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2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从0到1 豆瓣
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6.9 (96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蒂尔 / [美] 布莱克·马斯特斯 译者: 高玉芳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图书简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0NjcyMzE2.html?wm=3333_2001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2021年4月11日 已读
有讲的好的部分,比如竞争和如何避免过度竞争,商业模式以及现金流的重要性,垄断效应(以及垄断的定义权),人工智能和手工分析的混合策略。当然最后一章讲创始人特质的时候提到Lady Gaga天生就很奇怪的时候我笑炸了。
互联网 创业 创新 商业 思维
浪潮之巅 豆瓣 Goodreads
8.6 (137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8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大创业家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Founder
6.9 (93 个评分) 导演: 约翰·李·汉考克 演员: 迈克尔·基顿 / 琳达·卡德里尼
其它标题: The Founder / 速食游戏(台)
影片讲述奶昔搅拌机推销员雷·克洛克(迈克尔·基顿饰)在上世纪50年代遇到了经营汉堡快餐的麦当劳兄弟后嗅到商机;1961年,他用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的汉堡连锁,将其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快餐王国。
移动的帝国 豆瓣
作者: 曾航 / 刘羽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移动的帝国。在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移动医疗、移动电子商务、手机电视等方面,日本都充当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
曾经傲视全球的日本运营商将怎样面对转型的挑战?iPhone来势汹汹,如何打破封闭的日本移动互联网体系?日本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手机游戏、O2O、移动医疗、移动广告等方面,涌现出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商业模式?
本书作者团队先后数次前往日本调研,拜访了多位日本移动互联网的重量级人物,在本书中第一次对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深入解读其经验教训,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启迪。
2016年1月7日 已读
停留于表面而没有什么分析,太多具体的东西都没有写出来。观念太多,数字太少。
产品 商业 日本 科技 移动
影响力 豆瓣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8.5 (89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译者: 陈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5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麦肯锡方法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森·拉塞尔 译者: 张薇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从五大方面揭示了麦肯锡工作的小窍门,作者从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开始,不仅介绍了麦肯锡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其于无声处听有声的推销方法。想知道麦肯锡的生存之道吗?想知道如何敲开麦肯锡这个顶级公司的大门吗?想知道关于麦肯锡最有价值的回忆吗?在麦肯锡方法的背后透视和规划了职场人的职业之路,本书是走向职场的必读之物。
怪诞行为学 豆瓣 Goodread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7.9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艾瑞里 译者: 赵德亮 / 夏蓓洁 中信出版社 2010 - 9
我们是如何看待金钱的?是什么让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对经济看走了眼?是什么让人们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借贷?非理性是如何驱使我们作出决策的?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传统经济学认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是明智和*的。然而现实中,我们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却远非传统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完美。
本书是《怪诞行为学》的升级版。书中,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将心理学引经济学的研究中,用实验的方法彻底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观,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形力量;非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在增订部分中,针对非理性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政策,并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可预测的非理性”提高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制定出摆脱当前经济危机的*政策。学会驾驭非理性,才是理性的始!
货币崛起 (2008) 豆瓣
The Ascent of Money
8.2 (10 个评分) 导演: Adrian Pennick 演员: 尼亚尔·费格森 / 乔治·索罗斯
《金钱本色 信用与债务》
「金钱本色」系列节目,将带领观众经历一场世界金融的史诗之旅。尼尔‧弗格森说明在每一个巨大历史现象(帝国和共和国,战争和革命)背后,总存在一个金融秘密。信用和债务的演化与促成文明崛起(从古代的巴比伦到今天的香港)的任何科技革新一样重要。从『威尼斯商人』中的奸商夏洛克要求别人以身上一磅肉还债道格拉斯哥的放高利贷者,尼尔说明信用与债务的起源,并且解释为何信用网络是任何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用网络越是发达,债权人越不可能在债务人身上利用它们的的杠杆作用(例如在「第三世界」的格拉斯哥就会这样)。确实如此,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破产的人才是老大─利用手段躲过债务,这在从前是难以想象的。
《金钱本色 证券市场》
「金钱本色」系列节目,将带领观众经历一场世界金融的史诗之旅。尼尔‧弗格森说明在每一个巨大历史现象(帝国和共和国,战争和革命)背后,总存在一个金融秘密。信用和债务的演化与促成文明崛起(从古代的巴比伦到今天的香港)的任何科技革新一样重要。金融服务如何走出贫民区而变成华尔街那些投顾公司野心理专的王国?答案在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证劵市场的崛起。随着债劵的出现,战争财务有了转变-这个转变遍及北欧、西欧,最终跨越大西洋到美国。证劵市场促使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19世纪最富有权势的家族。的确,20世纪中叶的巨大通货膨胀威胁减弱国际证劵市场的力量抹灭了几个世代的储蓄的真正价值。
《金钱本色 保险事业》
人生充满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去买保险。但面对一个巨大和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国家必须介入。Niall在卡特里娜风灾过后来到新奥尔良,探讨为何自由 市场无法提供充分防护以对抗天灾。他对答案的追寻使他回溯现代保险在19世纪的起源以及在二次大战后日本福利国的诞生。福利国制度出了什么问题?智利为何会在1970及1980年代从事全世界最激进的社会保险改革?如今美国和欧洲福利国正面临一个类似的报应日,我们又吸取了什么教训?
