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ow
洪堡的礼物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蒲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76年获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回忆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莱谢尔。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得到洪堡提携而功成名就的西特林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最终同样落得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他,却借助洪堡留给他的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这时,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他用一部分钱重新安葬了可怜的洪堡,其余的则希望能有助于自己“新的生活”。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第六部小说,出版于1975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76年获普利策奖。小说暴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美国社会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
《洪堡的礼物》无疑是贝娄在情绪最高涨的时期完成的欣快、混乱的喜剧小说中最为疯癫的一本。
——菲利普·罗斯
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是一位天才才能写出来的作品,精彩绝伦、灿烂辉煌。如果有文学,这就是文学。
——约翰·契弗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索尔•贝娄散文选1940-2000 豆瓣
There Is Simply Too Much to Think About: Collected Non-fiction of Saul Bellow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译者: 李纯一 / 索马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3
从芝加哥到纽约、巴黎、马德里、托斯卡纳……从经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少年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散文精选首次出版,讲述自己奇妙的人生旅程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散文精选,见证二十世纪美国的繁荣与衰落
★ 收录索尔•贝娄最知名的散文,同时精选他的游记、书评、影评、访谈、演讲和回忆录等五十七篇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
★ 菲利普•罗斯、角谷美智子盛情推荐
————————
本书由《贝娄书信集》的编选者本杰明•泰勒编选,既收录了贝娄最知名的散文,又精选了他的游记、书评、影评、访谈、演讲和回忆录等五十七篇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作家的创作轨迹——这是一位见证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作家,他记录了战后美国人经历的精神危机。如何从现代社会突围成功,贝娄以他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赫索格 豆瓣 Goodreads
9.0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宋兆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他品格高尚,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却处处跟他过不去,特别是妻子玛德琳和挚友瓦伦丁的私情让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从此他变得行为怪诞,不停地给人写信,但一封也未寄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提着这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和妻子离婚后,赫索格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梦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雷蒙娜非常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个宁静的家庭,可是赫索格对婚姻已经害怕了。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回到芝加哥,一是看望女儿,二是想杀死前妻和瓦伦丁。但在目睹了瓦伦丁细心照顾他女儿洗澡后,打消了杀人的念头,积郁许久的恨刹那间都消失了。
他回到乡间旧屋,开始认真地回顾几年来的经历。不久,雷蒙娜闻讯也赶到这里。他为雷蒙娜打扫房间,安排饭菜,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大束鲜花……
在贝娄的小说中,《赫索格》被公认为是他创作技巧运用得最成熟、最能体现他的创作特色的作品,在他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
《赫索格》出版于1964年,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英国读者选为二战后12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
————————————
赫索格的这些信件带给我们的千般喜悦,并不亚于整本书,它们是解开赫索格那无限智慧并进入他苦难生活的喧嚣深处的最好的钥匙。信件是他强烈思想的表露,为他的智慧提供了舞台。在这场独角戏中,他是不可能装疯卖傻的。……《赫索格》在我看来是贝娄小说中的上品。
——菲利普·罗斯
《赫索格》所具有的广度、深度、张力、语言才华、富有想象力的丰满度,是我们对注定会长久存世的小说唯一期待的东西。
——《新闻周刊》
奥吉·马奇历险记 豆瓣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宋兆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54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兰登书屋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马奇是来自贫民窟的犹太少年,自小起周围的各色人等都想支配他的命运。因为贫困,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但只要发现有被控制的危险,他便立即抽身走开。他虽然没有失去“自由”,但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曾想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办一所孤儿院,把爱播向人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结束时,他成了倒卖战争剩余物资的掮客。
《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索尔·贝娄的创作道路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自此伊始,贝娄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并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为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艺术基础。
1954年《奥吉·马奇历险记》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进入兰登书屋“现代文库”和《时代》周刊各自评出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
——————————
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和一九四四年出版的《晃来晃去的人》以及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受害者》作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
——菲利普·罗斯
《奥吉·马奇历险记》就是伟大的美国小说。不用找了,它就是。
—— 马丁·艾米斯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豆瓣
More Die of Heartbreak
8.2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吴刚 2022 - 9
在欲望社会里低欲望地活着,反而活得更舒展、更快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代表作01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心神不定,在公共问题上我们备受折磨……(而小说)是当代的一舍棚屋,一个遮风挡雨的精神庇护所。——索尔·贝娄诺奖获奖演说

这是一个人与欲望时代保持距离,反而过得充实的美妙故事。
·
我追随我的舅舅,不仅因为他是植物学天才,还因为他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怪。
他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无心攀权附贵。
他更渴望幸福,却在情爱的追逐、算计和骗局中吃尽苦头。
他不敢忍受,更不会沉沦,而是感叹: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
干脆逃去北极地带,和植物待一会儿吧!

我真正想阐述的是以欲望为形式的苦难。——本书第309页
·
在抵达生命的尽头前,你有一张关于痛苦的清单得填满……首先是肉体上的痛苦——比如关节炎、胆结石、痛经什么的。下一类是丢面子、遭背叛、上当受骗、遭受不公正对待。但所有项目中让人最难熬的必然与爱情有关。——本书第6页

贝娄的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诺奖授奖词
·
贝娄的主人公在物质主义盛行、高楼林立和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为勇气、智慧、自我身份和人类的伟大感而战斗。——《纽约时报》
·
阅读贝娄,就是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这个时代的心碎同样和欲望有关,心碎的时候,人更敏感,更复杂,也更容易打开自己。借由此时,我们得以调整生活的重心。
·
翻开本书,在欲望社会中,找回生活的快乐。
赫索格 豆瓣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译者: 宋兆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他品格高尚,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却处处跟他过不去,特别是妻子玛德琳和挚友瓦伦丁的私情让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从此他变得行为怪诞,不停地给人写信,但一封也未寄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提着这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和妻子离婚后,赫索格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蒙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雷蒙娜非常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个宁静的家庭,可是赫索格对婚姻已经害怕了。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回到芝加哥,一是看望女儿,二是想杀死前妻和瓦伦丁。但在目睹了瓦伦丁细心照顾他女儿洗澡后,打消了杀人的念头,积郁许久的恨刹那间都消失了。
他回到乡间旧屋,开始认真地回顾几年来的经历。不久,雷蒙娜闻讯也赶到这里。他为雷蒙娜打扫房间,安排饭菜,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大束鲜花……
在贝娄的小说中,《赫索格》被公认为是他创作技巧运用得最成熟、最能体现他的创作特色的作品,在他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
《赫索格》出版于1964年,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英国读者选为二战后12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
——————
赫索格的这些信件带给我们的千般喜悦,并不亚于整本书,它们是解开赫索格那无限智慧并进入他苦难生活的喧嚣深处的最好的钥匙。信件是他强烈思想的表露,为他的智慧提供了舞台。在这场独角戏中,他是不可能装疯卖傻的。……《赫索格》在我看来是贝娄小说中的上品。
——菲利普•罗斯
《赫索格》所具有的广度、深度、张力、语言才华、富有想象力的丰满度,是我们对注定会长久存世的小说唯一期待的东西。
——《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