逢更加美妙,让各自“一人份”的等待更加值得。
命运兜兜转转,人生马不停蹄,那句脱口而出的“好巧噢”,正是两个世界相融时发出的声响,那么轻盈短促,却又如此动人心魄。
整首歌清爽明快的基调同步于爱情观的转变,而林宥嘉的完美献声,同样使“治愈系”的阿肆不再留给我们“致郁”的后遗症。这样一份笃定从容的心态,被他们描摹得无比真切而美好。
从自我出发,阿肆又一次完成了对都市情感生活的妙手诊断,更遇到了音乐中那个“对的人”。《致姗姗来迟的你》并非虚构的情书,而是真实的祝福。
“我不介意你慢动作,也不介意这次先擦肩而过”,林宥嘉透明的声线悠悠扬扬,犹如梦境深处传来的一声问候,在梦醒时分的耳畔留下袅袅余韵。
而后画面切入现实,琐碎而亲切,“一人份”的生活被阿肆过得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她说她真的没有觉得孤单,因为这“整个世界的孤寂”,只是为注定的相拥布好舞台。
她不再“预谋邂逅”,那不够磊落也没有结果。擦肩而过亦是缘,或许,那只是为了让灯火阑珊处的相逢更加美妙,让各自“一人份”的等待更加值得。
命运兜兜转转,人生马不停蹄,那句脱口而出的“好巧噢”,正是两个世界相融时发出的声响,那么轻盈短促,却又如此动人心魄。
整首歌清爽明快的基调同步于爱情观的转变,而林宥嘉的完美献声,同样使“治愈系”的阿肆不再留给我们“致郁”的后遗症。这样一份笃定从容的心态,被他们描摹得无比真切而美好。
从自我出发,阿肆又一次完成了对都市情感生活的妙手诊断,更遇到了音乐中那个“对的人”。《致姗姗来迟的你》并非虚构的情书,而是真实的祝福。
如也 豆瓣
8.1 (299 个评分)
陈粒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2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陈粒 首张专辑 《如也》
没签公司,没有团队,没有包装,单枪匹马,一个人一把琴,每首单曲网络点击都非常火爆,在各个原创音乐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在办了四次场场爆满的民谣专场后,陈粒终于发布了自己的首张专辑 《如也》。
“要挣钱,要养家,要过好日子,当时就那个水平,别人也都那么干,限制太多,给钱太少,社会不开明,市场不成熟,都是理由。但今天谁要听这些理由?大家只看结果,任何理由没有,这就是你干的,你的历史。 ”
点开她的豆瓣小站,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给这段话。
“我以为十个听歌的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去看现场。” 陈粒这样对大家说。可事实:第一次办专场:广州站,320人,长沙站350人,武汉站,505人......在即将进行的首专巡演中,前几站的预售票也是出票两小时就售罄,成都站甚至还没发布开售的消息就在两小时内售罄。这对于一个进军民谣不到一年的歌手来说算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好成绩了。
却从没有任何所谓的“偶像包袱”,常和微博上的乐迷欢乐互动,演出空隙里时不时来一段儿“单口相声”,给乐迷签名直接签“老公”二字,时而自黑时而自恋。这一切平易近人的举动,也都让广大乐迷对陈粒好感倍增。
陈粒已发布的单曲,几乎是首首好评。《奇妙能力歌》,诗。《祝星》以爱人的名字命名,直接又美好;《历历万乡》充满江湖气息,大气不失细腻;《性空山》作词绝美,陈粒的独特嗓音更把这首好词演绎得毫无缺憾;《走马》更是简陋的demo版就潦倒了一大片文艺女青年,当然也有直男。
首张专辑《如也》除了录入六首备受好评的已发布单曲之外,陈粒也为乐迷们带来了九首全新单曲,数量质量都堪称良心,却也是水到渠成。九首新歌,仍然一如既往地有她独特的风格,既有对自由的追逐,也有对恋人的渴慕。
2015年3月起,她将带着这张《如也》进行全国大范围的巡演,当她路过你的城市,不妨走进livehouse,听一听这个传说中现场比录音更棒的声音。
实体专辑的设计也跳出常规,值得珍藏。陈粒在微博上承诺,到了演出现场,见专辑就签,追着你给你签。
想被追逐的请前往
没签公司,没有团队,没有包装,单枪匹马,一个人一把琴,每首单曲网络点击都非常火爆,在各个原创音乐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在办了四次场场爆满的民谣专场后,陈粒终于发布了自己的首张专辑 《如也》。
“要挣钱,要养家,要过好日子,当时就那个水平,别人也都那么干,限制太多,给钱太少,社会不开明,市场不成熟,都是理由。但今天谁要听这些理由?大家只看结果,任何理由没有,这就是你干的,你的历史。 ”
点开她的豆瓣小站,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给这段话。
“我以为十个听歌的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去看现场。” 陈粒这样对大家说。可事实:第一次办专场:广州站,320人,长沙站350人,武汉站,505人......在即将进行的首专巡演中,前几站的预售票也是出票两小时就售罄,成都站甚至还没发布开售的消息就在两小时内售罄。这对于一个进军民谣不到一年的歌手来说算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好成绩了。
却从没有任何所谓的“偶像包袱”,常和微博上的乐迷欢乐互动,演出空隙里时不时来一段儿“单口相声”,给乐迷签名直接签“老公”二字,时而自黑时而自恋。这一切平易近人的举动,也都让广大乐迷对陈粒好感倍增。
陈粒已发布的单曲,几乎是首首好评。《奇妙能力歌》,诗。《祝星》以爱人的名字命名,直接又美好;《历历万乡》充满江湖气息,大气不失细腻;《性空山》作词绝美,陈粒的独特嗓音更把这首好词演绎得毫无缺憾;《走马》更是简陋的demo版就潦倒了一大片文艺女青年,当然也有直男。
首张专辑《如也》除了录入六首备受好评的已发布单曲之外,陈粒也为乐迷们带来了九首全新单曲,数量质量都堪称良心,却也是水到渠成。九首新歌,仍然一如既往地有她独特的风格,既有对自由的追逐,也有对恋人的渴慕。
2015年3月起,她将带着这张《如也》进行全国大范围的巡演,当她路过你的城市,不妨走进livehouse,听一听这个传说中现场比录音更棒的声音。
实体专辑的设计也跳出常规,值得珍藏。陈粒在微博上承诺,到了演出现场,见专辑就签,追着你给你签。
想被追逐的请前往
安和桥北 豆瓣
8.4 (323 个评分)
宋冬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2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一个城市漫游者的安和桥北
他
在蓉城的祠堂敲打耳钟的空灵,
在太湖樵头尝过醉人的雨。
在筑城折下腊梅看尽风尘把酒,
在金陵的阅江楼巅览望江淮。
在西湖岸边撑起一把纸伞,
在凤凰城中贺兰山下轻嗅刺玫。
在商都品笑白居不易,
在浏阳河映出的星光里记起奶奶的微笑。
在金城的河床里荡起黄河谣
也在这里点燃一只兰州。
有一天,他还是回到了安河桥,也许就忘掉了混凝土的过错,在桥下寻觅着那些安澜平和。