《金钱本色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为何会泡沫化及经济萧条?尼尔回到起源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控股公司,追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以及法国密西西比公司的没落。他发现在法国金融家约翰劳和安隆董事主席肯尼斯 雷之间,有一些可说明问题的相似处,他同时提问像1719年(或1929年)的经济萧条是否会在我们的世代再度发生。他沿引行为财务学的新理论,说明人类 在投资时为何会有一种成群结队的本能。况且牛市突然崩盘时也没人能够准确地预测。
《金钱本色 房贷市场》
把国有的财产归还给人民,听起来很简单。一个拥有财产自主权的民主制度比起一个民营化运动的基础要更好吧?一个重要经济理论说:没有抵押市场,市场就起不 了作用,因为企业家只需利用他们的资产去借贷就能使他们的生意起飞。然而如果说抵押市场已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革命,意味着不计其数的个人抵押被捆绑在一起 并且出售给出价最高的投标者?如果说在第二轮,私募基金公司的菁英们收买了所有股份,那资产所有权岂不变得更只属于少数人 !
《金钱本色 中美经济联姻》
问题:新兴市场是什么?答案:一个发生紧急状态的地方。从1990年代开始,世界已见识到惊人的转变。曾经是高风险市场的亚洲、南美洲、东欧─在1998 年曾中断了创新的避险基金长期资本管理─似乎变得比英国或美国股票市场成为更好的投资目标。原因是「Chimerica」的崛起─中国和美国经济联姻的产物。但是贫穷的中国存款户借钱给富有的美国消费者,到底有没有道理?它的崩溃会不会引发一场相当于1914年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影印第12版) 豆瓣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12e
作者: 保罗·海恩 / 彼得·勃特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2 - 10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回避了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的一部标尺性著作。自2008年第11版翻译引进以来,在大专院校和非专业读者中都引起了相当的反响,荣获了多项优秀图书奖。作者在11版的基础上,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作了大量修订,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影印第12版除了序言和前言采用中文,正文与英文原书完全一致,让读者充分体验阅读原文的乐趣与收获。
经济学对学习者真正有用的,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理论背后,所反映出的一套观察个人行为及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以对活生生的、日常发生的现象解析来阐述此点,并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维,有助于初学者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精髓。
——林毅夫
迷恋 豆瓣
Fascinate:Your 7 Triggers to Persuasion and Captivation
作者: [美] 莎莉·霍格斯黑德 译者: 邱璟旻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11
为什么你会被特定的人吸引?
为什么你会将某些品牌牢记于心而忘掉其他?
什么力量驱使我们购买自己原本支付不起的奢侈品?
为什么我们面对重要的期限却拖拖拉拉?
为什么爱上根本“不该爱”的人?
在这个充满纷扰、过度拥挤的世界里,政客、商家、推销员、朋友、家人,如何影响你、改变你?
迷恋,是影响决策的最有力量的方法。它比营销、广告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更具说服力。而它的产生,就源于7个触发器:欲望、神秘感、警报、威望、权力、罪恶和信任。从你选择的品牌、到你记住的歌曲,从你的结婚对象,到你所雇佣的员工,你看似对一切“尽在掌握”,实际却被“迷恋”的触发器操纵。阅读本书,学会激活正确的触发器,你就能让任何东西令人着迷!包括你自己!
作者以超越营销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她深入历史案例、行为学和社会学、神经学和人类进化学的最新研究前沿,揭示我们为什么对某些东西神魂颠倒、迷恋不已;不只如此,本书更会让你明白如何让“迷恋”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力为己所用。
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先生为本书倾情奉献了大量点评与解读,提供了大量营销的实战体验。帮助读者梳理作者思路、提供“迷恋”7大触发器的中国案例。帮助你真正理解自己和他人如何思考和行事,洞悉“迷恋”的奥秘。
你还在植入广告,还在依靠信息轰炸进行营销吗?那么你已经out了,因为引爆“迷恋”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不是强迫顾客接受你,而是让顾客成为迷恋你的“粉丝”。《迷恋》教你抓住人们的心理、成为尖叫的中心。
《迷恋》站在了学术前沿,每一个论点都有心理学、人类进化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做支持,却又绝不乏味和生硬——《迷恋》本身就是一本让人万分迷恋的书!
