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公房
砂女 豆瓣
砂の女
8.7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于荣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自问世以来,便获得很高评价,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 ,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砂女》凝聚了安部公房之前创作和思考的精华,又为接下来的作品建立了一个关于都市的基本框架和空间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种类型的都市人不断登场,在寻找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纽带,还有自己人生的意义。
箱男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安部公房 译者: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2
《箱男》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长篇小说。“箱男”是都市流浪者,他们头部到腰部严严实实罩在纸箱内,仅从窥视窗中观察世界。作品以“箱男”的手记为轴线,穿插不同时空下的碎片记录:作者不详的文章、突兀的寓言、报纸上的新闻、诗、照片等。小说的主人公“我”,游荡在都市里,在纸箱里记录一切。“我”的记录中,有“我”成为箱男的经过、冒牌医生C与染上毒瘾的军医的纠葛、用自制的多角窥视镜偷窥隔壁女教师如厕被抓个正着的少年D……整部作品形散而神不散,通篇充斥着超现实主义色彩,却是现代生活荒谬性的真实写照。
【编辑推荐】:
增删五年写就的都市“窥视者”小说
关于归属、书写、看与被看的反小说实验
收录安部公房前卫摄影作品
都市里总是充满异端的味道。人们寻找自由的参与机会,梦想获得永远的不在场证明。“箱男”由此出现。
——安部公房
如果安部公房先生还在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将会 是他。
——大江健三郎
Goodreads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日)安部公房 译者: 林青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3 其它标题: 墙(打破日本私小说传统的划时代作品) (安部公房作品系列)
《墙》是安部公房的中短篇小说集。全书分为三部。第一部《S•卡尔玛先生的犯罪》是安部最早的前卫代表作,获得了第二十五届芥川奖,确立了其在文坛的地位。小说中,主人公一夜醒来,发现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失去名字让他直接失去了现实的存在权,成了众人争相批判的对象。在经历了各种奇怪、不合理的现象后,他自己竟变成了墙壁。第二部《巴别塔的狸》的主人公影子被奇怪的野兽——狸吃掉,变成了只剩下眼球的透明人。第三部中收录了四个短篇小说。《红茧》获得第二届战后文学奖,讲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最终变身为空茧的故事。《洪水》讲述了人类化身为液体,最终淹没了整个世界的故事。《魔法粉笔》的主人公是个穷画家,偶然间发现在不接触到太阳光的情况下,用红色粉笔画出的东西会变成实物,于是他闭门不出,企图设计新世界。最后一篇《事业》,讽刺了资本主义将一切甚至人本身变成原材料加工为商品。
全书贯彻始终的是“墙壁”这一概念,作者通过化身为墙壁、空茧或粉笔画等的主人公描述了在现代都市和文明社会中的“孤独者”,通过荒诞的情节,展示了一个貌似荒诞实则真实的现实世界。
【编辑推荐】:安部公房最早的前卫代表作
打破日本私小说传统的划时代作品
收录安部公房夫人安部真知精致插图
《墙》这样的作品出现,我感觉是时至今日的必然……作者的目的和作品的倾向都很明显,新作家们由此迈向了自己的方向。
——川端康成
如果安部公房先生还在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将会是他。
——大江健三郎
他人的脸 豆瓣
他人の顔
6.9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杨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196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长篇小说《他人的脸》,这也是他的另一部力作。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男人,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丧失了他的脸——这个可以标明为他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别人的特征和器官,于是,一些巧妙和奇怪的遭遇就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和中篇小说《墙》中那个失去了自己姓名的男人一样,这个失去了自己的脸的男人,生活从此开始了变化。他的同事开始排斥他,妻子拒绝和他过性生活。为了从妻子那里得到原本的爱情,他请人制作了一个面具,去诱惑他的妻子和他做爱,试图找回真实的自我。但是,他还是无法确定自我的身份,在迷途中他越走越远。最终,他决定告诉妻子,他是在利用他人的脸和他妻子发生性关系的真相,但是妻子也告诉他,她知道这个事实和真相,已经原谅他了,这使他再次陷入到一种自我认同的绝境中。
小说的主题深刻而复杂,可以说,《他人的脸》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和他人、个体和社会、内心和外部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超越了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书写模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抽象而意义丰富的文学空间。
闯入者 豆瓣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伏怡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7
短篇小说集。某一天深夜,突然有人敲响房门,"我"刚一打开,9个陌生人便自顾自地闯进来,"我"想要阻止,但这莫名其妙的一家子却已经占领了本就不大的房间。"我"非常郑重地提出抗议,但领头冲进来的绅士模样的人却嚷嚷着要开会投票。就这样,"我"彻底沦为了这一家人的奴隶。在试图散发传单寻找战友的努力宣告失败后,疲惫不堪的"我"告别了这个世界。
燃烧的地图 豆瓣
燃えつきた地図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郑民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燃烧的地图》一书的主角是个追查失踪者的男子,在都市──那迷宫之中,这名男子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所以,本书的中心主题在探讨“现代”──现代人,现代人的行为、思考、感受。它存在于偏僻海滩的砂洞里,也同样存在于都市当中;它是我们所熟悉、生活其中的一部分,但却又如此地捉摸不定,仿若一无所知。
《燃烧的地图》这部小说有一个侦探小说的外壳,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却很深刻,讲述一个私人侦探接受了一个委托,前往一座城市去调查一个突然失踪了的男子。最终,所有的线索都中断了,在都市的迷宫中,这个侦探逐渐失去了自我,他在搜寻目标的过程中忘却了目标的存在和他自己的使命。最终,他烧掉了已经不能给他指示方向的地图,在如同沙漠一样荒芜的大都市中,他感觉到自己反而成了一个被追踪者,有不知名的追踪者正在追踪他,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由一个追踪者变成了一个逃亡者。小说表达了人在高度商业化、都市化和物质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强烈不安感,以侦探小说的形式,一步步地将读者一起引入到一个精神的绝地里,去进行绝对思考。
《燃烧的地图》这部小说还被拍摄成电影,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