第一张专辑定名为《安和桥北》,也献给已经和安和桥一起去了天上的,深爱的奶奶。并将未来所有可能得到的成就,归功于她的冥冥之中的庇佑。
一个胖子的城市生活总结
今天的“安河桥”原为“安和桥”,取“安澜、平和”之意,原本一个看到名字就想生活一辈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的改成了一架没灵魂的钢筋水泥桥。宋冬野在安和桥下学会弹吉他,在安和桥下走过肆无忌惮的童年和乱七八糟的青春,在安和桥下遇见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安和桥下吃奶奶做的饭,也在安和桥下历经成长。环境变迁使他将所有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流于指间,弹于心弦。那些过往的人、事、物转化成了更真实深刻的情感,也成就了宋冬野的音乐理念。然而宋冬野从不把自己的音乐归于哪一类,只知道他的歌词里有他的全部情感与灵魂。
倾听之余,让我们在面对现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居住着的愈发冷漠的城市中,也更深刻的体会着宋冬野的歌曲中带来的简单,真诚,随意流淌着的超越平实的诗意表达,也很容易随之陷入一种情绪里。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所有有价值的梦想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叛逆的,但最终总会被认可。实现的过程总是饱富激情,新鲜和挑战的。
这张专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制作,宋冬野一直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音符不断的修改编排里,每天坚定着音乐梦想,每天为之克服所有艰难,每天也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一切美好。历时一年,这张由旅行团乐队韦伟精心操刀制作,孔阳担任平面设计,宋冬野及尧十三,李琪弦乐团等众多良师益友联合倾力打造的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马头琴,手鼓,弦乐等配器的尝试赋予了这些歌曲崭新的灵魂,还原了它们本就与生俱来相貌,使它们和心灵更加接近!
让所有的描述化作音符,聆听全部……
曲目导读:
1.给抱着盒子的姑娘
动机: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我选择对她说:撒忧纳拉。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本是一首我和尧十三共同完成的山寨日文歌,由于对曲子的喜爱,这次用吉他和大提琴的简单形式直接制作了这首纯乐曲,用作专辑的Intro。
2.莉莉安
动机: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梦。
创作地:北京
详细: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大概也是我的旋律感最强的一首,是这张专辑里最早创作,也是第一个编曲完成的歌,如果把它送给尧十三老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编曲配器我很喜欢,尤其喜爱间奏中弦乐和古筝的对话,有种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Double Bass的效果很古典很轻盈,又不抢戏,律动直接走起来了,完整又舒服。这首歌同时用了一条完整的采样,虽然离真正的氛围音乐还有些差距,但至少我自己感觉很好。
3.鸽子
动机:为我儿时死去的一只肉鸽朋友祭奠一下,遗憾总有,希望不能没有。
创作地:成都
详细:歌词部分大概算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个跳崖式的尝试,我的制作人韦伟老师最早提出了这个构想,但在弦乐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再也来不及想其它的事,激动的手舞足蹈。当然四重奏比不上86442等等大编配,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而且恰到好处,就是杯子倒满了,再倒一点,水面变成凸起的弧形,碰一下就溢出来了的感觉,整体层次清晰,律动非常震撼,中间的单簧管能融进弦乐,不足的一点是人声不够完美,是我个人的问题。
4.董小姐
盒盒盒。。。。。。
5.斑马,斑马
动机:斑马纹的睡裤,冰雪没化,却已春暖花开的哈尔滨。
创作地:哈尔滨
详细:这首歌是吉他编配方面一直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大提琴的旋律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贴近了歌曲的主旋律,很有完整度,鼓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一调再调,希望能够顺畅、平滑。
6.梦遗少年
动机:啊呸!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首歌的歌词由我和好友洪宇澄先生共同完成,他的文学功底是我望尘莫及的,“六扇门里太龌龊”那一句,便是出自他为我在江湖酒吧的专场演出所创作的一段文字。由于整首歌曲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显得平淡,所以我们大力度的掰开了各个段落的风格,甚至还用了一段特别贱的贝斯小solo,鼓的部分也是精心雕琢,节奏方面没有走寻常路,副歌部分的键盘更是骚气逼人,值得注意:最后的超高音真是我唱的。。
7.六层楼
动机:我热爱在路上的一切。
创作地:重庆、兰州
详细:这首歌算是一个巡演笔记,在路上的感觉永远让人蠢蠢欲动。韦伟老师对这首歌的新编曲是我自己听这张专辑时最大的惊喜之一,其中有提琴的拨弦,还有副歌的弦乐编配,初听感觉有些奇怪,后来越听越爱,超乎之前的想象,我爱不释手。有人说这首歌或者整张专辑弦乐用的太过分了,我觉得非也非也,首先我狂热喜爱一切弦乐,所以多多的来不是错,第二,我试过很多方式,也只有弦乐的表达最能贴近我的原始感情,也许以后会进步,但今天我就要最精彩的弦乐。此外,我的好友吴玫霖的女声和声在整首歌曲里的层次感也是我极喜爱的。
8.关忆北
动机:多年以后,各自为生活奔波的两个老友聊起校园青春。
创作地:无锡
详细:关忆北是我一位多年好友的名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美的名字。这首歌是尧十三的编曲之作,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吉他编配,简简单单吉他贝斯和声,给人的感觉却很丰富,贝斯的律动已经不能再牛逼了!十三老湿威武!那个特别辽阔飘渺的和声,哎呀我去,青春呐!
