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V.S.Naipaul / V.S.奈保尔 译者: 黄道琳 三联书店 2003 - 8
1988年,奈保尔第三度周游印度,这次的主题是从他特里尼达的童年生活中所感知的印度,验证对照已是单一实体的印度。近距离观察之后,他所看见的是它如何分解成宗教、种姓、阶级的拼图。对奈保尔而言,这多样性正是印度的力量所在。与前两次游历印度相比较,他的看法又如何呢?最显著的,也许就是奈保尔更加接近或者说成为了一个印度人,也就能更准确地向我们描述印度。
印度:受伤的文明 豆瓣
7.0 (12 个评分) 作者: V.S.Naipaul / V.S.奈保尔 译者: 宋念申 三联书店 2003 - 8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奈保尔的困境是印度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无及。
伊本·白图泰游记 豆瓣
作者: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 译者: 马金鹏 华文出版社 2015 - 6
伊本·白图泰于弱冠之年离乡远游伊斯兰各国。1333年至印度德里,留居9年;1345年游历广州、杭州等地,1347年至印度,1349年返回摩洛哥,后又去西班牙和中西非旅游。1354年定居非斯。他口述其旅行见闻,由他人笔录成书,名为《伊本·白图泰游记》。此书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包含对中国民俗和景象的记载,对研究中国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参考价值。文笔生动,引人入胜,作为世界名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代读者心中拥有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