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
中国古代房内考 豆瓣
8.5 (12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高罗佩 译者: 李零 / 郭晓惠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 11
“房内”一词是中国古代对性事的雅称,“历代房内考”即是对悠悠历史长河中性文化的考证。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性文化漫长而曲折的演变史。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性崇拜、性禁忌到逐渐形成性文化雏形的奴隶社会;宽松的两性关系、房中述的兴起和性艺术、性文学的兴盛为代表的汉唐时期到对性进行残酷的禁锢与剥夺的宋元明清时期;从二十世纪初的“性博士”奇人张竟生到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的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人们的性观念、性意识一直在禁锢与解放中交错演进。
全书以洋洋二百万文字,近千幅图片将5000年中国性文化的发展史,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神秘的一页。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历代中国性文化的宏篇巨制,一部生动直观描绘中国房中术的精美典籍。本书首次透过古代中国性文化的渊源看当代性文化的发展;首套集性文化、性科学、性医学、性风俗之大成的巨作;首部公开披露历代民间性学秘传本、手抄本及宫廷房中理论的典籍;首次登载并以学术眼光研究性文物、春宫画、秘戏图的精美读物。
男人这东西 豆瓣
男人这东西
6.0 (10 个评分) 作者: 渡边淳一 译者: 陆求实 九州出版社 2014 - 10
医生出身的性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旨在以此书为两性架起互相认知的桥梁,让女性深入地了解男人,同时也让男性正确地认识自己,增进两性关系的和谐。作者以坦直真诚的笔触,详尽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男性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家庭中面临的压力、困惑以及其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这是一份男性的自白书、自供状,是一种在生命本原意义上的思考,是对男性禀质的自省和自嘲,亦是对异性的真情倾诉。作者从研究现代男性的生命状态入手,触及到的却是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进而达到探求人类生命本原和文明进化的哲理高度。
脑内乾坤 豆瓣
Brain Sex: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作者: [英] 安妮·莫伊尔 / 戴维·杰塞尔 译者: 梁豪 / 邵正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1
《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指南手册,而是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深入浅出地将人类大脑的奥秘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为最具争议的“性别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阅读《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大脑,并使你发现一个两性互补的新世界。
《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作者安妮·莫伊尔为遗传学博士,前BBC节目制作人;戴维·杰塞尔为英国电视节目的编剧和主持人。
为什么男性有较好的处理空间能力的技能?为什么女性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听力、视觉、感觉、味觉、嗅觉、敏感度等方面较佳?为什么男女两性取得成功的领域各不相同?……《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作者认为,使男女各有所长的正是大脑的性别。大脑,这个掌管我们情绪、主宰我们一切的总指挥,它的建构是男女有别的。两性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知觉、优先顺序的设定和行为也各不相同。
夏娃的种子 豆瓣
作者: (美)罗伯特・麦克艾文 译者: 王祖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1
本书意在从广泛的范围,从原始人类的进化一直到现在,为历史提供一种新解释,作者将论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自农业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以来,大约一万年当中,男女之别(真实的、夸张的以及想像的),一直就是第一位的动力。阅读此书,有助于帮助读者看到,这个世界是以一种新方式运作的,也有助于读者看清自己的生活,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尽管此书在最大可能的比重上是关于历史的,但它的本意却关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的生活。男女在现代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一如那些社会本身的形态,受到了本书探索的那种非常漫长的两性历史的深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