9.卡比巴拉的海
动机:顺着大海往东边看。
创作地:北京
详细:卡比巴拉是一只豚鼠,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这首歌源于我某次突然文艺起来跑到海边去往东边看大海的经历,大提琴部分和人声的录制方式是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人声位置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正中间,到后来变成一左一右,瞬间宽阔,明明就是大海的感觉嘛!哼!大提琴低且极重,整首歌其实做的很极端,我想说,其实极端突兀和极端舒服是同一种东西。
10.连衣裙
动机:由“送什么生日礼物”而想到的爱情歌曲。
创作地:北京
详细:又是尧十三的编曲作品,所以吉他编配完全不用说了。我和十三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基本颠覆了这首歌,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编配,很有黑暗感,我们希望歌词的美好和编曲的黑暗能体现出世界的两个极端和其中的矛盾,说实话我还想表达另一种意思,就是“我操胖子你丫玩儿过了吧,你要干嘛啊?”的感觉,因为极端和偏激一直是我的态度,要玩儿就玩儿一大的吧!歌曲其中贝斯的律动是值得体会的部分,我觉得十三老师真是一神仙,贝斯怎么编的!我跪了!
11.安和桥
动机:家。
创作地:北京
详细:论感情而言,这首歌是我自己最喜爱的,它被我筹划了五六年才出世,想表达的情感也是很多种很复杂的,我不敢多想,怕哭。从这首歌最早在我脑子里出现,马头琴的声音就一直是我对这首歌的最大愿望,这次我完全没顾朋友们和制作人录音师的良好建议和阻拦,执意要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大家也就都默许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首歌的录音混音工作成了整张专辑里最困难、最残酷也是时间最长的一首。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马头琴在这首歌里出现,是专辑混音过程中我去录音棚,上楼过程中在楼道里听到的,当时我惊在楼道里动都动不了,随即冲进棚里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冲着惊愕的制作人和录音师大喊:我去你妈的!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于是它就从那时一直保留到了最后,丝毫没有修改。
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感情太深,所以已经无法做到从编曲制作的等等其他方面去评述它,列位自己找自己的感觉吧!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今天这个才是我的安和桥和我的世界。
12.Intro..
作为专辑的Outro,它的名字却叫Intro,其中意义想想就会懂吧。这个片段取材于我生活中的声音,也取材于我想象中的声音,我试图用它来阐述我这二十几年的小人生,但最后还是撒忧纳拉吧,没有遗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这样。
民谣音乐人宋冬野首张个人专辑 《安和桥北》
词/曲/编曲/吉他/手鼓/和声:宋冬野
制作人/编曲/钢琴/键盘/弦乐编写:韦伟
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尧十三
录音师/混音师:陈程
弦乐:李琪+李琪弦乐团
母带工程师/录音监制:陈东
录音棚:[粮]录音棚/乐家轩录音棚
出品:摩登天空
监制:沈黎晖
经济/摄影:牧师
平面设计:孔阳
文案:宋冬野/高飞
曲目详解:
购买:
他
在蓉城的祠堂敲打耳钟的空灵,
在太湖樵头尝过醉人的雨。
在筑城折下腊梅看尽风尘把酒,
在金陵的阅江楼巅览望江淮。
在西湖岸边撑起一把纸伞,
在凤凰城中贺兰山下轻嗅刺玫。
在商都品笑白居不易,
在浏阳河映出的星光里记起奶奶的微笑。
在金城的河床里荡起黄河谣
也在这里点燃一只兰州。
有一天,他还是回到了安河桥,也许就忘掉了混凝土的过错,在桥下寻觅着那些安澜平和。
第一张专辑定名为《安和桥北》,也献给已经和安和桥一起去了天上的,深爱的奶奶。并将未来所有可能得到的成就,归功于她的冥冥之中的庇佑。
一个胖子的城市生活总结
今天的“安河桥”原为“安和桥”,取“安澜、平和”之意,原本一个看到名字就想生活一辈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的改成了一架没灵魂的钢筋水泥桥。宋冬野在安和桥下学会弹吉他,在安和桥下走过肆无忌惮的童年和乱七八糟的青春,在安和桥下遇见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安和桥下吃奶奶做的饭,也在安和桥下历经成长。环境变迁使他将所有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流于指间,弹于心弦。那些过往的人、事、物转化成了更真实深刻的情感,也成就了宋冬野的音乐理念。然而宋冬野从不把自己的音乐归于哪一类,只知道他的歌词里有他的全部情感与灵魂。
倾听之余,让我们在面对现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居住着的愈发冷漠的城市中,也更深刻的体会着宋冬野的歌曲中带来的简单,真诚,随意流淌着的超越平实的诗意表达,也很容易随之陷入一种情绪里。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所有有价值的梦想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叛逆的,但最终总会被认可。实现的过程总是饱富激情,新鲜和挑战的。
这张专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制作,宋冬野一直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音符不断的修改编排里,每天坚定着音乐梦想,每天为之克服所有艰难,每天也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一切美好。历时一年,这张由旅行团乐队韦伟精心操刀制作,孔阳担任平面设计,宋冬野及尧十三,李琪弦乐团等众多良师益友联合倾力打造的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马头琴,手鼓,弦乐等配器的尝试赋予了这些歌曲崭新的灵魂,还原了它们本就与生俱来相貌,使它们和心灵更加接近!
