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
弱滋味 豆瓣
作者: 林裕森 中信出版社 2017 - 6
大半青春全都挥霍在葡萄酒里了,林裕森才赫然发现二十多年来辛苦习来的酿酒真理并非永恒唯一。逼迫他更辛勤地在全球葡萄酒产区奔波游走,探寻葡萄酒里的新价值与味觉凉荫。
许多人深信,唯有刚健强固的葡萄酒,才能经得起数十年的瓶中熟成,才能慢慢变化出迷人的陈年滋味。林裕森却说,葡萄酒需要一点缺憾与不足,才能酿成平凡却刻骨铭心的完满滋味。香气低弱,滋味淡薄,方能在杯中映出更多美丽的光影。
当越来越多葡萄酒走向颜色深黑赤浓、口感厚实艰涩,甚至因过度人为操控而失去生命与灵魂的此时,林裕森告诉我们,只需将葡萄酒当成佐餐饮料,回到真实日常,回到美味自身,在离我们最近的日常餐桌上,轻与淡自有价值,而大多数的稀世珍酿反成最笨拙,最该被遗忘的佐餐酒。
葡萄酒因为全球化而改变了,媒体结合酿酒师而成的主流风格主宰着今日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的多样性因而消失了吗?林裕森有他的观点:葡萄酒并不会因全球化而死,甚至可能因为更多不同价值与文化的加入,变得更加迷人。
★畅销数万册葡萄酒图书作家、亚洲葡萄酒教父林裕森,历时多年,集结五十余篇别具见地的短篇,熟成再现;开瓶之后,葡萄酒的纯粹回归。
★葡萄酒爱好者必读的经典图书,与林裕森一同探寻酒中的弱滋味与淡、净、素、雅的价值,特别是在外张的酒风之外见到内敛之美。
★沧桑的岁月,转折的人生,会酿成什么样的迷人滋味?越昂贵就越美味?滋味淡薄就无法陈年?日常酒也有不平凡的美味价值?随意与懒散也能酿出珍酿?
★林裕森以犀利的文字风格、精辟独到的见解,以及贴近葡萄酒的距离,提供另一种亲近、对待、喜爱葡萄酒的观点与思考空间。
开瓶 豆瓣
作者: 林裕森 重庆出版社 2009 - 3
很多书教你如何辨识酒标、认识葡萄品种,如何评鉴葡萄酒,如何成为葡萄酒专家,却很少有书会告诉你,要如何自在享受葡萄酒世界里的无限美好。这或许是因为“享受葡萄酒”这件事说起来实在太抽象,看似容易却又很难用客观的尺规来度量。本书却能唤醒我们对葡萄酒最原始的热情,以单纯的初心,用感官逐一探索、细细感觉,眼前的每一支独一无二的葡萄酒。
无论你是刚开始修学分的葡萄酒入门者,或是已具备葡萄酒专家的候选资格,只要你仍真心期待与葡萄酒谈一场美丽恋情,都欢迎翻开此书,展开属于你的酒杯里的感官之旅。
Part Ⅰ 开瓶之前
前言:与葡萄酒的初恋
葡萄酒的纯度
葡萄酒的偏食症
葡萄酒的爱情考验
青春不再
白酒的温度
美味的顺序
带瓶酒去吧
关于嗜好与收藏
新酒预售
边喝边赚
关于尺寸
无国界葡萄酒
遍地葡萄酒泉的国度
[品尝]
五彩葡萄酒
有很多条腿的葡萄酒
喝与吐之间
换不换?有关系!
蒙瓶试饮
带着杯子去旅行
[香气]
水果与矿石
我的葡萄酒里不禁烟
香草冰淇淋葡萄酒
葡萄花与黑醋栗叶芽
葡萄酒中的野性香气
繁花盛开
Part Ⅱ 开瓶之后
葡萄酒里的木塞味
葡萄酒的长度
[滋味]
天鹅绒沙发的滋味
葡萄酒的肥与瘦
好热的葡萄酒
男人•酸味•葡萄酒
空气的滋味
当涩味变成美味
酒精为万恶之首?
人酒配
葡萄酒杀手
日常的美味,日常的葡萄酒
红酒的美味关系
我的白酒没有“湿”
以一挡百的香槟
粉红与玫瑰
不只是配甜点的甜点酒
附录:十种关于葡萄酒的品味态度
Part Ⅰ 开瓶之前
葡萄酒的纯度
就像现在的女孩已经不再向往纯纯的爱,我们这个讲究拼贴混合的时代,纯粹还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应该还有吧!妈妈最爱的还是纯金的项链啊!老爸也总是非纯绵的Polo衫不穿。可是,我们都知道纯金项链不比妹妹的Chand菱格纹K金戒指值钱,弟弟加了30%Coolmax的混纺篮球背心是纯绵Polo价钱的两倍。也许,是该觉醒的时候了,纯纯的年代早就逝去,越纯的东西,似乎已经越来越没有价值了!不过,对于老葡萄酒迷们来说,最值得慰藉的是,纯粹风格的葡萄酒,到现在都还没有过时。
葡萄酒都是用葡萄酿成,除了少数的加了烈酒外,其他都很纯,只是葡萄酒的纯与不纯有着更细致的划分。哪一种葡萄酒最纯,不是内行人是不太容易分辨的。
在法国,因为有AOC葡萄酒法定产区的保护制度,一个产区,用什么葡萄,是否只能用同一个葡萄品种来酿酒,都已经依据地方传统被规定成不变的法规了,纯与不纯的问题,其实,是由上天和历史决定的,而不是葡萄农的自由意志。总之,在法国,混合多种或是单一葡萄,完全看自然环境。依据法国的酿酒理念,认为产自凉爽气候的葡萄在风味上的均衡感比较好,而且酿成酒之后有比较多的细节变化。相反的,在炎热气候下,单独一种葡萄比较难维持均衡感,如果要酿成较协调精致的葡萄酒,就必须混合不同的葡萄品种,透过调配,以取长补短的方式酿出最精彩的酒来。也因此,在凉爽的北部,除了香槟之外,全部都是采用单—葡萄品种,温暖的南部产区则是习惯混合多种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