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lke
给青年诗人的信 豆瓣 Goodreads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9.1 (14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雅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 12
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
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全书经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以及师承于冯至先生的德语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指导校正。
┉┉┉┉┉┉┉┉┉┉┉┉┉┉┉┉┉┉┉┉┉┉┉
.
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
.
“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冯至
.
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
里尔克凭借着《杜伊诺哀歌》和《给青年诗人的信》获得了显赫的声名。——《纽约时报书评》
杜伊诺哀歌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林克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5 - 8
█编辑推荐
●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诗人之一,达到了德语诗歌的最高成就,影响了从冯至到北岛的整整几代中国诗人。
●《杜伊诺哀歌》是里尔克诗歌创作的巅峰,处理了生存与死亡、人性与神性等重大题材,代表了人类理解世界的深度。
●译者林克积数十年之功翻译,并辑录了关于《杜伊诺哀歌》的重要研究文章,堪称全面、权威的阐释和解读。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杜伊诺哀歌》
█内容简介
《杜伊诺哀歌》堪称里尔克诗歌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诗人也藉此完成了自己的写作使命。第一首哀歌1912年起稿于杜伊诺城堡,经历长久的等待之后,在1922年的穆佐城堡,里尔克于八天之内完成了整部诗集。十首哀歌构成了一个整体,直观合而为一的生与死。诗人本人称《杜伊诺哀歌》是“奇迹”和“恩典”。
█媒体评价
里尔克是世界上最柔美、精神最充溢的人。
——瓦莱里
上帝本身一直是里尔克诗歌的对象,并且影响他对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存在的态度,上帝是终极的也是匿名的,超越了所有自我意识的界限。
——莎乐美
里尔克的世界使我感到亲切,正因为苦难的中国需要那种精神。
——冯至
里尔克堪称中国新诗中历久不衰的神话。无论是在30、40年代,还是在现时,对中国诗人来说,他都是一位令人着魔的伟大诗人,一位风格卓越、技艺娴熟、情感优美的现代诗歌大师。
——臧棣
奇迹。恩典。——一切在几天之内。那是一场飓风,就像当年在杜伊诺:我身体的一切,纤维、组织、骨架都喀嚓裂缝了,弯曲了。压根没想到饮食。
——里尔克
Duino Elegies 豆瓣
作者: Rilke, Rainer Maria 译者: Snow, Edward A.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1 - 3
"Who, if I cried out, would hear me among the angelic""orders? and even if one of them pressed me""suddenly to his heart: I'd be consumed""in that overwhelming existence. For beauty is nothing""but the beginning of terror, which we can just barely endure, ""and we stand in awe of it as it coolly disdains""to destroy us. Every angel is terrifying."-from "The First Elegy" Over the last fifteen years, in his two volumes of "New Poems" as well as in T"he Book of Images" and "Uncollected Poems," Edward Snow has emerged as one of Rainer Maria Rilke's most able English-language interpreters. In his translations, Snow adheres faithfully to the intent of Rilke's German while constructing nuanced, colloquial poems in English. Written in a period of spiritual crisis between 1912 and 1922, the poems that compose the Duino Elegies are the ones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with the Rilkean sensibility. With their symbolic landscapes, prophetic proclamations, and unsettling intensity, these complex and haunting poems rank among the outstanding visionary works of the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