让所有的描述化作音符,聆听全部……
曲目导读:
1.给抱着盒子的姑娘
动机: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我选择对她说:撒忧纳拉。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本是一首我和尧十三共同完成的山寨日文歌,由于对曲子的喜爱,这次用吉他和大提琴的简单形式直接制作了这首纯乐曲,用作专辑的Intro。
2.莉莉安
动机: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梦。
创作地:北京
详细: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大概也是我的旋律感最强的一首,是这张专辑里最早创作,也是第一个编曲完成的歌,如果把它送给尧十三老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编曲配器我很喜欢,尤其喜爱间奏中弦乐和古筝的对话,有种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Double Bass的效果很古典很轻盈,又不抢戏,律动直接走起来了,完整又舒服。这首歌同时用了一条完整的采样,虽然离真正的氛围音乐还有些差距,但至少我自己感觉很好。
3.鸽子
动机:为我儿时死去的一只肉鸽朋友祭奠一下,遗憾总有,希望不能没有。
创作地:成都
详细:歌词部分大概算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个跳崖式的尝试,我的制作人韦伟老师最早提出了这个构想,但在弦乐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再也来不及想其它的事,激动的手舞足蹈。当然四重奏比不上86442等等大编配,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而且恰到好处,就是杯子倒满了,再倒一点,水面变成凸起的弧形,碰一下就溢出来了的感觉,整体层次清晰,律动非常震撼,中间的单簧管能融进弦乐,不足的一点是人声不够完美,是我个人的问题。
4.董小姐
盒盒盒。。。。。。
5.斑马,斑马
动机:斑马纹的睡裤,冰雪没化,却已春暖花开的哈尔滨。
创作地:哈尔滨
详细:这首歌是吉他编配方面一直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大提琴的旋律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贴近了歌曲的主旋律,很有完整度,鼓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一调再调,希望能够顺畅、平滑。
6.梦遗少年
动机:啊呸!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首歌的歌词由我和好友洪宇澄先生共同完成,他的文学功底是我望尘莫及的,“六扇门里太龌龊”那一句,便是出自他为我在江湖酒吧的专场演出所创作的一段文字。由于整首歌曲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显得平淡,所以我们大力度的掰开了各个段落的风格,甚至还用了一段特别贱的贝斯小solo,鼓的部分也是精心雕琢,节奏方面没有走寻常路,副歌部分的键盘更是骚气逼人,值得注意:最后的超高音真是我唱的。。
7.六层楼
动机:我热爱在路上的一切。
创作地:重庆、兰州
详细:这首歌算是一个巡演笔记,在路上的感觉永远让人蠢蠢欲动。韦伟老师对这首歌的新编曲是我自己听这张专辑时最大的惊喜之一,其中有提琴的拨弦,还有副歌的弦乐编配,初听感觉有些奇怪,后来越听越爱,超乎之前的想象,我爱不释手。有人说这首歌或者整张专辑弦乐用的太过分了,我觉得非也非也,首先我狂热喜爱一切弦乐,所以多多的来不是错,第二,我试过很多方式,也只有弦乐的表达最能贴近我的原始感情,也许以后会进步,但今天我就要最精彩的弦乐。此外,我的好友吴玫霖的女声和声在整首歌曲里的层次感也是我极喜爱的。
8.关忆北
动机:多年以后,各自为生活奔波的两个老友聊起校园青春。
创作地:无锡
详细:关忆北是我一位多年好友的名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美的名字。这首歌是尧十三的编曲之作,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吉他编配,简简单单吉他贝斯和声,给人的感觉却很丰富,贝斯的律动已经不能再牛逼了!十三老湿威武!那个特别辽阔飘渺的和声,哎呀我去,青春呐!
9.卡比巴拉的海
动机:顺着大海往东边看。
创作地:北京
详细:卡比巴拉是一只豚鼠,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这首歌源于我某次突然文艺起来跑到海边去往东边看大海的经历,大提琴部分和人声的录制方式是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人声位置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正中间,到后来变成一左一右,瞬间宽阔,明明就是大海的感觉嘛!哼!大提琴低且极重,整首歌其实做的很极端,我想说,其实极端突兀和极端舒服是同一种东西。
10.连衣裙
动机:由“送什么生日礼物”而想到的爱情歌曲。
创作地:北京
详细:又是尧十三的编曲作品,所以吉他编配完全不用说了。我和十三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基本颠覆了这首歌,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编配,很有黑暗感,我们希望歌词的美好和编曲的黑暗能体现出世界的两个极端和其中的矛盾,说实话我还想表达另一种意思,就是“我操胖子你丫玩儿过了吧,你要干嘛啊?”的感觉,因为极端和偏激一直是我的态度,要玩儿就玩儿一大的吧!歌曲其中贝斯的律动是值得体会的部分,我觉得十三老师真是一神仙,贝斯怎么编的!我跪了!