廉价 豆瓣
作者: [美] 埃伦·拉佩尔·雪尔 中信出版社 2010 - 9
《廉价:折扣文化的惊人代价》讲述我们一般人对折扣商品都有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情结,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去购买折扣商品。我们都渴望商品的成本越低越好、商品越便宜越好。但,你可曾想到——
折扣热潮抹杀了创造力
在追求低价的热潮中,更容易抹杀产品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因为我们追求「尽可能便宜」,造成制造工厂纷纷移至劳动成本较低的市场,牺牲了工匠主义和产品完整性的基本价值。相对的,我们的经济、政治和心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认可折扣就是默许劣质产品的存在
血汗工厂不关心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不在乎商品的质量,也不在意产品能否持久。如果消费者与制造商一味追求低价,就是默许劣质产品的存在。
折扣让你的生活质量下降,收入减少
你家附近的大型超市、大卖场、平价商品店,可能就是让我们生活质量不佳,收入萎缩的原因之一。
廉价如此诱人,以至于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多么坚定地怀疑过这个概念。鲁佩尔•雪尔从众多领域——历史、社会学、销售学、心理学,甚至是经济学本身——搜集证据,颠覆了传统的观点,揭开了有趣却又令人不安的矛盾之处,而且解释了深植于我们内心的廉价情结。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豆瓣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作者: [美国] 安迪·格鲁夫 译者: 安然 / 张万伟 中信出版社 2010 - 11
本书写到:你的企业迟早会走到一个战略转折点,企业的根基瞬间发生剧变,技术、规则、竞争环境、行业形态……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如果放任自流,战略转折点的破坏力足以葬送一家“好好的”企业。然而,战略转折点并不总是通向灾难,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个时机跃升至新的高度——如果管理者能够敏锐地觉察风向的转变并及时采取正确行动的话。
担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11年间,安迪·格鲁夫多次被推到战略转折点的悬崖边。最凶险的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存储器厂商几乎把英特尔逼入死角,英特尔最终不得不退出内存芯片的生产,转入另一块比较新的领地,即微处理器的开发。对战略转折点的思考,帮助英特尔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在本书里,格鲁夫将他的珍贵经验和系统思考公之众,指点在最可怕的环境下、最频繁的变化中的不败之路。
基业长青 豆瓣
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作者: [美]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 译者: 真如 中信出版社 2009 - 10
《基业长青(珍藏版)》打破了旧有神话,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企业家提供了实际指导。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胜不衰的公司?有思想的人们早已经厌倦了“年度流行语“般稍纵即逝的管理概念,他们渴求获得能经受时间考验的管理思想。
柯林斯和波勒斯在斯坦福大学为期6年的研究项目中,选取了18家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公司作了深入研究,这些公司包括通用电气、3M、默克、沃尔玛、惠普、迪士尼等,它们平均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什么使这些公司不同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呢?它们拥有什么别的公司所不具有的法宝呢?
《基业长青(珍藏版)》作者超越了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拒绝追逐时尚,发现了使杰出公司出类拔萃的永恒品质。全书有数百个具体的例子,并提供了实用的策略,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的经理人与创业者。《基业长青》为在21世纪建立长期繁荣的组织提供了一个宏伟蓝图。
延伸阅读:
《再造卓越》
《管理经典三部曲:基业长青•珍藏版+从优秀到卓越•珍藏版+再造卓越(套装全3册)》
《从优秀到卓越(珍藏版)》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第一财经周刊 豆瓣
8.5 (20 个评分)
《第一财经周刊》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倾力推出。
《第一财经周刊》定位服务广大公司人群,表示将以更加轻松、有用、时尚的方式报道商业、投资理财和公司新闻。《第一财经周刊》提出将努力做构建市场化商业思维的推动者,立志成为中国拥有最广大读者的商业周刊、21世纪知识青年的商业读本。
高难度谈话 豆瓣
Difficult Conversation: How to 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
7.1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道格拉斯·斯通 / 布鲁斯·佩顿 译者: 王甜甜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 2
道歉;客户迟疑不定;供货商百般刁难;突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想让别人帮忙,却难以启齿……教你破解潜藏在高难度谈话中的隐形结构,剖析高难度谈话的三个层次:“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自我认知对话。
突破谈话瓶颈,实现完美沟通。
此刻的谈话是如此艰难,但是总会在你毫无准备时不期而至,是面对还是逃避?是的,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曾在南非种族隔离前夜和1980年伊拉克人质事件中参与谈判的美国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Douglas Stone)与闻名世界的“哈佛谈判小组”成员经过15年的潜心研究、数千次的专业咨询,锤炼出破解顶级沟通难题的有力武器——跨越沟通中的最高峰即 “高难度谈话”的哈佛谈话术。
在这本《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经典畅销书中,你将会通过丰富且极其生活化的案例一步步地学到:
●如何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开始一场高难度对话
●如何把握高难度谈话的“弦外之音”
●面对正面攻击和指控时如何回应
●破解潜藏在每一次高难度谈话中的隐形结构
当你突破了沟通中的最艰难时刻,还惧怕什么谈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