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没有宇宙我们无法生存 (2014) 豆瓣 TMDB
Мы не можем жить без космоса
8.7 (172 个评分) 导演: 康斯坦汀·布朗兹
其它标题: Мы не можем жить без космоса / Мы не можем жить без космоса
浩瀚的宇宙深处,某座星球的空间站内,身着橙色运动服的宇航员们在科学家的监督下进行艰苦训练。跑步、游泳、深蹲、仰卧起坐、失重训练、按时就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大男人不知何时能接到出发的命令,只能尽可能地在枯燥的生活中挖掘乐趣。或许只有到了夜幕降临,在临睡前的一刻才能找到些许闲暇玩乐一番,当然突如其来的意外又让这份快乐戛然而止。宇航飞船的组建工作趋近尾声,表现最优的两位宇航员1203和1204最终分别被确认为此次行动的最佳人选和替补队员。
便所爱情故事 (2007) TMDB 豆瓣
Уборная история - Любовная история
8.0 (133 个评分) 导演: 康斯坦汀·布朗兹
其它标题: Уборная история — любовная история / Уборная история — любовная история
  其貌不扬的女子是一位渴望爱情的收费男厕守门人,《HAPPY WOMAN》一类报刊本被她拿来打发无聊,却因看到卿卿我我的情侣照片心生烦闷,她愿来来往往的男人能正眼瞧她一眼。这日她整点打扫厕所完毕,发现本来是放入厕钱币的罐子里插满了粉红色的小花,兴奋地找寻花的主人却只找来沮丧,然而存钱罐却像被施了魔法,接二连三被其它颜色的花充满。
2020年9月7日 看过
和《没有宇宙我们无法生存》同一个动画工作室(Melnitsa)同一个导演。风格好像,人物表现得很细腻;用钢琴做BGM,钢琴作曲很美妙。打算补一补这个工作室的作品。/没想到几乎只有这两部动画短片,班底几乎一模一样,作曲也是同一个人,Valentin Vasenkov
melnitsa 俄罗斯 动画短片 爱情
快乐的人们 (2010) 豆瓣
Happy People: A Year in the Taiga
8.4 (43 个评分) 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 / 德米特里.瓦萨科夫 演员: 沃纳·赫尔佐格
其它标题: Happy People: A Year in the Taiga
地球上的天堂在哪里?通过赫尔佐格的镜头,那就是巴赫塔,位于俄罗斯北部叶尼塞河畔的一个村庄,他与导演德米特里.瓦萨科夫捕捉了当地人的生活,砍伐树木,建造渔船,捕鱼,收货食物,漫长的冬季和四季,加上他们分享的观点。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7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18年4月9日 已读
作者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她让更多人倾听她所倾听到的那些人的声音。这个时代信息太多,我们需要大家都去倾听,互相理解。然而现实中却人人都做不到,懒得倾听,懒得理解。这样的世界矛盾不多才怪。有人说这本书可替代性强?这本书就像是帮那个时代的人做了个知乎,让他们畅所欲言。它不是叙事,它是直接引用当事人原话,我觉得这比“叙事”要更宝贵。光是它的“剪报”式摘录就足以体现它的价值,摆满史料、回忆录的大本本,能被随便代替?我不认同。Know Yourself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我觉得挺好。Let more voices be heard. 人类真的很渺小,所以只能顺势而为地做出更有利于自己活下去的选择。希望我们在自己的“二手时间”里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其他和政治有关的评论见书评。
2016 俄罗斯 历史 文学 白俄罗斯文学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4 (152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小说一方面描绘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贵族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逆来顺受,从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2020年12月24日 已读
来体验评论里说的又痛苦又爽是什么感觉 / 大概就是顶级的alt text,太具体太形象了,而且还没有什么修辞,就只是很精炼地从各种角度形容一个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身边的环境怎么样。杀马、杀人、诬陷三段太精彩了,看得我血脉贲张,但是我是绝对不想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杀马和杀人两段的,太恐怖了。从本书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不可替代性。居然从第一角度写人杀人的全思考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么想得这么具体真实的。主角的思考是钻牛角尖的最佳表现,看着看着都觉得要和他一样发疯了。居然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就有这么女权的话语,“嫁给别人,呸,和别人结婚才对”,甚至今天都很少人对“嫁人”这个词这么在意,惊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价值观产生了兴趣。
俄罗斯 小说 文学 经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9.7 (172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矛盾和人性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2022年4月4日 已读
其实很不好意思地说,在过去这几个月里这本书一直是我的催眠神作。不是因为它闷,而是因为它挖掘人心和社会的速度和高度让我仿佛坐上了火箭——就像《心灵游戏》最后那里一样,我仿佛在不断飞越人类的不同维度,仿佛大脑的潜能突然全被激发了一样畅快,导致直接进入梦境。陀老太擅长写人心了,每次人物开始自白,我都觉得像离那个人物越来越近,直到跳进ta的喉咙,被咀嚼被消化,融入这个人物的身体里。而且这些自白发生在各种场景里,有些很寻常,有些很戏剧性,这种仿佛随时随地都可以扒开来看一个人的心的感觉很神奇,让我对每个人类的目光也变得悲悯了起来,变得更容易展露自己的vulnerability,不知对我是好事还是坏事。
俄罗斯 小说 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Natasha's Dance 豆瓣
作者: Orlando Figes Picador 2003 - 10
This tremendously attractive, ambitious, dizzying book is in every way a worthy successor to Figes' bestselling "A People's Tragedy". The whole panorama of Russia's mighty culture is conjured up in a way that is fresh, intimate and immediate. Whether talking about music or novels, buildings or paintings, Figes' enthusiasm and literary brilliance sweeps the reader along through a series of great set-piece chapters.