11.安和桥
动机:家。
创作地:北京
详细:论感情而言,这首歌是我自己最喜爱的,它被我筹划了五六年才出世,想表达的情感也是很多种很复杂的,我不敢多想,怕哭。从这首歌最早在我脑子里出现,马头琴的声音就一直是我对这首歌的最大愿望,这次我完全没顾朋友们和制作人录音师的良好建议和阻拦,执意要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大家也就都默许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首歌的录音混音工作成了整张专辑里最困难、最残酷也是时间最长的一首。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马头琴在这首歌里出现,是专辑混音过程中我去录音棚,上楼过程中在楼道里听到的,当时我惊在楼道里动都动不了,随即冲进棚里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冲着惊愕的制作人和录音师大喊:我去你妈的!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于是它就从那时一直保留到了最后,丝毫没有修改。
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感情太深,所以已经无法做到从编曲制作的等等其他方面去评述它,列位自己找自己的感觉吧!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今天这个才是我的安和桥和我的世界。
12.Intro..
作为专辑的Outro,它的名字却叫Intro,其中意义想想就会懂吧。这个片段取材于我生活中的声音,也取材于我想象中的声音,我试图用它来阐述我这二十几年的小人生,但最后还是撒忧纳拉吧,没有遗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这样。
民谣音乐人宋冬野首张个人专辑 《安和桥北》
词/曲/编曲/吉他/手鼓/和声:宋冬野
制作人/编曲/钢琴/键盘/弦乐编写:韦伟
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尧十三
录音师/混音师:陈程
弦乐:李琪+李琪弦乐团
母带工程师/录音监制:陈东
录音棚:[粮]录音棚/乐家轩录音棚
出品:摩登天空
监制:沈黎晖
经济/摄影:牧师
平面设计:孔阳
文案:宋冬野/高飞
曲目详解:
购买:
模特 豆瓣
7.8 (104 个评分)
李荣浩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6日
出版发行:
简单快乐
我们都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停驻成仪态万千的模特,看着时间,衣冠楚楚的耗着,从欣赏变成了旁观,日子过的不留悬念,从生动变成了习惯,留一点锋芒的微光,做个模特在橱窗供人瞻仰,信仰或是遗忘。
你不认识李荣浩 但你一定听过他的音乐
如果你不从事音乐行业,不一定会认识李荣浩。如果你从事音乐行业,那你一定听说过李荣浩,如果你说,无论如何你仍然无从知道李荣浩是谁?那请baidu当红歌手的唱片,在制作名单里,你能看到“李荣浩”这三个字。没错,就是他!如果那英、陈坤、赵薇、信、张信哲、张杰、李宇春、周笔畅、杨宗纬、刘惜君、范逸臣……这些歌手的歌,你说你统统没听过,没关系,但还是希望这一次,不要错过李荣浩的这份惊喜。
显然,喜欢一件事,很容易。把喜欢做成一件事,也很容易。然而,要把一件事次次做的漂亮,没有天分和实力,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幼学习吉他和低音提琴的李荣浩,20岁做《吉他中国》音乐丛书主编,22岁赴台参与信的《我就是我》创作、专辑制作及北京演唱会表演嘉宾;23岁参与赵薇新专辑《我们都是大导演》创作及专辑制作及发布会表演嘉宾;24岁担任陈坤《谜&Me》专辑制作……业界合作过的歌手都曾赞他是天才音乐人。关于音乐,他在每一次机会和每一个角色里,都十分出色。只是,还没有尝试过专职歌手。如果早几年,他一定早就是乐坛当红歌手,而不仅仅是国内最年轻的音乐制作人和最棒的吉他乐手。可是一晃,入行十年,音乐越来越不景气,他却才不慌不忙的为大家交出一份答卷。如果你觉得奇怪,大概也只能归因为,他对音乐太认真!
太认真,所以用一个 十年 做 一张专辑
所有认识李荣浩的人,都说他很随和;所有合作过的音乐人,却都说他太较真。学琴时,为了熟练新技巧,可以数日不出房门,数月不出家门。工作时,遇强愈强,工作搭档必须手眼身法步随时到位,意识一定要超前。创作时,一定要尝试所有可能,完美只是先决条件,挑剔是一定的。聊天时,话题永远是最近听到某位音乐人的作品,很棒;funk和jazz哪种更适合某首歌。所以有的人一年做了十个梦,有的人十年做了一个梦。十年做一张专辑,李荣浩觉得时间刚刚好。
就像渴了要喝水,伤心了会掉眼泪,快乐了会发笑,创作音乐是他的自然反应,只不过这一次,他从暗处走到台前,第一次用音乐语言,去和外界做一次沟通。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所以,至此,你仍然确定要放过与他在音乐里的邂逅吗?
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 停驻成 模特
谁能告诉我,新生活是什么样的?会比现在更好或是更差,或是其实从来没有新生活。
我们和生活之间,就像相亲秀一样,从未见面时的幻想,到第一次会面,彼此客气生疏的暗自打量,保持距离又彼此渴望亲近,相互角力。争执,妥协、退让,和好。一次又一次,到最后开始倦怠,习惯,接受。经过了所有情侣必经的过程,这世界上,越来越没有一段关系会比生活与自己的关系更亲密,更有安全感。与其说没有新生活,倒不如说再找不到更适合的新生活。到最后,也就清醒的看着自己和生活一进一退。
于是乎,我们都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停驻成,仪态万千的模特。于是乎,我们都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安分于,与生活平分秋色。
2013年,李荣浩全新专辑《模特》,可不可以再度唤醒你困顿无力的灵魂,让你再次活出万种姿态?
