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
玻璃球游戏 豆瓣
9.1 (21 个评分) 作者: [德国]赫尔曼·黑塞 译者: 张佩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6
小说的故事大意是: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由于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上升,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于是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本书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作品从1931年写到1934年,几乎与希特勒上台到灭亡同步。作者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构筑抗拒毒化以卫护我得以生存的精神空间,二是表达悖逆野蛮势力的精神思想”。十二载的苦心经营,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格言、书信、传记、理论等等,在这部小说中可称应有尽有,而且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如作为附录的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貌视互不相关,却在本质上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
2016年4月16日 已读
这本书像是黑塞借小说中主角的成长的心灵之路上自己的感受、师长的教导来传达很多哲学道理。其实玻璃球游戏让我想起了柯南月光曲那一集,把字变成乐谱,能弹出不错的音乐,相信把数学变成音乐也是一样美妙的吧。黑塞这个中国迷真是啧啧啧。结尾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戛然而止,极具讽刺意味。后面的遗稿并没有看,感觉是类似的故事换了个形式,表达的精神还是类似的。其实对我来说,我的收获比较分散,而总的来说,我最大的体会主要有:1.要和真朋友真心诚意地相处,不要假惺惺,发现问题还为了礼貌而故作姿态;2.要关注社会上的事,不要生活在象牙塔里,因为卡斯塔里完全依靠外界生存,实际上是很脆弱的。3.静修很有益,平时要多静心下来思考、自省。看完之后再次看了柯南的第12集,那个符号,真的很美妙啊。
德国文学 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豆瓣
8.9 (36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