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
阳光普照 电影配乐 豆瓣
9.5 (81 个评分) 林生祥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陽光普照》為鍾孟宏導演的第五部劇情長片,敘事的主題回到家庭,影像風格上將延續一貫的冷靜客觀的角度及美學,但在本片的設定上希望能有更多的陽光感,營造出世人曝露在陽光普照下無所遁形的無奈和焦躁,在冷靜、安靜的鏡頭和情緒中去表現出一種極大的溫暖和情感。電影中的角色是社會裡的中產階級,如同大多數平凡的家庭一般,他們的經濟狀況稍有餘裕,然而他們如何面對生活裡的那隱隱作痛的刺,如何好好地生活,並且不放棄保持前進的意志,透過對於角色的深刻描述,相信能引起廣大共鳴。
每個人的人生與家庭,總有遭遇低潮困境的時刻,我們期望能夠鼓舞困境中的人們,保持走下去的勇氣,不管明天如何,結果如何,唯一的方法只有往前走,因為只有走下去,才有可能走出去。相同的道理也在我們的家庭,甚至國家裡印證,不管現在這塊土地有多困難,有多少矛盾衝突,一個堅定的信念和走下去的勇氣,總能帶我們到一個脫離黑暗的去處。
對於製作人林生祥來說,配樂是電影中的隱形演員,替鏡頭下的演員們說出台詞以外的台詞,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糾結與矛盾,透過樂句為演員發聲。《陽光普照》描寫一個家庭的故事,透過一個家庭情感變化、破碎的過程,讓人找到如何保有堅定的信念與走下去的勇氣,而林生祥為這個家庭四位主要角色,根據他們的性格與命運,設定器樂與旋律基調,寫出他們人生的主題音樂,每一個角色的以同一首樂曲為基礎,再以不同的編曲方式,延伸、推進並帶出情節發展的高低起伏。
在這樣的操作設定之下,電影配樂已不再是影像的襯底音樂,與影像結合時,音樂與影像的敘事交錯進行,即使在抽離影像之後,音樂也能夠獨立敘事,四位主要角色的人生主題曲,引領著聽眾隨曲目的流轉,也能在心頭上演一個關於家庭與生命掙扎的故事。
製作團隊成員中,以製作人林生祥為核心,邀集台灣、日本兩地的樂手,以及台灣、德國兩位優秀的錄音師共同合作。多元的音樂與文化背景,也帶來了多種樂器的使用,如吉他、月琴等主要的彈撥樂器,以及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與法國號等較古典的管弦樂、室內樂樂器,也還有電子音樂中常使用的合成器等等,創造出不同的音樂風格。
此外,在「為主要角色創作主題音樂」的概念下,以林生祥譜的曲子為基礎,加上各個樂手的創意激盪,每個角色的主題音樂在不同劇情開展下,以不同的編曲方式,使用不同的主奏樂器,而營造出快慢、明暗、高低等各種情緒與氛圍,讓整張作品不僅具有連貫性,音樂的敘事性也更為清晰。
大佛普拉斯 豆瓣
9.7 (147 个评分) 林生祥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2日 出版发行: 山下民謠
這張《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帶,由林生祥操刀製作、作曲 (曲3、曲8為早川徹作曲),生祥樂隊老班底-早川徹、大竹研,加上鼓手樹葉(廖柏鈞)共同編曲、演奏(曲14鼓為吳政君)。儘管我尚未看過電影本身,但聽完全碟14首曲子,便已在腦海中油然浮現出許多歡愉的,詼諧的,童趣的,孤寂的,荒謬的人物場景故事,每一首曲子都極具故事性,饒富畫面感。
若擺脫「這是一張電影配樂專輯」的框架來聽,純就音樂性論,這張專輯曲風之多元,除民謠、爵士兩大音樂元素外,還揉合了台灣地方小調、日式演歌調,南洋風、加勒比海風甚至還有衝浪(Surf)風,這些都是過往在生祥樂的創作中少見的曲風融合,不得不讓人敬佩這群音樂人的創作造詣與演奏實力。
某方面,我認為這張電影原聲帶無疑提供了林生祥、早川徹、大竹研一個冒險的舞台,各自玩了自己很想嘗試,卻無法在生祥樂隊的專輯概念中實現的多元曲風融合。另一方面,天方爵士鼓手葉子帶來的刺激,也是讓林生祥、早川徹、大竹研這對老搭檔激發出新意新象的另一亮點。
《大佛普拉斯》整張專輯是在麗風錄音室,由徐玉光師錄製,混音與母帶後期則由與生祥長年合作的Wolfgang Obrecht操刀。先前我就已盛讚這張專輯的錄製水準極高,質地、音色、音質、音場、動態、分離度都已臻頂級錄音作品之境。為何這張作品可以錄製得那麼好,關鍵在於各樂手錄音當下,作曲人暨製作人林生祥便很確定每一樣配器的音色、呼吸、句法的抑揚頓挫與形體比例該當何是,才能符合全曲所需。而每一位樂手的演奏功力之高,也都能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地錄到那個接近最終成品的水準。據悉,負責混音的Wolfgang 幾乎沒有對各配器音軌作過多修飾與後天處理,全部套在一起的粗剪混音就已非常和諧平衡,精彩動人。如果說錄音、混音、後製的每一項處理,包括增益,嚴格說來都是對原音原色原訊源的「減法」,而非「加法」,當事後修補的越少,整張專輯聽來當然就更至真,至善,至美,甚至更無數位感了。
《大佛普拉斯》,音樂性與音響性兼具且高,誠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