2013的这个秋天,国内最年轻的资深音乐制作人,在音乐圈内被赞为“80后音乐天才”的李荣浩,十年磨一剑,首度携自己的全面创作新专辑《模特》席卷而来,强势回归台前。
此番,由简单快乐文化发行,李荣浩个人创作专辑《模特》,不但涵盖了人们在不同阶段中的角色,更运用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元素,多元化展现李荣浩的个人创作实力以及完美唱作功底。而对于自己一向超高要求的荣浩,更是坚持回归到最原始的手段,从选歌阶段的DEMO作品,到最终呈现的音乐成品,都以真实乐器录制、采样,甚至不惜将已经做好的成品推翻重来,都要力求保证每一个乐器的音质特色与人声之间的搭配,都要得到最完整、最美的呈现。而这样的初衷,在最开始提出来时,亦与简单快乐文化对于音乐品质的追求不谋而合,公司为了能够让李荣浩的专辑概念和音乐要求,能够准确体现,为他量身定做三首主打歌MV,其中专辑同名主打歌《模特》的MV拍摄,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更激发了李荣浩潜在的表演欲,用冷峻的表情,犀利的眼神,征服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
10首真音乐 李荣浩交还给你 10段人生Live秀
我们一路走着,认识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成为朋友。
生活,让李荣浩与你成为一直都在互相旁观的某一些人。
还是「李白」的时代让人羡慕,随性而洒脱,一切只问本心,不管世间如何评判对错,乡村摇滚风的率性旋律,吉他fill与和弦交错出摩登时代与理想的生活之间巨大鸿沟,淡淡的自嘲意味溢于言表。在李荣浩的歌声里,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那些外表坚强而内心脆弱,宛如表情麻木的「模特」,灵魂乐与JAZZ弦乐的严丝合缝的交融,内心的那个自己渐渐学会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做个大隐于世的模特。即使在感情里,我们也几乎快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木吉他淡淡扫弦,中慢板的节奏,不断变化的和弦,掺杂着灵魂乐的悸动,带出了一个人深爱一个人,却不知道「两个人」是否能走到最后的隐忧和义无反顾。终究,都只能怪自己「太坦白」,对一个人交付真心的过程,就像一首慢摇滚,节奏不能太激进,全靠吉他与贝斯催情,但忐忑的心情就如鼓点一般,昭然若揭。不知道茫茫人海中,是否有一个人,可以做自己的「老伴」,不是为了某一天老去,伊人作伴,而是潜意识里那份对归属感的执迷,美式soul节奏,在Jazz的曲承转合间,复古的吉他旋律里,隐匿了一个对爱情永恒的叩问。其实,不论在爱情里,还是朋友,甚至自己一个人,我们都只是寂寞的「演员和歌手」,用经典70年代的复古灵魂乐,辨认着自己的本色,经得起华丽如丝绒或是质朴如金属,找一点存在感,至少我们还没有丧失自我娱乐的本能。对人生,我们都不要太焦虑。最后,「都一样」,找到像R&B一般的自由,属于自己的率性生活,最好,身边「有一个姑娘」爱着自己。在「蓝绿」色交相辉映的美景中,在美式乡村乐般的轻松氛围中,开始新生活,并向过去的那些迷茫、焦躁和抗拒,认真的说一声「拜拜」。
你不认识李荣浩 但你一定听过他的音乐
如果你不从事音乐行业,不一定会认识李荣浩。如果你从事音乐行业,那你一定听说过李荣浩,如果你说,无论如何你仍然无从知道李荣浩是谁?那请baidu当红歌手的唱片,在制作名单里,你能看到“李荣浩”这三个字。没错,就是他!如果那英、陈坤、赵薇、信、张信哲、张杰、李宇春、周笔畅、杨宗纬、刘惜君、范逸臣……这些歌手的歌,你说你统统没听过,没关系,但还是希望这一次,不要错过李荣浩的这份惊喜。
显然,喜欢一件事,很容易。把喜欢做成一件事,也很容易。然而,要把一件事次次做的漂亮,没有天分和实力,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幼学习吉他和低音提琴的李荣浩,20岁做《吉他中国》音乐丛书主编,22岁赴台参与信的《我就是我》创作、专辑制作及北京演唱会表演嘉宾;23岁参与赵薇新专辑《我们都是大导演》创作及专辑制作及发布会表演嘉宾;24岁担任陈坤《谜&Me》专辑制作……业界合作过的歌手都曾赞他是天才音乐人。关于音乐,他在每一次机会和每一个角色里,都十分出色。只是,还没有尝试过专职歌手。如果早几年,他一定早就是乐坛当红歌手,而不仅仅是国内最年轻的音乐制作人和最棒的吉他乐手。可是一晃,入行十年,音乐越来越不景气,他却才不慌不忙的为大家交出一份答卷。如果你觉得奇怪,大概也只能归因为,他对音乐太认真!
太认真,所以用一个 十年 做 一张专辑
所有认识李荣浩的人,都说他很随和;所有合作过的音乐人,却都说他太较真。学琴时,为了熟练新技巧,可以数日不出房门,数月不出家门。工作时,遇强愈强,工作搭档必须手眼身法步随时到位,意识一定要超前。创作时,一定要尝试所有可能,完美只是先决条件,挑剔是一定的。聊天时,话题永远是最近听到某位音乐人的作品,很棒;funk和jazz哪种更适合某首歌。所以有的人一年做了十个梦,有的人十年做了一个梦。十年做一张专辑,李荣浩觉得时间刚刚好。
就像渴了要喝水,伤心了会掉眼泪,快乐了会发笑,创作音乐是他的自然反应,只不过这一次,他从暗处走到台前,第一次用音乐语言,去和外界做一次沟通。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所以,至此,你仍然确定要放过与他在音乐里的邂逅吗?