2021年4月19日 已读
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是今天的文化史作品应该更灵活一点,比如在提到音乐的时候放一段摘录、提到艺术的时候放照片。俄国的文化史是一个自厌史:从建圣彼得堡开始,贵族向欧洲文化看齐,讨厌本土文化;后来贵族赏识贱民,且又是贱民带大,又回归本土文化;苏联逼得艺术家要么死要么移民,他们既受贵族文化教育但又受本土文化启发,因为这些文化因政治而变得对立,所以他们作为矛盾体变得自厌。然而作为在俄国发光发热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灵感来源都是以前所处的俄国环境,无法否认俄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于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回去。有的人回去之后发现还是无法创作而自杀,有的人回去之后和苏联和解,承认了自己的Russianess。俄国历史说明,文化影响胜于政治短期控制,政治想要赢只能从一代人的文化下手。
俄罗斯 文化史
娜塔莎之舞 豆瓣 Goodreads
Natasha's Da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Russia
9.4 (7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曾小楚 / 郭丹杰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张建华专文导读,精辟地点出了俄国文化中“文学中心主义”的特质及“娜塔莎之舞”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以及作者费吉斯如何结合史学与文学呈现俄罗斯文化的复杂多变。
★《娜塔莎之舞》通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探索俄罗斯文化深刻复杂的多重面向,展现上层阶级的欧洲文化与农民的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复杂互动,以及“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如何对19世纪以降的民族意识和文学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娜塔莎之舞》从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绚烂的作品中,描绘出浓厚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俄罗斯灵魂”的建构,以及在西化的冲击下,俄国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创伤。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年度瞩目好书,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 库珀奖”决选名单。
【内容简介】
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不论苏格兰舞、英吉利茲舞,还是俄罗斯民间舞,她都能翩翩起舞,展现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介绍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以散文般的优美笔触再现广袤质朴、包容一切的俄罗斯。
《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習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名家推荐】
有关俄国的一切都需要是最优秀的,费吉斯写的俄国历史也一样,而他也再一次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书写流畅优美,充满令人拍案的智慧和生活气息。他对大量文献做了轻松、恢宏而广泛的研究,所涉范围从贵族的信件到斯大林的档案,分析简洁而充满才情。这一对俄国文化卓越、炫丽而高明的导览,生动有趣、故事性强,令人着迷。——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费吉斯对这一主题的写作与众不同。他取材广泛,语言生动、紧凑,充满戏剧性的细节,对私人生活的书写尤其别具一格。——约瑟夫·弗兰克,《伦敦图书评论》
内容详实,包含大量插图,阐释了作者对这个既野蛮又智慧,拥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明的深刻洞见。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秘与理性、“东方”与“欧洲”之间的俄罗斯。——丽莎•雅丁,《观察家新闻报》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同时又让读者几乎能切身闻到“俄国泥土的气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费吉斯教授完成了……他为我们讲述了俄国大地下的文化根源、它的荒谬和天才,它的人性与残酷。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乔弗里•古德曼,《论坛报》
奥兰多•费吉斯成功地描述了俄国文化的无比深厚和强大力量,概述了俄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事件。他以一种让读者更深刻理解俄国的方式来书写,这种方式比仅仅去叙述统治者如何专制、征服者如何残暴和战争如何残酷更高明。用俄国人自己的话谈“俄罗斯问题”,如何寻找亚洲之根,探求俄国农民之谜,如何养育出如此多的伟大作家、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是其著作的过人之处。——谢尔盖•施梅曼,《纽约时报》
对俄国文化史的全面描写,主题广博,观点宏大。——安妮·阿普尔鲍姆,《标准晚报》年度图书
内容极为丰富,读来引人入胜……随处可见闪光的情节,以及犀利、动人,有时还带有几分诙谐的描写……是一部关于大国俄罗斯之性格的无可匹敌的洞见之作。——皮尔斯·布伦登,《老骨头》年度图书
绝妙地丰富……恢宏且深具说服力……一次愉悦无比的阅读体验。——安东尼·比弗,美国作家
奥兰多•费吉斯的故事……涉猎广泛并且讲的漂亮。带着他对生动散文的精妙目光,他描绘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书中收录的彩色插图非常漂亮,而批判性的文献目录也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它收录了俄国文化史不同领域中许多新近出版的(英语)专著。……阅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享受,它也同样值得收藏。——卡洛琳•布鲁克,英国伦敦国王玛丽学院俄国史教授
激动人心……这部优秀的史学著作的题目取自《战争与和平》,贵族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下意识地跳起了农民的披肩舞……一本令人相见恨晚的书。——《星期日独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