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生死疲劳 豆瓣
8.5 (11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12 - 10
《生死疲劳》是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活在你手机里的我 豆瓣
текст
作者: [俄]德米特里·戈鲁霍夫斯基 译者: 李新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9
俄罗斯当代作家格鲁霍夫斯基的《文本》是一部现代版的《罪与罚》,由无辜的获罪和非法的惩罚构成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被冤入狱的主人公伊利亚刑满后回到故乡,却发现已经回不到过去的生活,复仇之后他拿着落在他手中的死者的手机,充当起了死者。当几乎可以成功逃离一切时,他又面临艰难的抉择……
无人知晓的真由子 豆瓣
むらさきのスカートの女
5.3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今村夏子 译者: 吕灵芝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4
我发现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女人。 她住在我家附近,每天都在公园长椅的固定座位上吃着面包,偶尔被周围玩闹的孩子们欺负。她打着断断续续的零工,每天都穿着一条紫色的裙子,是个人尽皆知的怪人。我好想和她成为朋友。
可是有一天,当我帮她收拾好每一个烂摊子后,她却从此消失了……
遮蔽的天空 豆瓣
The Sheltering Sky
8.5 (25 个评分) 作者: [美]保罗·鲍尔斯 译者: 阳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9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豆瓣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9.0 (14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译者: 李靖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6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精)》主要讲述了:这是乔伊斯第一次运用意识流手法写就的长篇小说。它宣告了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到来。读完《尤利西斯》,或许需要某种勇气,而读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你需要的仅仅是打开第一页。因为正像所有浩瀚河流的源头,它清澈,纯净,宛如新生。
失明症漫记 豆瓣 Goodreads
Ensaio sobre a Cegueira
8.9 (256 个评分) 作者: [葡] 若泽·萨拉马戈 译者: 范维信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2
你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冷酷的作品?
虽然我活得很好,但这个世界却不好。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代表作
入选诺贝尔学院“所有时代百部最佳文学作品”
被《泰晤士报》誉为“当今世界最卓越的一部作品”
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卡夫卡的《审判》并驾齐驱。——《柯克斯书评》
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让我们把握到捉摸不定的现实。——诺贝尔颁奖辞
萨拉马戈和马尔克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位作家,但在我看来,萨拉马戈对现实的隐喻更强。——著名作家 苏童
----------------------------------------
繁忙的路口,绿灯亮了,中间车道的头一辆汽车却停止不前,司机在挡风玻璃后面挥舞着手臂,围观的人打开车门之后,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没有人会相信,他的眼睛清晰明亮,巩膜像瓷器一样洁白致密,然而他却一再绝望地喊着:我瞎了!我瞎了!
一位路人送他回家,却被传染上失明的怪疾。眼科医生成了第三个牺牲品。失明症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
小姨多鹤 Eggplant.place 豆瓣
8.4 (8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作家出版社 2008 - 4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来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施长期殖民统治的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张俭的哥哥据传因为抗日而被日本人杀害,张俭的老婆朱小环因日本鬼子的惊吓导致流产,从此不能生育。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和怪异。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