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 停驻成 模特
谁能告诉我,新生活是什么样的?会比现在更好或是更差,或是其实从来没有新生活。
我们和生活之间,就像相亲秀一样,从未见面时的幻想,到第一次会面,彼此客气生疏的暗自打量,保持距离又彼此渴望亲近,相互角力。争执,妥协、退让,和好。一次又一次,到最后开始倦怠,习惯,接受。经过了所有情侣必经的过程,这世界上,越来越没有一段关系会比生活与自己的关系更亲密,更有安全感。与其说没有新生活,倒不如说再找不到更适合的新生活。到最后,也就清醒的看着自己和生活一进一退。
于是乎,我们都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停驻成,仪态万千的模特。于是乎,我们都渐渐在流动的时间里,安分于,与生活平分秋色。
2013年,李荣浩全新专辑《模特》,可不可以再度唤醒你困顿无力的灵魂,让你再次活出万种姿态?
2013的这个秋天,国内最年轻的资深音乐制作人,在音乐圈内被赞为“80后音乐天才”的李荣浩,十年磨一剑,首度携自己的全面创作新专辑《模特》席卷而来,强势回归台前。
此番,由简单快乐文化发行,李荣浩个人创作专辑《模特》,不但涵盖了人们在不同阶段中的角色,更运用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元素,多元化展现李荣浩的个人创作实力以及完美唱作功底。而对于自己一向超高要求的荣浩,更是坚持回归到最原始的手段,从选歌阶段的DEMO作品,到最终呈现的音乐成品,都以真实乐器录制、采样,甚至不惜将已经做好的成品推翻重来,都要力求保证每一个乐器的音质特色与人声之间的搭配,都要得到最完整、最美的呈现。而这样的初衷,在最开始提出来时,亦与简单快乐文化对于音乐品质的追求不谋而合,公司为了能够让李荣浩的专辑概念和音乐要求,能够准确体现,为他量身定做三首主打歌MV,其中专辑同名主打歌《模特》的MV拍摄,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更激发了李荣浩潜在的表演欲,用冷峻的表情,犀利的眼神,征服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
10首真音乐 李荣浩交还给你 10段人生Live秀
我们一路走着,认识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成为朋友。
生活,让李荣浩与你成为一直都在互相旁观的某一些人。
还是「李白」的时代让人羡慕,随性而洒脱,一切只问本心,不管世间如何评判对错,乡村摇滚风的率性旋律,吉他fill与和弦交错出摩登时代与理想的生活之间巨大鸿沟,淡淡的自嘲意味溢于言表。在李荣浩的歌声里,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那些外表坚强而内心脆弱,宛如表情麻木的「模特」,灵魂乐与JAZZ弦乐的严丝合缝的交融,内心的那个自己渐渐学会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做个大隐于世的模特。即使在感情里,我们也几乎快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木吉他淡淡扫弦,中慢板的节奏,不断变化的和弦,掺杂着灵魂乐的悸动,带出了一个人深爱一个人,却不知道「两个人」是否能走到最后的隐忧和义无反顾。终究,都只能怪自己「太坦白」,对一个人交付真心的过程,就像一首慢摇滚,节奏不能太激进,全靠吉他与贝斯催情,但忐忑的心情就如鼓点一般,昭然若揭。不知道茫茫人海中,是否有一个人,可以做自己的「老伴」,不是为了某一天老去,伊人作伴,而是潜意识里那份对归属感的执迷,美式soul节奏,在Jazz的曲承转合间,复古的吉他旋律里,隐匿了一个对爱情永恒的叩问。其实,不论在爱情里,还是朋友,甚至自己一个人,我们都只是寂寞的「演员和歌手」,用经典70年代的复古灵魂乐,辨认着自己的本色,经得起华丽如丝绒或是质朴如金属,找一点存在感,至少我们还没有丧失自我娱乐的本能。对人生,我们都不要太焦虑。最后,「都一样」,找到像R&B一般的自由,属于自己的率性生活,最好,身边「有一个姑娘」爱着自己。在「蓝绿」色交相辉映的美景中,在美式乡村乐般的轻松氛围中,开始新生活,并向过去的那些迷茫、焦躁和抗拒,认真的说一声「拜拜」。
孤岛 豆瓣
6.7 (106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这个秋天,马頔终于带来了他备受期待的首张专辑,来与我们这些领受了相似命运的陌生人,谈论相逢的《孤岛》。
从扎根乡土的农业社会,到变动不居的现代都市,最深刻的改变,大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成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这无疑是一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被偶然性编织在细密的关系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却无以对抗灵魂深处的孤独无依。存在的荒谬感与生俱来,从被抛掷于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寻找另一个赋予自我以存在意义的人——那个人给予我们爱情,而在相爱之前,每个人都是茫茫人海中漂浮的孤岛。
然而马頔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也并非孤独永恒的解药,孤岛一次次相逢又一次次分离,每一次都如地震般激起内心狂暴的海啸,而后在伤痕和废墟上归于短暂的安宁。那些无法安抚的彻骨之痛,被马頔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南山南》),或深埋于童话般的隐喻之中(《棺木》),为整张专辑涂上悲戚的底色。悲戚之上,是对于爱情的沧桑况味。开篇的《Intro》即是一封留在桌边的道别信,仿佛在出门前最后一次回望室内的陈设,转身投入更深的孤独。而在下一次相逢之前,且让时光回溯,细细分辨来路上绵延如迷宫的脚印——《最后一次看不见那些人老去》,慢板钢琴与人声的委婉倾诉流露着时间淘洗后的释然,歌名隐含的悖谬色彩却早已道出堪破与放下的困难。“不能远行也不能死去/相依的人啊你在哪里”,入骨哀愁暂作悠然吟唱,转而在之后的《南山南》中得到了更有力度的释放:“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这一生”;而当《棺木》后半段陡升八度的人声骤起时,绝望已铺天盖地:“你说,我们的未来/被装进棺材/染不上尘埃”……
