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hdie
午夜之子 豆瓣 Goodreads
Midnight's Children
8.2 (33 个评分) 作者: [英] 萨尔曼·鲁西迪 译者: 刘凯芳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 - 9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阿拉伯的萨桑王国,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每天夜里给国王山努亚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在这“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流传了差不多一千零一年后(也许实际年头比一千零一长很多),一个印度穆斯林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在身体一天一天干裂、生命即将告终的境况下,开始讲述一个漫长的故事,一个和“一千零一”有关的故事。他说:“有这么多的故事要讲,太多了,这么多的生命、事件、奇迹、地方、谣传交织在一起,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和尘世间常见的东西紧密地混杂在一起!”不过他必须加紧工作,要比山鲁佐德快。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富家少年阿达姆阿齐兹,有个硕大的鼻子,他的朋友说:“你简直可以把你这个鼻子架在水上过河了。”这个长着大鼻子的医生,不是故事的主人公,却伴随着故事的始终。他的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也有一个大鼻子;这个也有大鼻子的外孙子就是这个讲故事的人。
他的故事,是关于一千零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千零一个孩子出生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的午夜前后。这一千零一个孩子或多或少具有某种魔力,有的相貌平平却能让人不顾一切爱上自己,有的天生就具有泰戈尔一样的诗才,有的漂亮得真能亮瞎别人的眼,有的能在水中随意变性,有的能够从地球上任何可以反射的表面自如进出,有的能随意使身体变大或者缩小,有的说话能对别人造成肉体的伤害,有的能吃金属……这些午夜出生的孩子,由大鼻子娃娃萨里姆组织,在他的大脑里进行过一次次的午夜聚会……这些带着魔力的午夜之子,“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历史播下的种子”,伴随着新生的国家,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走向了毁灭。
诞生在午夜整点、魔力最强大的大鼻子萨里姆见证了这一悲剧。故事的结尾,身体面临分崩离析的大鼻子萨里姆,幽幽说道:“是的,他们会把我踩在脚底下,人群走过去,一个两个三个,一起有四亿五百零六个人,把我踩成了无声无息的尘埃,就像时候一到,他们也会踩在我的儿子(其实不是我生的)、以及我儿子的儿子(其实不是他生的)、还有我孙子的儿子(其实也不是他生的)身上,直到第一千零一代,直到一千零一个午夜给予他们可怕的本事,一千零一个孩子死去,因为午夜之子既要成为他们的时代的主人又要成为其牺牲品,他们要摈弃隐私,被成千上万个群众的消灭一切的旋涡所吸收,他们既不能安宁地活着也不能平静地死去,这一切正是午夜之子的特权以及对他们的诅咒。”
撒旦诗篇 豆瓣
The Satanic Verses
作者: [英]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 译者: 雷格·詹克 香港明鉴书屋 2013 - 8
1988年,鲁西迪的小说《撒旦诗篇》(英文版)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
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
1989年2月14日,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赫.霍梅尼宣布判处鲁西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3月3日,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发表讲话,对《撒旦诗篇》伤害穆斯林的宗教感情表示理解,并要求伊朗撤销对鲁西迪生命的威胁。3月7日,伊朗政府正式宣布与英断交。后鲁西迪向穆斯林世界公开表示道歉。
鲁西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他的死刑判决后,鲁西迪重新获得自由。
佛罗伦萨的神女 豆瓣
The Enchantress of Florence
8.2 (8 个评分) 作者: [英] 萨尔曼·鲁西迪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 - 1
《佛罗伦萨的神女》是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宗教、民族的历史魔幻巨著,也是一部超越时空与想象力边陲的“爱情传奇”。在一个阔大的历史背景上——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意大利的美第奇政权、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伊朗的波斯帝国、中亚的乌兹别克王国,以及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哥伦布发现美洲——东西方世界皆为一个似真似幻的黑眼睛公主而疯狂……历史有多么宏大,情爱就有多么离奇!且不说主角的舞台和魅力,单就其中的细枝末节:佛罗伦萨的交际花、马基雅维利、虚幻的王后、乖戾的王子、不可思议的妓女、诡异的宠臣、为画中人而匿毙画页一角的宫廷画师、神秘的阉人以及“性爱秘药”“记忆之宫”“四个巨人”… 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不能自拔。
羞耻 豆瓣 Goodreads
8.1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萨尔曼·鲁西迪 译者: 黄灿然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 6
《羞耻》于1983年出版。小说明显地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书中人物影射两位主要政治人物:布托及齐亚哈克。这是一部充满讽刺、揶揄与怪诞的小说。
作者以复杂的人物与虚实交错的情节,铺陈了一部似真似假的历史闹剧。故事环绕哈拉帕及海德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展开:伊斯坎德·哈拉帕40岁时,放弃荒淫生活,成为“不完全的”巴基斯坦的平民总理。拉查·海德,军人,受伊斯坎德提携成为高级将领。伊斯坎德相信他不会制造麻烦,后来却在一场政变中被海德推翻。为报复伊斯坎德对他的羞辱,海德把伊斯坎德处死。
奥马尔·沙克尔是书中另一主要人物,是环绕着“权力中心”的边缘人物。他出生离奇,由3位姐妹共生,由这3个母亲共养,自小住在门禁森严的沙克尔大屋里。后来他逃离大屋,日后成为杰出医生,但也放荡不羁,不知羞耻。他起初是伊斯坎德的跟班,一起过着淫乱的生活,后来成为海德的女婿,政变失败后被处死。
小说围绕“非理性的宗教和政治暴力是导致社会的羞耻以及无耻的根源”这一主题展开,巧妙地结合了历史、艺术、语言、政治及宗教,描写一个现代国家的创建及其失败的过程。笔触轻快而又稳健,深入人与非人的领域,探索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疯狂、纯真与残酷;文体雄辩而又繁复,写出了一则充满野心、饱含讽刺的现代寓言,令人感到可笑的同时也感到恐怖。
作品曾获法国年度最佳外语书籍奖。