似乎“哀而不伤”才更能体现诗与乐的中和之美,但年轻敏感如马頔,并不刻意追求此类优美雅致。马頔要的是至情至性,也并不介意肉体的在场,荷尔蒙不是摇滚乐的专属,《海咪咪小姐》有着相对直白的名字和不算过分含蓄的歌词,曾有人谓“哀莫大于情色”,诚哉斯言。从这首歌开始,专辑暂趋清朗,间或闪现早年校园民谣式的澄明的诗意。“告诉我你爱的歌被谁唱起/歌词里我爱的全是你/我学了你爱的歌被谁听去/忘情的没看见你要离去”(《表》),只有年轻的心才能如此感伤而又如此轻盈。《时间里的》和《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虽然满是追忆和怅惘,我们却可以从马頔此处尤显清澈与敏感的声线中,读出少年般的幻想和赤诚。
《孤鸟的歌》以清冷幽深的前奏为铺垫,编曲逐渐呈现出开阔的格局,似乎在呼应词作基调上的转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 ”,以爱情为信仰,于未知之境中选择义无反顾,这显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马頔不愿永为孤岛,伤痛反而让他坚决——《傲寒》即是他所得到的报偿,作为专辑的压轴曲,这是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最终眷顾了自己的命运。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但只有歌者马頔才知其甘苦与分量。
《孤岛》的编曲大多由宋冬野《安和桥北》的制作人韦伟(他也是旅行团乐队的键盘手)完成,从《安和桥北》开始,中国乐迷已不再仅从地下\草根\粗粝这样的角度来欣赏民谣,更可以从精雕细琢的制作里去体会歌者的匠心。《孤岛》显然是又一个典范,从吉他、钢琴、手风琴一直到Midi程序与女声和声,丰满的器乐层次之下是苦心孤诣的加减运算和对作品最深刻的理解,马頔的旋律天赋与诗歌才情得到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呈现。
确实,在乐迷的眼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早逝的海子曾有诗言,“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那些如伤口般淋漓而疼痛的歌,也同样是在为青春作证,幸运的是,它们有着更多的知音可以分享。
从扎根乡土的农业社会,到变动不居的现代都市,最深刻的改变,大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成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这无疑是一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被偶然性编织在细密的关系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却无以对抗灵魂深处的孤独无依。存在的荒谬感与生俱来,从被抛掷于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寻找另一个赋予自我以存在意义的人——那个人给予我们爱情,而在相爱之前,每个人都是茫茫人海中漂浮的孤岛。
然而马頔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也并非孤独永恒的解药,孤岛一次次相逢又一次次分离,每一次都如地震般激起内心狂暴的海啸,而后在伤痕和废墟上归于短暂的安宁。那些无法安抚的彻骨之痛,被马頔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南山南》),或深埋于童话般的隐喻之中(《棺木》),为整张专辑涂上悲戚的底色。悲戚之上,是对于爱情的沧桑况味。开篇的《Intro》即是一封留在桌边的道别信,仿佛在出门前最后一次回望室内的陈设,转身投入更深的孤独。而在下一次相逢之前,且让时光回溯,细细分辨来路上绵延如迷宫的脚印——《最后一次看不见那些人老去》,慢板钢琴与人声的委婉倾诉流露着时间淘洗后的释然,歌名隐含的悖谬色彩却早已道出堪破与放下的困难。“不能远行也不能死去/相依的人啊你在哪里”,入骨哀愁暂作悠然吟唱,转而在之后的《南山南》中得到了更有力度的释放:“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这一生”;而当《棺木》后半段陡升八度的人声骤起时,绝望已铺天盖地:“你说,我们的未来/被装进棺材/染不上尘埃”……
似乎“哀而不伤”才更能体现诗与乐的中和之美,但年轻敏感如马頔,并不刻意追求此类优美雅致。马頔要的是至情至性,也并不介意肉体的在场,荷尔蒙不是摇滚乐的专属,《海咪咪小姐》有着相对直白的名字和不算过分含蓄的歌词,曾有人谓“哀莫大于情色”,诚哉斯言。从这首歌开始,专辑暂趋清朗,间或闪现早年校园民谣式的澄明的诗意。“告诉我你爱的歌被谁唱起/歌词里我爱的全是你/我学了你爱的歌被谁听去/忘情的没看见你要离去”(《表》),只有年轻的心才能如此感伤而又如此轻盈。《时间里的》和《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虽然满是追忆和怅惘,我们却可以从马頔此处尤显清澈与敏感的声线中,读出少年般的幻想和赤诚。
《孤鸟的歌》以清冷幽深的前奏为铺垫,编曲逐渐呈现出开阔的格局,似乎在呼应词作基调上的转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 ”,以爱情为信仰,于未知之境中选择义无反顾,这显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马頔不愿永为孤岛,伤痛反而让他坚决——《傲寒》即是他所得到的报偿,作为专辑的压轴曲,这是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最终眷顾了自己的命运。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但只有歌者马頔才知其甘苦与分量。
《孤岛》的编曲大多由宋冬野《安和桥北》的制作人韦伟(他也是旅行团乐队的键盘手)完成,从《安和桥北》开始,中国乐迷已不再仅从地下\草根\粗粝这样的角度来欣赏民谣,更可以从精雕细琢的制作里去体会歌者的匠心。《孤岛》显然是又一个典范,从吉他、钢琴、手风琴一直到Midi程序与女声和声,丰满的器乐层次之下是苦心孤诣的加减运算和对作品最深刻的理解,马頔的旋律天赋与诗歌才情得到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呈现。
确实,在乐迷的眼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早逝的海子曾有诗言,“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那些如伤口般淋漓而疼痛的歌,也同样是在为青春作证,幸运的是,它们有着更多的知音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